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為什麽古人說大恩如大仇?
我刷的視頻通古代,古人求別停 作者:白嶼島的秦大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為什麽古人說大恩如大仇?】
……
這個時候。
天幕又發生了變化,出現了新的標題內容。
古代封建大家長以及站在天幕下的老百姓看到這個標題之後,
也是深有感觸。
人性這個東西是不可琢磨的,就是想了千錢想萬錢。
你幫了他一次大忙,他除了不感恩你,還想讓你幫他更大的忙。
如果你沒有能力做得到,
他立馬就會生氣。
然後你們之間的關係也就莫名其妙的變得很差。
而且他以後還會特別恨你。
這就是大恩如大仇。
話說現在還有一個例子,你每天路過乞丐的時候給他10塊錢。
連續給了兩年。
到第三年的時候,有一次路過你沒給他錢。
他就會質問你為什麽不給他錢?
還會說你欠他10塊錢。
道理是一樣的。
人要沒有感恩之心,永遠都是喂不熟的狼。
……
【我們可以拿借錢做個不恰當的比喻,借幾百你隻要追著要,大多都會給你,事後就算有介懷,但也不會傷了表麵和氣。】
【而借幾十萬出去的話,如果對方沒有能力償還,那最後就隻能對簿公堂,雞飛狗跳了。】
【即便以前是再好的親人或者朋友,也很可能會變成老死不相往來的仇人。】
……
這種事例,說實在話,在古代並不多見,因為古人們把道義看的非常重。
古人就是用道德標準來製約人的行為準則。
果然要是沒有了信譽,將會寸步難行。
所以。
一般人不會幹這種事情。
古人們在看到後世之人,出現這種問題之後,難免有一些傷心。
因為他們一直所維持的傳統美德,並沒有延續到後世去。
心裏也在思考這究竟是為什麽?
……
【大恩之所以會變成大仇,說白了就是當你的恩情大到對方喘不過氣來,大到對方無論如何都還不上。
那這個時候,你們之間的平等關係就會被打破。】
【你會被動的居高臨下,而他會下意識的覺得矮你三分。
這個時候她以往對你的感激,就會變成怨恨。】
【他可能就希望,你不曾出現在她的世界裏。】
【大恩變成大仇的最終原因,問題從來不在恩上。
而是在施恩與報恩的不平等上。】
【假如受恩者還不上施恩者的幫助,那麽他會一直在施恩者麵前抬不起頭來。】
【低三下四,唯唯諾諾,時間長了,受恩者一定會心生不滿。
甚至希望用你的永遠消失來終結這段恩情。】
……
還真是這樣的。
站在天幕之下,成堆的古人們,看到這裏這才看明白了。
原來他們所說的大恩如大仇是這樣一個原因。
根本就不是說後市有沒有信譽的問題。
而是受恩者的心態問題。
如果受恩者一直覺得自己的心態不錯,施恩者也不在受恩者麵前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那這一切都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人性這個玩意兒還是經不起考究。
我施給你大恩,那麽我在你麵前就非常有優越感。
而這種優越感在受恩者看來,就是在自己麵前顯擺。
久而久之,心裏的怨恨就會加強。
當怨恨達到一定的程度,他就會想讓你消失。
即便是這份恩情還在,但至少他再也看不到你在他麵前高高在上的樣子。
他的心理壓力也會驟降。
……
【唐朝的時候,就有一個這樣活生生的例子。】
【唐肅宗時期,開封有個叫李敏勉的官員負責督斬一批囚犯。】
【囚犯裏有一個叫李九的人大喊冤枉,李勉問清事情原因後,
得知他確實有冤情,又看此人相貌,不像作奸犯科之人。
就將李九放了。】
【幾年之後,李勉辭官迴鄉。】
【在路途中經過一個小村鎮時,偶遇他之前放走的囚犯李九。】
【此時李九已經發跡,在當地小有名氣。】
【為感激他的救命之恩,便將李勉請到家中做客。】
【好酒,好菜,盛情款待之後,李九迴房與老婆商量,這個人救過我的命,我該如何報答他?】
【他老婆就說要送他1000匹絲綢,李九不同意,我的性命就值1000匹絲綢嗎?】
【兩人冥思苦想,妻子最後無奈的說,那不如我們殺了他吧。】
【李九思索片刻之後,立即答應了妻子的這個方法。】
【幸虧二人之間的對話被李勉半夜起來上茅房的仆役聽到。
他趕緊告知了李勉,李勉這才幸免於難。】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李九夫婦看似忘恩負義,心狠手辣!】
【其實是暗合了人性深暗處,某種微妙的平衡。】
【當你對一個人恩情太大時,你實際上也給對方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
【若對方無以迴報,這種心理壓力就會日積月累不能釋放。】
【如果是在雙方彼此遠離不經常接觸的情況下,這個壓力還不會爆發。】
【但如果你這位恩人介入了對方的生活,那對方的潛意識就有可能憎恨你。】
【所以在古代高風亮節的聰明人,下來講究的是施恩不圖報。
他們甚至會刻意遠離,那些他們曾經給予過大恩情的人。】
【以避免見麵了對方尷尬和窘迫,從而懷恨在心。】
……
嗯!
人類潛意識裏的東西,真的沒有辦法改變。
這其實跟人性也沒有多少關係。
如果把我們人類比作是一個虛擬的東西,那麽創世主就在製造人類的時候,在人類的靈魂深處編寫了一串類似於這樣的代碼。
這種代碼,一輩子會跟著人類,並不是說人類不感恩圖報。
隻是就覺得自身的壓力越來越大,是那種來自於還不了恩情的壓力。
說句實話。
如果雙方不在一塊兒還好,隻要在一塊兒,不管是別人還是自己,都會經常提起別人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事。
讓他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背負這種壓力。
在不堪受眾的情況下,
就會爆發出來。
這時有一片彈幕飄了進來。
【說的沒錯,我一個朋友在創業的時候,我給他墊了六七十個,現在他恨不得我馬上死。】
沒錯!
這位朋友說這話的時候,應該是他朋友把他的錢已經給還上了。
即便是還上了。
他的這位朋友心裏永遠都在想,他現在之所以創會創業成功,
就是因為有了他朋友的幫助。
也就間接的想,要是沒有他朋友的六七十萬。
就沒有他的今天。
然後壓力就越來越大,除非倆人老死不相往來。
否則!
兩人之間遲早會爆發出巨大的矛盾,到不死不休的那一刻,才會終結。
……
這個時候。
天幕又發生了變化,出現了新的標題內容。
古代封建大家長以及站在天幕下的老百姓看到這個標題之後,
也是深有感觸。
人性這個東西是不可琢磨的,就是想了千錢想萬錢。
你幫了他一次大忙,他除了不感恩你,還想讓你幫他更大的忙。
如果你沒有能力做得到,
他立馬就會生氣。
然後你們之間的關係也就莫名其妙的變得很差。
而且他以後還會特別恨你。
這就是大恩如大仇。
話說現在還有一個例子,你每天路過乞丐的時候給他10塊錢。
連續給了兩年。
到第三年的時候,有一次路過你沒給他錢。
他就會質問你為什麽不給他錢?
還會說你欠他10塊錢。
道理是一樣的。
人要沒有感恩之心,永遠都是喂不熟的狼。
……
【我們可以拿借錢做個不恰當的比喻,借幾百你隻要追著要,大多都會給你,事後就算有介懷,但也不會傷了表麵和氣。】
【而借幾十萬出去的話,如果對方沒有能力償還,那最後就隻能對簿公堂,雞飛狗跳了。】
【即便以前是再好的親人或者朋友,也很可能會變成老死不相往來的仇人。】
……
這種事例,說實在話,在古代並不多見,因為古人們把道義看的非常重。
古人就是用道德標準來製約人的行為準則。
果然要是沒有了信譽,將會寸步難行。
所以。
一般人不會幹這種事情。
古人們在看到後世之人,出現這種問題之後,難免有一些傷心。
因為他們一直所維持的傳統美德,並沒有延續到後世去。
心裏也在思考這究竟是為什麽?
……
【大恩之所以會變成大仇,說白了就是當你的恩情大到對方喘不過氣來,大到對方無論如何都還不上。
那這個時候,你們之間的平等關係就會被打破。】
【你會被動的居高臨下,而他會下意識的覺得矮你三分。
這個時候她以往對你的感激,就會變成怨恨。】
【他可能就希望,你不曾出現在她的世界裏。】
【大恩變成大仇的最終原因,問題從來不在恩上。
而是在施恩與報恩的不平等上。】
【假如受恩者還不上施恩者的幫助,那麽他會一直在施恩者麵前抬不起頭來。】
【低三下四,唯唯諾諾,時間長了,受恩者一定會心生不滿。
甚至希望用你的永遠消失來終結這段恩情。】
……
還真是這樣的。
站在天幕之下,成堆的古人們,看到這裏這才看明白了。
原來他們所說的大恩如大仇是這樣一個原因。
根本就不是說後市有沒有信譽的問題。
而是受恩者的心態問題。
如果受恩者一直覺得自己的心態不錯,施恩者也不在受恩者麵前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
那這一切都沒有任何問題。
但是人性這個玩意兒還是經不起考究。
我施給你大恩,那麽我在你麵前就非常有優越感。
而這種優越感在受恩者看來,就是在自己麵前顯擺。
久而久之,心裏的怨恨就會加強。
當怨恨達到一定的程度,他就會想讓你消失。
即便是這份恩情還在,但至少他再也看不到你在他麵前高高在上的樣子。
他的心理壓力也會驟降。
……
【唐朝的時候,就有一個這樣活生生的例子。】
【唐肅宗時期,開封有個叫李敏勉的官員負責督斬一批囚犯。】
【囚犯裏有一個叫李九的人大喊冤枉,李勉問清事情原因後,
得知他確實有冤情,又看此人相貌,不像作奸犯科之人。
就將李九放了。】
【幾年之後,李勉辭官迴鄉。】
【在路途中經過一個小村鎮時,偶遇他之前放走的囚犯李九。】
【此時李九已經發跡,在當地小有名氣。】
【為感激他的救命之恩,便將李勉請到家中做客。】
【好酒,好菜,盛情款待之後,李九迴房與老婆商量,這個人救過我的命,我該如何報答他?】
【他老婆就說要送他1000匹絲綢,李九不同意,我的性命就值1000匹絲綢嗎?】
【兩人冥思苦想,妻子最後無奈的說,那不如我們殺了他吧。】
【李九思索片刻之後,立即答應了妻子的這個方法。】
【幸虧二人之間的對話被李勉半夜起來上茅房的仆役聽到。
他趕緊告知了李勉,李勉這才幸免於難。】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李九夫婦看似忘恩負義,心狠手辣!】
【其實是暗合了人性深暗處,某種微妙的平衡。】
【當你對一個人恩情太大時,你實際上也給對方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
【若對方無以迴報,這種心理壓力就會日積月累不能釋放。】
【如果是在雙方彼此遠離不經常接觸的情況下,這個壓力還不會爆發。】
【但如果你這位恩人介入了對方的生活,那對方的潛意識就有可能憎恨你。】
【所以在古代高風亮節的聰明人,下來講究的是施恩不圖報。
他們甚至會刻意遠離,那些他們曾經給予過大恩情的人。】
【以避免見麵了對方尷尬和窘迫,從而懷恨在心。】
……
嗯!
人類潛意識裏的東西,真的沒有辦法改變。
這其實跟人性也沒有多少關係。
如果把我們人類比作是一個虛擬的東西,那麽創世主就在製造人類的時候,在人類的靈魂深處編寫了一串類似於這樣的代碼。
這種代碼,一輩子會跟著人類,並不是說人類不感恩圖報。
隻是就覺得自身的壓力越來越大,是那種來自於還不了恩情的壓力。
說句實話。
如果雙方不在一塊兒還好,隻要在一塊兒,不管是別人還是自己,都會經常提起別人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事。
讓他日複一日年複一年的背負這種壓力。
在不堪受眾的情況下,
就會爆發出來。
這時有一片彈幕飄了進來。
【說的沒錯,我一個朋友在創業的時候,我給他墊了六七十個,現在他恨不得我馬上死。】
沒錯!
這位朋友說這話的時候,應該是他朋友把他的錢已經給還上了。
即便是還上了。
他的這位朋友心裏永遠都在想,他現在之所以創會創業成功,
就是因為有了他朋友的幫助。
也就間接的想,要是沒有他朋友的六七十萬。
就沒有他的今天。
然後壓力就越來越大,除非倆人老死不相往來。
否則!
兩人之間遲早會爆發出巨大的矛盾,到不死不休的那一刻,才會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