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看向楊寘,隻聽楊寘說道:


    “我聽家兄說,蘇兄被台諫彈劾了,這‘正冠宴’,應該蘇兄請客才是!”


    蘇澤這才想起來,宋代官員初入官場,第一次被台諫彈劾需要擺下“正冠宴”。


    被言官彈劾還要設宴慶祝?這也是蘇澤前世研究宋史讀到,卻怎麽都不理解的事情。


    但是穿越後又當了官,蘇澤才明白了原因。


    大宋台諫實在是太畸形了。


    和任何部門都一樣,禦史台和諫院,這兩個大宋的監察係統,也是有自己的考課標準的,也就是後世壓在社畜們頭上的kpi。


    而台諫的kpi,就是一年上奏章的數量。


    換句話說,台諫的工作就是彈劾人,而每年彈劾人都是要有指標的。


    禦史台加上諫院,再加上仁宗大幅度增加台諫的力量,如今台諫係統有幾十人。


    而很多言官為了刷業績,每個月彈劾的的奏章多達十幾封,甚至還有一日一諫的猛人。


    但是史書上的台諫,形象自然是高大上的,參與的都是彈劾宰相權臣的重大政治鬥爭。


    而實際上,言官也不是傻子,隻有宰相快要倒台的時候,言官才會瘋狂彈劾宰相,大部分時候言官也是不敢輕易彈劾宰相權臣的。


    最後這些言官為了滿足業績,要麽整日找皇帝的茬子,說一些“皇帝不能太操勞,官家龍體有恙是大宋損失”這類的廢話奏章,要麽就找一些軟柿子官員彈劾。


    以至於最後汴京城竟然出現了,如果你做官不被台諫彈劾,就顯得你沒用的說法。


    是啊,連瘋狗一樣的言官都不咬你,隻能那說明你沒能力了。


    就此,初入官場新人,首次被台諫彈劾的時候,要唿朋喚友擺下“正冠宴”,這是取自唐太宗名言“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被言官彈劾,就要“正衣冠”,這也不知道是對言官的尊重,還是對言官的諷刺。


    楊寘的兄長就是言官,自然是消息靈通。


    聽說了蘇澤被彈劾,官場新人王珪,以及還沒有入官場的曾鞏著急起來。


    王珪問道:“蘇兄沒事吧?”


    曾鞏也說道:


    “被台諫彈劾,我們還在這裏聚會,會不會對蘇兄的仕途不利?”


    做過官,家裏也有人做大官的韓絳就淡定多了,他說道:


    “台諫彈劾的人,一個月沒有一百也有五十,蘇兄是官家看重的人,沒事的。”


    楊寘則說話更毒辣,他說道:


    “台諫就如同瘋狗,蘇兄這樣實行做事的反而要被彈劾,當年奸相呂夷簡當政的時候,他們卻又一言不發,還是蘇兄一介白身,用一圖絆倒了奸相!清流清流,到底清在哪裏?”


    王珪聽到楊寘的話都被嚇傻了,他連忙說道:


    “楊兄慎言啊!”


    蘇澤看向楊寘,你兄長就是言官,這麽說真的好嗎?


    這位狀元郎的性格,甚至比王安石還要乖戾,他瘋起來是連兄長都罵啊!


    不過能被楊寘當做朋友,他也是真心當你是朋友,是甘願違逆赴湯蹈火的那種。


    改為蘇澤設宴,楊寘將位置讓出來,給蘇澤坐在主位,閑聊了一會兒之後,終於談起了正事。


    先是曾鞏終於將樣刊遞給了蘇澤。


    蘇澤的小報,和之前盜版進奏院消息的盜版邸報不同,蘇澤將它定義為更加靈活的短篇文集。


    無論是散文詩賦,或者是詞曲樂府,隻要是好的都可以刊登在上麵。


    比起傳播消息,這份小報的定位更接近於讀書人的娛樂讀物。


    蘇澤曾經思考過,在小報上連載小說之類的,吸引更多百姓的關注。


    但是他很快就否決了這個想法。


    這個時代普通百姓的購買力還是有限,而且識字率也沒到後世那麽高。


    重要的是,蘇澤本身辦這份小報,目標就是收集文脈之氣,賺不賺錢都是無所謂的。


    隻有將報紙的格調定位高了,才會吸引讀書人投稿。


    這也和辦文會一樣,舉辦者的名望高了,參加文化的讀書人也就越出色。


    【檢測到文脈之氣,是否吸收?】


    果然有文脈之氣!


    蘇澤特意邀請曾鞏將原稿帶來,就是為了能吸收文脈之氣!


    蘇澤翻開稿件,第一篇竟然是一篇策論?


    準確的說,這是一篇用古文寫成的散文,是論述宋遼關係的。


    這是一篇硬派的發言,基本上就是不能繼續對遼國妥協,若是割地求和,那遼國就會認為大宋虛弱,變得日益貪婪。


    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了,也沒有太多的新意,但是蘇澤注意到文章中有不少鼓吹新政變法的內容,請求朝堂將範仲淹召迴汴京的內容。


    文章中還提到了漢末黨錮,“後漢獻帝時,盡取天下名士囚禁之,目為黨人。及黃巾賊起,漢室大亂,後方悔悟,盡解黨人而釋之,然已無救矣。”


    當蘇澤讀到這裏,對文章的作者已經了然了。


    他放下稿子,看向曾鞏問道:


    “這是歐陽學士的文章?”


    曾鞏驚訝的看向蘇澤,他的表情已經說明了蘇澤的猜測。


    蘇澤默默的吸收了稿件中的文脈之氣。


    【吸收到100點文脈之氣!】


    接著將這份文章重新遞給曾鞏,說道:


    “這篇文章不能刊。”


    眾人傳閱了歐陽修的手稿,王珪看了大驚失色,韓絳則麵無表情,一向膽子大又傾向變法派的楊寘則擊箸讚歎。


    楊寘不解的說道:


    “這樣的佳作,為什麽不能刊?”


    蘇澤看向楊寘,都快要無語了。


    歐陽修的文章寫得極好,但是這作死也是真作死啊!


    這文章中說漢代黨錮,不就是在講幾年前呂夷簡攻擊範仲淹結黨,將變法派骨幹貶謫出京的事情嗎?


    你說範仲淹是君子之黨,那皇帝是桓帝靈帝?


    而且你宋皇帝最忌諱大臣結黨,你歐陽修公然鼓吹朋黨,這是嫌自己提前讓呂夷簡下課,變法派過的太順了?


    想到這裏,蘇澤都為範仲淹感到痛苦,這樣的豬隊友真的帶不動啊!


    蘇澤一個選人階的小官,就算拉上張堯佐當後台。


    隻要刊登這樣的文章,怕是小報剛發行就要被禁了!


    蘇澤隻能說道:


    “辦小報是為了陶冶士人情操,也是為了讓汴京有才華的讀書人揚名,歐陽學士這篇文章不適合我們報刊。”


    蘇澤又看向曾鞏說道:


    “歐陽學士若是有什麽遊記,倒是可以刊登,蘇某一定奉上潤筆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無戰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肥鳥先行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肥鳥先行並收藏北宋無戰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