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流逝,下值後,武植換了一身常服,走出樞密院的大門,徑直朝著樊樓走去。


    樊樓乃是汴京城內最為繁華的酒樓,其內部涵蓋了吃喝、娛樂、買賣等多種功能,並且還有眾多美貌絕倫的藝伎在此演奏。


    當武植抵達樊樓之時,蘇軾、蘇轍和周侗三人早已相談甚歡。


    武植剛一露麵,周侗立馬高聲喊道:“武植小友,可算把你盼來了,今天我們可要狠狠宰你一頓。”


    “周老前輩大可放心,今晚咱們不醉不歸。”而後四人結伴而行,一同踏入了樊樓之內。


    才跨過朱紅雕花門扉,喧囂繁華如潮,瞬間將眾人吞沒。入目處,雕梁畫棟於燈火下熠熠生輝,木質樓體榫卯精巧、盡顯匠心,梁上彩繪的珍禽異獸、奇花異草栩栩如生,滿溢往昔盛世氣息。


    底層大堂開闊,幾十張烏木圓桌整齊擺放,桌旁文人墨客揮毫吟哦、以才情佐酒,公子王孫錦袍加身,搖扇談笑,佳人在側、巧笑嫣然。


    抬眸,二、三層有木質圍欄,鏤刻纏枝牡丹,雅間垂著綾羅帷幔,隨風輕動、透著私密。時有悠揚絲竹與清婉歌聲飄出,唱著時興小曲,或花間柔媚,或邊塞豪邁,餘音與樓下歡笑、碰杯聲交織,奏響樊樓夜宴華章。


    武植看到眼前此景,不禁略感震撼,他這可是頭一遭來到樊樓之內,沒想到這樓內竟這般富麗堂皇、熱鬧非凡。


    然而旁邊的三人卻是麵色如常,平靜如水,想來是早已領略過此地的繁華盛景。


    四人上了二樓,尋了一處稍僻靜些的角落坐下,尚未及坐穩,便有那眼尖伶俐的店小二快步迎上,一口一個“官人”“爺”地喚著,熱情介紹起今日新到的酒水、特供的佳肴。


    武植大手一揮,豪氣十足地道:“小二,把你們這兒最拿手的菜給爺來上一桌。”


    “好嘞,客官,您稍等。”那小二倒是個有眼力見的,瞧著幾人身著綾羅綢緞,顯然是富貴之人。


    言罷,那店小二便馬不停蹄地轉身衝向後廚,腳步匆匆,帶起一陣風。


    不多時,隻聽得一陣輕盈的腳步聲傳來,一群女子身姿婀娜、步履輕盈,如同彩蝶翩躚般魚貫而入。


    她們手中皆穩穩托著漆木托盤,上頭擺滿了一盤盤精致菜肴,眨眼間,這些美味便依次被妥帖放置在了四人桌前。


    四人望著眼前的美食,頓時食欲大增,隨即開始大快朵頤、開懷暢飲起來。


    正當幾人吃得歡快,聊得盡興之時,此刻一陣聲音從樊樓下方的高台之上悠悠傳出。


    隻見此時,樊樓掌櫃立身於高台之上,笑盈盈地來迴踱步而來,雙手抱拳,朝著四方賓客行了個羅圈揖,揚聲說道:“諸位貴客,今日本樓小特地請來了京城聲名赫赫的數位藝伎,舉辦一場雅藝盛會!”


    話畢,眾人的目光皆被樓梯處吸引了過去,隻見數位女子,身著錦繡綾羅,雲鬢輕輕挽起,嫋嫋婷婷而來,步搖輕輕晃動、環佩叮當作響,恰似彩雲飄落到了凡間。


    掌櫃又高聲說道:“諸位可要知曉,這些姑娘皆是賣藝不賣身,而且腹有詩書,才情出眾,現今有個有趣的玩法,倘若在場的各位官人能夠憑借詩詞佳作打動姑娘們的芳心,便可以成為入幕之賓,一同共賞良宵。”


    聽到那樊樓掌櫃的話語,四人當即停下手中的動作,紛紛轉頭看向那幾位聞名的藝妓。


    此時武植目光被一位女子吸引,她約十六七歲,身著月白綾羅裙,裙繡銀線梅花,暗香隱現,盡顯淡雅。肌膚似羊脂玉,蛾眉含黛,眼眸如幽潭映月,澄澈靈動、滿是詩意,墨發挽髻,幾縷碎發添俏皮,風姿清靈脫俗。


    “叮,發現可交友人物,姓名:李師師,年齡:18 歲,屬性值:


    體質:45


    力量:41


    耐力:42


    速度:35


    武力:38


    統帥:51


    智力:93(才思敏捷、膽識過人)


    魅力:98(國色天香、沉魚落雁)


    技能:能歌善舞:(其歌聲婉轉動聽,舞姿婀娜多姿)。精通音律:(善於彈奏琵琶等樂器,通過琵琶彈奏出的旋律優美動人)”


    聽著自己交友係統聲音的提示,武之心下了然,怪不得如此美貌,卻沒想到是號稱四大名妓之首的李師師。


    而此時的樊樓內,聽到掌櫃的話語,再看向那樓台之上的名憐藝伎,頓時氣氛達到了頂點,諸多文人墨客皆摩拳擦掌,躍躍欲試。


    隨著掌櫃話音落下,盛會拉開帷幕。早已迫不及待的文人墨客紛紛呈上自認為得意至極的作品,可上方的名伶藝伎皆具文學素養,紛紛搖頭。


    這時,一位身穿月白長袍的年輕書生,他手持狼毫,踱步至廳中早已備好的書案前,略一思忖,揮毫潑墨,筆下詞句躍然紙上。


    “綺羅佳人步生蓮,才情暗蘊眸中淵。樊樓今夜逢仙影,願賦華章係玉緣。”


    書罷,他緩緩吟誦,上方幾位藝伎中一位身著淡粉衣裳的女子輕掩朱唇,掩目含笑,微微欠身,算是迴應,引得旁人一陣羨慕輕歎。


    正欣賞著李師師美貌的武植卻聽到旁邊的蘇澈和蘇軾輕嗯了一聲,隻見他倆看著下方那年輕書生,眉頭微微皺起。


    “不知老師和師伯有何事?”武植詢問道。


    “那年輕書生乃是官家的第三子趙楷,倘若私自與那藝伎共渡良宵,被官家發現,恐怕會雷霆大怒啊”。蘇轍說道,蘇軾也跟著點了點頭。


    武植聽到蘇轍之言,心中暗自腹誹:這趙佶今後連他自己都私自抽空逛青樓,看來還真是有其子必有其父。


    旁邊的周侗卻不管這些,笑著說道:“別管他是官家的兒子還是孫子了,你們三位可都是名滿大宋的才子,如果再不出手,下方的藝伎可都被搶完嘍。”


    周侗一臉打趣地對著三人出聲。


    蘇軾聽了周侗的話,笑著說道:“你這老不休,老夫這把年紀了,怎還會想著這些事兒呢!”


    隨後,他看著下方的藝伎麵陷入迴憶之中,深深歎了口氣說道:“老夫還真有一首佳作。”


    哦!聽到蘇軾說有佳作,武植、蘇轍、周侗三人皆看向了蘇軾。周侗最為急切,嚷道:“是什麽佳作,還不趕快道出?”


    蘇軾起身,走到二樓備好的案筆前,此時武植幾人已緩緩跟來,圍至蘇軾跟前,隻見蘇軾在那宣紙上提筆寫道: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裏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武植聽到蘇軾所作之詞,當即就憶起這乃是蘇軾稱讚友人之妻的《定風波》。


    當周侗將蘇軾所作之詞朗誦而出之時,周圍整個樊樓的文人墨客皆微微屏息,而後轟然叫好。


    下方的幾位藝伎當中,除了李師師之外,全都微微躬身迴應,直看得眾人羨慕嫉妒恨。


    周侗看著下方的藝伎,擅自替蘇軾做主,叫了一個身穿綠衣的女子上二樓來陪酒。而後蘇澈此時也作詩一首,贏得了場中除李師師之外那最後一個藝伎的認可,也被周侗叫上了二樓。


    此時的場內隻剩餘李師師一人,但她卻是所有藝妓中最漂亮的那個,無數文人墨客都紛紛獻詞,可皆被否定。


    “武植小友,現在可輪到你出手啦,你看,你老師和師伯可都贏得美人歸了,作為弟子,難道不應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嗎?”周侗麵帶笑意道。


    “既然周前輩吩咐,那晚輩自當遵命!”


    武植由於有著交友係統,心裏其實也在盤算著與李師師拉近關係、增進友誼,從而獲取獎勵。


    聽了周侗之言,武植便順水推舟應承了下來,而後起身走到那桌案前,提筆就寫下了清代趙豔雪的《和查為仁悼亡詩》:


    “逝水韶華去莫留,漫傷林下失風流。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寫完之後,他將紙遞給了身旁的小廝,那小廝接過宣紙,朗聲讀了出來。


    當聽到武植所寫的這首詞時,樊樓內眾多女子皆渾身一顫,隨即目光不約而同地聚集到了武植身上。


    下方的李師師此時也是心神顫動,這首詞不正是她們自身的真實寫照嗎?


    她抬頭看向武植,這才發現武植是個年輕的公子,相貌英俊,風姿卓越,周身儒雅淡然,讓人頓生好感。隨即,李師師麵露微笑,朝著武植微微欠了欠身。


    周圍樊樓內的文人墨客看到李師師的動作,頓時發出一片哀嚎:“沒想到這最美的藝伎已然花落名家。”


    武植也微笑著點頭迴應,隨後把李師師請上了二樓。


    來到二樓之後,她向幾人福了福身:“諸位貴客,小女子李師師,是這樊樓中一介賣藝之人,幸承造化垂憐,習得些微琴藝、歌技,能撥弦弄曲,淺吟清歌,聊以娛人耳目。今日得見各位雅士高賢,實乃小女子之福分。”隨後她自覺地坐到了武植身旁。


    此時,蘇軾打趣道:“守正啊,沒想到為師在詩詞上竟然還輸你一籌,這位李姑娘傲得很呐,居然連為師的詩詞都看不上。”


    “老師說笑了。弟子怎敢啊,弟子的詩詞隻不過是小道而已,怎比得過老師呢?”


    “好了好了,你們師徒倆就別再互相吹噓了。”周侗趕忙出聲製止。


    此時,李師師趕忙出聲道:“這位貴客說笑了,貴客所作之詞已然絕佳非凡,隻是與奴家不符而已,故而奴家並未迴應。”


    她看了看蘇軾,輕聲說道:“還請幾位貴客移步,師師願彈奏一曲,以表歉意。”


    幾人一聽說李師師要展示琴藝,頓時來了興致。隨即一行幾人起身,跟隨李師師向樊樓三層的雅間行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郎別怕,我有掛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神馬呀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神馬呀1並收藏大郎別怕,我有掛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