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後的兩年時間裏,長安做官期間,也許一直在盡量調和各方的爭鬥。】


    【後來見到李榷、郭汜倒行逆施,賈詡還以母親病逝為由,一度辭官不幹了。】


    【而等到他倆翻臉,蘭州開始陷入混戰之後,董卓的另外一個舊部張濟,就是後來偷襲曹營的張秀的叔叔帶兵進入長安進行調停。】


    【在這期間,賈詡一直在盡心幫助張濟,盡全力平息戰爭。】


    【後來賈詡的努力依然沒能挽迴局勢,自此之後,賈詡也不願意再和李榷,郭汜等人為伍。】


    【他直接去投奔了另外一位老將段威,但可惜這人不待見他。


    然後他又迴去投奔了張濟,他投奔不久之後,張濟就死了。


    之後就開始輔佐他的侄子張秀,沒過多久就發生了那場宛城之戰。】


    【原本在賈詡的建議下,張秀已經準備帶著麾下軍隊,投靠曹老板了。】


    【但是曹老板進入宛城之後,卻非要強納張秀的嬸娘。


    這個事件上當時很多張秀舊部,都覺得非常恐懼。】


    【擔心未來曹操會坑他們,所以最後賈詡為了自保,隻能給張秀出主意。


    讓張秀忽然起兵,殺了典韋和曹昂等人。


    不過宛城之戰結束之後,韓旭依然主張讓張秀投靠曹操。


    最終在官渡之戰以前,因為賈詡的建議,張秀這才徹底投靠到了曹操這邊。】


    【而從這個時候開始,賈詡開始在曹操的麾下效力了。】


    ……


    賈詡到現在為止都沒毛病啊,是一個正常謀士該給出的建議。


    比如說我們喜歡典韋,而典韋就是在賈詡的建議下,被張秀所殺。


    那麽。


    就絕對會對賈詡有意見。


    站的立場不同,所看的問題也不同。


    而賈詡背著毒士的名聲,也幹不出白衣渡江這種事啊!


    而且客觀上來講。


    賈詡這個人絕頂聰明,把人性摸的極為透徹。


    三國時期所有的謀士,賈詡的結局是最好的。


    而且還是壽終正寢,沒有被任何人迫害。


    難道。


    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當然。


    也有人說他審時度勢的天花板,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那沒毛病。


    作為人,骨子裏就是利己的,在動亂的年代如何活下去,才是他該考慮的問題。


    如果危及到自己性命的時候,絕對會想到自保。


    這是人性使然。


    不管是誰,都會先想到自己的安危,才會替別人考慮。


    ……


    【官渡之戰當中,賈詡主張速戰,而且支持曹操偷襲烏巢。


    最後曹操采納了他的建議,官渡之戰大獲全勝。】


    【而到了赤壁之戰以前,賈詡不支持曹操打這場仗。


    他認為可以靠更平和的手段解決問題。】


    【結果後來的事情,曹操在赤壁慘敗而歸,


    等到曹操征討關中的時候,賈詡又給曹操出主意。


    讓他離間馬超和韓遂,而這一次曹操采納了賈詡的主意。


    結果同樣是大獲全勝。】


    【在後來的魏國世子爭奪戰當中,賈詡有毫不猶豫的站著到了曹丕這邊。】


    【到後來曹丕成為世子之後,賈詡又開始繼續采取自保策略。


    閉門自守,從不與外人接觸,真怕曹操對自己起殺心。】


    【最終到了曹丕登基之後,賈詡一度官至太尉。】


    【更是得以善終了。】


    【這才是曆史上真實的賈詡,從始至終,賈詡幾次出所謂的毒計,都是為了自保。】


    【曆史上的賈詡他從來都沒有出過那種有啥貼合的計策!】


    【反倒是在赤壁之戰和曹丕伐吳之前,賈詡多次進行勸阻。】


    【而且如果客觀評價賈詡的那幾條計策,真的算是所謂的毒計嗎?】


    【然而到了現在,這樣的賈詡成為了很多人嘴裏的吃人魔王。】


    【動不動就把染了病的屍體扔到了敵人的軍營,


    這種事情曆史上的賈詡從來沒有做過。】


    【不光沒做過,他還很反對不必要的戰爭。】


    【對此,我們隻能說玩梗可以適度,但是因為玩梗導致我們對曆史人物產生了錯誤的認知,那就真的是不太好啊!】


    ……


    沒錯!


    我們受《三國演義》影響太深,很多人看了幾集電視劇,就把電視劇當正史。


    事實上電視劇當中很多事情,都是作者杜撰的。


    驢頭不對馬嘴。


    【死道友不死貧道,他又不是傻子,又聰明又極端利己主義,平時保持謙謙君子。


    在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脅的時候,可以損失任何人的利益。】


    【以他的心智,怎麽可能不知李榷、郭汜進入長安之後什麽後果?


    所以用計策簡單實用又可一次要你命,這就是毒士,況且毒士又不是什麽貶義詞,各為其主而已。】


    就是的。


    隻要能保證自己不死,死其他人關我什麽事?


    三國人物裏麵哪個人不是自保?隻要角度足夠刁鑽,都可以說這是自保。


    而且!


    要是把東漢崩壞的主要原因強加在賈詡身上。


    賈詡還真擔不起這個責任。


    在李榷和郭汜進入長安之前,漢朝早就已經名存實亡了。


    各地諸侯早就擁兵自立,你看漢帝發一道聖旨。


    有誰會聽他的?


    有野心的人早就開始吞並地盤,為改朝換代做準備了。


    沒野心的想偏安一隅的諸侯,都是牆頭草。


    一直縮在角落裏觀望天下大勢,隻要看著誰有可能奪得天下。


    立馬跑過去當舔狗。


    嘿,還真別說,這樣的人活的最久,而且在新朝廷建立之後,獲得的利益也是最大的。


    前提是你得懂得審時度勢。


    什麽時候該舔上去,什麽時候該保持距離。


    這些都是保命技巧,還真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轉的。


    如果有諸侯從漢末,一直到三國結束,保持中立,最後還能和平的。


    恐怕連一個人都沒有。


    在那個亂世之下,圈起一塊地來自給自足。


    你覺得沒問題?


    但是周邊的人就覺得你過得太好,就打起了你的主意。


    你要是打得過則罷,打不過的話,那你圈起來的地盤立馬就變成了別人的。


    還談什麽審時度勢?


    所以!


    在那個亂世當中,死道友不死貧道,完全正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刷的視頻通古代,古人求別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嶼島的秦大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嶼島的秦大爺並收藏我刷的視頻通古代,古人求別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