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九章、老子得道西關


    說來,陳博,呂文良,高存遠他們這些鑒賞大家都隻見過畫中會出現變化,那也被稱作了畫中畫,可是,在一顆木珠上邊,還能夠有如此的變化,這絕對是異相的神木了。


    在高存遠叔鑒寶的幾十年間,他都沒有見過這種異相,在他中年的時候,倒是聽他的師傅提及起這種現象,但是,那個時候,高存遠根本想象不出會是如何一番情景。


    今日,此時,他看到了,心中止不住的狂喜。


    這,這絕對是一個稀世珍寶,這有可能超越了慈禧太後的夜明珠。因為夜明珠還有十顆,但是這顆木珠,相信全天下,唯有這一顆。


    高存遠的心中這麽想,呂文良,陳博,徐宏,還有唐糖,哪一個不是這麽想。


    大家把目光再次聚集在這顆寶珠上,所有人目不轉睛地瞅著水杯。


    “又是一次變化。”


    安靜了幾分鍾後,大家又看到了,一縷紫氣在珠子的右側盤旋飄動。


    之後,珠子轉動的時間變慢,盤旋飄動的紫氣,也竟然逐漸化開了。


    刹那間,一幅圖畫又徐徐的展開。在珠子的右側,出現了一頭健碩的青牛,在牛的背上坐著一位白發老者,其眉垂鬢,其耳垂肩,其須垂膝,紅顏素袍,簡樸潔淨,充滿了道骨仙風之氣。


    珠子轉動的時候,青牛昂首揚蹄。老者坐在牛背上,逍遙自在,悠然自得,十分的生動。老者竟還是倒騎著黃牛,臉上洋溢著笑容,使得畫麵有著一絲詼諧的誌趣。


    左半邊,右半邊,珠子兩側的圖形,就這麽構成了一幅完整的圖案。


    就是這麽任性!


    就是這麽神奇!


    幾個人看愣了,看呆了,看傻了,這幅圖畫並沒有什麽虛掩,模糊,倒是越來越清晰。


    唐糖打破了相對安靜,她出聲道:“這珠子裏邊竟然有畫,這簡直是一個奇珠,陳博,你確定你當時從天竺國總理手裏拿寶珠的時候,沒有仔細挑嗎。”


    陳博冤枉啊,他當時真的隻是隨便取的,更加連自己的特異功能都沒用。


    徐宏道:“我覺得陳博哥是謙虛罷了,他現在的功力是,隨便撿東西,那都是寶貝。這怎麽說來的。”


    呂文良道:“這就是與身俱來的揀寶能力,這個東西就叫做天賦。”


    “哈哈。”


    大家笑了,陳博卻有點不好意思來,他打斷各位,問道:“呂哥,高叔,這幅畫這麽有氣勢,他是什麽圖呢?”


    陳博提出這個疑問,徐宏和唐糖也好奇了起來。一時間,對於這畫的內容,呂文良和高存遠開始認識辨識起來。


    兩人雙目死死看著畫麵,一刻不敢鬆懈。


    看了許久,高存遠終於說道:“這應該是老子,我說的這倒騎著青牛的老者應該是老子,而這雄偉城池的大門,應該就是函穀關,這領頭迎接老者的如果我沒猜錯的話就是關尹。”


    呂文良點了點頭,立即附和:“對,這的確是函穀關,老子西出函穀關是倒騎著黃牛。而函穀關的守關官員的確就是關尹。這幅畫應該是老子西出函穀關。高叔,老子西出函穀關好像還有一個故事,你給大家講講吧?”


    高存遠道:“好,那我就說一說。說這個關尹少時好觀天文、愛讀古籍,修養深厚。一日夜晚,他凝視星空,忽見東方紫雲聚集,其長三萬裏,形如飛龍,由東向西滾滾而來,他便自顧自說道:“紫氣東來三萬裏,聖人西行經此地。青牛緩緩載老翁,藏形匿跡混元氣。”


    “關尹其實早就聽說過老子的大名,於是派人清掃道路四十裏,夾道焚香,以迎聖人。果然,沒幾天,關下稀落行人中就有一老者,他倒騎著青牛而來。這老者就是老子。”


    “關尹知道老子這是要遠走高飛了,就一定要讓老子留下他的智慧來,並且始終纏著他,要他寫一點著作,作為放他出關的條件。”


    “老子當時自然是不太願意的,但是不答應關尹就不放他過關,無奈他隻得答應條件。老子沉思默想,將他的智慧就這麽一個字一個字地寫在了簡牘上,先寫了上篇,又接著寫了下篇,一寫就是幾天。寫完了一數,這上下篇共有五千來字,取名為《道德經》,上篇叫《道經》,下篇叫《德經》,又分成八十一章。於是一部“五千言”的驚天動地的偉大著作就這麽誕生了!”


    “道德經原來是這麽來的”徐宏瞪大了眼睛。


    呂文良道:“還沒有說完,你等等在發表感想。”


    呂文良一示意,徐宏立即閉嘴。


    高存遠繼續說道:“而關尹讀到這樣美妙的著作,遂決定這個邊境官他也不做了,跟老子商量之後,遂同這老子便一起出關到了西域,而後還到了印度,幫助很多人悟道成佛。”


    “又是印度天竺。西域和天竺看來真的是好地方。成神成佛都是在這裏。”陳博聽完故事,發出了不一樣的感悟。


    唐糖道:“唉,有機會我也要去天竺國走走,提升一下我的修為和覺悟。”


    聽著這兩人跑偏的見解,呂文良拉迴來話題道:“這幅畫的確是老子西出函穀關,沒錯了。”


    高存遠也是又驚又喜,好在自己最後看到了這寶珠的異相,當時阻止了呂文良貿然決定,否則這寶珠真的會蒙塵。


    那可就真的是對不起這件異寶了。


    不過,看到了老子西出函穀關的圖,下邊呂文良和高存遠還得麵臨最開始的問題,也就是這寶珠材質的判斷上。


    這是木頭沒錯,因為石頭和金屬的密度是大於水的,所以不會浮起,可即使是木頭,木頭的品種也有太多種。


    還要進一步的確定才能甄別。


    而且,什麽樣的木頭,上邊還能有異畫,這更加是呂文良和高存遠好奇的。


    此刻,唯有把寶珠拿出來,才能判斷異畫所源,以及材質所成,在征得了高存遠同意後,


    呂文良輕輕伸手,把水中的珠子拿了出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逆天透視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三瘋妖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三瘋妖孽並收藏逆天透視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