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台之上的武植、種師道等人看到下方第三輪比試結束,但此時已至申時,武植轉頭看向身邊的宗澤,開口提議道:“宗兄,今日時間已晚,不如將比賽推後至明日繼續進行,況且眾位將軍今日皆參與了比試,體力消耗頗多,讓他們有一天的休息時間也好。”
宗澤聞言抱拳道:“大帥所言甚是,此時眾位將軍皆已疲憊,讓他們休息一晚,明日再繼續也好。”
種師道、錢即、劉仲武等人也紛紛點頭。
隨後,澤宗起身走向將台,高聲道:“眾位將軍經過一天的決鬥,皆已疲憊,後麵的比試延後至明日再繼續,望諸位將軍今日好好養精蓄銳,明日再決勝負。”
將台下方擂台場上的盧俊義、武鬆、王進、林衝四人聞言,也都舒了一口氣。他們經過一整天的酣戰,的確疲憊異常,尤其是第三輪的決戰,除了武鬆和盧俊義外,林衝和王進兩人可以說是都筋疲力盡了。
聽到宗澤的話語,台下眾將紛紛點頭。而校場外眾多的觀戰者,雖然心中還迴味著剛才的精彩比試,想要繼續觀看,但軍令如山,也隻能緩緩散去。
隨著眾多觀戰者步出止戈院,長安城內的大街小巷也都知曉了明日將舉行決賽的四人,而冠軍就將在這四名將領中誕生。
西北眾多世家豪族子弟、商人以及地方鄉紳,此刻皆捶胸頓足。他們下注的大多是西北種家軍將領和魯智深等人,卻沒想到這些人連決賽都未能進入,致使他們下注的錢財付諸東流。
雖說對這些人而言,尚不致傷筋動骨,但平白損失錢財,心中仍是頗為不舍。
望著四海錢莊內關於明日即將要決出勝負的四人信息,眾人都想在這最後一博中,把以前損失的錢財一次性賺迴來。
隨著眾多世家子弟、商人以及地方鄉紳在止戈院內觀看比賽後,對王進、林衝兩人那精彩激烈的決鬥進行宣傳,使得林衝、王進兩人成為了奪冠的熱門人物。
至於盧俊義和武鬆兩人,由於在比武中尚未遇到旗鼓相當的對手,未曾全力交戰,所以在那些世家豪族和商人眼中,他們的武藝似乎略遜於林衝和王進。
四海錢莊已將盧俊義、武鬆、林衝、王進四人的奪冠賠率公示出來,然而眾多商人及地方鄉紳看到四人的賠率比例後,卻紛紛感到困惑。
因為四人的賠率看起來沒有太大的變動,盧俊義奪冠的賠率仍然是 0.8,武鬆的奪冠賠率為 1,而林衝和王進的下注賠率都為2。
“這四海錢莊是想賠錢嗎?他們難道不知道王進和林衝最有可能奪冠嗎?”眾多在四海錢莊前圍觀的路人紛紛議論著。
“會不會這是四海錢莊故弄玄虛,想引導我們買盧俊義和武鬆呢?”這時,一個商人開口說道。
周圍眾人聞言沉思片刻,都紛紛點頭,覺得有這種可能。
“聽說昨日有幸得見比武的諸位老爺說,那林衝和王進武藝非凡,其餘眾人都頗有不如。”一個小商人附和著說道。
這樣的場景在長安城內的四海錢莊前不斷發生,而各大世家豪族、商人、地方鄉紳也都紛紛把錢財下重注,押林衝和王進奪冠。
長安城帥府之內,武植處理事務完畢後迴到了後院。李師師和丫鬟杏兒正在涼亭內等候,看到武植前來,李師師起身道:“武郎,四海錢莊的主事剛剛向妾身稟報,下注買王將軍和林將軍奪冠的數額越來越大了,現在合計快有100萬貫了。”
李師師微微皺眉,接著說道:“如果真的是王將軍和林將軍奪冠,那四海錢莊可能要賠出大筆錢財。雖不會影響正常營業,可之前經營的利潤所得都要賠付出去大半。”
“不必憂心,他們幾人孰強孰弱,我武植與他們相處甚久,還不清楚嗎?師師,明日你調用我的私人錢庫,壓重注買盧俊義奪冠就行。”
李師師輕輕頭,道:“武郎,我已讓人分幾批壓盧將軍獲勝了,約 50 萬貫,至於奪得第二的以及其他名次的排名,也分別都下了重注,合計約 100 萬貫。
“100 萬貫錢財還夠嗎?”武植輕聲問道。
李師師迴道:“武郎,這段時間以來,四海錢莊經營所得頗厚,而武郎占其中的三成份額,錢財綽綽有餘了。”
武植微微頷首,兩人聊了一會兒,李師師走向亭內的琴桌前撫起了琴弦。武植聽著那優美動聽的琴聲,逐漸沉醉於其中。
第二天清晨,此時整個長安城都議論紛紛。而止戈院內的校場之中,包括前來觀戰的諸多人員,都神情肅穆,心情激蕩。
今日台下進行決戰的四人皆是頂尖高手,兩兩不宜同時比試。故而,校場之上僅設立一組擂台,每次進行一組人員的決鬥。宗澤將事宜安排妥當後,盧俊義、林衝、王進、武鬆四人進行了抽簽。
武植看著自己年滿 18 歲的弟弟武鬆,心中不由得微微感慨,自自己穿越而來短短三年時間,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自己已經完成了眾多水滸原著人物的逆天改命,正向著改變大宋命運的方向前行。
此時台下抽簽已經完成,他們兩兩打開簽卡,上麵的名字讓各自都露出了戰意。其中,盧俊義和王進一組,武鬆和林衝一組。
擂台之上,盧俊義和王進兩人相視而立。兩人都是用槍的高手,王進抱拳道:“王某早就想和盧兄較量一番了,今日終於得償所願,還望盧兄不吝賜教!”
“王兄,過獎了,王兄亦是這天下頂尖高手,盧某也早想向王兄請教了。”兩人說話間,各自握住手中的兵器。
比賽伊始,王進先發製人,手中長槍抖動,如閃電般直取盧俊義咽喉。
盧俊義目光冷峻,手中兵器一揮,“鐺”,兩槍相交,響聲震耳欲聾,將王進的長槍格擋開來。隨即,他順勢反擊,長槍直刺王進麵門。
王進見狀,側身一閃,槍尖貼著地麵劃過一道弧線,挑向盧俊義下巴,看著攻來的槍尖,盧俊義縱身躍起,躲開襲來的長槍,手中兵器自上而下砸向王進。
周圍眾人皆全神貫注於這難得一見的高手對決。校場邊上那些前來觀看的世家子弟、商人以及地方鄉紳們,此刻目睹場中相鬥的兩人,深感震撼。
他們平素所接觸的,大多是江湖中的遊俠兒,又怎會見識過此等軍中將領的搏殺,此刻都不由得感到熱血沸騰。
王進雖武力稍遜於盧俊義,但他正值三十多歲的壯年,且自幼習武,手中長槍與盧俊義的兵器激烈碰撞。
二人你來我往,轉瞬之間已交鋒五十餘迴合。
盧俊義身為武學宗師周侗的親傳弟子,武藝繁雜多變,此刻已逐漸摸清王進的武功套路,攻勢愈發兇猛,手中長槍招式亦隨之改變,或挑或掃,或戳或劈,如暴風驟雨般攻向王進。
盧俊義攻向王進的槍法越發精妙,招式銜接緊密,毫無破綻可尋。王進心中不由得暗自讚歎,不愧是周侗的高徒,所學武藝淵博深奧。盡管他全力招架,但還是逐漸難以抵擋其淩厲的攻勢。
隨著時間推移,校場中兩人已交手一百多迴合。此時的王進氣喘籲籲,步伐也略顯淩亂,反觀盧俊義,氣息平穩,槍法愈發淩厲。
又是一聲碰撞,王進被盧俊義的兵器震退數步,正欲反擊,卻見盧俊義大喝一聲,身法靈動,槍尖寒芒閃爍,瞬間逼至王進胸前。王進橫槍抵擋,卻被這剛猛無比的一擊震飛下台。
見自己被擊下擂台,王進並無沮喪之色,反而抱拳對盧俊義說道:“盧兄武藝果然高強,王某佩服,在下輸了。”
盧俊義收槍而立,道:“王兄承讓了。王兄武藝亦是當世頂尖,在盧某所遇之人中,能戰勝王兄的不超五指之數。”
隨著二人比試結束,校場外前來觀賽的世家子弟、鄉紳豪商這才迴過神來。可隨即他們又是一臉哀嚎,隻因他們都下了重注買王進和林衝勝,而此時王進已敗,他們的錢再度化為泡影,如今唯有寄希望於下一場的林衝能獲勝了。
很快,林衝和武鬆的決鬥開始了。擂台之上,年僅 18 歲的武鬆望向對麵的林衝,抱拳說道:“師兄,兩年前我們交手不分勝負,如今定要與師兄一決高下!”
林衝看著眼前這位英俊帥氣、身材魁梧的小師弟,臉上也浮現出強烈的戰意。
將台之上,武植饒有興致地看著台下的林衝和武鬆,對周圍幾人說道:“不知諸位覺得台下兩人誰能獲勝?”
種師道率先開口道:“本將聽說林將軍和武將軍都是周侗周老前輩的弟子,但林將軍畢竟年長於武將軍,想必林將軍獲勝的可能性更大吧?”
熙河路安撫使劉仲武聽了種師道之言,卻搖了搖頭。他看向種師道,緩緩開口:“種老將軍,這武將軍雖年輕,但本將聽犬子提及過他,乃是一位武藝極高之輩,本將反倒覺得武將軍獲勝的概率更大一些。”
劉仲武之子劉崎,兩年前曾在國子監武院與武鬆一同求學。對於在武院之中發生的諸多事情,劉崎平日裏也會寫信告知父親劉仲武。正因如此,劉仲武通過自己的兒子,對武鬆的武藝亦有所知曉。
宗澤聞言抱拳道:“大帥所言甚是,此時眾位將軍皆已疲憊,讓他們休息一晚,明日再繼續也好。”
種師道、錢即、劉仲武等人也紛紛點頭。
隨後,澤宗起身走向將台,高聲道:“眾位將軍經過一天的決鬥,皆已疲憊,後麵的比試延後至明日再繼續,望諸位將軍今日好好養精蓄銳,明日再決勝負。”
將台下方擂台場上的盧俊義、武鬆、王進、林衝四人聞言,也都舒了一口氣。他們經過一整天的酣戰,的確疲憊異常,尤其是第三輪的決戰,除了武鬆和盧俊義外,林衝和王進兩人可以說是都筋疲力盡了。
聽到宗澤的話語,台下眾將紛紛點頭。而校場外眾多的觀戰者,雖然心中還迴味著剛才的精彩比試,想要繼續觀看,但軍令如山,也隻能緩緩散去。
隨著眾多觀戰者步出止戈院,長安城內的大街小巷也都知曉了明日將舉行決賽的四人,而冠軍就將在這四名將領中誕生。
西北眾多世家豪族子弟、商人以及地方鄉紳,此刻皆捶胸頓足。他們下注的大多是西北種家軍將領和魯智深等人,卻沒想到這些人連決賽都未能進入,致使他們下注的錢財付諸東流。
雖說對這些人而言,尚不致傷筋動骨,但平白損失錢財,心中仍是頗為不舍。
望著四海錢莊內關於明日即將要決出勝負的四人信息,眾人都想在這最後一博中,把以前損失的錢財一次性賺迴來。
隨著眾多世家子弟、商人以及地方鄉紳在止戈院內觀看比賽後,對王進、林衝兩人那精彩激烈的決鬥進行宣傳,使得林衝、王進兩人成為了奪冠的熱門人物。
至於盧俊義和武鬆兩人,由於在比武中尚未遇到旗鼓相當的對手,未曾全力交戰,所以在那些世家豪族和商人眼中,他們的武藝似乎略遜於林衝和王進。
四海錢莊已將盧俊義、武鬆、林衝、王進四人的奪冠賠率公示出來,然而眾多商人及地方鄉紳看到四人的賠率比例後,卻紛紛感到困惑。
因為四人的賠率看起來沒有太大的變動,盧俊義奪冠的賠率仍然是 0.8,武鬆的奪冠賠率為 1,而林衝和王進的下注賠率都為2。
“這四海錢莊是想賠錢嗎?他們難道不知道王進和林衝最有可能奪冠嗎?”眾多在四海錢莊前圍觀的路人紛紛議論著。
“會不會這是四海錢莊故弄玄虛,想引導我們買盧俊義和武鬆呢?”這時,一個商人開口說道。
周圍眾人聞言沉思片刻,都紛紛點頭,覺得有這種可能。
“聽說昨日有幸得見比武的諸位老爺說,那林衝和王進武藝非凡,其餘眾人都頗有不如。”一個小商人附和著說道。
這樣的場景在長安城內的四海錢莊前不斷發生,而各大世家豪族、商人、地方鄉紳也都紛紛把錢財下重注,押林衝和王進奪冠。
長安城帥府之內,武植處理事務完畢後迴到了後院。李師師和丫鬟杏兒正在涼亭內等候,看到武植前來,李師師起身道:“武郎,四海錢莊的主事剛剛向妾身稟報,下注買王將軍和林將軍奪冠的數額越來越大了,現在合計快有100萬貫了。”
李師師微微皺眉,接著說道:“如果真的是王將軍和林將軍奪冠,那四海錢莊可能要賠出大筆錢財。雖不會影響正常營業,可之前經營的利潤所得都要賠付出去大半。”
“不必憂心,他們幾人孰強孰弱,我武植與他們相處甚久,還不清楚嗎?師師,明日你調用我的私人錢庫,壓重注買盧俊義奪冠就行。”
李師師輕輕頭,道:“武郎,我已讓人分幾批壓盧將軍獲勝了,約 50 萬貫,至於奪得第二的以及其他名次的排名,也分別都下了重注,合計約 100 萬貫。
“100 萬貫錢財還夠嗎?”武植輕聲問道。
李師師迴道:“武郎,這段時間以來,四海錢莊經營所得頗厚,而武郎占其中的三成份額,錢財綽綽有餘了。”
武植微微頷首,兩人聊了一會兒,李師師走向亭內的琴桌前撫起了琴弦。武植聽著那優美動聽的琴聲,逐漸沉醉於其中。
第二天清晨,此時整個長安城都議論紛紛。而止戈院內的校場之中,包括前來觀戰的諸多人員,都神情肅穆,心情激蕩。
今日台下進行決戰的四人皆是頂尖高手,兩兩不宜同時比試。故而,校場之上僅設立一組擂台,每次進行一組人員的決鬥。宗澤將事宜安排妥當後,盧俊義、林衝、王進、武鬆四人進行了抽簽。
武植看著自己年滿 18 歲的弟弟武鬆,心中不由得微微感慨,自自己穿越而來短短三年時間,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自己已經完成了眾多水滸原著人物的逆天改命,正向著改變大宋命運的方向前行。
此時台下抽簽已經完成,他們兩兩打開簽卡,上麵的名字讓各自都露出了戰意。其中,盧俊義和王進一組,武鬆和林衝一組。
擂台之上,盧俊義和王進兩人相視而立。兩人都是用槍的高手,王進抱拳道:“王某早就想和盧兄較量一番了,今日終於得償所願,還望盧兄不吝賜教!”
“王兄,過獎了,王兄亦是這天下頂尖高手,盧某也早想向王兄請教了。”兩人說話間,各自握住手中的兵器。
比賽伊始,王進先發製人,手中長槍抖動,如閃電般直取盧俊義咽喉。
盧俊義目光冷峻,手中兵器一揮,“鐺”,兩槍相交,響聲震耳欲聾,將王進的長槍格擋開來。隨即,他順勢反擊,長槍直刺王進麵門。
王進見狀,側身一閃,槍尖貼著地麵劃過一道弧線,挑向盧俊義下巴,看著攻來的槍尖,盧俊義縱身躍起,躲開襲來的長槍,手中兵器自上而下砸向王進。
周圍眾人皆全神貫注於這難得一見的高手對決。校場邊上那些前來觀看的世家子弟、商人以及地方鄉紳們,此刻目睹場中相鬥的兩人,深感震撼。
他們平素所接觸的,大多是江湖中的遊俠兒,又怎會見識過此等軍中將領的搏殺,此刻都不由得感到熱血沸騰。
王進雖武力稍遜於盧俊義,但他正值三十多歲的壯年,且自幼習武,手中長槍與盧俊義的兵器激烈碰撞。
二人你來我往,轉瞬之間已交鋒五十餘迴合。
盧俊義身為武學宗師周侗的親傳弟子,武藝繁雜多變,此刻已逐漸摸清王進的武功套路,攻勢愈發兇猛,手中長槍招式亦隨之改變,或挑或掃,或戳或劈,如暴風驟雨般攻向王進。
盧俊義攻向王進的槍法越發精妙,招式銜接緊密,毫無破綻可尋。王進心中不由得暗自讚歎,不愧是周侗的高徒,所學武藝淵博深奧。盡管他全力招架,但還是逐漸難以抵擋其淩厲的攻勢。
隨著時間推移,校場中兩人已交手一百多迴合。此時的王進氣喘籲籲,步伐也略顯淩亂,反觀盧俊義,氣息平穩,槍法愈發淩厲。
又是一聲碰撞,王進被盧俊義的兵器震退數步,正欲反擊,卻見盧俊義大喝一聲,身法靈動,槍尖寒芒閃爍,瞬間逼至王進胸前。王進橫槍抵擋,卻被這剛猛無比的一擊震飛下台。
見自己被擊下擂台,王進並無沮喪之色,反而抱拳對盧俊義說道:“盧兄武藝果然高強,王某佩服,在下輸了。”
盧俊義收槍而立,道:“王兄承讓了。王兄武藝亦是當世頂尖,在盧某所遇之人中,能戰勝王兄的不超五指之數。”
隨著二人比試結束,校場外前來觀賽的世家子弟、鄉紳豪商這才迴過神來。可隨即他們又是一臉哀嚎,隻因他們都下了重注買王進和林衝勝,而此時王進已敗,他們的錢再度化為泡影,如今唯有寄希望於下一場的林衝能獲勝了。
很快,林衝和武鬆的決鬥開始了。擂台之上,年僅 18 歲的武鬆望向對麵的林衝,抱拳說道:“師兄,兩年前我們交手不分勝負,如今定要與師兄一決高下!”
林衝看著眼前這位英俊帥氣、身材魁梧的小師弟,臉上也浮現出強烈的戰意。
將台之上,武植饒有興致地看著台下的林衝和武鬆,對周圍幾人說道:“不知諸位覺得台下兩人誰能獲勝?”
種師道率先開口道:“本將聽說林將軍和武將軍都是周侗周老前輩的弟子,但林將軍畢竟年長於武將軍,想必林將軍獲勝的可能性更大吧?”
熙河路安撫使劉仲武聽了種師道之言,卻搖了搖頭。他看向種師道,緩緩開口:“種老將軍,這武將軍雖年輕,但本將聽犬子提及過他,乃是一位武藝極高之輩,本將反倒覺得武將軍獲勝的概率更大一些。”
劉仲武之子劉崎,兩年前曾在國子監武院與武鬆一同求學。對於在武院之中發生的諸多事情,劉崎平日裏也會寫信告知父親劉仲武。正因如此,劉仲武通過自己的兒子,對武鬆的武藝亦有所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