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頭蠻?
這不是和吉祥巷中鬧的妖僧案一樣嗎?
可是樞密院是大宋統領武備的最高軍事機關,在樞密院那裏鬧妖,這事情肯定沒那麽簡單。
怕是又要涉及什麽政治鬥爭在裏麵。
蘇澤隱約有了一絲不祥的預感,但是這案子應該牽涉不到自己吧?
應該不會吧?
蘇澤又向張堯佐問道:
“世叔,這樞密院最近有什麽大事?”
“大事?”張堯佐摸著胡子說道:
“如果說大事,那莫過於和遼國議和的事情了。”
說起了朝廷的大事,張堯佐也正經了起來,他說道:
“你也知道的,接伴使富弼已經北上了,現在應該已經接到了遼使,政事堂和樞密院,就是戰是和,要不要答應遼使的條件爭論不休,官家怕是也沒下定決心。”
蘇澤點頭,這一次遼國的政治訛詐,可謂是打中了大宋的七寸。
西北還在用兵,自從澶淵之盟後,北地已經三十七年沒有用過兵了。
北境守軍到底是個什麽樣子,大宋上上下下也都沒底。
但是看西北戰局打成這個樣子,估計也樂觀不到哪裏去。
張堯佐歎息說道:
“議和還是要議和的,就是怎麽議,朝堂還有爭論。”
“最上之策就是增加歲幣,比起開戰的花費,歲幣這筆支出就是九牛一毛了,隻要能穩住遼國,官家和宰相們也願意多花點錢。”
“其次就是和親了,但是樞密使晏殊堅決反對。”
蘇澤疑惑的問道:
“和親和歲幣還有區別?”
張堯佐說道:
“當然有區別了。”
張堯佐掰著指頭說道:
“你以為和親花費少?每次和親準備的嫁妝都要百萬貫,這可要比一年幾十萬貫的歲幣多多了,而且北虜貪婪兇狠,等到嫁妝花光了就會殺掉和親公主,再繼續求娶公主,這樣可要比歲幣花費多多了。”
原來是這樣,蘇澤恍然大悟,也難怪北宋初期是寧可歲幣也不和親,歲幣好歹是分期付款,和親就是訛詐了,而且還不知道要訛詐幾次。
張堯佐又說道:
“這次遼國還索要關南土地,不過這一點朝堂上倒是有共識,這是太祖從後晉手裏光複的中原土地,是萬萬不能割讓的。”
張堯佐又趕緊說道:
“剛才這些話,可不能在外麵亂說啊!朝堂對於和談的態度乃是機密,如今汴京城內有不少遼國的細作,若是就將這些泄露出去,接伴使富弼可就難交涉了。”
蘇澤點頭,這種兩國博弈,就是互相試探底牌。
之所以宋遼還有的談,就是雙方都沒有做好全麵大戰的準備,正如蘇澤穿越前那個時代的東西兩大國。
既然有談判的基礎,那麽和談的目標,就是在對方的底線之上,達成己方的利益最大化。
若是觸及了對方的底線,和談就失敗了。
這就和工程競標一樣,要在自己有利潤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比其他競標者價格低才能中標。
這就是一個博弈的過程。
在這種時候,宋國和遼國都要知道對方的底牌,也是間諜活動最猖獗的時候。
而身為接伴使的富弼,就是要在陪同遼國使者前往汴京的路上,試探遼國對於戰和的態度,又要掩藏宋國內部的分歧,表明出比較強硬的態度,壓下遼國的出價。
這也是大宋官場上使遼這個差事非常重要,隻要做的不錯,日後都能飛黃騰達的原因。
但是風險也是和機遇並存的,若是和談破裂,那政治前途也就到此為止,而出使遼國路途艱險,且不說遼國會不會殺害或者扣押使者,這一路上要跨越很多危險的地區,也是冒著生命危險的。
按照蘇澤的記憶,這一次富弼談判最後取得了和平,宋遼之間並沒有開戰,但是並不代表在和談的過程中沒有暗流湧動。
不過這些大事,暫時都和蘇澤沒有關係,甚至和張堯佐這個判登聞鼓院也沒有關係。
兩人隻是當做談資。
張堯佐熬了一夜,返迴臥房休息去了,蘇澤吃了早飯後,馮士元已經在府門口等著了。
今天是蘇澤約著馮士元,查看店宅務屋產的日子。
在上任之前,蘇澤準備先跑一遍汴京城內的店宅務屋產,了解一下店宅務的基本情況。
畢竟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現在不親眼看看店宅務的情況,蘇澤上任以後就很難再看到真實的情況。
這也是蘇澤請求官家特赦馮士元的原因。
馮士元還是將那輛黑色馬車停在了張堯佐府邸門口,隻不過這一次換上了普通矮馬,又將馬車外的裝飾都拆了,蘇澤跟著馮士元登上馬車後,馮士元打開馬車內的暗格機關,將車內的賬簿交給蘇澤說道:
“蘇專務,這是草民負責轉租的三千座店宅務屋產的賬簿,此外還有這些年幫著呂衙內們經營汴京屋產經營的賬本。”
蘇澤終於知道了,為什麽包拯和皇城司怎麽也找不到馮士元賬本的原因了。原來這家夥將賬本都存放在馬車上。
馮士元被抓的時候,就已經將馬車藏了起來。
現在馮士元向自己獻上賬本,也就是向自己效忠,蘇澤當然不會拒絕,這是幫助他掌握汴京租房市場情況,以及店宅務經營情況的第一手資料。
這些都可以交給桃花源內的阿帳來查。
蘇澤點點頭說道:
“今日巡視完畢,將這些賬本從張府後門搬到我的房間去。”
“遵命。”
“呂公弼交給你的三千戶,應該是店宅務中最好的物產吧?”
馮士元點頭說道:
“這三千戶,是店宅務總計兩萬戶公屋中,位置最好的三千戶,也是最不愁租的房子,呂衙內又以店宅務租房的均價計算月租租給草民,所以這些宅子隻要租出去能收迴租子,就是能賺錢的。”
蘇澤頓時明白了,呂公弼用承包的方式,將三千戶最好的宅子承租給馮士元,而馮士元隻需要按照店宅務尋租的均價,按月支付這些公屋的租金。
而馮士元這個二房東,可以用高於正常租金的價格,從租戶手裏獲得大量收益。
這簡直就是躺著賺錢的生意,這一套操作在後世也是數見不鮮。
也難怪,權力才是最賺錢的買賣。
這不是和吉祥巷中鬧的妖僧案一樣嗎?
可是樞密院是大宋統領武備的最高軍事機關,在樞密院那裏鬧妖,這事情肯定沒那麽簡單。
怕是又要涉及什麽政治鬥爭在裏麵。
蘇澤隱約有了一絲不祥的預感,但是這案子應該牽涉不到自己吧?
應該不會吧?
蘇澤又向張堯佐問道:
“世叔,這樞密院最近有什麽大事?”
“大事?”張堯佐摸著胡子說道:
“如果說大事,那莫過於和遼國議和的事情了。”
說起了朝廷的大事,張堯佐也正經了起來,他說道:
“你也知道的,接伴使富弼已經北上了,現在應該已經接到了遼使,政事堂和樞密院,就是戰是和,要不要答應遼使的條件爭論不休,官家怕是也沒下定決心。”
蘇澤點頭,這一次遼國的政治訛詐,可謂是打中了大宋的七寸。
西北還在用兵,自從澶淵之盟後,北地已經三十七年沒有用過兵了。
北境守軍到底是個什麽樣子,大宋上上下下也都沒底。
但是看西北戰局打成這個樣子,估計也樂觀不到哪裏去。
張堯佐歎息說道:
“議和還是要議和的,就是怎麽議,朝堂還有爭論。”
“最上之策就是增加歲幣,比起開戰的花費,歲幣這筆支出就是九牛一毛了,隻要能穩住遼國,官家和宰相們也願意多花點錢。”
“其次就是和親了,但是樞密使晏殊堅決反對。”
蘇澤疑惑的問道:
“和親和歲幣還有區別?”
張堯佐說道:
“當然有區別了。”
張堯佐掰著指頭說道:
“你以為和親花費少?每次和親準備的嫁妝都要百萬貫,這可要比一年幾十萬貫的歲幣多多了,而且北虜貪婪兇狠,等到嫁妝花光了就會殺掉和親公主,再繼續求娶公主,這樣可要比歲幣花費多多了。”
原來是這樣,蘇澤恍然大悟,也難怪北宋初期是寧可歲幣也不和親,歲幣好歹是分期付款,和親就是訛詐了,而且還不知道要訛詐幾次。
張堯佐又說道:
“這次遼國還索要關南土地,不過這一點朝堂上倒是有共識,這是太祖從後晉手裏光複的中原土地,是萬萬不能割讓的。”
張堯佐又趕緊說道:
“剛才這些話,可不能在外麵亂說啊!朝堂對於和談的態度乃是機密,如今汴京城內有不少遼國的細作,若是就將這些泄露出去,接伴使富弼可就難交涉了。”
蘇澤點頭,這種兩國博弈,就是互相試探底牌。
之所以宋遼還有的談,就是雙方都沒有做好全麵大戰的準備,正如蘇澤穿越前那個時代的東西兩大國。
既然有談判的基礎,那麽和談的目標,就是在對方的底線之上,達成己方的利益最大化。
若是觸及了對方的底線,和談就失敗了。
這就和工程競標一樣,要在自己有利潤的前提下,盡可能的比其他競標者價格低才能中標。
這就是一個博弈的過程。
在這種時候,宋國和遼國都要知道對方的底牌,也是間諜活動最猖獗的時候。
而身為接伴使的富弼,就是要在陪同遼國使者前往汴京的路上,試探遼國對於戰和的態度,又要掩藏宋國內部的分歧,表明出比較強硬的態度,壓下遼國的出價。
這也是大宋官場上使遼這個差事非常重要,隻要做的不錯,日後都能飛黃騰達的原因。
但是風險也是和機遇並存的,若是和談破裂,那政治前途也就到此為止,而出使遼國路途艱險,且不說遼國會不會殺害或者扣押使者,這一路上要跨越很多危險的地區,也是冒著生命危險的。
按照蘇澤的記憶,這一次富弼談判最後取得了和平,宋遼之間並沒有開戰,但是並不代表在和談的過程中沒有暗流湧動。
不過這些大事,暫時都和蘇澤沒有關係,甚至和張堯佐這個判登聞鼓院也沒有關係。
兩人隻是當做談資。
張堯佐熬了一夜,返迴臥房休息去了,蘇澤吃了早飯後,馮士元已經在府門口等著了。
今天是蘇澤約著馮士元,查看店宅務屋產的日子。
在上任之前,蘇澤準備先跑一遍汴京城內的店宅務屋產,了解一下店宅務的基本情況。
畢竟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現在不親眼看看店宅務的情況,蘇澤上任以後就很難再看到真實的情況。
這也是蘇澤請求官家特赦馮士元的原因。
馮士元還是將那輛黑色馬車停在了張堯佐府邸門口,隻不過這一次換上了普通矮馬,又將馬車外的裝飾都拆了,蘇澤跟著馮士元登上馬車後,馮士元打開馬車內的暗格機關,將車內的賬簿交給蘇澤說道:
“蘇專務,這是草民負責轉租的三千座店宅務屋產的賬簿,此外還有這些年幫著呂衙內們經營汴京屋產經營的賬本。”
蘇澤終於知道了,為什麽包拯和皇城司怎麽也找不到馮士元賬本的原因了。原來這家夥將賬本都存放在馬車上。
馮士元被抓的時候,就已經將馬車藏了起來。
現在馮士元向自己獻上賬本,也就是向自己效忠,蘇澤當然不會拒絕,這是幫助他掌握汴京租房市場情況,以及店宅務經營情況的第一手資料。
這些都可以交給桃花源內的阿帳來查。
蘇澤點點頭說道:
“今日巡視完畢,將這些賬本從張府後門搬到我的房間去。”
“遵命。”
“呂公弼交給你的三千戶,應該是店宅務中最好的物產吧?”
馮士元點頭說道:
“這三千戶,是店宅務總計兩萬戶公屋中,位置最好的三千戶,也是最不愁租的房子,呂衙內又以店宅務租房的均價計算月租租給草民,所以這些宅子隻要租出去能收迴租子,就是能賺錢的。”
蘇澤頓時明白了,呂公弼用承包的方式,將三千戶最好的宅子承租給馮士元,而馮士元隻需要按照店宅務尋租的均價,按月支付這些公屋的租金。
而馮士元這個二房東,可以用高於正常租金的價格,從租戶手裏獲得大量收益。
這簡直就是躺著賺錢的生意,這一套操作在後世也是數見不鮮。
也難怪,權力才是最賺錢的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