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鬆聞言,方才迴過神來,他笑著搖了搖頭,隨即看向魯智深,眼中滿是謙遜,口中說道:“魯兄過獎了。這西北之地,藏龍臥虎,比我和盧俊義將軍武藝高強之人,大有人在。”
聽到武鬆此言,魯智深滿臉疑惑,難以置信。
“如今大帥所製定的武力榜上,已涵蓋了我整個西北六路眾多武藝高強之人,而你和盧將軍,更是從這西北幾十萬將士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在這天下已屬絕世高手,怎會還有人能擊敗你們呢?”
看著魯智深懷疑的臉色,武鬆笑道,眼中閃爍著自豪的光芒說道:“魯兄,實不相瞞,在小弟所見之人當中,要數武藝最強者,那便是我大哥武植。”
“武大帥”,魯智深滿臉驚詫之色。
他先前並未在武植麾下任職,也未親自參與武植率軍收複鄜延路與西夏的決戰。
雖從周圍同袍口中得知武植武藝高強,但他隻當這是軍中將士出於對大帥的敬重而進行的吹捧罷了。
可沒想到,武鬆竟會這般說辭,通過這段時間與武鬆的相處,他知道武鬆絕不是個會說謊的人。
“武兄弟沒騙灑家?”魯智深再次確認般地問道。
他與武鬆對視,眼中帶著些許疑惑。
“魯兄,你我相交甚好,小弟怎會騙魯兄呢?”
“果真是人不可貌相啊,沒想到大帥身為我大宋的文臣,看上去文文弱弱的書生模樣,竟身懷絕世武藝。”魯智深一臉感慨。
正當兩人相談甚歡時,營帳外跑進一名將士,對武鬆稟報道:“武大人,大帥派人前來,讓您有空去帥府一趟。”
武鬆點頭,看向身旁的魯智深,說道:“魯兄,那我先去帥府了,看看大哥有何事安排。”
魯智深微微頷首,隨後武鬆便帶著帥府前來的侍衛出了軍營,往帥府方向行去。
走進帥府,武鬆瞧見大哥滿臉笑意,心中暗自揣測,是何事讓大哥這般高興。
武植則看著已長得虎背熊腰、英姿颯爽的弟弟,臉上滿是欣慰之色。
“大哥,不知喚弟弟前來所為何事?”
武植示意武鬆落座,笑容滿麵地開口道,“呃,二弟,你如今已年滿十八,為兄給你說了一門親事,且婚期已定,過段時日你便盡快成親吧。”
“哥哥為我說了門親事,”
武鬆聽了神情頓時一滯,他有些茫然地看向武植。
“怎麽?你年紀也不小了,難道還不想成婚嗎?你瞧瞧如今哥哥我,都已有子嗣了。”
武鬆趕忙搖了搖頭,作為自小被武植帶大的人,他對自己大哥的話自是言聽計從,而且他也相信大哥定會為自己尋個好人家。
武植微微頷首,笑意盈盈地說道:“二弟,哥哥已在帥府旁為你置辦了一座宅院,待你成婚之後,便可帶著妻子長住。隻是你清照嫂子如今尚在京師,恐怕不能趕來參加你的婚禮了。”
武植言罷,望著自己的弟弟,再次開口問道:“二弟,不知你是否還有疑惑?”
武鬆摸了摸頭,麵露尷尬之色,說道:“哥哥,你為我定親,我還不知道是哪家姑娘呢。”
“哈哈,那姑娘乃是花將軍的妹妹。聽聞她雖自幼習武,但其性格卻溫文爾雅、知書達理,實乃良配。”
武鬆聽罷,麵露微紅,眼中卻閃過興奮之色,他知道自己的大哥不會欺騙自己。
隨後,兩兄弟又暢談許久,武植帶著他出了帥府,來到帥府旁的一座院落。
這座院落此時已被派人清掃得幹幹淨淨,並且還為武鬆安排好了仆從和丫鬟,隻等他與花小妹婚後便入住其中。
在薊州城的二仙山紫虛觀中,有一位大約六十歲左右,身著紫色道袍,渾身散發著仙風道骨氣息的道士。他看著手中的信件,眉頭微皺,他便是公孫勝的師傅羅真人。
旁邊的小徒弟見自家師傅皺眉,脆聲問道:“師傅,怎麽啦?難道是公孫師兄有什麽事嗎?”
羅真人舒展開眉頭,輕輕地摸了摸小徒弟的腦袋,微笑著說道:“放心吧,你大師兄現在的日子過得可比我們師徒倆好多嘍。”
看著眼前的小弟子,羅真人微微一笑,開口道:“徒兒,你可願隨為師下山,去瞧瞧這世間的繁華?”
小徒弟聞言神色一震,緊接著麵露狂喜之色,興奮道:“師傅,您終於願意帶我下山啦!我還以為要等我學成之後,長大成人,您才會放我下山呢。”
看著小徒弟激動的神情,羅真人心中已有決斷。本來他是不想卷入大宋的朝堂之爭的,可如今天機混亂,就連他這等道行高深之輩,也無法推算出接下來天下大勢的變化,隻能親自下場了。
師徒二人收拾好行李,關上道觀大門,便與武植派來報信的侍衛一同踏上了前往汴京城的路途。
京兆府,長安城,將近月餘的時間,花榮總算帶著花小妹和一行侍衛長途跋涉迴到了京兆府。
此刻,在長安城下的城門前,隻見花小妹麵容溫婉,但眼神中卻透露出一股英氣。她腳步輕盈,望著眼前高聳的城池,心中充滿了好奇。
花榮一臉寵溺地望著花小妹,溫聲說道:“小妹,放心吧,哥哥為你許配的人絕對是個了不起的豪傑,定會是你的如意郎君。”
花小妹聽了自家哥哥的話,臉色微紅,輕輕應了一聲。隨後一行人策馬進入長安城內,直奔帥府而去。
正在帥府處理公務的武植,聽聞侍衛稟報花榮已迴,滿心歡喜,親自出門迎接。來到帥府門口,隻見花榮身旁站著一位年方二八的佳人 。
看來她就是花小妹了,武植看著眼前的女子,麵帶微笑,微微頷首示意。這花小妹確實生得十分嬌俏,麵若銀盤,肌膚賽雪,眉似柳葉,眼波流轉,顧盼生輝。一頭烏黑秀發束於腦後,更添幾分英氣,淺笑時酒窩若隱若現,別有一番溫婉動人之態。
武植引領花榮兄妹來到帥府大廳,與花榮入座。花小妹則靜靜站在哥哥身後。
武植道:“花將軍,本帥已在城內為你購置好宅業。你們剛從青州返迴,想必疲憊不堪,稍後派人帶你們過去。這段時間花將軍就暫留在長安中,不必急於返迴鄜州了。”
花榮抱拳領命,隨後武植安排人帶花榮兄妹前往為其購置的宅子。
兩日之後,武植差人從軍營中將武鬆召迴,隨後帶著他去往花榮及花小妹的住處進行拜訪。
武鬆見到眼前美貌的女子,臉色微微泛紅,而花小妹瞧著生得英俊不凡的武鬆,也心生歡喜。武植與花榮二人看到他們的反應,皆哈哈大笑。
盡管花榮和武植為他們兩人定下婚約,但還是擔心兩人今後的情況。不過看到他們如此反應,兩人心中都稍稍放下心來。
古時結婚禮儀極為繁瑣,武植自己就經曆過這個過程,可他對結婚禮儀並不太熟悉。無奈之下,武植隻得派人趕緊去請李師師,讓她同自己一起操辦武鬆的婚事,這樣果然輕鬆了許多。
對於武鬆成親,武植也宴請了整個西北六路之中的將校以及各州府的官員。
隨著四海錢莊發展的越發龐大,每月都為武植帶來豐厚的收益,不差錢的他,將武鬆的婚宴辦得無比盛,大長安城上下都掛滿了燈籠,到處一片紅彤彤的景象,真可謂是十裏紅妝,熱鬧非凡。
李師師望著眼前的景象,臉上流露出羨慕的神情,緊接著又變得黯然神傷。自己如今跟在武植身邊,雖說是心甘情願,但還是忍不住心生羨慕。
旁邊的武植察覺了李師師的神情,神色微變。他輕輕握住李師師的雙手,沉聲道:“放心,師師,過些時日,本侯定會給你一個正式的名分。”
李師師聽聞武植的話語,臉色瞬間轉變,露出驚喜之色,眉目中流出了淚花,武植輕輕為她抹去眼淚。
李師師願意跟隨自己來到這西北苦寒之地,況且她還是除武鬆和李清照之外,與自己情誼達到一百的第三人,武植怎會不心生憐惜呢?看來得再過段時間向李清照稟明此事了,想到此處,武植又頓覺腦袋嗡嗡作響。
“哎,算了,反正遲早都要麵對,等二弟的婚事結束後,就寫封信,向夫人李清照說明此事吧。”
武植輕歎一聲,隨後又打起精神,滿臉笑意地和李師師一起忙碌起來。
大堂之中,武鬆牽著花小妹的手向堂內走去,花小妹頭戴紅蓋頭,一身紅裝更顯嬌美。武鬆身穿紅袍,滿臉喜色,他看向堂中的武植,眼眶逐漸微微泛紅。
待二人站定,武鬆深吸一口氣,而後對武植言道:“大哥,今日我與小妹喜結連理,你便是我與小妹的高堂。你我兄弟自幼父母雙亡,這麽些年,你既當爹又當娘,將我拉扯成人。長兄如父,今日我與小妹拜高堂,便如拜咱爹娘一般。”
說罷,武鬆攜花小妹屈膝跪地,重重地磕了個頭。武植眼眶泛紅,趕忙上前扶起武鬆和花小妹,聲音略帶哽咽:“二弟,你能成家,為兄打心底裏高興。日後你們好生過日子,咱一家人其樂融融。”
武鬆起身,又緊緊握住武植之手:“大哥放心,我定會與小妹好好過日子,亦會一直孝敬你。你為我所做的一切,我皆銘記於心。”
武植望著眼前的弟弟弟媳,滿心欣慰。眾人在這喜慶的氛圍中,一同見證了這溫馨的場景。
聽到武鬆此言,魯智深滿臉疑惑,難以置信。
“如今大帥所製定的武力榜上,已涵蓋了我整個西北六路眾多武藝高強之人,而你和盧將軍,更是從這西北幾十萬將士中脫穎而出的佼佼者,在這天下已屬絕世高手,怎會還有人能擊敗你們呢?”
看著魯智深懷疑的臉色,武鬆笑道,眼中閃爍著自豪的光芒說道:“魯兄,實不相瞞,在小弟所見之人當中,要數武藝最強者,那便是我大哥武植。”
“武大帥”,魯智深滿臉驚詫之色。
他先前並未在武植麾下任職,也未親自參與武植率軍收複鄜延路與西夏的決戰。
雖從周圍同袍口中得知武植武藝高強,但他隻當這是軍中將士出於對大帥的敬重而進行的吹捧罷了。
可沒想到,武鬆竟會這般說辭,通過這段時間與武鬆的相處,他知道武鬆絕不是個會說謊的人。
“武兄弟沒騙灑家?”魯智深再次確認般地問道。
他與武鬆對視,眼中帶著些許疑惑。
“魯兄,你我相交甚好,小弟怎會騙魯兄呢?”
“果真是人不可貌相啊,沒想到大帥身為我大宋的文臣,看上去文文弱弱的書生模樣,竟身懷絕世武藝。”魯智深一臉感慨。
正當兩人相談甚歡時,營帳外跑進一名將士,對武鬆稟報道:“武大人,大帥派人前來,讓您有空去帥府一趟。”
武鬆點頭,看向身旁的魯智深,說道:“魯兄,那我先去帥府了,看看大哥有何事安排。”
魯智深微微頷首,隨後武鬆便帶著帥府前來的侍衛出了軍營,往帥府方向行去。
走進帥府,武鬆瞧見大哥滿臉笑意,心中暗自揣測,是何事讓大哥這般高興。
武植則看著已長得虎背熊腰、英姿颯爽的弟弟,臉上滿是欣慰之色。
“大哥,不知喚弟弟前來所為何事?”
武植示意武鬆落座,笑容滿麵地開口道,“呃,二弟,你如今已年滿十八,為兄給你說了一門親事,且婚期已定,過段時日你便盡快成親吧。”
“哥哥為我說了門親事,”
武鬆聽了神情頓時一滯,他有些茫然地看向武植。
“怎麽?你年紀也不小了,難道還不想成婚嗎?你瞧瞧如今哥哥我,都已有子嗣了。”
武鬆趕忙搖了搖頭,作為自小被武植帶大的人,他對自己大哥的話自是言聽計從,而且他也相信大哥定會為自己尋個好人家。
武植微微頷首,笑意盈盈地說道:“二弟,哥哥已在帥府旁為你置辦了一座宅院,待你成婚之後,便可帶著妻子長住。隻是你清照嫂子如今尚在京師,恐怕不能趕來參加你的婚禮了。”
武植言罷,望著自己的弟弟,再次開口問道:“二弟,不知你是否還有疑惑?”
武鬆摸了摸頭,麵露尷尬之色,說道:“哥哥,你為我定親,我還不知道是哪家姑娘呢。”
“哈哈,那姑娘乃是花將軍的妹妹。聽聞她雖自幼習武,但其性格卻溫文爾雅、知書達理,實乃良配。”
武鬆聽罷,麵露微紅,眼中卻閃過興奮之色,他知道自己的大哥不會欺騙自己。
隨後,兩兄弟又暢談許久,武植帶著他出了帥府,來到帥府旁的一座院落。
這座院落此時已被派人清掃得幹幹淨淨,並且還為武鬆安排好了仆從和丫鬟,隻等他與花小妹婚後便入住其中。
在薊州城的二仙山紫虛觀中,有一位大約六十歲左右,身著紫色道袍,渾身散發著仙風道骨氣息的道士。他看著手中的信件,眉頭微皺,他便是公孫勝的師傅羅真人。
旁邊的小徒弟見自家師傅皺眉,脆聲問道:“師傅,怎麽啦?難道是公孫師兄有什麽事嗎?”
羅真人舒展開眉頭,輕輕地摸了摸小徒弟的腦袋,微笑著說道:“放心吧,你大師兄現在的日子過得可比我們師徒倆好多嘍。”
看著眼前的小弟子,羅真人微微一笑,開口道:“徒兒,你可願隨為師下山,去瞧瞧這世間的繁華?”
小徒弟聞言神色一震,緊接著麵露狂喜之色,興奮道:“師傅,您終於願意帶我下山啦!我還以為要等我學成之後,長大成人,您才會放我下山呢。”
看著小徒弟激動的神情,羅真人心中已有決斷。本來他是不想卷入大宋的朝堂之爭的,可如今天機混亂,就連他這等道行高深之輩,也無法推算出接下來天下大勢的變化,隻能親自下場了。
師徒二人收拾好行李,關上道觀大門,便與武植派來報信的侍衛一同踏上了前往汴京城的路途。
京兆府,長安城,將近月餘的時間,花榮總算帶著花小妹和一行侍衛長途跋涉迴到了京兆府。
此刻,在長安城下的城門前,隻見花小妹麵容溫婉,但眼神中卻透露出一股英氣。她腳步輕盈,望著眼前高聳的城池,心中充滿了好奇。
花榮一臉寵溺地望著花小妹,溫聲說道:“小妹,放心吧,哥哥為你許配的人絕對是個了不起的豪傑,定會是你的如意郎君。”
花小妹聽了自家哥哥的話,臉色微紅,輕輕應了一聲。隨後一行人策馬進入長安城內,直奔帥府而去。
正在帥府處理公務的武植,聽聞侍衛稟報花榮已迴,滿心歡喜,親自出門迎接。來到帥府門口,隻見花榮身旁站著一位年方二八的佳人 。
看來她就是花小妹了,武植看著眼前的女子,麵帶微笑,微微頷首示意。這花小妹確實生得十分嬌俏,麵若銀盤,肌膚賽雪,眉似柳葉,眼波流轉,顧盼生輝。一頭烏黑秀發束於腦後,更添幾分英氣,淺笑時酒窩若隱若現,別有一番溫婉動人之態。
武植引領花榮兄妹來到帥府大廳,與花榮入座。花小妹則靜靜站在哥哥身後。
武植道:“花將軍,本帥已在城內為你購置好宅業。你們剛從青州返迴,想必疲憊不堪,稍後派人帶你們過去。這段時間花將軍就暫留在長安中,不必急於返迴鄜州了。”
花榮抱拳領命,隨後武植安排人帶花榮兄妹前往為其購置的宅子。
兩日之後,武植差人從軍營中將武鬆召迴,隨後帶著他去往花榮及花小妹的住處進行拜訪。
武鬆見到眼前美貌的女子,臉色微微泛紅,而花小妹瞧著生得英俊不凡的武鬆,也心生歡喜。武植與花榮二人看到他們的反應,皆哈哈大笑。
盡管花榮和武植為他們兩人定下婚約,但還是擔心兩人今後的情況。不過看到他們如此反應,兩人心中都稍稍放下心來。
古時結婚禮儀極為繁瑣,武植自己就經曆過這個過程,可他對結婚禮儀並不太熟悉。無奈之下,武植隻得派人趕緊去請李師師,讓她同自己一起操辦武鬆的婚事,這樣果然輕鬆了許多。
對於武鬆成親,武植也宴請了整個西北六路之中的將校以及各州府的官員。
隨著四海錢莊發展的越發龐大,每月都為武植帶來豐厚的收益,不差錢的他,將武鬆的婚宴辦得無比盛,大長安城上下都掛滿了燈籠,到處一片紅彤彤的景象,真可謂是十裏紅妝,熱鬧非凡。
李師師望著眼前的景象,臉上流露出羨慕的神情,緊接著又變得黯然神傷。自己如今跟在武植身邊,雖說是心甘情願,但還是忍不住心生羨慕。
旁邊的武植察覺了李師師的神情,神色微變。他輕輕握住李師師的雙手,沉聲道:“放心,師師,過些時日,本侯定會給你一個正式的名分。”
李師師聽聞武植的話語,臉色瞬間轉變,露出驚喜之色,眉目中流出了淚花,武植輕輕為她抹去眼淚。
李師師願意跟隨自己來到這西北苦寒之地,況且她還是除武鬆和李清照之外,與自己情誼達到一百的第三人,武植怎會不心生憐惜呢?看來得再過段時間向李清照稟明此事了,想到此處,武植又頓覺腦袋嗡嗡作響。
“哎,算了,反正遲早都要麵對,等二弟的婚事結束後,就寫封信,向夫人李清照說明此事吧。”
武植輕歎一聲,隨後又打起精神,滿臉笑意地和李師師一起忙碌起來。
大堂之中,武鬆牽著花小妹的手向堂內走去,花小妹頭戴紅蓋頭,一身紅裝更顯嬌美。武鬆身穿紅袍,滿臉喜色,他看向堂中的武植,眼眶逐漸微微泛紅。
待二人站定,武鬆深吸一口氣,而後對武植言道:“大哥,今日我與小妹喜結連理,你便是我與小妹的高堂。你我兄弟自幼父母雙亡,這麽些年,你既當爹又當娘,將我拉扯成人。長兄如父,今日我與小妹拜高堂,便如拜咱爹娘一般。”
說罷,武鬆攜花小妹屈膝跪地,重重地磕了個頭。武植眼眶泛紅,趕忙上前扶起武鬆和花小妹,聲音略帶哽咽:“二弟,你能成家,為兄打心底裏高興。日後你們好生過日子,咱一家人其樂融融。”
武鬆起身,又緊緊握住武植之手:“大哥放心,我定會與小妹好好過日子,亦會一直孝敬你。你為我所做的一切,我皆銘記於心。”
武植望著眼前的弟弟弟媳,滿心欣慰。眾人在這喜慶的氛圍中,一同見證了這溫馨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