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無事,擴建樅雩樓。”


    又近年關,做燈籠,炸油糕。


    下人們得了吩咐,趕忙去籌備材料。木匠們量好了尺寸,開始打造新的木梁與窗框。


    泥瓦匠則忙著攪拌泥漿,準備給新砌的牆塗抹平整。


    廚房那邊也是熱鬧非凡,仆婦們將糯米細細研磨成粉,用來製作油糕。


    孩子們圍在一旁,眼睛直勾勾地盯著鍋裏翻滾的熱油和逐漸變得金黃酥脆的油糕,饞得直流口水。


    而擅長繪畫的小廝們,則精心繪製著燈籠的圖案。


    有寓意吉祥如意的龍鳳呈祥,也有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圖。


    這時,管家匆匆走來,低聲說道:“蘇大人,今年收成不錯,賬房已結算完畢,是否按照慣例,拿出一部分錢糧救濟城中貧困之人?”


    蘇北辰微微頷首,“自是應當,再額外添些棉衣棉被,這寒冬臘月的,莫要凍壞了百姓。”


    眾人聽聞蘇大人如此仁慈,幹活更加起勁,樅雩樓的擴建工程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整個樅雩樓彌漫著一種喜氣洋洋又溫馨和睦的氛圍。


    ……


    …………


    ………………


    ……………………


    …………………………


    ………………………………


    ……………………………………


    …………………………………………


    “無法用言語代替的東西,我稱之為感覺。”蘇北辰輕聲道。


    管家應了一聲便退下去安排此事。蘇北辰負手踱步於庭院之中,望著忙碌的眾人,心中滿是欣慰。


    此時,遠方傳來一陣悠揚的笛聲。蘇北辰聞聲而去,隻見一白衣少年站在不遠處的竹林間吹奏。


    “你是何人?為何在此吹奏笛子?”蘇北辰問道。


    少年停止吹奏,恭敬行禮,“在下林羽,路過此地,聞此處祥和之氣濃厚,一時興起吹奏一曲,如有冒犯之處還請見諒。”


    蘇北辰見他氣質不凡,心生好感,“無妨,公子既來之,則安之,不如留下來一同享用些油糕。”


    林羽欣然答應。眾人圍坐在一起,吃著油糕,談笑著。


    林羽講述著自己遊曆四方的奇聞軼事,引得眾人陣陣驚歎。


    日暮西垂,林羽起身告辭。蘇北辰送至門口,林羽迴頭笑道:“蘇大人心懷善念,此處在大人治理下定會愈加繁榮。”


    說罷,身影漸漸消失在道路盡頭,蘇北辰望著那遠去的背影,久久佇立,而後轉身迴府,樅雩樓內又是一片歡聲笑語。


    ……


    …………


    ………………


    “開始沉澱,那些曾經如潮水般洶湧澎湃的情感逐漸變得平靜而深沉,如同歲月長河中的流沙緩緩沉積於心底。


    與此同時,往昔與你相伴的點點滴滴也如同電影膠片一般在我的腦海裏不斷放映,讓我不由自主地開始懷念起身邊有你的每一個溫馨畫麵。”


    宋狐狸小姐微微垂首,輕柔的聲音仿佛從遙遠的時光深處傳來,帶著一絲淡淡的憂傷和無盡的眷戀。


    ……………………………………#


    宋狐狸突然想到一句話:“你在誰麵前最放鬆,最快樂,誰最愛你。”


    …………………………………….#


    蘇北辰迴府之後,夜裏獨坐書房,心中卻一直想著白日裏的林羽。


    那林羽所講的奇聞軼事,就像種子一般在他心裏紮了根。


    幾日後,蘇北辰外出巡查民情。行至一處山林,竟又遇見林羽。


    林羽正救助一隻受傷的小鹿,手法嫻熟且眼神溫柔。


    蘇北辰上前寒暄,兩人交談甚歡,相談間發現彼此對於民生之事看法頗為相似。


    於是蘇北辰邀請林羽迴府小住幾日,林羽也不推辭。


    在府中期間,林羽時常出謀劃策,助蘇北辰解決一些棘手之事。


    府中下人和百姓皆對林羽讚賞有加。


    然而一日清晨,林羽卻不辭而別,隻留下一封信箋。


    信上說自己本是雲遊之人,不宜久留,但與蘇北辰相處時日雖短,卻受益良多。


    蘇北辰看完信後,雖感失落,卻也明白林羽的灑脫自在。


    他將這份情誼默默放在心中,繼續用心治理當地,而樅雩樓也在大家努力下順利擴建完成,成為當地標誌性建築,見證著這片土地的日益繁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樅雩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35歲男大學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35歲男大學生並收藏樅雩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