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大總統病逝
朕為女子,可為帝乎! 作者:愛吃桂花杏仁露的雷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伴隨著李聖君下達的這條指令,官員們和商人們皆忙不迭地安排自家族人前來此地定居,並開創一番事業。
隻是,自中原地區遷徙而來的移民工作進展得並不順利。
原來,神龍帝國的黎民百姓向來講求安居樂業、守土重遷,若非迫不得已,絕不會輕易舍棄故鄉這片熟悉的土地。
之前軍閥們相互廝殺,混戰不休,整個國家陷入一片混亂之中,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朝不保夕。
如今局勢終於逐漸穩定下來,人們總算過上了幾天安寧日子。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這個時候,竟然有人要讓他們背井離鄉,離開熟悉的故土和家園,前往遙遠陌生的地方,這叫誰能夠心甘情願地接受呢?
但是,對於那些身處中原地區的官員而言,這次大規模的遷徙移民行動卻是一個展現自身能力、積累政績的絕佳機會。
如果連這樣一項重要任務都無法順利完成,那麽他們頭上那頂烏紗帽恐怕也就難以保住了,仕途之路很可能就此終結。
一方麵,老百姓堅決不肯離去;另一方麵,官員們卻鐵了心要強行將眾人押送至中亞。
雙方之間的矛盾愈發尖銳,猶如水火不容一般。
更糟糕的是,一些別有用心之人趁機煽風點火,挑撥離間,原本緊張的局麵瞬間失控,一場混亂不堪的亂局就這樣爆發了!
好在關鍵時刻,數千名英勇無畏的靖難軍迅速趕到現場。
他們紀律嚴明,訓練有素,以雷霆萬鈞之勢果斷出手,很快便成功地平息了這場騷亂,恢複了社會秩序。
遠在京城的李聖君得知這一消息之後,不禁勃然大怒。
她怎麽也想不到,一次本應妥善安排的百姓遷徙活動,竟然會引發如此嚴重的民眾動亂。
於是,她當機立斷地下達命令,責令錦衣衛全麵深入地調查此事。
對於那些涉及其中的失職瀆職官員,必須嚴懲不貸,絕不姑息遷就;
同時,對於參與暴亂的百姓,也要依法從重處置,以正視聽。
錦衣衛向來以高效著稱,僅僅數日時間,便將此事徹查得水落石出。
原來竟是中原地區那些遺留下來的世家大族之人,以及數個妄圖趁亂崛起、自立為王的野心之徒暗中勾結,狼狽為奸。
他們事先設計拉攏了錦衣衛在此地的部分成員下水,致使錦衣衛未能及時察覺這場陰謀。
一旦鎖定目標人物,接下來的行動自然雷厲風行。
對於這些罪魁禍首,沒有絲毫姑息,直接下令誅殺,並將其家族滿門抄斬,徹底鏟除後患!
與此同時,所有參與此次暴亂的人員也被悉數押解至東印總督府管轄下的那片廣袤無垠的原始森林之中,讓他們投身於艱苦的建設工作,以此作為懲罰。
如此一來,幾乎等同於將一兩個縣的人口全部遷移。
而空出來的大量土地,則順勢成立起現代化的農業公司,采用先進的機械化手段進行耕種作業。
且說李聖君在完成對第十軍的視察之後,馬不停蹄地趕迴長安。
甫一迴京,她旋即著手對軍隊展開全麵調整。
其中最為關鍵的便是兵力與裝備方麵的問題,因為各軍之間存在著極為懸殊的人數差距,這種狀況顯然不利於整體作戰效能的發揮。
就在此時,隻見錦衣衛指揮使神色匆匆地踏入李聖君的辦公室。
他恭恭敬敬地向李聖君行禮,而後語氣凝重地稟報:“主公,剛剛從江南傳來一則驚人的消息,據說大總統不幸離世了!”
李聖君微微蹙起眉頭,麵露疑惑之色,沉聲道:“未曾聽聞大總統身染疾病啊,究竟是怎樣一種狀況呢?”
她緊盯著麵前的錦衣衛指揮使,等待著對方給出答案。
隻見那錦衣衛指揮使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道:“主公,此事說來話長。半月之前,江南地區的聯合政府發生了一起極為嚴重的貪汙案件。”
“大總統得知此事後龍顏大怒,當即下令要徹底清查此案。”
“然而,那些前去徹查的官員歸來之後向大總統稟報說,所謂的貪汙案實則是有人蓄意栽贓陷害所致,並且他們已然將那栽贓之人處置妥當。”
“不僅如此,這些官員還進言道,大總統理應統轄天下大事,不應為這般瑣碎之事勞心費神。”
李聖君聽至此處,心中不禁一動,但麵上仍未顯露聲色,隻是靜靜地看著錦衣衛指揮使繼續講述下去。
“大總統聞此匯報,心裏卻始終覺著其中似有隱情,故而再次派遣數名官員前往調查。”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番調查所得之結果竟與先前如出一轍!大總統見此情形,愈發堅信事情絕非如此簡單。”
“思來想去,大總統最終決定派出自己的那位外國友人,讓其暗中查訪。”
“經過一番周折,終於揭開了事情的真相——原來,這聯合政府的大小官員皆牽涉到此場貪汙大案之中!”
“也正因如此,此前大總統所派去的官員們所調查到的情況才會毫無二致。”
當大總統得知事情的真相後,他那原本威嚴的麵容瞬間被憤怒所扭曲。
他瞪大著雙眼,胸膛劇烈起伏,一股無法遏製的怒火在心頭熊熊燃燒。
然而,麵對如此嚴重的貪腐現象,大總統卻陷入了深深的無奈和困惑之中。
因為幾乎所有的官員都牽涉其中,一時間竟不知該從何處下手進行懲處。
若將他們全部處置,整個國家的行政體係恐怕會瞬間癱瘓,但若是放任不管,又如何對得起國家和人民?
大總統就這樣在矛盾與憤怒中苦苦掙紮,思緒越來越亂,心情也愈發沉重。
最終,他承受不住內心巨大的壓力,病倒在了床上。
病情日益加重,眼看著生命之火即將熄滅。
在彌留之際,大總統用盡最後的力氣召喚來了“苗填海”,希望能將自己的遺言記錄下來。
苗填海匆匆趕來,來到大總統床前,恭敬地拿起紙筆準備記錄。
大總統艱難地張開嘴唇,用微弱而堅定的聲音緩緩訴說著自己未盡的心願和對國家未來的擔憂。
待大總統終於說完,他像是完成了一項重大使命般,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然後安詳地合上了雙眼,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與此同時,遠在另一邊的李聖君正靜靜地聆聽著錦衣衛指揮使帶來的消息。
在得知大總統病逝以及當前局勢的混亂後,她那雙深邃的眼眸微微眯起,腦海中迅速閃過無數個念頭。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一個精妙的計劃漸漸在她心中成形。
隻見她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轉頭對錦衣衛指揮使吩咐道:“你速速前去聯絡劉大麻子,告訴他一切按照老規矩行事即可。”
錦衣衛指揮使聞言,立即雙手抱拳,躬身應道:“是!屬下遵命!”隨即轉身快步離去,著手去執行李聖君交代的任務。
緊接著,李聖君再次發號施令:“傳我命令,命王騰率領其所部的獨立支隊即刻啟程趕赴揚州,並向江南地區發動攻擊。”
“同時,對外放出風聲,聲稱此次行動乃是為了替大總統報仇雪恨!”
站在一旁的一名參謀聽聞此言,毫不猶豫地立正敬禮,高聲迴應道:
“是!”隨後便迅速轉身離開,馬不停蹄地趕往通訊室給王騰發送緊急電報。
王騰收到那封緊急的電報之後,毫不猶豫地集結起他所領導的獨立支隊,迅速登上了開往揚州城的火車。
一路上,戰士們都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和激昂的鬥誌。
當他們抵達揚州城時,王騰首先前往拜訪了駐紮在此地的第六集團軍司令白雲。
在會麵中,王騰詳細闡述了即將展開的戰鬥計劃,並誠懇地希望在戰鬥打響之後,第六集團軍能夠給予獨立支隊有力的支援。
白雲司令認真傾聽了王騰的請求,表示會全力配合並提供必要的援助。
獲得了白雲司令的堅定承諾後,王騰信心滿滿地率領部隊向敵人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他巧妙地從運河艦隊中抽調出一支精銳的分艦隊,目標直指長江內的聯合政府艦隊。
這支分艦隊猶如一把利劍,直插敵軍要害。
要知道,在上一次於武昌城的水域交鋒中,那些洋人的十一艘先進驅逐艦竟然悉數被英勇無畏的靖難軍奪走,這無疑讓洋人顏麵盡失。
吃一塹長一智的洋人,為了確保自身安全,索性將整個艦隊撤退至長江的入海口附近,遠遠避開可能遭遇襲擊的危險區域。
然而,長江這條重要的水道豈能無人防守?
無奈之下,洋人隻得將一批性能極其落後的內河炮艇出售給聯合政府,授意他們組建內河艦隊以抵禦來自各方的威脅。
但令人遺憾的是,這些聯合政府的官員們根本無心軍事訓練,整日隻知依仗洋人勢力橫行霸道、肆意搜刮民脂民膏。
彼此之間更是為了權力明爭暗鬥,完全不顧國家安危與民眾死活。
因此,就在那一天,當靖難軍的運河艦隊的分艦隊氣勢洶洶地襲來時,聯合政府長江艦隊竟然毫無抵抗之力,仿佛他們早已失去了戰鬥的意誌一般,就這樣輕而易舉地選擇了投降!
這一結果實在令人瞠目結舌,誰能想到曾經威風凜凜的長江艦隊會如此不堪一擊呢?
而首戰告捷後的王騰,則按照原定計劃迅速派出了運兵船,將整整兩個營的兵力安全地輸送到了長江南岸。
這一行動無疑展示了他卓越的指揮能力和戰略眼光。
與此同時,遠在另一邊的劉大麻子收到了來自錦衣衛的消息,得知靖難軍即將登陸長江南岸,他不禁喜出望外。
對於劉大麻子來說,打仗不僅僅意味著危險與挑戰,更是獲取豐厚物資的絕佳機會,特別是像這種與靖難軍之間的“假仗”。
經過多次類似的經曆,劉大麻子已然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他自信滿滿地認為,就算是那些精明的洋人站在一旁觀戰,也絕對無法察覺出這場戰爭其實隻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
於是,在劉大麻子果斷有力的命令下,劉家軍嚴陣以待。
當靖難軍成功上岸之後,劉家軍毫不猶豫地朝天鳴槍射擊。
刹那間,槍聲、炮聲此起彼伏,交織在一起,響徹雲霄,整個戰場頓時陷入一片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之中。
緊接著,靖難軍的戰鬥機如同一群兇猛的獵鷹般唿嘯而來,它們攜帶著致命的炸彈,毫不留情地朝著劉家軍陣地的旁邊投下。
隻聽“轟”的一聲巨響,地麵被炸出了一個巨大的深坑,滾滾濃煙直衝天際。
這突如其來的爆炸威力讓劉家軍的士兵們驚恐萬分,一個個嚇得渾身顫抖不止。
原本還有些心存僥幸,想要趁機將假戲真做的家夥,此刻也被嚇得立刻熄滅了心中那不切實際的念頭。
在繁華熱鬧的金陵城中,聯合政府那些位高權重的高官們得知靖難軍如洶湧潮水般殺將過來後,一個個驚恐萬分、六神無主。
他們深知憑借自身那點兒兵力根本無法與之抗衡,於是乎,這幫平日裏趾高氣昂的家夥們慌不擇路地連忙與洋人取得聯係,並苦苦哀求對方速速派遣大軍前來增援,一同攻打來勢洶洶的靖難軍。
然而,令這些聯合政府的高官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這番舉動竟然惹得洋人們怒不可遏!
原來啊,洋人們當初之所以會選擇扶持他們,無非就是想利用這群人充當炮灰,好讓自己能夠躲在背後輕輕鬆鬆地坐收漁翁之利罷了。
如今倒好,這些家夥不僅沒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反而還覥著臉向自己求助,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盡管心中惱怒異常,但考慮到大局為重,洋人最終還是隻派出了一小部分軍官前來督戰。
並且放出狠話:若是有誰敢消極怠工、畏縮不前,那就休怪他們不客氣,直接一槍崩了了事!
麵對如此嚴厲的威脅,聯合政府的官員們雖然心有不甘,但也隻能硬著頭皮服從命令。
即便如此,那些個貪生怕死的官員們依然不願輕易派出自己手中的兵馬奔赴前線去和靖難軍正麵交鋒。
隻是,自中原地區遷徙而來的移民工作進展得並不順利。
原來,神龍帝國的黎民百姓向來講求安居樂業、守土重遷,若非迫不得已,絕不會輕易舍棄故鄉這片熟悉的土地。
之前軍閥們相互廝殺,混戰不休,整個國家陷入一片混亂之中,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朝不保夕。
如今局勢終於逐漸穩定下來,人們總算過上了幾天安寧日子。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在這個時候,竟然有人要讓他們背井離鄉,離開熟悉的故土和家園,前往遙遠陌生的地方,這叫誰能夠心甘情願地接受呢?
但是,對於那些身處中原地區的官員而言,這次大規模的遷徙移民行動卻是一個展現自身能力、積累政績的絕佳機會。
如果連這樣一項重要任務都無法順利完成,那麽他們頭上那頂烏紗帽恐怕也就難以保住了,仕途之路很可能就此終結。
一方麵,老百姓堅決不肯離去;另一方麵,官員們卻鐵了心要強行將眾人押送至中亞。
雙方之間的矛盾愈發尖銳,猶如水火不容一般。
更糟糕的是,一些別有用心之人趁機煽風點火,挑撥離間,原本緊張的局麵瞬間失控,一場混亂不堪的亂局就這樣爆發了!
好在關鍵時刻,數千名英勇無畏的靖難軍迅速趕到現場。
他們紀律嚴明,訓練有素,以雷霆萬鈞之勢果斷出手,很快便成功地平息了這場騷亂,恢複了社會秩序。
遠在京城的李聖君得知這一消息之後,不禁勃然大怒。
她怎麽也想不到,一次本應妥善安排的百姓遷徙活動,竟然會引發如此嚴重的民眾動亂。
於是,她當機立斷地下達命令,責令錦衣衛全麵深入地調查此事。
對於那些涉及其中的失職瀆職官員,必須嚴懲不貸,絕不姑息遷就;
同時,對於參與暴亂的百姓,也要依法從重處置,以正視聽。
錦衣衛向來以高效著稱,僅僅數日時間,便將此事徹查得水落石出。
原來竟是中原地區那些遺留下來的世家大族之人,以及數個妄圖趁亂崛起、自立為王的野心之徒暗中勾結,狼狽為奸。
他們事先設計拉攏了錦衣衛在此地的部分成員下水,致使錦衣衛未能及時察覺這場陰謀。
一旦鎖定目標人物,接下來的行動自然雷厲風行。
對於這些罪魁禍首,沒有絲毫姑息,直接下令誅殺,並將其家族滿門抄斬,徹底鏟除後患!
與此同時,所有參與此次暴亂的人員也被悉數押解至東印總督府管轄下的那片廣袤無垠的原始森林之中,讓他們投身於艱苦的建設工作,以此作為懲罰。
如此一來,幾乎等同於將一兩個縣的人口全部遷移。
而空出來的大量土地,則順勢成立起現代化的農業公司,采用先進的機械化手段進行耕種作業。
且說李聖君在完成對第十軍的視察之後,馬不停蹄地趕迴長安。
甫一迴京,她旋即著手對軍隊展開全麵調整。
其中最為關鍵的便是兵力與裝備方麵的問題,因為各軍之間存在著極為懸殊的人數差距,這種狀況顯然不利於整體作戰效能的發揮。
就在此時,隻見錦衣衛指揮使神色匆匆地踏入李聖君的辦公室。
他恭恭敬敬地向李聖君行禮,而後語氣凝重地稟報:“主公,剛剛從江南傳來一則驚人的消息,據說大總統不幸離世了!”
李聖君微微蹙起眉頭,麵露疑惑之色,沉聲道:“未曾聽聞大總統身染疾病啊,究竟是怎樣一種狀況呢?”
她緊盯著麵前的錦衣衛指揮使,等待著對方給出答案。
隻見那錦衣衛指揮使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道:“主公,此事說來話長。半月之前,江南地區的聯合政府發生了一起極為嚴重的貪汙案件。”
“大總統得知此事後龍顏大怒,當即下令要徹底清查此案。”
“然而,那些前去徹查的官員歸來之後向大總統稟報說,所謂的貪汙案實則是有人蓄意栽贓陷害所致,並且他們已然將那栽贓之人處置妥當。”
“不僅如此,這些官員還進言道,大總統理應統轄天下大事,不應為這般瑣碎之事勞心費神。”
李聖君聽至此處,心中不禁一動,但麵上仍未顯露聲色,隻是靜靜地看著錦衣衛指揮使繼續講述下去。
“大總統聞此匯報,心裏卻始終覺著其中似有隱情,故而再次派遣數名官員前往調查。”
“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此番調查所得之結果竟與先前如出一轍!大總統見此情形,愈發堅信事情絕非如此簡單。”
“思來想去,大總統最終決定派出自己的那位外國友人,讓其暗中查訪。”
“經過一番周折,終於揭開了事情的真相——原來,這聯合政府的大小官員皆牽涉到此場貪汙大案之中!”
“也正因如此,此前大總統所派去的官員們所調查到的情況才會毫無二致。”
當大總統得知事情的真相後,他那原本威嚴的麵容瞬間被憤怒所扭曲。
他瞪大著雙眼,胸膛劇烈起伏,一股無法遏製的怒火在心頭熊熊燃燒。
然而,麵對如此嚴重的貪腐現象,大總統卻陷入了深深的無奈和困惑之中。
因為幾乎所有的官員都牽涉其中,一時間竟不知該從何處下手進行懲處。
若將他們全部處置,整個國家的行政體係恐怕會瞬間癱瘓,但若是放任不管,又如何對得起國家和人民?
大總統就這樣在矛盾與憤怒中苦苦掙紮,思緒越來越亂,心情也愈發沉重。
最終,他承受不住內心巨大的壓力,病倒在了床上。
病情日益加重,眼看著生命之火即將熄滅。
在彌留之際,大總統用盡最後的力氣召喚來了“苗填海”,希望能將自己的遺言記錄下來。
苗填海匆匆趕來,來到大總統床前,恭敬地拿起紙筆準備記錄。
大總統艱難地張開嘴唇,用微弱而堅定的聲音緩緩訴說著自己未盡的心願和對國家未來的擔憂。
待大總統終於說完,他像是完成了一項重大使命般,長長地舒了一口氣,然後安詳地合上了雙眼,永遠離開了這個世界。
與此同時,遠在另一邊的李聖君正靜靜地聆聽著錦衣衛指揮使帶來的消息。
在得知大總統病逝以及當前局勢的混亂後,她那雙深邃的眼眸微微眯起,腦海中迅速閃過無數個念頭。
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一個精妙的計劃漸漸在她心中成形。
隻見她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笑容,轉頭對錦衣衛指揮使吩咐道:“你速速前去聯絡劉大麻子,告訴他一切按照老規矩行事即可。”
錦衣衛指揮使聞言,立即雙手抱拳,躬身應道:“是!屬下遵命!”隨即轉身快步離去,著手去執行李聖君交代的任務。
緊接著,李聖君再次發號施令:“傳我命令,命王騰率領其所部的獨立支隊即刻啟程趕赴揚州,並向江南地區發動攻擊。”
“同時,對外放出風聲,聲稱此次行動乃是為了替大總統報仇雪恨!”
站在一旁的一名參謀聽聞此言,毫不猶豫地立正敬禮,高聲迴應道:
“是!”隨後便迅速轉身離開,馬不停蹄地趕往通訊室給王騰發送緊急電報。
王騰收到那封緊急的電報之後,毫不猶豫地集結起他所領導的獨立支隊,迅速登上了開往揚州城的火車。
一路上,戰士們都保持著高度的警惕和激昂的鬥誌。
當他們抵達揚州城時,王騰首先前往拜訪了駐紮在此地的第六集團軍司令白雲。
在會麵中,王騰詳細闡述了即將展開的戰鬥計劃,並誠懇地希望在戰鬥打響之後,第六集團軍能夠給予獨立支隊有力的支援。
白雲司令認真傾聽了王騰的請求,表示會全力配合並提供必要的援助。
獲得了白雲司令的堅定承諾後,王騰信心滿滿地率領部隊向敵人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他巧妙地從運河艦隊中抽調出一支精銳的分艦隊,目標直指長江內的聯合政府艦隊。
這支分艦隊猶如一把利劍,直插敵軍要害。
要知道,在上一次於武昌城的水域交鋒中,那些洋人的十一艘先進驅逐艦竟然悉數被英勇無畏的靖難軍奪走,這無疑讓洋人顏麵盡失。
吃一塹長一智的洋人,為了確保自身安全,索性將整個艦隊撤退至長江的入海口附近,遠遠避開可能遭遇襲擊的危險區域。
然而,長江這條重要的水道豈能無人防守?
無奈之下,洋人隻得將一批性能極其落後的內河炮艇出售給聯合政府,授意他們組建內河艦隊以抵禦來自各方的威脅。
但令人遺憾的是,這些聯合政府的官員們根本無心軍事訓練,整日隻知依仗洋人勢力橫行霸道、肆意搜刮民脂民膏。
彼此之間更是為了權力明爭暗鬥,完全不顧國家安危與民眾死活。
因此,就在那一天,當靖難軍的運河艦隊的分艦隊氣勢洶洶地襲來時,聯合政府長江艦隊竟然毫無抵抗之力,仿佛他們早已失去了戰鬥的意誌一般,就這樣輕而易舉地選擇了投降!
這一結果實在令人瞠目結舌,誰能想到曾經威風凜凜的長江艦隊會如此不堪一擊呢?
而首戰告捷後的王騰,則按照原定計劃迅速派出了運兵船,將整整兩個營的兵力安全地輸送到了長江南岸。
這一行動無疑展示了他卓越的指揮能力和戰略眼光。
與此同時,遠在另一邊的劉大麻子收到了來自錦衣衛的消息,得知靖難軍即將登陸長江南岸,他不禁喜出望外。
對於劉大麻子來說,打仗不僅僅意味著危險與挑戰,更是獲取豐厚物資的絕佳機會,特別是像這種與靖難軍之間的“假仗”。
經過多次類似的經曆,劉大麻子已然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他自信滿滿地認為,就算是那些精明的洋人站在一旁觀戰,也絕對無法察覺出這場戰爭其實隻是一場精心策劃的騙局。
於是,在劉大麻子果斷有力的命令下,劉家軍嚴陣以待。
當靖難軍成功上岸之後,劉家軍毫不猶豫地朝天鳴槍射擊。
刹那間,槍聲、炮聲此起彼伏,交織在一起,響徹雲霄,整個戰場頓時陷入一片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之中。
緊接著,靖難軍的戰鬥機如同一群兇猛的獵鷹般唿嘯而來,它們攜帶著致命的炸彈,毫不留情地朝著劉家軍陣地的旁邊投下。
隻聽“轟”的一聲巨響,地麵被炸出了一個巨大的深坑,滾滾濃煙直衝天際。
這突如其來的爆炸威力讓劉家軍的士兵們驚恐萬分,一個個嚇得渾身顫抖不止。
原本還有些心存僥幸,想要趁機將假戲真做的家夥,此刻也被嚇得立刻熄滅了心中那不切實際的念頭。
在繁華熱鬧的金陵城中,聯合政府那些位高權重的高官們得知靖難軍如洶湧潮水般殺將過來後,一個個驚恐萬分、六神無主。
他們深知憑借自身那點兒兵力根本無法與之抗衡,於是乎,這幫平日裏趾高氣昂的家夥們慌不擇路地連忙與洋人取得聯係,並苦苦哀求對方速速派遣大軍前來增援,一同攻打來勢洶洶的靖難軍。
然而,令這些聯合政府的高官們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他們的這番舉動竟然惹得洋人們怒不可遏!
原來啊,洋人們當初之所以會選擇扶持他們,無非就是想利用這群人充當炮灰,好讓自己能夠躲在背後輕輕鬆鬆地坐收漁翁之利罷了。
如今倒好,這些家夥不僅沒能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反而還覥著臉向自己求助,簡直就是癡心妄想!
盡管心中惱怒異常,但考慮到大局為重,洋人最終還是隻派出了一小部分軍官前來督戰。
並且放出狠話:若是有誰敢消極怠工、畏縮不前,那就休怪他們不客氣,直接一槍崩了了事!
麵對如此嚴厲的威脅,聯合政府的官員們雖然心有不甘,但也隻能硬著頭皮服從命令。
即便如此,那些個貪生怕死的官員們依然不願輕易派出自己手中的兵馬奔赴前線去和靖難軍正麵交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