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八章、交流會鬥寶
“參加本次交流會的所有古玩價值都在三百萬以上,所以大家可以不用擔心品質。甚至,其中不乏一些精品收藏,咱們可以自由交流,呈現自己的古玩給專家看。為了讓交流會更加好看,大家可以呈寶鬥寶,由大師鑒定,下邊,古玩交流會正式開始。”
說了開始後,大家都躍躍欲試。陳博的這幅畫雖然是在昨天才完成,但是隻要懂得書畫的人觀看之後,都會覺得這幅書法的珍貴之處。
其畫作水平完全可以比擬古代一些名家,不。甚至比一些名家所畫的,還要出色。
所以,開始之後的時間,很多人都看著陳博,想著和陳博進行一番交換,當然,這之前,必然要先亮出自己的寶貝,經曆一番鬥寶。
在交流會拉開序幕後,兩個香港當地的收藏家的兩件寶物先被鑒定。
這其中有一件是一件龍山時期的玉粽,龍山時期的玉器都比較小巧,並且在玉器當中,都算的上上品,這還是一件老玉,更顯得珍貴。
但怎麽說呢,這件玉雕盡管出生的玲瓏緊致,但是在交流會上,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過去了兩三分鍾,盧錫山和萬層樓老師便看下一件。
第二件的寶物是一尊青銅鼎。
這一方青銅鼎的主人他是香港摩羅街古玩店的季秋生呈上的,原本,這家夥昨天準備的並不是這一件,可聽說這次交流會上寶物眾多,不乏重寶後,他也把自己古玩店的壓堂貨拿了出來。
說起來,這就是一尊常見的方鼎,但是一呈現出來,大家紛紛瞠目結舌,則是由於這方鼎的尺寸太嚇人了,這鼎高足足有一米開外,而周徑更是超出兩米!
不光是如此,在評委和藏友們觀瞻之後,都朝著季秋生豎起了大姆手指。
這方鼎竟然是商朝的。
說起來青銅大鼎,上三代的古物價值已經頗豐,這商朝的文物,根本不可能再被大家看到。
誰料,就是這麽一件商朝的大鼎出現在了交流會現場,那自然是光彩奪目。
“季先生,你這方鼎真的是讓我們眼前一亮。我覺得一會肯定有很多人想著和你交換,最後交流會最有價值的寶物說不定就歸屬你了呢。”鑒賞後,萬層樓萬老說。
季秋生道:“萬老,實不相瞞,我能夠拿出這件寶貝來,也是拚了。咱們這次的交流會不也希望我們都能拿出重器嗎,這商朝的方鼎盡管不如司母方鼎出名,但是實際上,也並不輸後者多少,完全可以稱為國寶重器,所以,我才拿出來讓大家瞅瞅。”
盧錫山道:“你都把店裏的鎮店之寶拿出來了,我們肯定要好好跟你鑒賞一下了,這方鼎依我看,的確屬於國家一級文物,暫定為最有價值的寶物,我們得看後邊的寶貝能不能超越你的。不過,季先生,你已經把古玩交流會的格調抬升起來了。”
接著,盧錫山道:“各位藏友,方鼎的價值我們已經評定出來了,有哪一位願意跟方鼎鬥寶一下?”
季秋生的方鼎出來後,場上沉默了許久,這會來自龍城的一位前輩站了出來。
“那我就鬥膽跟這方鼎比試一下。”
這位前輩拿出的是一幅尺幅巨大的蝦戲圖,這畫出來的瞬間其他看過這圖的皆是讚歎不已,所以,他才鼓足了勇氣。
這幅圖足有五平尺以上,素白的畫麵上,五隻形態各異的墨色河蝦在水草中盡情的嬉戲,作品乃是落款老石翁,正是齊白石。
這幅畫是齊老後期擅長的五段蝦。除了蝦的描繪,齊白石的筆觸還增添了襯托的三隻遊魚。
三條魚這會繞著一塊青石追逐,青石底下還有一隻小螃蟹,張牙舞爪的似乎想抓住小魚的尾巴,可愛的卻被一根斜長的水草纏住,整幅畫麵充滿了誌趣。
“不錯,這蝦戲圖,老張你是準備了一年吧?”和張老關係尚算不錯的盧錫山說道。
老張笑嗬嗬道:“沒有一年,也有十月懷胎。我這幅畫可是在白石老翁的故鄉,從他的後代手裏收來的。這幅畫可是唯獨我這一張了,你們要知道,白石老翁做畫,一般隻畫一個動物,被人們熟知的就是他的蝦圖,可能蝦圖傳世的不少,但我這一幅畫包含了水草、青石、魚、蝦、蟹等諸多元素,所以,罕見之至可見一斑!”
張老說的是,大家聽了皆頻頻點頭,可恭維之際,盧錫山話鋒一轉:“的確白石老人畫隻畫一種動物,並且,大家也都知道,齊白石的畫最著名的就是它的蝦圖,可以說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但是也就隻是他的蝦圖聞名遐邇,所以我真不敢說,這蝦戲魚蟹,這麽豐富的畫是不是齊白石最得意的作品了。”
聽盧錫山的話,張老的臉刷的紅了,聽盧錫山的意思,這幅畫並沒有那大鼎珍貴。
“盧老,我也帶來了一幅畫,我這是一幅張大千的金荷圖!”
老張的畫作不行,此刻來自魔都的鄭文輝把他的畫軸打開,自豪道:“這幅金荷圖可是我在法國收來的,他在30年代是被法國政府收購了,我千辛萬苦,用了十年的時間才把這一幅畫從法國迴歸祖國母親的懷抱,人都說十年磨一劍,我這十年求一圖,想來比張老弟你的十月懷胎要用心良苦多了,盧老,你幫我看看我的畫?”
說起齊白石和張大千來,他們都是近現代書畫作品的大師級人物,更是聲譽享譽國際。能在此看到兩位近代大師的超頂級畫作,估摸著也隻能是在古玩交流大會上。這不過才剛剛開始,幾位的劍拔弩張之勢瞬間叫現場的氣氛達到高潮。
就如同是打擂台,你方唱罷我登場,意圖昭然若揭!而在座位上的陳博看看樊國金,他再摸了摸自己的這幅畫,都有些心虛起來。
如果這是唐寅的那幅末代畫作,他肯定能夠把這擂台打下來,可僅僅是自己臨摹的,這就差很多了啊!
不過,陳博也不是說一點信心都沒有,倘若自己模仿的這幅畫,也能產生變化,定然可以把大家驚到,到時候,可能會有一番意想不到的效果。
“參加本次交流會的所有古玩價值都在三百萬以上,所以大家可以不用擔心品質。甚至,其中不乏一些精品收藏,咱們可以自由交流,呈現自己的古玩給專家看。為了讓交流會更加好看,大家可以呈寶鬥寶,由大師鑒定,下邊,古玩交流會正式開始。”
說了開始後,大家都躍躍欲試。陳博的這幅畫雖然是在昨天才完成,但是隻要懂得書畫的人觀看之後,都會覺得這幅書法的珍貴之處。
其畫作水平完全可以比擬古代一些名家,不。甚至比一些名家所畫的,還要出色。
所以,開始之後的時間,很多人都看著陳博,想著和陳博進行一番交換,當然,這之前,必然要先亮出自己的寶貝,經曆一番鬥寶。
在交流會拉開序幕後,兩個香港當地的收藏家的兩件寶物先被鑒定。
這其中有一件是一件龍山時期的玉粽,龍山時期的玉器都比較小巧,並且在玉器當中,都算的上上品,這還是一件老玉,更顯得珍貴。
但怎麽說呢,這件玉雕盡管出生的玲瓏緊致,但是在交流會上,真是小巫見大巫了。
過去了兩三分鍾,盧錫山和萬層樓老師便看下一件。
第二件的寶物是一尊青銅鼎。
這一方青銅鼎的主人他是香港摩羅街古玩店的季秋生呈上的,原本,這家夥昨天準備的並不是這一件,可聽說這次交流會上寶物眾多,不乏重寶後,他也把自己古玩店的壓堂貨拿了出來。
說起來,這就是一尊常見的方鼎,但是一呈現出來,大家紛紛瞠目結舌,則是由於這方鼎的尺寸太嚇人了,這鼎高足足有一米開外,而周徑更是超出兩米!
不光是如此,在評委和藏友們觀瞻之後,都朝著季秋生豎起了大姆手指。
這方鼎竟然是商朝的。
說起來青銅大鼎,上三代的古物價值已經頗豐,這商朝的文物,根本不可能再被大家看到。
誰料,就是這麽一件商朝的大鼎出現在了交流會現場,那自然是光彩奪目。
“季先生,你這方鼎真的是讓我們眼前一亮。我覺得一會肯定有很多人想著和你交換,最後交流會最有價值的寶物說不定就歸屬你了呢。”鑒賞後,萬層樓萬老說。
季秋生道:“萬老,實不相瞞,我能夠拿出這件寶貝來,也是拚了。咱們這次的交流會不也希望我們都能拿出重器嗎,這商朝的方鼎盡管不如司母方鼎出名,但是實際上,也並不輸後者多少,完全可以稱為國寶重器,所以,我才拿出來讓大家瞅瞅。”
盧錫山道:“你都把店裏的鎮店之寶拿出來了,我們肯定要好好跟你鑒賞一下了,這方鼎依我看,的確屬於國家一級文物,暫定為最有價值的寶物,我們得看後邊的寶貝能不能超越你的。不過,季先生,你已經把古玩交流會的格調抬升起來了。”
接著,盧錫山道:“各位藏友,方鼎的價值我們已經評定出來了,有哪一位願意跟方鼎鬥寶一下?”
季秋生的方鼎出來後,場上沉默了許久,這會來自龍城的一位前輩站了出來。
“那我就鬥膽跟這方鼎比試一下。”
這位前輩拿出的是一幅尺幅巨大的蝦戲圖,這畫出來的瞬間其他看過這圖的皆是讚歎不已,所以,他才鼓足了勇氣。
這幅圖足有五平尺以上,素白的畫麵上,五隻形態各異的墨色河蝦在水草中盡情的嬉戲,作品乃是落款老石翁,正是齊白石。
這幅畫是齊老後期擅長的五段蝦。除了蝦的描繪,齊白石的筆觸還增添了襯托的三隻遊魚。
三條魚這會繞著一塊青石追逐,青石底下還有一隻小螃蟹,張牙舞爪的似乎想抓住小魚的尾巴,可愛的卻被一根斜長的水草纏住,整幅畫麵充滿了誌趣。
“不錯,這蝦戲圖,老張你是準備了一年吧?”和張老關係尚算不錯的盧錫山說道。
老張笑嗬嗬道:“沒有一年,也有十月懷胎。我這幅畫可是在白石老翁的故鄉,從他的後代手裏收來的。這幅畫可是唯獨我這一張了,你們要知道,白石老翁做畫,一般隻畫一個動物,被人們熟知的就是他的蝦圖,可能蝦圖傳世的不少,但我這一幅畫包含了水草、青石、魚、蝦、蟹等諸多元素,所以,罕見之至可見一斑!”
張老說的是,大家聽了皆頻頻點頭,可恭維之際,盧錫山話鋒一轉:“的確白石老人畫隻畫一種動物,並且,大家也都知道,齊白石的畫最著名的就是它的蝦圖,可以說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但是也就隻是他的蝦圖聞名遐邇,所以我真不敢說,這蝦戲魚蟹,這麽豐富的畫是不是齊白石最得意的作品了。”
聽盧錫山的話,張老的臉刷的紅了,聽盧錫山的意思,這幅畫並沒有那大鼎珍貴。
“盧老,我也帶來了一幅畫,我這是一幅張大千的金荷圖!”
老張的畫作不行,此刻來自魔都的鄭文輝把他的畫軸打開,自豪道:“這幅金荷圖可是我在法國收來的,他在30年代是被法國政府收購了,我千辛萬苦,用了十年的時間才把這一幅畫從法國迴歸祖國母親的懷抱,人都說十年磨一劍,我這十年求一圖,想來比張老弟你的十月懷胎要用心良苦多了,盧老,你幫我看看我的畫?”
說起齊白石和張大千來,他們都是近現代書畫作品的大師級人物,更是聲譽享譽國際。能在此看到兩位近代大師的超頂級畫作,估摸著也隻能是在古玩交流大會上。這不過才剛剛開始,幾位的劍拔弩張之勢瞬間叫現場的氣氛達到高潮。
就如同是打擂台,你方唱罷我登場,意圖昭然若揭!而在座位上的陳博看看樊國金,他再摸了摸自己的這幅畫,都有些心虛起來。
如果這是唐寅的那幅末代畫作,他肯定能夠把這擂台打下來,可僅僅是自己臨摹的,這就差很多了啊!
不過,陳博也不是說一點信心都沒有,倘若自己模仿的這幅畫,也能產生變化,定然可以把大家驚到,到時候,可能會有一番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