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朱允炆的各種騷操作斷送了他的皇帝位
我刷的視頻通古代,古人求別停 作者:白嶼島的秦大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難怪後世網友們對朱允炆的神操作,嗤之以鼻。
50萬的中央軍討伐3萬地方軍,都不明白他是怎麽輸的。
這裏麵如果沒有朱允炆,削藩削的那麽狠。
其他叔叔也肯定跑過來替他勤王。
現在好了。
他就成了孤家寡人一個,導致駐地的南下之路特別順暢。
但是!
後世網友們又驚歎朱棣的運氣就是好,但凡有一個環節出問題,他就完蛋。
而且!
當時李景隆都打到燕京了,然後竟然莫名其妙的撤退了。
然後也就沒有然後了。
如果說李景隆跟朱迪不是一夥兒的,根本就說不通啊。
而且!
朱棣的上位版本是地獄級別的,簡直比李世民剛出玄武門之變還要驚險萬分。
一步踏錯,將會萬劫不複。
……
【後來靖難之役剛開始,朝廷隻能啟用耿丙文這個年紀將近70歲的老將。】
【耿炳文的能力沒得說,經驗也很豐富。
可他畢竟已經快70歲了。】
【精力各方麵都是直線下滑。】
【最大的問題還是這個耿炳文,他是擅長守城的。
這個歲數領兵出征。
還是要差點兒意思。】
【所以對於耿炳文的人事安排,就非常有問題。】
【可即便如此,耿炳文再差,也比後來接替他的李景隆強多了。】
【畢竟李景隆沒什麽經驗,就算擊敗不了朱棣,
靠他自己的能力,守住整條防線,不讓朱棣進一步突破還是可以做到的。】
【結果朱允炆,再次聽了那個黃子橙的建議。
要換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來取代耿炳文。】
……
哈哈哈……
這就太逗了,
李景隆就是一個二代,戰事經驗欠缺,朱永文怎麽敢把幾十萬大軍,交給這種貨色呢?
事實證明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朱允炆有黃子橙這個豬隊友,而朱允炆非常聽黃子橙的。
幾乎把朝廷裏所有正確的意見全部排除了。
他不失敗,誰失敗?
就算是把劉禪放到他這個位置上,也不可能失敗。
總而言之,
朱允炆他就不具備做皇帝的能力,是朱元璋非得把他按在那個位置上的。
【李景隆在出征之前,還賜給他了通天犀帶。
甚至到長江邊兒上為他送行。】
【以此來給李景隆做信用背書,朱永文這個換將的舉動。
大家看著都眼熟吧?】
【是不是想起了長平之戰呢?】
【趙括當年不就換下了廉頗嗎?】
【朱永文幹的這個事兒,比趙王還要愚蠢百倍。】
【長平之戰雙方的情況,是秦強,趙弱。】
【弱小的一方就得冒險,用速勝的法子還情有可原。】
【靖難之役,他是這個情況嗎?】
【朱允炆麾下可是號稱百萬大軍啊,這不比朱棣那個造反的藩王,強大太多了嗎?】
【越是強的對手,就越要求穩,不可貿然出擊。】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李景隆把仗打成什麽樣子了?】
【最大的問題還不是李景隆他的能力不行。
他是不是二五仔,養寇自重的嫌疑非常大。】
【五六十萬的大軍全被李景隆給報銷了。】
【最後還舔著個臉,迴到南京城給朱永文報大捷了。】
【滿朝文武聽到這個信兒都氣炸了。
方孝孺當場就要求處死李景隆,就連當初舉薦他的黃子橙都想殺了李景隆。】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朱永文居然神奇般的放過了李景隆。】
【還對他繼續委以重任。】
【等到朱棣打到南京城之時,李景隆親自為朱棣打開了大門。】
【成為了靖難之役中最大的功臣,而且沒有之一。】
【想想曆史上,每個藩王造反之時能碰上這麽個幸運大禮包呢?】
【朱永文就是典型的那種德不配位啊!】
【大家想想身邊,很多年紀很輕的人,發財之後是守不住自己的財富的。】
【就是說以他的才智,德行,駕馭不了他現在擁有的財富。】
【朱允文也是一樣的。】
【他駕馭不了朱元璋留給他的這個天下。】
【命運是由無數個細節組成的。】
【而這句話恰好詮釋了朱永文的失敗。】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失誤,最終造成了無法挽迴的局麵。
如果朱永文在某個環節,能夠做出不同的決定。】
【或許朱棣永遠都不可能從一名藩王躍升成為皇帝。】
【而朱棣的成功也並非源於一己之力,而是建立在那個,完美的失誤之上。】
……
所以說!
朱棣並不是命好。
而他就是真命天子。
當時朱元璋就應該把皇位傳給朱棣,而不是傳給他的孫子。
朱元璋狠心了一輩子,最後朱標死了之後,就想讓皇位在朱標一脈繼續傳承下去。
所以才選擇了他的孫子。
而他在臨死之前,利用自己的餘威,將那些能威脅到他大孫子的文臣武將全部砍了一遍。
以為這樣,就可以讓他的孫子永絕後患了。
可是他萬萬沒想到,他孫子的騷操作,一年當中廢了五個藩王。
最終導致朱棣下定決心起兵以清君側的名義奪取皇位。
他要是不這麽幹的話,
遲早要死在朱永文的手裏。
……
【朱元璋想的是把軍權留給家人,對抗文官集團和勳貴集團。】
【結果他把他爺爺的執政方針都給否了,又沒有替換的執政方針,就非常迷惑。】
【感覺跟玩一樣。】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對麵叔叔們所掌握的軍權都非常恐怖。
拿什麽跟人家玩兒?】
雖然說朱棣是僥幸獲得了皇位,但是根據後來大明朝的發展,
朱棣是能當得起這個皇帝的。
而且他一生幾乎都沒怎麽閑著,當了皇帝之後,五征漠北。
最後還死在了征北途中。
可以說。
朱棣為了能死後在列祖列宗麵前抬得起頭。
在他活著的時候,幹了他所能幹到的所有事情。
……
【我們還經常調侃劉禪是扶不起的阿鬥。
事實上朱允炆才是爛泥扶不上牆。】
其實說到這裏。
就不得不提一下他的爹朱標了。
因為這個人簡直太厲害了,在他活著的時候就是要把他培養成準皇帝。
沒想到他會那麽早死。
導致朱允炆還沒有培養多長時間,就走馬上任了。
要是老朱再能活個10年8年,
靖難之役也許就不會有了。
50萬的中央軍討伐3萬地方軍,都不明白他是怎麽輸的。
這裏麵如果沒有朱允炆,削藩削的那麽狠。
其他叔叔也肯定跑過來替他勤王。
現在好了。
他就成了孤家寡人一個,導致駐地的南下之路特別順暢。
但是!
後世網友們又驚歎朱棣的運氣就是好,但凡有一個環節出問題,他就完蛋。
而且!
當時李景隆都打到燕京了,然後竟然莫名其妙的撤退了。
然後也就沒有然後了。
如果說李景隆跟朱迪不是一夥兒的,根本就說不通啊。
而且!
朱棣的上位版本是地獄級別的,簡直比李世民剛出玄武門之變還要驚險萬分。
一步踏錯,將會萬劫不複。
……
【後來靖難之役剛開始,朝廷隻能啟用耿丙文這個年紀將近70歲的老將。】
【耿炳文的能力沒得說,經驗也很豐富。
可他畢竟已經快70歲了。】
【精力各方麵都是直線下滑。】
【最大的問題還是這個耿炳文,他是擅長守城的。
這個歲數領兵出征。
還是要差點兒意思。】
【所以對於耿炳文的人事安排,就非常有問題。】
【可即便如此,耿炳文再差,也比後來接替他的李景隆強多了。】
【畢竟李景隆沒什麽經驗,就算擊敗不了朱棣,
靠他自己的能力,守住整條防線,不讓朱棣進一步突破還是可以做到的。】
【結果朱允炆,再次聽了那個黃子橙的建議。
要換李文忠的兒子李景隆,來取代耿炳文。】
……
哈哈哈……
這就太逗了,
李景隆就是一個二代,戰事經驗欠缺,朱永文怎麽敢把幾十萬大軍,交給這種貨色呢?
事實證明不怕神一樣的對手,就怕豬一樣的隊友。
朱允炆有黃子橙這個豬隊友,而朱允炆非常聽黃子橙的。
幾乎把朝廷裏所有正確的意見全部排除了。
他不失敗,誰失敗?
就算是把劉禪放到他這個位置上,也不可能失敗。
總而言之,
朱允炆他就不具備做皇帝的能力,是朱元璋非得把他按在那個位置上的。
【李景隆在出征之前,還賜給他了通天犀帶。
甚至到長江邊兒上為他送行。】
【以此來給李景隆做信用背書,朱永文這個換將的舉動。
大家看著都眼熟吧?】
【是不是想起了長平之戰呢?】
【趙括當年不就換下了廉頗嗎?】
【朱永文幹的這個事兒,比趙王還要愚蠢百倍。】
【長平之戰雙方的情況,是秦強,趙弱。】
【弱小的一方就得冒險,用速勝的法子還情有可原。】
【靖難之役,他是這個情況嗎?】
【朱允炆麾下可是號稱百萬大軍啊,這不比朱棣那個造反的藩王,強大太多了嗎?】
【越是強的對手,就越要求穩,不可貿然出擊。】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李景隆把仗打成什麽樣子了?】
【最大的問題還不是李景隆他的能力不行。
他是不是二五仔,養寇自重的嫌疑非常大。】
【五六十萬的大軍全被李景隆給報銷了。】
【最後還舔著個臉,迴到南京城給朱永文報大捷了。】
【滿朝文武聽到這個信兒都氣炸了。
方孝孺當場就要求處死李景隆,就連當初舉薦他的黃子橙都想殺了李景隆。】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朱永文居然神奇般的放過了李景隆。】
【還對他繼續委以重任。】
【等到朱棣打到南京城之時,李景隆親自為朱棣打開了大門。】
【成為了靖難之役中最大的功臣,而且沒有之一。】
【想想曆史上,每個藩王造反之時能碰上這麽個幸運大禮包呢?】
【朱永文就是典型的那種德不配位啊!】
【大家想想身邊,很多年紀很輕的人,發財之後是守不住自己的財富的。】
【就是說以他的才智,德行,駕馭不了他現在擁有的財富。】
【朱允文也是一樣的。】
【他駕馭不了朱元璋留給他的這個天下。】
【命運是由無數個細節組成的。】
【而這句話恰好詮釋了朱永文的失敗。】
【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失誤,最終造成了無法挽迴的局麵。
如果朱永文在某個環節,能夠做出不同的決定。】
【或許朱棣永遠都不可能從一名藩王躍升成為皇帝。】
【而朱棣的成功也並非源於一己之力,而是建立在那個,完美的失誤之上。】
……
所以說!
朱棣並不是命好。
而他就是真命天子。
當時朱元璋就應該把皇位傳給朱棣,而不是傳給他的孫子。
朱元璋狠心了一輩子,最後朱標死了之後,就想讓皇位在朱標一脈繼續傳承下去。
所以才選擇了他的孫子。
而他在臨死之前,利用自己的餘威,將那些能威脅到他大孫子的文臣武將全部砍了一遍。
以為這樣,就可以讓他的孫子永絕後患了。
可是他萬萬沒想到,他孫子的騷操作,一年當中廢了五個藩王。
最終導致朱棣下定決心起兵以清君側的名義奪取皇位。
他要是不這麽幹的話,
遲早要死在朱永文的手裏。
……
【朱元璋想的是把軍權留給家人,對抗文官集團和勳貴集團。】
【結果他把他爺爺的執政方針都給否了,又沒有替換的執政方針,就非常迷惑。】
【感覺跟玩一樣。】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對麵叔叔們所掌握的軍權都非常恐怖。
拿什麽跟人家玩兒?】
雖然說朱棣是僥幸獲得了皇位,但是根據後來大明朝的發展,
朱棣是能當得起這個皇帝的。
而且他一生幾乎都沒怎麽閑著,當了皇帝之後,五征漠北。
最後還死在了征北途中。
可以說。
朱棣為了能死後在列祖列宗麵前抬得起頭。
在他活著的時候,幹了他所能幹到的所有事情。
……
【我們還經常調侃劉禪是扶不起的阿鬥。
事實上朱允炆才是爛泥扶不上牆。】
其實說到這裏。
就不得不提一下他的爹朱標了。
因為這個人簡直太厲害了,在他活著的時候就是要把他培養成準皇帝。
沒想到他會那麽早死。
導致朱允炆還沒有培養多長時間,就走馬上任了。
要是老朱再能活個10年8年,
靖難之役也許就不會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