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京城來聖旨
閨蜜齊穿書:你腹黑,我白蓮! 作者:辣手追花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高岑一怔,他知道自己的徒弟不是那種無的放矢之人,突然他眼睛一亮,忙問道:“你說這像磚頭那麽大塊的東西叫什麽來著?”
“迴恩師,叫扛餓列巴,雖然口感差了些,但飽腹感強,扛餓,容易保存,還易攜帶,一塊列巴就能頂三天,這可是好東西呢!”
陸向鳴笑眯眯地給李高岑解釋道。
得到了這樣令人驚喜的答複,李高岑激動地看著自己的徒弟:“此言當真?”
“徒兒試過了,三天未曾進食,隻吃這列巴,竟也沒感到多餓,恩師,您說這東西要是被朝廷征用,天下百姓或者大軍是不是都不怕沒有糧食可吃了?”
“是,若真像你說的那樣,那咱們這因為戰爭而導致流離失所的百姓有救了,隻要有這東西,他們就能活,快,告訴為師,從哪得來的?數量有多少?”
李高岑恨不得現在就將這列巴呈到禦前,讓皇帝老兒高興高興。
“這附近開了一間百味軒,徒兒在百味軒買的,一塊隻需二十文錢,得知了這列巴的功效後,就詢問了一番,得知這百味軒東家是日月商行的林三爺研製的。
這林三爺是個心善的,價格都是普通百姓買得起的,一塊扛三天呢,若省著吃,能扛五六天,她將這百味軒聯合那些商人開到全國各地去了,而且每個地方隻有一家。
可想而知,若是有實在餓了的百姓遇到這百味軒,買了這列巴不就有救了?”
聞言,李高岑哪裏還坐得住,親自去了一趟百味軒後,又測試了一番,知道有這厲害的效果,連忙寫奏折八百裏加急讓人護送迴京城。
此時的祁皇見了這百名被打壓的秀才或者舉人,讓人安排了住所,給他們一個月的時間學習,能通過一個月學習後考核的,都賜進士出身。
他想到自己前段時日國庫空虛擼了不少官員,現在這百來人裏若真是天才,就直接賜進士出身讓他們去任職。
正好給太子培養的官員班底。
這些秀才或者舉人得知還有翻身的機會,紛紛開始努力學習。
教導他們的是一位內閣學士,可見皇上對這些人才的重視。
楊廷縛自然也不想錯過這個機會,學習得極為認真。
但不是所有人都像楊廷縛一樣,天天如此努力為科舉而努力的,不少人都被生活壓垮,不得不迴歸生活,但大多都開的私塾教孩子,對學識還算鞏固,但這些都是秀才以上的知識,他們隻能瘋狂吸取知識。
太子是親自徹查的這件事,知道這些才子都是被打壓才沒考中的,難怪父皇要自己來徹查這件事,自己將他們挖掘了出來,自己就是他們的恩人。
隻要他們這次通過科舉,這些先到外地為官,等自己登基後,就是自己的班底了。
不由得為父皇如此為自己著想而感動。
也希望這些學子不要讓自己失望。
楊廷縛自然是想抓住這次機會一飛衝天的,他來到京城後都沒有去找京城的楊家嫡脈,就怕遭受了暗算,再則現在楊家嫡脈正在閉門思過,所以他便沒有去打擾。
自然也明白了兩位叔伯參與打壓自己的事,否則也不會主動受罰,這就是兩位堂叔伯給自己的態度,同時也不由得鬆了口氣,隻要不是堂叔伯要對付自己,那他就有信心受到重用。
不然有兩個阻礙自己的高官,那自己就算有能力也是防不勝防。
而六皇子得知救了自己的恩人竟然是被打壓才沒考上的,也終於明白楊廷縛為何會拒絕自己的招攬了。
因為有本事的人是不會妥協的,好在這次主考官生病了,否則可能又要被打壓了,果然老天都在幫楊廷縛這樣善良的人。
心中對他的感觀更好了。
此時的祁皇又一次收到了八百裏加急的巡撫奏折,上次的奏折還是好消息,不知這次會不會是好消息呢?
於是,祁皇屏氣凝神,緩緩打開奏折。
當看到裏麵的內容後,他的臉上不由得露出喜悅之色,繼而哈哈大笑,果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啊!
李愛卿果真是從未讓朕失望過。
日月商行?這是個什麽商行?
朕從未聽聞過。不過無妨,愛卿將這日月商行的東家誇讚得如同菩薩轉世一般,對他讚譽極高。
那麽,就將這日月商行為定為皇商吧!
大量征用這名為列巴的食物,屆時不僅可以分發給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甚至還能提供給大軍。
如今,國庫充盈,糧草充足,兵力也在有條不紊地征召中,這次戰爭,大祁必定能夠大獲全勝!
想到這裏,祁皇龍心大悅,但又發愁此時派誰去更妥當。
太子要監國,二皇子在禁足,四皇子在軍營曆練,六皇子……
雖然年紀小了些,但是他對姑蘇也已經熟悉,最近也成長了許多,不如就派他去吧!
祁皇也沒忘記發現這個食物的人,正是李愛卿的愛徒,既然已經是個舉人了,那就賜他一個官吧。
於是,祁皇就下旨讓六皇子當欽差大臣,負責傳旨賜封,並讓日月商行定為皇商,征收日月商行所有列巴。
六皇子此次去還得讓這個日月商行提高生產量,銀子戶部會撥過去,讓日月商行極力配合。
收到父皇給自己的命令,六皇子祁盛拿著兩道聖旨帶著人當即就準備啟程了。
一個月後,六皇子抵達姑蘇。
通過百味軒那些商家人員終於在郡府的一座院子裏見到了日月商行的東家林三爺。
至於另一個二東家沈六爺不怎麽出門,所以大家也隻見過林三爺。
六皇子見到溫文爾雅,俊美不凡的林三爺後還是愣了下,他覺得這個男子有些眼熟,好像在哪見過,但又沒有印象。
他自是忘記了,曾經在靈鷲寺時掃過林沐沐一眼,所以才沒記住。
雖然林沐沐對於跪地很不適應,但已然到了別人的地盤,隻能跪地接旨。
六皇子從袖子中掏出一個早已經準備好的聖旨,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迴恩師,叫扛餓列巴,雖然口感差了些,但飽腹感強,扛餓,容易保存,還易攜帶,一塊列巴就能頂三天,這可是好東西呢!”
陸向鳴笑眯眯地給李高岑解釋道。
得到了這樣令人驚喜的答複,李高岑激動地看著自己的徒弟:“此言當真?”
“徒兒試過了,三天未曾進食,隻吃這列巴,竟也沒感到多餓,恩師,您說這東西要是被朝廷征用,天下百姓或者大軍是不是都不怕沒有糧食可吃了?”
“是,若真像你說的那樣,那咱們這因為戰爭而導致流離失所的百姓有救了,隻要有這東西,他們就能活,快,告訴為師,從哪得來的?數量有多少?”
李高岑恨不得現在就將這列巴呈到禦前,讓皇帝老兒高興高興。
“這附近開了一間百味軒,徒兒在百味軒買的,一塊隻需二十文錢,得知了這列巴的功效後,就詢問了一番,得知這百味軒東家是日月商行的林三爺研製的。
這林三爺是個心善的,價格都是普通百姓買得起的,一塊扛三天呢,若省著吃,能扛五六天,她將這百味軒聯合那些商人開到全國各地去了,而且每個地方隻有一家。
可想而知,若是有實在餓了的百姓遇到這百味軒,買了這列巴不就有救了?”
聞言,李高岑哪裏還坐得住,親自去了一趟百味軒後,又測試了一番,知道有這厲害的效果,連忙寫奏折八百裏加急讓人護送迴京城。
此時的祁皇見了這百名被打壓的秀才或者舉人,讓人安排了住所,給他們一個月的時間學習,能通過一個月學習後考核的,都賜進士出身。
他想到自己前段時日國庫空虛擼了不少官員,現在這百來人裏若真是天才,就直接賜進士出身讓他們去任職。
正好給太子培養的官員班底。
這些秀才或者舉人得知還有翻身的機會,紛紛開始努力學習。
教導他們的是一位內閣學士,可見皇上對這些人才的重視。
楊廷縛自然也不想錯過這個機會,學習得極為認真。
但不是所有人都像楊廷縛一樣,天天如此努力為科舉而努力的,不少人都被生活壓垮,不得不迴歸生活,但大多都開的私塾教孩子,對學識還算鞏固,但這些都是秀才以上的知識,他們隻能瘋狂吸取知識。
太子是親自徹查的這件事,知道這些才子都是被打壓才沒考中的,難怪父皇要自己來徹查這件事,自己將他們挖掘了出來,自己就是他們的恩人。
隻要他們這次通過科舉,這些先到外地為官,等自己登基後,就是自己的班底了。
不由得為父皇如此為自己著想而感動。
也希望這些學子不要讓自己失望。
楊廷縛自然是想抓住這次機會一飛衝天的,他來到京城後都沒有去找京城的楊家嫡脈,就怕遭受了暗算,再則現在楊家嫡脈正在閉門思過,所以他便沒有去打擾。
自然也明白了兩位叔伯參與打壓自己的事,否則也不會主動受罰,這就是兩位堂叔伯給自己的態度,同時也不由得鬆了口氣,隻要不是堂叔伯要對付自己,那他就有信心受到重用。
不然有兩個阻礙自己的高官,那自己就算有能力也是防不勝防。
而六皇子得知救了自己的恩人竟然是被打壓才沒考上的,也終於明白楊廷縛為何會拒絕自己的招攬了。
因為有本事的人是不會妥協的,好在這次主考官生病了,否則可能又要被打壓了,果然老天都在幫楊廷縛這樣善良的人。
心中對他的感觀更好了。
此時的祁皇又一次收到了八百裏加急的巡撫奏折,上次的奏折還是好消息,不知這次會不會是好消息呢?
於是,祁皇屏氣凝神,緩緩打開奏折。
當看到裏麵的內容後,他的臉上不由得露出喜悅之色,繼而哈哈大笑,果真是天大的好消息啊!
李愛卿果真是從未讓朕失望過。
日月商行?這是個什麽商行?
朕從未聽聞過。不過無妨,愛卿將這日月商行的東家誇讚得如同菩薩轉世一般,對他讚譽極高。
那麽,就將這日月商行為定為皇商吧!
大量征用這名為列巴的食物,屆時不僅可以分發給那些流離失所的百姓,甚至還能提供給大軍。
如今,國庫充盈,糧草充足,兵力也在有條不紊地征召中,這次戰爭,大祁必定能夠大獲全勝!
想到這裏,祁皇龍心大悅,但又發愁此時派誰去更妥當。
太子要監國,二皇子在禁足,四皇子在軍營曆練,六皇子……
雖然年紀小了些,但是他對姑蘇也已經熟悉,最近也成長了許多,不如就派他去吧!
祁皇也沒忘記發現這個食物的人,正是李愛卿的愛徒,既然已經是個舉人了,那就賜他一個官吧。
於是,祁皇就下旨讓六皇子當欽差大臣,負責傳旨賜封,並讓日月商行定為皇商,征收日月商行所有列巴。
六皇子此次去還得讓這個日月商行提高生產量,銀子戶部會撥過去,讓日月商行極力配合。
收到父皇給自己的命令,六皇子祁盛拿著兩道聖旨帶著人當即就準備啟程了。
一個月後,六皇子抵達姑蘇。
通過百味軒那些商家人員終於在郡府的一座院子裏見到了日月商行的東家林三爺。
至於另一個二東家沈六爺不怎麽出門,所以大家也隻見過林三爺。
六皇子見到溫文爾雅,俊美不凡的林三爺後還是愣了下,他覺得這個男子有些眼熟,好像在哪見過,但又沒有印象。
他自是忘記了,曾經在靈鷲寺時掃過林沐沐一眼,所以才沒記住。
雖然林沐沐對於跪地很不適應,但已然到了別人的地盤,隻能跪地接旨。
六皇子從袖子中掏出一個早已經準備好的聖旨,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