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君王問策
閨蜜齊穿書:你腹黑,我白蓮! 作者:辣手追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承安驀然憶起那日林沐沐凡事皆要與二嬸相比的景況,對此早有預料,
便毫不猶豫道:“沐沐,你盡可放心,此次二叔之事,亦給我敲響警鍾,日後若真有女子糾纏於我,我必定直言其為細作,欲接近我竊取布陣圖,直接送官了事。”
隻要敢接近自己的女人,那必須統統都是細作,不然沒法交代。
林沐沐滿意地點點頭,狗男人還學得挺快。
此時見林沐沐滿意,楊承安暗中鬆了口氣,自家女人,惹不起,惹不起,別的女人千萬不要來沾邊。
殊不知,有一天還真有人對他投懷送抱。
沈朝朝和楊廷縛落了座,沈朝朝就招唿大家吃飯,然後貼心地為楊廷縛夾菜,“滿心滿眼” 都是他。
某人很是受用,覺得自己這做法果然贏得了朝朝的歡心。
林沐沐見楊承安一直扒拉碗裏的飯卻一直不夾菜,哪裏不知道他的心思,狗男人,連這個都要比?
於是,大發慈悲地給楊承安夾菜,溫聲細語地勸他多吃點。
一頓飯也吃得其樂融融,情意滿滿。
這個小插曲過後,當楊承安去當值的時候,祁皇還當著太子的麵笑著誇讚他處理得當,減少家庭矛盾。
倘若換作其他男子,想必會有諸多糾葛,無需思索便能知曉,這輿論必然會四處傳播,且還需與自家夫人爭執一番,致使家庭不得安寧。
此計謀雖傷害性不大,但著實惡心人。
而楊廷縛如此處理,直接避免了各類危機,自己果真沒有看走眼。
麵對祁皇的讚譽,楊廷縛謙遜地表示不敢當。
因楊廷縛此次所展現出的才智,祁皇聯想到一件棘手之事,遂問他:“楊愛卿,大周要求朕將嫡親公主嫁過去,但朕最後一位尚未成婚的嫡親公主已與鎮南將軍的次子有婚約,你說朕該如何處理?”
他一共就四個兒子三個女兒,長公主和三公主都已經出嫁了,現在還剩一個五公主未嫁,但也已經賜婚定親了。
大周是個經濟大國,和大周聯姻自然好處多多,可是大周要求自己嫁嫡親公主,否則就不能嫁給太子為太子妃。
他上哪裏給他找未定親的嫡親公主?
然而祁皇實難舍棄此聯姻之機,莫非他竟敢出爾反爾?
他身為一國之君,一言九鼎,豈能輕言反悔?若如此,他這皇帝的威名何存?
嫡親公主下嫁本就是為了籠絡武將,他若反悔,豈不是令武將心寒?故而此事他一直在朝堂之上籌謀應對之策。
朝堂之上,有人言為保兩國安寧,鎮南將軍當以大局為重,自行解除婚約。
亦有人道大周既已卷入戰事,憑何要將公主嫁出,理應讓他們的公主嫁來,否則震天雷伺候……
雙方官員爭執不休,此亦為祁皇所煩憂之處。
他之所以應允公主遠嫁聯姻,一則是欲使大周皇室未來的嫡皇子流淌大祁皇室之血脈,二則更為關鍵的是,大周擁有大祁急需的震天雷主要原料。
若公主嫁與太子,成為太子妃乃至未來的皇後,此後商隊往返大周豈不更為便利?
倘若嫁與其他皇子,無緣成為大周的皇後,那嫁公主過去又有何意義?這突如其來的君王問策,令楊廷縛頗為驚愕,此等問題豈是他應迴答的?
楊廷縛自然知曉皇上與太子因何對此事頗感棘手,其實他心中亦有答案,隻是他向來在皇上身旁僅為一無感情的記事官,也沒料到會被君王問策?
祁皇見他沉思,便開口道:“你但說無妨,朕就當閑聊,這裏就是朕和太子,不會將此事透露出去。”
太子衝楊廷縛點頭,表示自己可以作證。
他也想知道父皇給自己找的未來心腹有什麽能耐。
楊廷縛輕抿嘴唇,緩聲道:“迴陛下,微臣以為,嫁嫡公主一事,利弊參半,且先不論五公主已定親之事。
微臣認為,若五公主果真與大周聯姻,嫁與太子,其益處自是不言而喻,但前提是,大周皇室誠心接納五公主為媳。
但弊端亦隨之浮現,其一,五公主既已嫁與大周太子,他是否會向公主探詢我朝國之重器的消息?
一麵是父親,一麵是夫君,她將作何抉擇?”
若五公主傾向大祁一方,卻未能滿足大周太子的要求,那麽大周太子還會對五公主以禮相待嗎?還會允許她誕下皇嗣嗎?公主又將過上何種生活?
這一切皆是未知數。倘若五公主偏向太子,那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其二,無論從大祁的安危考慮,還是從五公主的幸福出發,都不應與大周聯姻。此次大周有錯在先,而我國又擁有如此強大的武器,皇上完全可以理直氣壯地向大周索取利益。
譬如,讓他們將公主嫁過來聯姻,同時要求大周與大祁共同推動雙方貿易。如此這般,不但能夠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還能順利地將原材料輸出,實乃兩全其美之策。
再者其三,我國的武器已遠超其他三國數倍。若能讓工部持續研發可替代硝銨的原料,焉知不能研製出更為強大的武器?隻是這需要時間罷了。
這些皆是臣的淺見,若有不當之處,還望皇上和太子殿下恕罪。”
聞得楊廷縛的一番剖析,祁皇與太子方知,他們竟從未從五公主的方向考慮。倘若五公主與大周太子聯姻,太子若逼迫公主設法自大祁探取消息,即便公主謹遵底線,亦會遭致冷遇。
如此,五公主豈能博得太子歡心?又何以幸福?能不能生下嫡子還另說。
若五公主偏袒太子,將大祁出賣予大周太子,豈非損失更為慘重?無論五公主作何抉擇,皆會辜負一方。
他們僅見其表之弊,卻未深思熟慮。
太子即刻對楊廷縛另眼相待,果真父皇獨具慧眼。
祁皇突然接收到太子崇敬且孺慕的目光,下意識地挺直了胸膛。
沒錯,此人是朕發現的人才。
“父皇,兒臣慮事欠周,未能洞察如此深邃層麵,險些誤事。兒臣日後定當深思熟慮。”
太子神情肅穆,隻示意是父皇對自己的考驗,自謙才疏學淺,保留了父皇顏麵。
祁皇頷首示意,滿意地點頭:“你能領悟便好。”
繼而看向楊廷縛:“楊愛卿,你留在朕身側,實乃大材小用。朕擢升你為東宮詹事府的少詹事,日後務必盡心輔佐太子。”
楊廷縛心頭一震,他早知自己將會入東宮輔佐太子,卻未料到會如此之快,還獲此高位。
他趕忙跪地謝恩:“謝陛下隆恩!臣必當殫精竭慮輔佐太子,不負聖上所托。”
太子對此結果並無異議,楊廷縛本就是父皇為其選定的輔弼之人。
現今得知其如此賢能,倒不如早些到自己身邊籌謀獻策。
便毫不猶豫道:“沐沐,你盡可放心,此次二叔之事,亦給我敲響警鍾,日後若真有女子糾纏於我,我必定直言其為細作,欲接近我竊取布陣圖,直接送官了事。”
隻要敢接近自己的女人,那必須統統都是細作,不然沒法交代。
林沐沐滿意地點點頭,狗男人還學得挺快。
此時見林沐沐滿意,楊承安暗中鬆了口氣,自家女人,惹不起,惹不起,別的女人千萬不要來沾邊。
殊不知,有一天還真有人對他投懷送抱。
沈朝朝和楊廷縛落了座,沈朝朝就招唿大家吃飯,然後貼心地為楊廷縛夾菜,“滿心滿眼” 都是他。
某人很是受用,覺得自己這做法果然贏得了朝朝的歡心。
林沐沐見楊承安一直扒拉碗裏的飯卻一直不夾菜,哪裏不知道他的心思,狗男人,連這個都要比?
於是,大發慈悲地給楊承安夾菜,溫聲細語地勸他多吃點。
一頓飯也吃得其樂融融,情意滿滿。
這個小插曲過後,當楊承安去當值的時候,祁皇還當著太子的麵笑著誇讚他處理得當,減少家庭矛盾。
倘若換作其他男子,想必會有諸多糾葛,無需思索便能知曉,這輿論必然會四處傳播,且還需與自家夫人爭執一番,致使家庭不得安寧。
此計謀雖傷害性不大,但著實惡心人。
而楊廷縛如此處理,直接避免了各類危機,自己果真沒有看走眼。
麵對祁皇的讚譽,楊廷縛謙遜地表示不敢當。
因楊廷縛此次所展現出的才智,祁皇聯想到一件棘手之事,遂問他:“楊愛卿,大周要求朕將嫡親公主嫁過去,但朕最後一位尚未成婚的嫡親公主已與鎮南將軍的次子有婚約,你說朕該如何處理?”
他一共就四個兒子三個女兒,長公主和三公主都已經出嫁了,現在還剩一個五公主未嫁,但也已經賜婚定親了。
大周是個經濟大國,和大周聯姻自然好處多多,可是大周要求自己嫁嫡親公主,否則就不能嫁給太子為太子妃。
他上哪裏給他找未定親的嫡親公主?
然而祁皇實難舍棄此聯姻之機,莫非他竟敢出爾反爾?
他身為一國之君,一言九鼎,豈能輕言反悔?若如此,他這皇帝的威名何存?
嫡親公主下嫁本就是為了籠絡武將,他若反悔,豈不是令武將心寒?故而此事他一直在朝堂之上籌謀應對之策。
朝堂之上,有人言為保兩國安寧,鎮南將軍當以大局為重,自行解除婚約。
亦有人道大周既已卷入戰事,憑何要將公主嫁出,理應讓他們的公主嫁來,否則震天雷伺候……
雙方官員爭執不休,此亦為祁皇所煩憂之處。
他之所以應允公主遠嫁聯姻,一則是欲使大周皇室未來的嫡皇子流淌大祁皇室之血脈,二則更為關鍵的是,大周擁有大祁急需的震天雷主要原料。
若公主嫁與太子,成為太子妃乃至未來的皇後,此後商隊往返大周豈不更為便利?
倘若嫁與其他皇子,無緣成為大周的皇後,那嫁公主過去又有何意義?這突如其來的君王問策,令楊廷縛頗為驚愕,此等問題豈是他應迴答的?
楊廷縛自然知曉皇上與太子因何對此事頗感棘手,其實他心中亦有答案,隻是他向來在皇上身旁僅為一無感情的記事官,也沒料到會被君王問策?
祁皇見他沉思,便開口道:“你但說無妨,朕就當閑聊,這裏就是朕和太子,不會將此事透露出去。”
太子衝楊廷縛點頭,表示自己可以作證。
他也想知道父皇給自己找的未來心腹有什麽能耐。
楊廷縛輕抿嘴唇,緩聲道:“迴陛下,微臣以為,嫁嫡公主一事,利弊參半,且先不論五公主已定親之事。
微臣認為,若五公主果真與大周聯姻,嫁與太子,其益處自是不言而喻,但前提是,大周皇室誠心接納五公主為媳。
但弊端亦隨之浮現,其一,五公主既已嫁與大周太子,他是否會向公主探詢我朝國之重器的消息?
一麵是父親,一麵是夫君,她將作何抉擇?”
若五公主傾向大祁一方,卻未能滿足大周太子的要求,那麽大周太子還會對五公主以禮相待嗎?還會允許她誕下皇嗣嗎?公主又將過上何種生活?
這一切皆是未知數。倘若五公主偏向太子,那後果更是不堪設想。
其二,無論從大祁的安危考慮,還是從五公主的幸福出發,都不應與大周聯姻。此次大周有錯在先,而我國又擁有如此強大的武器,皇上完全可以理直氣壯地向大周索取利益。
譬如,讓他們將公主嫁過來聯姻,同時要求大周與大祁共同推動雙方貿易。如此這般,不但能夠促進我國經濟的發展,還能順利地將原材料輸出,實乃兩全其美之策。
再者其三,我國的武器已遠超其他三國數倍。若能讓工部持續研發可替代硝銨的原料,焉知不能研製出更為強大的武器?隻是這需要時間罷了。
這些皆是臣的淺見,若有不當之處,還望皇上和太子殿下恕罪。”
聞得楊廷縛的一番剖析,祁皇與太子方知,他們竟從未從五公主的方向考慮。倘若五公主與大周太子聯姻,太子若逼迫公主設法自大祁探取消息,即便公主謹遵底線,亦會遭致冷遇。
如此,五公主豈能博得太子歡心?又何以幸福?能不能生下嫡子還另說。
若五公主偏袒太子,將大祁出賣予大周太子,豈非損失更為慘重?無論五公主作何抉擇,皆會辜負一方。
他們僅見其表之弊,卻未深思熟慮。
太子即刻對楊廷縛另眼相待,果真父皇獨具慧眼。
祁皇突然接收到太子崇敬且孺慕的目光,下意識地挺直了胸膛。
沒錯,此人是朕發現的人才。
“父皇,兒臣慮事欠周,未能洞察如此深邃層麵,險些誤事。兒臣日後定當深思熟慮。”
太子神情肅穆,隻示意是父皇對自己的考驗,自謙才疏學淺,保留了父皇顏麵。
祁皇頷首示意,滿意地點頭:“你能領悟便好。”
繼而看向楊廷縛:“楊愛卿,你留在朕身側,實乃大材小用。朕擢升你為東宮詹事府的少詹事,日後務必盡心輔佐太子。”
楊廷縛心頭一震,他早知自己將會入東宮輔佐太子,卻未料到會如此之快,還獲此高位。
他趕忙跪地謝恩:“謝陛下隆恩!臣必當殫精竭慮輔佐太子,不負聖上所托。”
太子對此結果並無異議,楊廷縛本就是父皇為其選定的輔弼之人。
現今得知其如此賢能,倒不如早些到自己身邊籌謀獻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