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楊寘解夢的時候,王安石已經登上了三樓。
他對於解夢這等玄學更是不屑,但是想到要幫蘇澤,王安石又降低姿態,向著席間的楊寘說道:
“楊郎。”
楊寘抬起頭看到王安石,心中也有些奇怪。
王安石在汴京城內也是才名卓著,甚至連他兄長的嶽父,當朝樞密使晏殊,都對王安石的才幹稱讚不已。
晏殊的才華,在汴京城內是無人不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傳唱天下,就連遼國都知道這位宰相的名聲。
楊寘看向王安石,王安石一身粗布袍子,不修邊幅的樣子,和席上錦衣玉食的讀書人格格不入,也難怪很多士子認為王安石故意裝作窮酸的樣子,隻是為了沽名釣譽。
但是楊寘也知道王安石是真的有才能,他對著王安石說道:
“王郎可是稀客,請上座!”
那些跟隨楊寘的士子讓開位置,讓王安石坐到了楊寘的身邊。
這樣的場合王安石有些不自在,既然有求於人,他隻能坐在楊寘身邊,緊接著楊寘又給王安石倒上酒說道:
“今日王郎來此,有何見教?”
王安石坦坦蕩蕩的說道:
“王某是為了友人而來的。”
“為友人而來。”
王安石說道:
“開封蘇澤乃是王某好友,但聽說有人要誣他的清名,所以想要向楊兄打探一下。”
楊寘看向王安石說道:
“王兄這又是何苦?國子監案和王郎無關,禮部試就在眼前,何必橫生枝節?”
王安石卻說道:
“王某是為了蘇兄鳴不平,若是因為此事,讓大宋失一人才,那實在是太可惜了。”
楊寘同樣作為才子,也對王安石有些心心相惜,他說道:
“此事牽連甚深,王兄真的要聽?”
王安石露出喜色,果然楊寘知道其中的內情,他連忙說道:
“請楊郎賜教!”
楊寘對周圍的人說道:
“且讓我和王郎單獨說幾句。”
眾人紛紛散去,隻留下楊寘和王安石,楊寘低聲說道:
“調查國子監案,是王中丞親自交辦的案子,宋天章在任的時候,一年知監不到三次,甚至連監試的鎖院製度都沒有遵守,出完當科考題就私自歸家宴飲去了。”
王安石聽完一驚,王中丞,就是時任禦史中臣王拱辰了。
此人乃是保守派的核心人物,宰相呂夷簡的親信,參知政事的有力競爭者。
禦史中臣作為台諫官之首,本來在地位上就是朝廷四大員之一,而王拱辰本人又擅長羅織罪名。
宋天章,就是天生四友中的天章閣待製宋祁了。
按理說,身為知國子監事的宋祁,應該經常去國子監講學,但是他當時還是天章閣侍製,要常伴在皇帝身邊起草詔書,一年隻去三次國子監,這就屬於是欲加之罪了。
但是不遵循鎖院製度,那確實是犯錯了。
按照宋代科舉製度,考官在出題後,需要留在考院之中,等考試結束之後才能歸家。
這個製度就類似於後世高考出題人要封閉出題一樣,是一種反作弊的手段。
雖說國子監的監試不是禮部試,但是出題考官還是要遵循鎖院製度的。
宋祁在出題後直接迴家,也是一種瓜田李下的行為,這讓言官找到了彈劾他的借口,也因此置疑他主持的國子監試的公平性,是不是有舞弊案在其中。
呂夷簡、王拱辰,天章四友,這一個個大人物在王安石腦中閃過,難道說蘇兄是被這些神仙打架殃及池魚了?
楊寘看向王安石,誠心說道:
“王兄,此事關係重大,我等連功名都沒有,實在不宜摻和進去啊。”
不對!
王安石想到,宋祁擔任知國子監事,那一屆通過國子監試,獲得解生資格的讀書人何其多,剛剛席間就有幾位,為什麽單單要說蘇澤?
肯定還是有人要對付蘇澤。
王安石打探到了消息,還是認真的向楊寘致謝,然後匆忙向蘇澤的小屋趕。
-----------------
所謂宰相門前七品官,作為本朝宰相呂夷簡的門房,老呂頭自然是有幾分威勢的。
但是麵對這個頭戴襆頭的中年商賈,老呂頭卻堆砌諂媚的笑容:
“馮行首,二衙內正在等您呢!”
眼前這個中年人隨手從袖子裏掏出一串銅錢,遞給老呂頭,就如同進自家門一樣,邁步踏入了這尋常官員都走不進的當朝宰相的府邸。
相府的下人都紛紛避讓行禮,但是這位馮行首卻拉了拉襆頭,擋住了臉上的刺字。
這位馮行首,正是當年被鄭戩定罪驅逐流放的開封府小吏馮士元,當年他被定罪後,臉上刺配發配海南島從軍。
但是等鄭戩倒台後,馮士元立刻就被赦免,偷偷返迴了汴京城。
隻是留了案底,在開封府內的職位早被人占了,馮士元不能繼續做吏員了。
但靠著當朝宰相呂夷簡的兩位衙內支持下,馮士元又搖身一變成了汴京店宅行會的行首。
宋代商業發達,自然也出現了行會。
經營同一個行業的商家聯合起來,才能擁有和官府討價還價的權力。
比如京師七十二家正店,這就是一個類似於餐飲酒水行會的組織。
店宅行會,則是負責汴京城房地產建設出售出租的行會。
汴京居,大不易。
汴京城內的房價問題,是從太祖朝開始,就困擾在京官員百姓的問題。
比如歐陽修,已經擔任翰林學士這樣的高官了,他如今還是租房住,還曾經寫詩發牢騷:
“鄰注湧溝竇,街流溢庭除。出門愁浩渺,閉戶恐為瀦。”
如此高昂的房價下,租房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因此京師權貴十分熱衷於購房炒房。
馮士元在開封府任職的時候,就靠著這份資源,結交上了呂相國府上的衙內呂公弼呂公著,暗中幫著呂家經營房產買賣和出租業務。
馮士元邁步前進,呂夷簡這位當朝宰相的府邸,自然不會和租房子的歐陽修那樣寒酸。
府內雕梁畫棟,馮士元還路過了一座頗為雅致的府內花園。
來到了相府後舍,馮士元在家仆的帶領下,走進了屋內。
主座上,一名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向馮士元露出笑容,這正是呂夷簡的二衙內呂公弼。
他對於解夢這等玄學更是不屑,但是想到要幫蘇澤,王安石又降低姿態,向著席間的楊寘說道:
“楊郎。”
楊寘抬起頭看到王安石,心中也有些奇怪。
王安石在汴京城內也是才名卓著,甚至連他兄長的嶽父,當朝樞密使晏殊,都對王安石的才幹稱讚不已。
晏殊的才華,在汴京城內是無人不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傳唱天下,就連遼國都知道這位宰相的名聲。
楊寘看向王安石,王安石一身粗布袍子,不修邊幅的樣子,和席上錦衣玉食的讀書人格格不入,也難怪很多士子認為王安石故意裝作窮酸的樣子,隻是為了沽名釣譽。
但是楊寘也知道王安石是真的有才能,他對著王安石說道:
“王郎可是稀客,請上座!”
那些跟隨楊寘的士子讓開位置,讓王安石坐到了楊寘的身邊。
這樣的場合王安石有些不自在,既然有求於人,他隻能坐在楊寘身邊,緊接著楊寘又給王安石倒上酒說道:
“今日王郎來此,有何見教?”
王安石坦坦蕩蕩的說道:
“王某是為了友人而來的。”
“為友人而來。”
王安石說道:
“開封蘇澤乃是王某好友,但聽說有人要誣他的清名,所以想要向楊兄打探一下。”
楊寘看向王安石說道:
“王兄這又是何苦?國子監案和王郎無關,禮部試就在眼前,何必橫生枝節?”
王安石卻說道:
“王某是為了蘇兄鳴不平,若是因為此事,讓大宋失一人才,那實在是太可惜了。”
楊寘同樣作為才子,也對王安石有些心心相惜,他說道:
“此事牽連甚深,王兄真的要聽?”
王安石露出喜色,果然楊寘知道其中的內情,他連忙說道:
“請楊郎賜教!”
楊寘對周圍的人說道:
“且讓我和王郎單獨說幾句。”
眾人紛紛散去,隻留下楊寘和王安石,楊寘低聲說道:
“調查國子監案,是王中丞親自交辦的案子,宋天章在任的時候,一年知監不到三次,甚至連監試的鎖院製度都沒有遵守,出完當科考題就私自歸家宴飲去了。”
王安石聽完一驚,王中丞,就是時任禦史中臣王拱辰了。
此人乃是保守派的核心人物,宰相呂夷簡的親信,參知政事的有力競爭者。
禦史中臣作為台諫官之首,本來在地位上就是朝廷四大員之一,而王拱辰本人又擅長羅織罪名。
宋天章,就是天生四友中的天章閣待製宋祁了。
按理說,身為知國子監事的宋祁,應該經常去國子監講學,但是他當時還是天章閣侍製,要常伴在皇帝身邊起草詔書,一年隻去三次國子監,這就屬於是欲加之罪了。
但是不遵循鎖院製度,那確實是犯錯了。
按照宋代科舉製度,考官在出題後,需要留在考院之中,等考試結束之後才能歸家。
這個製度就類似於後世高考出題人要封閉出題一樣,是一種反作弊的手段。
雖說國子監的監試不是禮部試,但是出題考官還是要遵循鎖院製度的。
宋祁在出題後直接迴家,也是一種瓜田李下的行為,這讓言官找到了彈劾他的借口,也因此置疑他主持的國子監試的公平性,是不是有舞弊案在其中。
呂夷簡、王拱辰,天章四友,這一個個大人物在王安石腦中閃過,難道說蘇兄是被這些神仙打架殃及池魚了?
楊寘看向王安石,誠心說道:
“王兄,此事關係重大,我等連功名都沒有,實在不宜摻和進去啊。”
不對!
王安石想到,宋祁擔任知國子監事,那一屆通過國子監試,獲得解生資格的讀書人何其多,剛剛席間就有幾位,為什麽單單要說蘇澤?
肯定還是有人要對付蘇澤。
王安石打探到了消息,還是認真的向楊寘致謝,然後匆忙向蘇澤的小屋趕。
-----------------
所謂宰相門前七品官,作為本朝宰相呂夷簡的門房,老呂頭自然是有幾分威勢的。
但是麵對這個頭戴襆頭的中年商賈,老呂頭卻堆砌諂媚的笑容:
“馮行首,二衙內正在等您呢!”
眼前這個中年人隨手從袖子裏掏出一串銅錢,遞給老呂頭,就如同進自家門一樣,邁步踏入了這尋常官員都走不進的當朝宰相的府邸。
相府的下人都紛紛避讓行禮,但是這位馮行首卻拉了拉襆頭,擋住了臉上的刺字。
這位馮行首,正是當年被鄭戩定罪驅逐流放的開封府小吏馮士元,當年他被定罪後,臉上刺配發配海南島從軍。
但是等鄭戩倒台後,馮士元立刻就被赦免,偷偷返迴了汴京城。
隻是留了案底,在開封府內的職位早被人占了,馮士元不能繼續做吏員了。
但靠著當朝宰相呂夷簡的兩位衙內支持下,馮士元又搖身一變成了汴京店宅行會的行首。
宋代商業發達,自然也出現了行會。
經營同一個行業的商家聯合起來,才能擁有和官府討價還價的權力。
比如京師七十二家正店,這就是一個類似於餐飲酒水行會的組織。
店宅行會,則是負責汴京城房地產建設出售出租的行會。
汴京居,大不易。
汴京城內的房價問題,是從太祖朝開始,就困擾在京官員百姓的問題。
比如歐陽修,已經擔任翰林學士這樣的高官了,他如今還是租房住,還曾經寫詩發牢騷:
“鄰注湧溝竇,街流溢庭除。出門愁浩渺,閉戶恐為瀦。”
如此高昂的房價下,租房的價格也水漲船高,因此京師權貴十分熱衷於購房炒房。
馮士元在開封府任職的時候,就靠著這份資源,結交上了呂相國府上的衙內呂公弼呂公著,暗中幫著呂家經營房產買賣和出租業務。
馮士元邁步前進,呂夷簡這位當朝宰相的府邸,自然不會和租房子的歐陽修那樣寒酸。
府內雕梁畫棟,馮士元還路過了一座頗為雅致的府內花園。
來到了相府後舍,馮士元在家仆的帶領下,走進了屋內。
主座上,一名三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向馮士元露出笑容,這正是呂夷簡的二衙內呂公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