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斷親
農女棄婦要和離,將軍後悔了 作者:沒事兒姐姐1234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你們兩位緊張什麽呀?老人家你們說的是實話,就不用怕你女兒。”
“沒錯,你們真的沒有必要怕你女兒,隻要說的是實話,就不怕。”
“小娘子,你以為這樣就可以嚇唬你爹娘嗎?”
“他們隻有說謊話才會被打板子。”
人群裏的聲音越來越多。
沈蘭心冷笑道:“我說各位你們看熱鬧就專業一點,他們為什麽會害怕,就是因為他們說的不是實話。”
“但凡他們說的都是實話,又怎麽可能會嚇成這樣呢?”
沈蘭心說完,眾人才恍然大悟。
“對呀,看把他們嚇得,難道他們說的是假話。”
沈賀年還想掙紮一下,他起身指著沈蘭心。
“我說錯什麽了,無非就是你在徐家那5年差點沒餓死,我沒管你罷了。”
“但你好歹是我生的,要是沒有我生了你,你哪有機會嫁給徐家。”
沈蘭心白了他一眼:“是我自己努力生活生命力頑強,否則我早在徐家苦守寒窯那五年就被餓死了,和你們有什麽關係。”
“就算你對我有生恩,但這並不代表你造謠我大風酒樓食材不新鮮就合理合法。”
“我這裏有二十兩銀子,我要求你們在這裏把對我的不實造謠全部都更正。”
“等你們把我的名譽更正了,並且跟我簽了這份斷親書,從此以後,我與你們沈家再無半點瓜葛。”
“如果你們想要這二十兩銀子就想好了,該怎麽做。”
看著二十兩銀子,沈賀年和柳如意的眼睛都在放光。
“好,沈蘭心,隻要你肯給我們銀子,你說斷親就斷親,你說證明就證明。”
沈蘭心搖了搖頭,她真的替原主感到悲哀。
沒想到沈賀年居然這樣的絕情,自己親生的女兒居然比不過二十兩銀子。
“好,那你們就把這傳單改一下吧。”
“然後就在這裏實話實說,我就在這看著,什麽時候你們做到我滿意了,我便把銀子給你們。”
說完沈蘭心拉著一旁的椅子坐了下來。
有錢能使鬼推磨,這話真的是千古不變的定律。
沈賀年聽說有錢可以賺,硬是將手中的傳單一張一張重新寫了一遍。
內容均是一封道歉信。
接著又與柳如意兩個人在街道上一左一右,逢人便說是自己的錯,冤枉女兒。
不到半天的功夫,大街小巷全部都收到了沈賀年的道歉信。
這波操作沒想到無意中又提升了大風酒樓的知名度。
原本之前還有一些人不知道這裏有一個酒樓。
可就憑著一張又一張的道歉信,很多慕名而來的顧客,隻想看看那信中所提的大風酒樓到底是什麽樣子。
一直到了傍晚,桌子上的紙墨全部都已經沒有了。
沈賀年也已經累的手抖。
而柳如意因為頻繁的在街上為沈蘭心證明清白,導致嗓子都啞了。
二人拖著沙啞的嗓音,滿臉堆笑的望著沈蘭心。
“女兒,把銀子給我們吧。”
“對,女兒,把銀子給我們吧。”
沈蘭心苦笑道,這一刻銀子的魔力徹底的展現了。
原來銀子也可以換來親情,她隻覺得心裏像壓了一塊石頭一般,替原主再次喊了一句不平。
“給你們吧,把這份斷親書簽了。”
說著沈蘭心從懷中掏出了一封寫好的斷親書。
“拿了銀子,簽了它,從此以後我們山高路遠,再不相見。”
雖然替沈蘭心覺得有些不平,但是這樣的家人不要也罷。
她從小生活在孤兒院裏,本身對親情的渴望就早已經不再期盼。
從街道上迴來,天色已經黑了下來。
可是大風酒樓裏依然還是很熱鬧。
沈蘭心沒有在進去,而是有些失落的走在街上,散著步迴到將軍府。
剛進府劉能便迎了出來:“夫人,您迴來了。”
“夫人,奴才想求夫人一件事兒。”
說完劉能就跪在了地上。
沈蘭心一愣:“這些人到底都是怎麽了?動不動就下跪。所以說是這個時代的禮節吧,可沈蘭心真心不喜歡。”
“劉管家,你有什麽事站起來說話,如果我能幫就一定會幫。”
劉能漸漸的紅了眼眶:“夫人,求求你救救我娘。”
沈蘭心:“……”
慢慢說到底怎麽迴事?
原來劉能的母親,今天早上突然間便暈倒了,之後再也沒醒過來。
劉家也請了好幾個郎中,可是卻束手無策。
家裏來人通知了劉能,他想來想去,能救自己老娘的也就隻有沈蘭心了。
畢竟自家夫人很有本事,連許夫人那麽麻煩的病都被他治好了。
“夫人,請您幫我去看看我娘。”
沈蘭心拍了拍手:“哎呀,我說劉管家,這麽大的事兒,你還真有心情慢慢說,那快走吧,我們去看看。”
說著沈蘭心比劉能還要著急的一個健步衝了出去。
劉能在身後緊緊追隨:“哎呀,夫人,等等我。”
剛走到門口,正好撞見從軍營迴來的徐哲遠。
“這是要去哪兒啊?慌慌張張的。”
“啟稟將軍,我娘病了,我想請夫人去幫我醫治一下。”
徐哲遠見狀,直接跟著跑了出來。
“我跟你們一起去吧,要是有什麽事我還可以幫忙。”
“用你幫什麽忙?”沈蘭心心裏想著。
但不管怎麽說,這狗男人該說不說,倒確實是很貼心。
從小到大從來都沒有一個男人會站在自己的身後。
雖然沈蘭心從來都不畏強權,可這一刻,有一個人一直在旁邊啊的守護著。這種感覺也太好了。
三個人一同前往了劉家,很快便到了。
劉能的父親去世的早,家裏隻有一個娘,還有兩個妹妹。
兩個妹妹早已嫁人,平時劉能的母親一個人居住在劉家老宅裏。
之前劉母身體好,家務事可以自己一個人承擔。
可這兩年年紀越來越大,照顧家越來越力不從心。
而劉能常年生活的將軍府,平時並沒有什麽時間陪伴母親。
他便在人牙市場上給母親買了一個小丫鬟。
小丫鬟當初進府的時候16歲,已經在劉府伺候劉母兩年了。
劉母吃了一輩子的苦,她深知自己不過是一個平頭百姓。
所以她便讓那小丫鬟平時喚自己一聲姨娘。
兩個人也算是有個陪伴。
“沒錯,你們真的沒有必要怕你女兒,隻要說的是實話,就不怕。”
“小娘子,你以為這樣就可以嚇唬你爹娘嗎?”
“他們隻有說謊話才會被打板子。”
人群裏的聲音越來越多。
沈蘭心冷笑道:“我說各位你們看熱鬧就專業一點,他們為什麽會害怕,就是因為他們說的不是實話。”
“但凡他們說的都是實話,又怎麽可能會嚇成這樣呢?”
沈蘭心說完,眾人才恍然大悟。
“對呀,看把他們嚇得,難道他們說的是假話。”
沈賀年還想掙紮一下,他起身指著沈蘭心。
“我說錯什麽了,無非就是你在徐家那5年差點沒餓死,我沒管你罷了。”
“但你好歹是我生的,要是沒有我生了你,你哪有機會嫁給徐家。”
沈蘭心白了他一眼:“是我自己努力生活生命力頑強,否則我早在徐家苦守寒窯那五年就被餓死了,和你們有什麽關係。”
“就算你對我有生恩,但這並不代表你造謠我大風酒樓食材不新鮮就合理合法。”
“我這裏有二十兩銀子,我要求你們在這裏把對我的不實造謠全部都更正。”
“等你們把我的名譽更正了,並且跟我簽了這份斷親書,從此以後,我與你們沈家再無半點瓜葛。”
“如果你們想要這二十兩銀子就想好了,該怎麽做。”
看著二十兩銀子,沈賀年和柳如意的眼睛都在放光。
“好,沈蘭心,隻要你肯給我們銀子,你說斷親就斷親,你說證明就證明。”
沈蘭心搖了搖頭,她真的替原主感到悲哀。
沒想到沈賀年居然這樣的絕情,自己親生的女兒居然比不過二十兩銀子。
“好,那你們就把這傳單改一下吧。”
“然後就在這裏實話實說,我就在這看著,什麽時候你們做到我滿意了,我便把銀子給你們。”
說完沈蘭心拉著一旁的椅子坐了下來。
有錢能使鬼推磨,這話真的是千古不變的定律。
沈賀年聽說有錢可以賺,硬是將手中的傳單一張一張重新寫了一遍。
內容均是一封道歉信。
接著又與柳如意兩個人在街道上一左一右,逢人便說是自己的錯,冤枉女兒。
不到半天的功夫,大街小巷全部都收到了沈賀年的道歉信。
這波操作沒想到無意中又提升了大風酒樓的知名度。
原本之前還有一些人不知道這裏有一個酒樓。
可就憑著一張又一張的道歉信,很多慕名而來的顧客,隻想看看那信中所提的大風酒樓到底是什麽樣子。
一直到了傍晚,桌子上的紙墨全部都已經沒有了。
沈賀年也已經累的手抖。
而柳如意因為頻繁的在街上為沈蘭心證明清白,導致嗓子都啞了。
二人拖著沙啞的嗓音,滿臉堆笑的望著沈蘭心。
“女兒,把銀子給我們吧。”
“對,女兒,把銀子給我們吧。”
沈蘭心苦笑道,這一刻銀子的魔力徹底的展現了。
原來銀子也可以換來親情,她隻覺得心裏像壓了一塊石頭一般,替原主再次喊了一句不平。
“給你們吧,把這份斷親書簽了。”
說著沈蘭心從懷中掏出了一封寫好的斷親書。
“拿了銀子,簽了它,從此以後我們山高路遠,再不相見。”
雖然替沈蘭心覺得有些不平,但是這樣的家人不要也罷。
她從小生活在孤兒院裏,本身對親情的渴望就早已經不再期盼。
從街道上迴來,天色已經黑了下來。
可是大風酒樓裏依然還是很熱鬧。
沈蘭心沒有在進去,而是有些失落的走在街上,散著步迴到將軍府。
剛進府劉能便迎了出來:“夫人,您迴來了。”
“夫人,奴才想求夫人一件事兒。”
說完劉能就跪在了地上。
沈蘭心一愣:“這些人到底都是怎麽了?動不動就下跪。所以說是這個時代的禮節吧,可沈蘭心真心不喜歡。”
“劉管家,你有什麽事站起來說話,如果我能幫就一定會幫。”
劉能漸漸的紅了眼眶:“夫人,求求你救救我娘。”
沈蘭心:“……”
慢慢說到底怎麽迴事?
原來劉能的母親,今天早上突然間便暈倒了,之後再也沒醒過來。
劉家也請了好幾個郎中,可是卻束手無策。
家裏來人通知了劉能,他想來想去,能救自己老娘的也就隻有沈蘭心了。
畢竟自家夫人很有本事,連許夫人那麽麻煩的病都被他治好了。
“夫人,請您幫我去看看我娘。”
沈蘭心拍了拍手:“哎呀,我說劉管家,這麽大的事兒,你還真有心情慢慢說,那快走吧,我們去看看。”
說著沈蘭心比劉能還要著急的一個健步衝了出去。
劉能在身後緊緊追隨:“哎呀,夫人,等等我。”
剛走到門口,正好撞見從軍營迴來的徐哲遠。
“這是要去哪兒啊?慌慌張張的。”
“啟稟將軍,我娘病了,我想請夫人去幫我醫治一下。”
徐哲遠見狀,直接跟著跑了出來。
“我跟你們一起去吧,要是有什麽事我還可以幫忙。”
“用你幫什麽忙?”沈蘭心心裏想著。
但不管怎麽說,這狗男人該說不說,倒確實是很貼心。
從小到大從來都沒有一個男人會站在自己的身後。
雖然沈蘭心從來都不畏強權,可這一刻,有一個人一直在旁邊啊的守護著。這種感覺也太好了。
三個人一同前往了劉家,很快便到了。
劉能的父親去世的早,家裏隻有一個娘,還有兩個妹妹。
兩個妹妹早已嫁人,平時劉能的母親一個人居住在劉家老宅裏。
之前劉母身體好,家務事可以自己一個人承擔。
可這兩年年紀越來越大,照顧家越來越力不從心。
而劉能常年生活的將軍府,平時並沒有什麽時間陪伴母親。
他便在人牙市場上給母親買了一個小丫鬟。
小丫鬟當初進府的時候16歲,已經在劉府伺候劉母兩年了。
劉母吃了一輩子的苦,她深知自己不過是一個平頭百姓。
所以她便讓那小丫鬟平時喚自己一聲姨娘。
兩個人也算是有個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