第202章 拉攏薑統領
閨蜜齊穿書:你腹黑,我白蓮! 作者:辣手追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沐沐自然不能看著肅王得逞,但這次可不是無償幫助薑統領了。
薑統領苦等數日,仍未見那寄匿名信之人現身,輿論卻愈發洶湧。雖已抓了數名傳謠者,然其所言鑿鑿,實難辯駁,畢竟妹妹確有此等行徑。
且肅王英雄救美,摟抱薑笑笑之事亦不脛而走。如此,令他百口莫辯。
名節之於女子而言何其重要。如今妹妹唯有二選,或嫁與肅王,或入尼姑庵為尼,別無他途。
薑笑笑既已洞悉肅王真容,亦心碎至極,自是不願委身於肅王,決意削發為尼,從此不嫁。以免累及兄長。
薑統領豈會坐視正值韶華的妹妹終身與青燈古佛為伴,除對肅王恨意更甚外,亦為妹妹之事憂心忡忡。
直到一個灑掃宮女匆匆給了他一張紙條。
薑統領欣喜若狂,覺得那匿名之人肯定準備出手了,其實他猜測這個匿名信的人,很有可能是太子妃或者太子一黨,否則他們不可能會阻止薑家和肅王結親。
看了紙條,上麵隻寫了地址,他將紙條塞進嘴裏吞咽下去,隨後若無其事的繼續認真當值。
當晚,薑統領到了西街的一家米鋪,那管事的似乎知道他會來,直接將他請進了米鋪後房。
薑統領見到坐在一旁優雅喝茶的林沐沐時怔了怔。
但很快反應過來,給林沐沐行禮:“末將參見嘉德公主!”
“起來吧,薑統領似乎並不驚訝?”
薑統領謝過起身,沉穩言道:“末將早知可能是太子的人,隻是未料到會是公主。”
然而公主現今既是太子的義妹,亦是皇上的義女,自然歸屬於太子一黨。
“薑統領乃明智之人,那本公主便直言了,你能前來,想必是不想將薑小姐許配給肅王,如此,你要麽選擇太子一方,要麽保持中立,可對?”
“末將隻忠於皇上,而非太子。”
父親當年為助當今聖上登基,不幸犧牲,又有薑家祖訓,隻忠於聖上,深得聖上信賴,方才有資格統領宮廷內兩萬禁衛軍。
林沐沐並未與之爭執,隻是淡淡道:“本公主有兩種方法可解你妹妹的困境,但本公主要你為本公主辦三件事。”
薑統領眉頭微皺:“末將絕不會做有損皇家之事。”
“這是自然!本公主算是半個皇家人,怎會對皇家不利?”
聽到不損害皇家,薑統領單膝下跪:“請公主為家妹解困,隻要不損害皇家,末將願意承諾為公主做三件事。”
林沐沐點頭:“本公主給你兩個選擇,第一,讓你妹妹入太子後院,第二,讓你妹妹嫁給嶺南的饒平縣縣令徐萬仲。”
江統領一聽要嫁給太子為妾,他想也不想的拒絕了。
這不是明擺著和太子站在一邊嗎?這和薑家祖訓相悖。
第二個是個七品縣令,這會不會太低了?
其實自己身邊還是有幾個兄弟不在意名聲,願意娶自己的妹妹的,好歹是個四五品武將,隻是,妹妹喜歡文人,寧願出家也不肯嫁給武將,他和妻子也無可奈何。
文人和武將有所不同,武將可憑自身實力晉升官職,而文人則最為看重聲名,即便官職低微,亦不願迎娶有損名節之女子為妻,故而令其頗為為難。
“此人年方十七,父母雙亡,逃荒至姑蘇,乃二年前之舉人。於姑蘇時,我二嬸予其一筆銀錢,方有機會科舉中舉。進士落榜後,被遣至嶺南任縣令。
其在嶺南政績斐然,三年任滿,恐今年過後即可升遷,屆時至少亦為四品。二嬸對其有恩,隻要你應允,他自會應承迎娶薑小姐。”
“再者,薑家在京城立足多年,可為其疏通關係,設法將其調迴京城。如此,你妹妹亦可隨入京,屆時,薑統領仍可時常與薑小姐相見。況且,一個無父無母之孤兒,豈不更易掌控?”
這最後一言,確是說到了薑統領的心坎之上。
一個無父無母的文人,又和曦和縣主有關聯,那也就是和楊家有關係,這層層關係下來,自己薑家也有可能和勤遠侯一樣,多層保障。
至於林沐沐說的升職最低四品,他毫不懷疑,畢竟楊廷修還在吏部當值的,這點能耐還是有的。
而林沐沐這麽幫自己,也是有拉攏的意思。
退一步講,即便楊家出事,徐萬仲還可以劃清界限,畢竟誰知道這個救命之恩的事呢?
實在是進可攻退可守,太完美了!
當即薑統領就同意了這個提議:“好,就嫁給這個徐縣令,不知公主可有章程?”
兩人商量了很晚,薑統領才趁著夜色迴府,心情也肉眼可見的放鬆了下來。
薑夫人還在擔心著自己的夫君,可女兒太小,她也不敢走,見夫君平安迴來,頓時鬆了口氣,見夫君眉眼放鬆,忙問道:“妹妹的事可是有解決辦法了?”
“是,夫人,我為妹妹找了一門親事……”薑統領自然沒有說林沐沐的事,而是簡單說見了一位故人,說起了妹妹的親事。
薑統領也不管外麵的流言蜚語了,每天還是認認真真的當值,他不急,肅王可就急了,讓人加大力度散發輿論,但很快,有另一波輿論開始為薑小姐辯駁了。
說什麽這謠言越來越不對勁了,怎麽老是說肅王英雄救美的事情,薑統領不是已經派人送上謝禮了麽?
該不會是肅王自導自演的吧?
總之這種輿論也跟著出現了,將肅王說出了散發謠言的幕後指使,肅王又一次氣的摔了幾個茶盞:“薑勝,你好樣的!”
他之所以看中禁衛軍統領,是因為他現在掌管宮廷安危,將他拉攏,將來若到了那一步,自己也能做最後一搏,可是,那禁衛軍統領竟然寧願妹妹名聲受損,也不願將人嫁給他的後院,實在是可惡至極!
這還不是最讓人氣憤的,而是遼東那邊傳來於恆的消息,謝氏大儒拒絕了這門婚事。
於恆表示大儒學識淵博,他想留下來和大儒學習,年後科舉,也希望能考上進士,也能助肅王一臂之力。
肅王氣於恆擅自做主,卻又不得不應下,否則自己在朝中也孤立無援。
沒有一件事是順心的,難道自己就真的沒有半點機會麽?
連老天都在幫太子,這讓他怎麽甘心?
薑統領苦等數日,仍未見那寄匿名信之人現身,輿論卻愈發洶湧。雖已抓了數名傳謠者,然其所言鑿鑿,實難辯駁,畢竟妹妹確有此等行徑。
且肅王英雄救美,摟抱薑笑笑之事亦不脛而走。如此,令他百口莫辯。
名節之於女子而言何其重要。如今妹妹唯有二選,或嫁與肅王,或入尼姑庵為尼,別無他途。
薑笑笑既已洞悉肅王真容,亦心碎至極,自是不願委身於肅王,決意削發為尼,從此不嫁。以免累及兄長。
薑統領豈會坐視正值韶華的妹妹終身與青燈古佛為伴,除對肅王恨意更甚外,亦為妹妹之事憂心忡忡。
直到一個灑掃宮女匆匆給了他一張紙條。
薑統領欣喜若狂,覺得那匿名之人肯定準備出手了,其實他猜測這個匿名信的人,很有可能是太子妃或者太子一黨,否則他們不可能會阻止薑家和肅王結親。
看了紙條,上麵隻寫了地址,他將紙條塞進嘴裏吞咽下去,隨後若無其事的繼續認真當值。
當晚,薑統領到了西街的一家米鋪,那管事的似乎知道他會來,直接將他請進了米鋪後房。
薑統領見到坐在一旁優雅喝茶的林沐沐時怔了怔。
但很快反應過來,給林沐沐行禮:“末將參見嘉德公主!”
“起來吧,薑統領似乎並不驚訝?”
薑統領謝過起身,沉穩言道:“末將早知可能是太子的人,隻是未料到會是公主。”
然而公主現今既是太子的義妹,亦是皇上的義女,自然歸屬於太子一黨。
“薑統領乃明智之人,那本公主便直言了,你能前來,想必是不想將薑小姐許配給肅王,如此,你要麽選擇太子一方,要麽保持中立,可對?”
“末將隻忠於皇上,而非太子。”
父親當年為助當今聖上登基,不幸犧牲,又有薑家祖訓,隻忠於聖上,深得聖上信賴,方才有資格統領宮廷內兩萬禁衛軍。
林沐沐並未與之爭執,隻是淡淡道:“本公主有兩種方法可解你妹妹的困境,但本公主要你為本公主辦三件事。”
薑統領眉頭微皺:“末將絕不會做有損皇家之事。”
“這是自然!本公主算是半個皇家人,怎會對皇家不利?”
聽到不損害皇家,薑統領單膝下跪:“請公主為家妹解困,隻要不損害皇家,末將願意承諾為公主做三件事。”
林沐沐點頭:“本公主給你兩個選擇,第一,讓你妹妹入太子後院,第二,讓你妹妹嫁給嶺南的饒平縣縣令徐萬仲。”
江統領一聽要嫁給太子為妾,他想也不想的拒絕了。
這不是明擺著和太子站在一邊嗎?這和薑家祖訓相悖。
第二個是個七品縣令,這會不會太低了?
其實自己身邊還是有幾個兄弟不在意名聲,願意娶自己的妹妹的,好歹是個四五品武將,隻是,妹妹喜歡文人,寧願出家也不肯嫁給武將,他和妻子也無可奈何。
文人和武將有所不同,武將可憑自身實力晉升官職,而文人則最為看重聲名,即便官職低微,亦不願迎娶有損名節之女子為妻,故而令其頗為為難。
“此人年方十七,父母雙亡,逃荒至姑蘇,乃二年前之舉人。於姑蘇時,我二嬸予其一筆銀錢,方有機會科舉中舉。進士落榜後,被遣至嶺南任縣令。
其在嶺南政績斐然,三年任滿,恐今年過後即可升遷,屆時至少亦為四品。二嬸對其有恩,隻要你應允,他自會應承迎娶薑小姐。”
“再者,薑家在京城立足多年,可為其疏通關係,設法將其調迴京城。如此,你妹妹亦可隨入京,屆時,薑統領仍可時常與薑小姐相見。況且,一個無父無母之孤兒,豈不更易掌控?”
這最後一言,確是說到了薑統領的心坎之上。
一個無父無母的文人,又和曦和縣主有關聯,那也就是和楊家有關係,這層層關係下來,自己薑家也有可能和勤遠侯一樣,多層保障。
至於林沐沐說的升職最低四品,他毫不懷疑,畢竟楊廷修還在吏部當值的,這點能耐還是有的。
而林沐沐這麽幫自己,也是有拉攏的意思。
退一步講,即便楊家出事,徐萬仲還可以劃清界限,畢竟誰知道這個救命之恩的事呢?
實在是進可攻退可守,太完美了!
當即薑統領就同意了這個提議:“好,就嫁給這個徐縣令,不知公主可有章程?”
兩人商量了很晚,薑統領才趁著夜色迴府,心情也肉眼可見的放鬆了下來。
薑夫人還在擔心著自己的夫君,可女兒太小,她也不敢走,見夫君平安迴來,頓時鬆了口氣,見夫君眉眼放鬆,忙問道:“妹妹的事可是有解決辦法了?”
“是,夫人,我為妹妹找了一門親事……”薑統領自然沒有說林沐沐的事,而是簡單說見了一位故人,說起了妹妹的親事。
薑統領也不管外麵的流言蜚語了,每天還是認認真真的當值,他不急,肅王可就急了,讓人加大力度散發輿論,但很快,有另一波輿論開始為薑小姐辯駁了。
說什麽這謠言越來越不對勁了,怎麽老是說肅王英雄救美的事情,薑統領不是已經派人送上謝禮了麽?
該不會是肅王自導自演的吧?
總之這種輿論也跟著出現了,將肅王說出了散發謠言的幕後指使,肅王又一次氣的摔了幾個茶盞:“薑勝,你好樣的!”
他之所以看中禁衛軍統領,是因為他現在掌管宮廷安危,將他拉攏,將來若到了那一步,自己也能做最後一搏,可是,那禁衛軍統領竟然寧願妹妹名聲受損,也不願將人嫁給他的後院,實在是可惡至極!
這還不是最讓人氣憤的,而是遼東那邊傳來於恆的消息,謝氏大儒拒絕了這門婚事。
於恆表示大儒學識淵博,他想留下來和大儒學習,年後科舉,也希望能考上進士,也能助肅王一臂之力。
肅王氣於恆擅自做主,卻又不得不應下,否則自己在朝中也孤立無援。
沒有一件事是順心的,難道自己就真的沒有半點機會麽?
連老天都在幫太子,這讓他怎麽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