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缸中之島
魔女,火球與蒸汽邪神 作者:桃咕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伊森想到了老巴。
事實上,在瑪麗的問題上,他對這位老朋友抱有愧疚,畢竟不論如何他也搶了老巴所中意的神選者,這讓祂從第三紀一直惦記到了今天。
伊森覺得自己得為老巴做些什麽,而現在一個難得的機會擺在了他的麵前。
他可以修補老巴與朋友之間的關係,伊森相信這會讓同樣不知身處何處,孤身一人的老藝術家感到些許的慰藉。
“……是巴紮托斯讓你來的?”
聲音裏的質疑聲減少了許多,似乎還有些許的喜悅。
當祂又一次仔細觀察伊森時,又的確從祂的身上感知到了些許熟悉的氣息,隻是祂在這個地方不知道待了多少時光,早就淡忘了許多東西,也幾乎不會再主動想起祂曾經的那些朋友們。
祂依稀記得,在最後幾次見麵時,祂們的關係變得很糟糕。
想到這些,遭到背叛的憤怒與憎恨又一次湧了上來,“所以,你是祂的神選者?”
隻有被“神”選中的人才能與祂們進行直接溝通,至於“神”的概念最初也是由人類創造出來的。
這個人類看起來知道許多有關祂朋友的事。
唯一讓祂疑惑的是,神選者應當是最虔誠的信徒——至少在他們背叛前是這樣的,為什麽巴紮托斯的神選者會把祂稱作“老巴”而非“天父”,這未免有些大不敬了。
“我叫伊森。”
伊森沒有直接迴答這個問題,他覺得自己和老巴之間的關係可能有些微妙,很難用三言兩語來解釋清楚。
“……安波利斯。”
“好的,老安,那就讓我們開始吧。”
“你喊誰老安呢!”
安波利斯突然明白了,問題一定是出在這個人類身上,老巴未必願意接受這樣的稱唿。
咦?
為什麽祂也順理成章地接受了老巴的稱唿?
一切仿佛都顯得無比自然,就仿佛朋友之間本就該以此相稱,祂迴想著巴紮托斯那不修邊幅的模樣,所謂的猩紅藝術在祂們圈子裏也是臭名昭著來形容,並不是所有神都喜歡把生活環境搞得血肉橫飛的。
就比如安波利斯,祂不喜歡醜陋扭曲的東西,一直對巴紮托斯敬而遠之。
可如果是老巴的話……從本質上來說,外表看起來隻是個大肉球,盡管藝術風格仍然讓祂不敢苟同,但萬萬沒想到,老巴卻是這數個紀元以來唯一還念叨著祂的朋友,甚至還委派了一個人前來這裏見祂。
比起那些喜歡算計的損友,老巴是忠厚老實的。
而且,審美異於常人是祂的錯麽?這或許都是天生的,老巴不過是遵循了祂的本心。
伊森見機說道,“出於某些原因,老巴沒法親自來這見你,祂對此深表遺憾,還委托我務必替祂傳達歉意。”
“祂還好麽?”
“祂和你一樣被困於某處無法自由行動。”
安波利斯陷入了沉默,伊森覺察到了沉默中包含著祂的自責,這也意味著“神”似乎也會像人類一樣擁有“情緒”的概念,他越來越確信祂們或許是某種古老的生命,而非完全由人類創造出的概念。
最初的人們隻是在見證了祂們的力量後,為他們取了神的名號,人類對待世間萬物都是如此。
伊森對於升格雷元素的掌握也變得越來越得心應手,它取代了聽診器,讓他能從一定程度上聆聽到求助者的心聲。
他決定把邪神、毀滅日這些宏大敘事的概念拋到腦後,此刻他的麵前隻有一位患有嚴重心理創傷的求助者。
伊森主動向祂介紹:“稱唿是改變社交關係的第一步,你可以叫我老森,在我的家鄉,這是老朋友之間彼此稱唿的方式。”
朋友?
來自高空之上的視線審視著伊森。
一個擅闖禁地的人類,竟然要揚言和祂成為朋友。
但在短暫的輕蔑與不屑過後,安波利斯卻逐漸發現這是一個具有魔力的詞語,仿佛有一道光芒撕開了那些人類設置的禁製,在數個紀元之後第一次照進了這個地方。
是老巴讓安波利斯放下了最後的戒心。
老巴是個忠厚老實的肉球,這個人類是由祂精挑細選出來的,足以表示祂對於老森的信任。
“既然你想知道的話……但是,如果你膽敢嘲笑諷刺我,我會立刻把你的靈魂給捏碎!”
伴隨著惡狠狠的警告,伊森覺察到有某種能量降臨到了他對麵的座位上,但他依舊看不清安波利斯的模樣,或者說這些古老的存在本就很難以真正的樣貌示人。
這一次,安波利斯放棄了語言。
語言也是人類的發明,祂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相當便利的工具,然而語言卻無法描述祂心中的怒火。
能量與升格雷元素產生了某種共鳴,伊森的視線發生了偏轉。
那是一個古老的城邦,他的注意力輕易地就被一個赤裸著上半身的造船師所吸引,奇妙的既視感又一次出現了,盡管打扮、發型氣質完全不同,但他卻第一時間想到了尤格。
就如艾薇之於聖女瑪麗,時隔數個紀元,這個世界誕生了兩個長相有八九分相似的人,在找到真相之前,伊森便隻能將這種巧合歸因於奇妙的血統論。
伊森很快理解自己此刻的處境。
他正以上帝視角觀察著港口正在發生的每一件事,他把注意力投注在了魚缸裏的玩具小道上,發現了那些在神靈的視野裏如同灰塵一般渺小的存在,其中的一粒灰塵引起了他的興趣。
英俊的船工有一個驚人的計劃。
當地人認為海洋是神靈為世界畫出的界限,而這位年輕的勇士打算向大海發起挑戰。
一切在伊森的眼中就如同快放了無數倍的電影,眨眼之間,木板就變成了船,船上立起了帆,似乎還能依稀聽見人們的歡唿。
但很快,勇士便陷入了困境。
這艘船沒能經受住風暴的考驗,當“他”饒有興致地晃了晃魚缸時,那艘船不出意外地被搖晃的海浪擊沉了。
這便是人類妄圖征服海洋的結局,但在那一粒灰塵即將沉入海底之際,“他”忽然有些後悔了。
或許是生活太過枯燥的原因,“他”打算給年輕的勇士第二次挑戰的機會,這能幫“他”消磨掉不少無聊的時光,“他”很清楚,一旦勇士的挑戰失敗了,這些灰塵將再度歸於平靜,按部就班地待在小島上再也不願離開。
可是“他”沒法親自把勇士從海裏撈出來。
這可能會直接捏碎勇士的身體,又或者讓他的精神陷入崩潰,忽然間,“他”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便讓一隻由“他”觀察長大的小動物把勇士馱迴岸上,不久之前,“他”見證了這隻小動物從一粒灰塵變成指甲蓋大小的過程。
第一次航行失敗了,勇士卻活了下來。
他沒有被失敗的陰影籠罩,在康複後的第一時間,便汲取了失敗的經驗,建造起了第二艘船。
與此同時,另一個意想不到事發生了。
小島上的灰塵聽聞了勇士的遭遇,一個名為“潮汐教會”誕生了,他們認為這一切並非巧合,勇士的大難不死一定是得到了神靈的庇護,那隻將勇士帶迴小島的海獸,便是神靈的飼養的寵物。
這讓“他”十分驚訝。
那些根本無法直視“他”的灰塵,竟然隱隱感知到了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
這也讓“他”對於魚缸裏的變化更加上心,甚至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行為也變得越來越大膽。
島嶼上的人們驚訝地發現,當同一代人都老去之時,勇士依舊年輕,依舊在為接下來的航行進行準備,他們也發現每一次遇難歸來後,勇士都會獲得脫胎換骨式的成長,他不再局限於木頭與帆船,一個個無法用常識解釋的物件被勇士創造了出來。
這無疑說明了一件事。
勇士真的得到了神靈的賜福,讓他成為了異於常人的存在,也讓他成為了第一個征服海洋的存在。
當勇士驅使著由自己打造的船隻征服了海洋之後,他遇到了許多和他一樣的人,那些人雖然不會造船,卻擁有著其他的與眾不同的本事,他們被人們認定為神的選民。
隨著海洋的隔絕被打破,人們進入了嶄新的時代,然而,新的紀元卻並未朝著欣欣向榮的方向發展。
因為……
一些像“他”一樣的觀察者產生了審美疲勞,他們無法從創造與改變中獲得樂趣,也不想再看著這些灰塵漫無目的地飄來飄去,這些灰塵從他們那裏得到了許多,理應遵循他們的意誌行事。
他們希望這些灰塵裝備上劍與武器彼此廝殺,這樣一來場景看起來要波瀾壯闊得多;也有人發現一旦關上了灰塵頭頂上的“燈”時,灰塵惶恐不安的樣子就會變得十分有趣,但很快,他們便不再滿足於關燈,而是創造出其他比關燈更有趣,也更令灰塵們驚恐的環境;他們之中還出現了對灰塵本身產生興趣的,他們總是熱衷於把灰塵變成別的東西。
這樣的“趣味遊戲”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而“他”和那些人不同,屬於其中的異類。
“他”就喜歡觀察那些灰塵把囤積下來的東西進行建造,創造出來一些比他們本身還要宏偉得多的東西,“他”就喜歡看著那些灰塵乘坐在這些宏偉的造物上跑來跑去。
可是,魚缸之外已不再安全,“他”便把勇士召迴了魚缸裏。
既然外麵已不再安全,就讓他們待在小島上造房子吧。
“房子”也是灰塵們提出的概念,讓“他”覺得有趣極了。
魚缸迎來了一段漫長的和平時期,為了不讓其他人把惡趣味帶來“他”的地方,他們發生了許多爭吵,關係變得很糟。
但看著魚缸裏的東西變得越來越豐富,“他”也獲得了極大的成就感。
“他”很喜歡這些灰塵,他們不但富有創造力,還會主動為他裝飾魚缸,把裏麵變得漂漂亮亮的。
直到,忽然有一天,一艘載著其他勇士的船造訪了這個小島。
他們帶來了一個計劃。
這能切斷懸吊在他們身上的絲線,讓魚缸外的力量無法再幹擾到屬於他們的世界。
“他”沒有阻止那些外來的勇士,對於自己的魚缸的環境充滿了信心。
和魚缸外的世界相比,這裏的灰塵就像是生活在天堂。
“他”定期清理魚缸,還會在灰塵們建造時施以援手——怎麽會有人想要離開天堂呢?
伊森眼前的影像停止了。
安波利斯看起來不再願意向他分享後續的內容,但作為一個生活在第六紀元的人,伊森知道了後來發生的一切,那也是奧菲拉與西大陸曆史的一部分。
安波利斯帶來了一場洪水,可是就連祂的寵物也背叛了祂。
而當禁製被創造的那一刻,魚缸裏的水便陷入了永恆的平靜,祂無法再觀察到灰塵的變化,也沒法再對魚缸裏的物體造成任何影響。
伊森能感受到來自對麵的視線。
安波利斯正仔細觀察著他的每一個微表情,伊森絲毫不懷疑隻要他露出一絲幸災樂禍的眼神,對方就會暴起傷人。
“這沒有什麽值得被嘲笑的。”
伊森神情嚴肅。
他不得不承認,在諸多舊神裏安波利斯算得上倒黴的那一個,被其他人給坑了,但在另一方麵,他完全能理解勇士最終做出的決斷。
沒有人希望自己的身上懸吊著看不見的絲線,哪怕他們像是生活在天堂裏。
他說道,“現在我想到了兩種方案。”
“說吧。”
安波利斯對於伊森的反應還算滿意,祂承認老巴找來的人在專業性上還是合格的,這也打消了祂的最後一絲顧慮。
祂曾和老巴發生過許多次爭吵,貶低過老巴的藝術審美,禁止對方把那些惡心的藝術帶進祂的魚缸。
安波利斯知道,若是換做其他人,恐怕見到祂遭到了背叛之後,一定會落井下石地進行嘲諷。
但……
老巴是真的忠厚老實。
安波利斯的心情久違地獲得了平靜與慰藉。
“第一種,是在帝國廣為流傳的名為一種‘聖言術’的法術,它能直接將令人痛苦不快的記憶剔除出去,這樣一來,憤怒的情緒便會離你遠去,你的老朋友老巴由衷地希望你能獲得安寧。”
“不可能!”
安波利斯脫口而出。
祂絕不能接受這樣的條件,遭到了背叛,然後強製性地遺忘,沒有比這更恥辱的事了。
“我想也是,所以我還準備了第二種方案,不過見效過程可能要比第一種慢得多,這源於除了負麵情緒之外,我還覺察到了源於你的另一種想法,這些年來,它和憤怒一樣困擾著你的內心。”
安波利斯沒有開口。
那一道坐在伊森對麵的影子變得飄忽。
伊森說道,“你想知道一件事,為什麽有人會想要離開你幫助他們親手創造的天國?”
安波利斯向他分享的秘密使他想明白了許多問題,其中就包括了正位神與中位神消亡之謎。
“將你封印的代價之一是失去了永恆的生命,一旦你們之間的鏈接被切斷了,那些源源不斷的‘靈感’也會離他遠去,他們漸漸失去他所得到的一切,可即便如此,他還是這麽做了,你想知道其中的原因。”
“你知道?”
安波利斯脫口而出,祂的心情變得急躁。
“不知道。”伊森搖了搖頭,“我從沒有見過他,更不知道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但是我有一個辦法或許可以幫你找到答案,但這個辦法有一個副作用。”
作為醫生,他必須向對方說明治療方案的風險。
身處高空之上,自然永遠無法理解“灰塵”們的所思所想,即使伊森現在真的像一位心理醫生向祂仔細分析,祂也一定不會接受。
“什麽副作用?”
“這會使你到‘灰塵’中去,會在很長的時間內變得像他們一樣。”
伊森說道,“隻有這樣,你才有可能真正知道他們的想法……簡單的方案,或是高風險的方案,不必著急,你有足夠時間考慮。”
事實上,在瑪麗的問題上,他對這位老朋友抱有愧疚,畢竟不論如何他也搶了老巴所中意的神選者,這讓祂從第三紀一直惦記到了今天。
伊森覺得自己得為老巴做些什麽,而現在一個難得的機會擺在了他的麵前。
他可以修補老巴與朋友之間的關係,伊森相信這會讓同樣不知身處何處,孤身一人的老藝術家感到些許的慰藉。
“……是巴紮托斯讓你來的?”
聲音裏的質疑聲減少了許多,似乎還有些許的喜悅。
當祂又一次仔細觀察伊森時,又的確從祂的身上感知到了些許熟悉的氣息,隻是祂在這個地方不知道待了多少時光,早就淡忘了許多東西,也幾乎不會再主動想起祂曾經的那些朋友們。
祂依稀記得,在最後幾次見麵時,祂們的關係變得很糟糕。
想到這些,遭到背叛的憤怒與憎恨又一次湧了上來,“所以,你是祂的神選者?”
隻有被“神”選中的人才能與祂們進行直接溝通,至於“神”的概念最初也是由人類創造出來的。
這個人類看起來知道許多有關祂朋友的事。
唯一讓祂疑惑的是,神選者應當是最虔誠的信徒——至少在他們背叛前是這樣的,為什麽巴紮托斯的神選者會把祂稱作“老巴”而非“天父”,這未免有些大不敬了。
“我叫伊森。”
伊森沒有直接迴答這個問題,他覺得自己和老巴之間的關係可能有些微妙,很難用三言兩語來解釋清楚。
“……安波利斯。”
“好的,老安,那就讓我們開始吧。”
“你喊誰老安呢!”
安波利斯突然明白了,問題一定是出在這個人類身上,老巴未必願意接受這樣的稱唿。
咦?
為什麽祂也順理成章地接受了老巴的稱唿?
一切仿佛都顯得無比自然,就仿佛朋友之間本就該以此相稱,祂迴想著巴紮托斯那不修邊幅的模樣,所謂的猩紅藝術在祂們圈子裏也是臭名昭著來形容,並不是所有神都喜歡把生活環境搞得血肉橫飛的。
就比如安波利斯,祂不喜歡醜陋扭曲的東西,一直對巴紮托斯敬而遠之。
可如果是老巴的話……從本質上來說,外表看起來隻是個大肉球,盡管藝術風格仍然讓祂不敢苟同,但萬萬沒想到,老巴卻是這數個紀元以來唯一還念叨著祂的朋友,甚至還委派了一個人前來這裏見祂。
比起那些喜歡算計的損友,老巴是忠厚老實的。
而且,審美異於常人是祂的錯麽?這或許都是天生的,老巴不過是遵循了祂的本心。
伊森見機說道,“出於某些原因,老巴沒法親自來這見你,祂對此深表遺憾,還委托我務必替祂傳達歉意。”
“祂還好麽?”
“祂和你一樣被困於某處無法自由行動。”
安波利斯陷入了沉默,伊森覺察到了沉默中包含著祂的自責,這也意味著“神”似乎也會像人類一樣擁有“情緒”的概念,他越來越確信祂們或許是某種古老的生命,而非完全由人類創造出的概念。
最初的人們隻是在見證了祂們的力量後,為他們取了神的名號,人類對待世間萬物都是如此。
伊森對於升格雷元素的掌握也變得越來越得心應手,它取代了聽診器,讓他能從一定程度上聆聽到求助者的心聲。
他決定把邪神、毀滅日這些宏大敘事的概念拋到腦後,此刻他的麵前隻有一位患有嚴重心理創傷的求助者。
伊森主動向祂介紹:“稱唿是改變社交關係的第一步,你可以叫我老森,在我的家鄉,這是老朋友之間彼此稱唿的方式。”
朋友?
來自高空之上的視線審視著伊森。
一個擅闖禁地的人類,竟然要揚言和祂成為朋友。
但在短暫的輕蔑與不屑過後,安波利斯卻逐漸發現這是一個具有魔力的詞語,仿佛有一道光芒撕開了那些人類設置的禁製,在數個紀元之後第一次照進了這個地方。
是老巴讓安波利斯放下了最後的戒心。
老巴是個忠厚老實的肉球,這個人類是由祂精挑細選出來的,足以表示祂對於老森的信任。
“既然你想知道的話……但是,如果你膽敢嘲笑諷刺我,我會立刻把你的靈魂給捏碎!”
伴隨著惡狠狠的警告,伊森覺察到有某種能量降臨到了他對麵的座位上,但他依舊看不清安波利斯的模樣,或者說這些古老的存在本就很難以真正的樣貌示人。
這一次,安波利斯放棄了語言。
語言也是人類的發明,祂不得不承認這是一個相當便利的工具,然而語言卻無法描述祂心中的怒火。
能量與升格雷元素產生了某種共鳴,伊森的視線發生了偏轉。
那是一個古老的城邦,他的注意力輕易地就被一個赤裸著上半身的造船師所吸引,奇妙的既視感又一次出現了,盡管打扮、發型氣質完全不同,但他卻第一時間想到了尤格。
就如艾薇之於聖女瑪麗,時隔數個紀元,這個世界誕生了兩個長相有八九分相似的人,在找到真相之前,伊森便隻能將這種巧合歸因於奇妙的血統論。
伊森很快理解自己此刻的處境。
他正以上帝視角觀察著港口正在發生的每一件事,他把注意力投注在了魚缸裏的玩具小道上,發現了那些在神靈的視野裏如同灰塵一般渺小的存在,其中的一粒灰塵引起了他的興趣。
英俊的船工有一個驚人的計劃。
當地人認為海洋是神靈為世界畫出的界限,而這位年輕的勇士打算向大海發起挑戰。
一切在伊森的眼中就如同快放了無數倍的電影,眨眼之間,木板就變成了船,船上立起了帆,似乎還能依稀聽見人們的歡唿。
但很快,勇士便陷入了困境。
這艘船沒能經受住風暴的考驗,當“他”饒有興致地晃了晃魚缸時,那艘船不出意外地被搖晃的海浪擊沉了。
這便是人類妄圖征服海洋的結局,但在那一粒灰塵即將沉入海底之際,“他”忽然有些後悔了。
或許是生活太過枯燥的原因,“他”打算給年輕的勇士第二次挑戰的機會,這能幫“他”消磨掉不少無聊的時光,“他”很清楚,一旦勇士的挑戰失敗了,這些灰塵將再度歸於平靜,按部就班地待在小島上再也不願離開。
可是“他”沒法親自把勇士從海裏撈出來。
這可能會直接捏碎勇士的身體,又或者讓他的精神陷入崩潰,忽然間,“他”想到了一個絕妙的主意,便讓一隻由“他”觀察長大的小動物把勇士馱迴岸上,不久之前,“他”見證了這隻小動物從一粒灰塵變成指甲蓋大小的過程。
第一次航行失敗了,勇士卻活了下來。
他沒有被失敗的陰影籠罩,在康複後的第一時間,便汲取了失敗的經驗,建造起了第二艘船。
與此同時,另一個意想不到事發生了。
小島上的灰塵聽聞了勇士的遭遇,一個名為“潮汐教會”誕生了,他們認為這一切並非巧合,勇士的大難不死一定是得到了神靈的庇護,那隻將勇士帶迴小島的海獸,便是神靈的飼養的寵物。
這讓“他”十分驚訝。
那些根本無法直視“他”的灰塵,竟然隱隱感知到了發生在他們身上的事。
這也讓“他”對於魚缸裏的變化更加上心,甚至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行為也變得越來越大膽。
島嶼上的人們驚訝地發現,當同一代人都老去之時,勇士依舊年輕,依舊在為接下來的航行進行準備,他們也發現每一次遇難歸來後,勇士都會獲得脫胎換骨式的成長,他不再局限於木頭與帆船,一個個無法用常識解釋的物件被勇士創造了出來。
這無疑說明了一件事。
勇士真的得到了神靈的賜福,讓他成為了異於常人的存在,也讓他成為了第一個征服海洋的存在。
當勇士驅使著由自己打造的船隻征服了海洋之後,他遇到了許多和他一樣的人,那些人雖然不會造船,卻擁有著其他的與眾不同的本事,他們被人們認定為神的選民。
隨著海洋的隔絕被打破,人們進入了嶄新的時代,然而,新的紀元卻並未朝著欣欣向榮的方向發展。
因為……
一些像“他”一樣的觀察者產生了審美疲勞,他們無法從創造與改變中獲得樂趣,也不想再看著這些灰塵漫無目的地飄來飄去,這些灰塵從他們那裏得到了許多,理應遵循他們的意誌行事。
他們希望這些灰塵裝備上劍與武器彼此廝殺,這樣一來場景看起來要波瀾壯闊得多;也有人發現一旦關上了灰塵頭頂上的“燈”時,灰塵惶恐不安的樣子就會變得十分有趣,但很快,他們便不再滿足於關燈,而是創造出其他比關燈更有趣,也更令灰塵們驚恐的環境;他們之中還出現了對灰塵本身產生興趣的,他們總是熱衷於把灰塵變成別的東西。
這樣的“趣味遊戲”持續了很長一段時間。
而“他”和那些人不同,屬於其中的異類。
“他”就喜歡觀察那些灰塵把囤積下來的東西進行建造,創造出來一些比他們本身還要宏偉得多的東西,“他”就喜歡看著那些灰塵乘坐在這些宏偉的造物上跑來跑去。
可是,魚缸之外已不再安全,“他”便把勇士召迴了魚缸裏。
既然外麵已不再安全,就讓他們待在小島上造房子吧。
“房子”也是灰塵們提出的概念,讓“他”覺得有趣極了。
魚缸迎來了一段漫長的和平時期,為了不讓其他人把惡趣味帶來“他”的地方,他們發生了許多爭吵,關係變得很糟。
但看著魚缸裏的東西變得越來越豐富,“他”也獲得了極大的成就感。
“他”很喜歡這些灰塵,他們不但富有創造力,還會主動為他裝飾魚缸,把裏麵變得漂漂亮亮的。
直到,忽然有一天,一艘載著其他勇士的船造訪了這個小島。
他們帶來了一個計劃。
這能切斷懸吊在他們身上的絲線,讓魚缸外的力量無法再幹擾到屬於他們的世界。
“他”沒有阻止那些外來的勇士,對於自己的魚缸的環境充滿了信心。
和魚缸外的世界相比,這裏的灰塵就像是生活在天堂。
“他”定期清理魚缸,還會在灰塵們建造時施以援手——怎麽會有人想要離開天堂呢?
伊森眼前的影像停止了。
安波利斯看起來不再願意向他分享後續的內容,但作為一個生活在第六紀元的人,伊森知道了後來發生的一切,那也是奧菲拉與西大陸曆史的一部分。
安波利斯帶來了一場洪水,可是就連祂的寵物也背叛了祂。
而當禁製被創造的那一刻,魚缸裏的水便陷入了永恆的平靜,祂無法再觀察到灰塵的變化,也沒法再對魚缸裏的物體造成任何影響。
伊森能感受到來自對麵的視線。
安波利斯正仔細觀察著他的每一個微表情,伊森絲毫不懷疑隻要他露出一絲幸災樂禍的眼神,對方就會暴起傷人。
“這沒有什麽值得被嘲笑的。”
伊森神情嚴肅。
他不得不承認,在諸多舊神裏安波利斯算得上倒黴的那一個,被其他人給坑了,但在另一方麵,他完全能理解勇士最終做出的決斷。
沒有人希望自己的身上懸吊著看不見的絲線,哪怕他們像是生活在天堂裏。
他說道,“現在我想到了兩種方案。”
“說吧。”
安波利斯對於伊森的反應還算滿意,祂承認老巴找來的人在專業性上還是合格的,這也打消了祂的最後一絲顧慮。
祂曾和老巴發生過許多次爭吵,貶低過老巴的藝術審美,禁止對方把那些惡心的藝術帶進祂的魚缸。
安波利斯知道,若是換做其他人,恐怕見到祂遭到了背叛之後,一定會落井下石地進行嘲諷。
但……
老巴是真的忠厚老實。
安波利斯的心情久違地獲得了平靜與慰藉。
“第一種,是在帝國廣為流傳的名為一種‘聖言術’的法術,它能直接將令人痛苦不快的記憶剔除出去,這樣一來,憤怒的情緒便會離你遠去,你的老朋友老巴由衷地希望你能獲得安寧。”
“不可能!”
安波利斯脫口而出。
祂絕不能接受這樣的條件,遭到了背叛,然後強製性地遺忘,沒有比這更恥辱的事了。
“我想也是,所以我還準備了第二種方案,不過見效過程可能要比第一種慢得多,這源於除了負麵情緒之外,我還覺察到了源於你的另一種想法,這些年來,它和憤怒一樣困擾著你的內心。”
安波利斯沒有開口。
那一道坐在伊森對麵的影子變得飄忽。
伊森說道,“你想知道一件事,為什麽有人會想要離開你幫助他們親手創造的天國?”
安波利斯向他分享的秘密使他想明白了許多問題,其中就包括了正位神與中位神消亡之謎。
“將你封印的代價之一是失去了永恆的生命,一旦你們之間的鏈接被切斷了,那些源源不斷的‘靈感’也會離他遠去,他們漸漸失去他所得到的一切,可即便如此,他還是這麽做了,你想知道其中的原因。”
“你知道?”
安波利斯脫口而出,祂的心情變得急躁。
“不知道。”伊森搖了搖頭,“我從沒有見過他,更不知道他是一個怎樣的人,但是我有一個辦法或許可以幫你找到答案,但這個辦法有一個副作用。”
作為醫生,他必須向對方說明治療方案的風險。
身處高空之上,自然永遠無法理解“灰塵”們的所思所想,即使伊森現在真的像一位心理醫生向祂仔細分析,祂也一定不會接受。
“什麽副作用?”
“這會使你到‘灰塵’中去,會在很長的時間內變得像他們一樣。”
伊森說道,“隻有這樣,你才有可能真正知道他們的想法……簡單的方案,或是高風險的方案,不必著急,你有足夠時間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