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九章、香爐的對賭
李維江也懷疑過,可他後來看過了這批古董,自覺不錯,才打消了疑慮。他最多覺得就是這些東西來路不當,而自己隻需要給這些古董鍍鍍金,找那些鑒定大師給個鑒定證書,在參加個什麽鑒定節目曝曝光,或者在拍賣行流拍一下,這古董渾然變成了正規渠道流傳下來的俏貨了。
可當下,被一個毛頭小子懷疑是贗品。倘若真給陳博蒙對了,就是那飄花位置的釉色出了差池,自己賠掉錢,壞了瓶子都是小事,最主要的是這意味著打臉了背後的大師,以及會影響自己接下來幾千萬的大單,那才是因小失大。
李維江大概是想退縮了,但性格裏的要強注定了他不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這會,李維江有點故作聰明地道:“雙倍。你說雙倍我就信你嗎?像你這樣的年輕人十個裏邊八個可以拍著胸脯說我怎樣怎樣,可說到做到的人又能有幾個?他是答應雙倍賠償我損失,但是你這樣一個年輕人,就算你承諾了,最後不給我我還能把他怎麽樣嗎,所以,我看還是算了吧。”
李維江說著就要把自己的香爐收起來,他不想跟陳博這個瘋子打賭。誰料還沒收到爐子,陳博一伸手便把李維江擋在了身後。
接著,陳博優雅地轉身,把自己收來的那另一個香爐及時地端了出來。
盡管陳博身上沒有現金,可是這個香爐估摸著能叫李維江不再懷疑自己賠不起他錢。
陳博擺出香爐後說道:“李老板,你不是懷疑我沒錢賠你嗎,喏,你看這是什麽?”
在李維江麵前的是一個小小的香爐,香爐是銅質的,三足,一足在前,兩足在後。和自己的香爐相似的還有,這小小的香爐外壁也加著一對螭耳。
隻是這螭耳比起自己那一對來,還要小一些,僅僅是襯托。
沒錯,這香爐就是前兩天陳博從悟明和尚那裏花兩萬塊買來的。
陳博所以把它拿出來,一方麵是想做個抵押,畢竟在這節骨眼上。另外陳博多多少少知道,這香爐既然有靈氣可吸收,那麽它必然也是一件價值不菲的寶物。
這李維江在鑒賞香爐上頗有造詣,正好趁這機會給他掌眼。
陳博將香爐遞到李維江麵前,後者委實驚了一下。
關於香爐,李維江入手過的不在百隻,也有幾十。不光是大的銅、鐵香爐,小的瓷香爐,竹木器、玉香爐,甚至是少有的錫質香爐李維江都見過。
當然也包括了各種形狀的香爐,方的,圓的,四足,五足。
他是這方麵的行家,所以驚住,乃是陳博這香爐恰是佛門之地所用的法器香爐。專門是用來祭祀拜佛的。
並且,這還是住持和尚專用的焚香的精致小香爐,是擺在佛門正方的。
這香爐直接麵對的就是佛像,放置在佛像之下!
而他的妙筆生花是在這一對螭耳上邊。這一對螭耳是修飾,主體卻是做成了一個把手,把手上邊還有旋文工,做工精巧,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再有它金黃色的爐圍,上邊更是淺浮雕了一些紋飾,而這種高超的旋文工包括紋飾為魏晉南北朝的時候應用最為普遍的。
李維江對於古董的摯愛超出陳博的想象,他一見到這香爐,情不自禁地說道:“恩,這個香爐不錯。其實銅器的香爐發展有個時代特征,很容易根據它的風格判斷出來朝代。你的這一件應該是在魏晉南北朝。”
陳博問道:“怎麽說。”
李維江道:“唐以前盛行香爐,隨著唐朝時候陶瓷發展的迅猛,香爐更傾向於了瓷質,至於宋代,倒是出現了複古的鼎式香爐,但誠然已經不再具有魏晉南北朝時期香爐的那種質樸自然的氣息。”
“沒想到,你竟然會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門法器香爐。你這個香爐是從哪裏得來的?”李維江似乎忘記了和陳博爭吵的事,麵色一下和氣了許多。
陳博直言不諱:“李老板,這個香爐是一個偽僧人賣給我的。估摸著他以為這個東西不值錢,所以就當普普通通的香爐給我了。”
“是啊,是啊。”李維江重重得點頭,欣賞的目光從未離開香爐器身,“這個香爐絕對是好東西,不,應該說是上品。即便是放在你們古月齋,那也是一件蟲兒。”
陳博哪裏不知道這香爐值錢,所以並沒感覺太多驚訝。
李維江剛剛還在揣測心思,不想冒這個險,但有這麽一件香爐做餌,李維江都想著去賭一把了。
想到可能失去一件瓷質的香爐,有機會能得到此物,李維江認為值得一搏。
陳博看出了前者心思,這會借一步道:“李老板,你說這是好東西,那它比你那件香爐如何?”
“比我那件,比我那件自然是不差的。”
“李老板,那既然不差,我就把我的香爐押給你。要是我輸了,你應該就不懷疑我賠償不了你了吧?”
李維江打開天窗說亮話:“小陳,既然話說開了,那我也不妨提出我的條件,我也不要你雙倍賠償了,如果你砸壞了我的香爐,我的東西又是真品,那你就把你這件香爐還給我,你說如何?”
這個李維江真是鬼精,陳博這是魏晉南北朝的香爐啊,這年代到代,品相良好,而他那個,不過是清朝年間,這差了幾百年呢。
可陳博也不計較那麽多了,他還真能贏了自己不成,陳博道:“好啊,那就這麽說定了。”
“等一下。”或許是為了萬無一失,李維江這會走到旁邊撥了一個視頻電話。
陳博不曉得李維江突然幹什麽去了,迴來後,李維江的手機視頻中,已經是一個五十歲老者的麵孔。
“丘小君老師,我現在就要給這個香爐重新鑒定,原因是這位後生覺得您鑒定的香爐有問題,您覺得要不要讓他鑒定一下呢?”
原來,李維江是搬出來了丘小君老師,為的自然是給自己再上一次保險。
李維江也懷疑過,可他後來看過了這批古董,自覺不錯,才打消了疑慮。他最多覺得就是這些東西來路不當,而自己隻需要給這些古董鍍鍍金,找那些鑒定大師給個鑒定證書,在參加個什麽鑒定節目曝曝光,或者在拍賣行流拍一下,這古董渾然變成了正規渠道流傳下來的俏貨了。
可當下,被一個毛頭小子懷疑是贗品。倘若真給陳博蒙對了,就是那飄花位置的釉色出了差池,自己賠掉錢,壞了瓶子都是小事,最主要的是這意味著打臉了背後的大師,以及會影響自己接下來幾千萬的大單,那才是因小失大。
李維江大概是想退縮了,但性格裏的要強注定了他不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這會,李維江有點故作聰明地道:“雙倍。你說雙倍我就信你嗎?像你這樣的年輕人十個裏邊八個可以拍著胸脯說我怎樣怎樣,可說到做到的人又能有幾個?他是答應雙倍賠償我損失,但是你這樣一個年輕人,就算你承諾了,最後不給我我還能把他怎麽樣嗎,所以,我看還是算了吧。”
李維江說著就要把自己的香爐收起來,他不想跟陳博這個瘋子打賭。誰料還沒收到爐子,陳博一伸手便把李維江擋在了身後。
接著,陳博優雅地轉身,把自己收來的那另一個香爐及時地端了出來。
盡管陳博身上沒有現金,可是這個香爐估摸著能叫李維江不再懷疑自己賠不起他錢。
陳博擺出香爐後說道:“李老板,你不是懷疑我沒錢賠你嗎,喏,你看這是什麽?”
在李維江麵前的是一個小小的香爐,香爐是銅質的,三足,一足在前,兩足在後。和自己的香爐相似的還有,這小小的香爐外壁也加著一對螭耳。
隻是這螭耳比起自己那一對來,還要小一些,僅僅是襯托。
沒錯,這香爐就是前兩天陳博從悟明和尚那裏花兩萬塊買來的。
陳博所以把它拿出來,一方麵是想做個抵押,畢竟在這節骨眼上。另外陳博多多少少知道,這香爐既然有靈氣可吸收,那麽它必然也是一件價值不菲的寶物。
這李維江在鑒賞香爐上頗有造詣,正好趁這機會給他掌眼。
陳博將香爐遞到李維江麵前,後者委實驚了一下。
關於香爐,李維江入手過的不在百隻,也有幾十。不光是大的銅、鐵香爐,小的瓷香爐,竹木器、玉香爐,甚至是少有的錫質香爐李維江都見過。
當然也包括了各種形狀的香爐,方的,圓的,四足,五足。
他是這方麵的行家,所以驚住,乃是陳博這香爐恰是佛門之地所用的法器香爐。專門是用來祭祀拜佛的。
並且,這還是住持和尚專用的焚香的精致小香爐,是擺在佛門正方的。
這香爐直接麵對的就是佛像,放置在佛像之下!
而他的妙筆生花是在這一對螭耳上邊。這一對螭耳是修飾,主體卻是做成了一個把手,把手上邊還有旋文工,做工精巧,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再有它金黃色的爐圍,上邊更是淺浮雕了一些紋飾,而這種高超的旋文工包括紋飾為魏晉南北朝的時候應用最為普遍的。
李維江對於古董的摯愛超出陳博的想象,他一見到這香爐,情不自禁地說道:“恩,這個香爐不錯。其實銅器的香爐發展有個時代特征,很容易根據它的風格判斷出來朝代。你的這一件應該是在魏晉南北朝。”
陳博問道:“怎麽說。”
李維江道:“唐以前盛行香爐,隨著唐朝時候陶瓷發展的迅猛,香爐更傾向於了瓷質,至於宋代,倒是出現了複古的鼎式香爐,但誠然已經不再具有魏晉南北朝時期香爐的那種質樸自然的氣息。”
“沒想到,你竟然會有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門法器香爐。你這個香爐是從哪裏得來的?”李維江似乎忘記了和陳博爭吵的事,麵色一下和氣了許多。
陳博直言不諱:“李老板,這個香爐是一個偽僧人賣給我的。估摸著他以為這個東西不值錢,所以就當普普通通的香爐給我了。”
“是啊,是啊。”李維江重重得點頭,欣賞的目光從未離開香爐器身,“這個香爐絕對是好東西,不,應該說是上品。即便是放在你們古月齋,那也是一件蟲兒。”
陳博哪裏不知道這香爐值錢,所以並沒感覺太多驚訝。
李維江剛剛還在揣測心思,不想冒這個險,但有這麽一件香爐做餌,李維江都想著去賭一把了。
想到可能失去一件瓷質的香爐,有機會能得到此物,李維江認為值得一搏。
陳博看出了前者心思,這會借一步道:“李老板,你說這是好東西,那它比你那件香爐如何?”
“比我那件,比我那件自然是不差的。”
“李老板,那既然不差,我就把我的香爐押給你。要是我輸了,你應該就不懷疑我賠償不了你了吧?”
李維江打開天窗說亮話:“小陳,既然話說開了,那我也不妨提出我的條件,我也不要你雙倍賠償了,如果你砸壞了我的香爐,我的東西又是真品,那你就把你這件香爐還給我,你說如何?”
這個李維江真是鬼精,陳博這是魏晉南北朝的香爐啊,這年代到代,品相良好,而他那個,不過是清朝年間,這差了幾百年呢。
可陳博也不計較那麽多了,他還真能贏了自己不成,陳博道:“好啊,那就這麽說定了。”
“等一下。”或許是為了萬無一失,李維江這會走到旁邊撥了一個視頻電話。
陳博不曉得李維江突然幹什麽去了,迴來後,李維江的手機視頻中,已經是一個五十歲老者的麵孔。
“丘小君老師,我現在就要給這個香爐重新鑒定,原因是這位後生覺得您鑒定的香爐有問題,您覺得要不要讓他鑒定一下呢?”
原來,李維江是搬出來了丘小君老師,為的自然是給自己再上一次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