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獨屬於華夏人的浪漫,我們碗中有糧,心中有你!】


    ……


    前麵的視頻中還在強調,如果想延長一個古代王朝的壽命,就必須要做兩點改革。


    第一是改進武器裝備,第二是控製人口,增加糧食畝產量。


    那麽!


    接下來的這一位,他做到了。


    ……


    【十裏長街送袁老,傾一城之花送別一人。】


    【三年前,長鯊街頭下著漫天大雨,無數市民淋著大雨排起長隊,隻為送行袁爺爺。】


    【那一天,整座長鯊城的鮮花全被大家搶購一空。】


    【市民紛紛買來獻給袁老,手寫的悼念詞上,早已分不清是雨水還是淚水。】


    【但每句話都是感激他的恩情,在袁老母校,學生們自發獻花鞠躬。】


    【給予袁老雕像最高的敬意,而那一大片花海緊緊簇擁,是學生們對他的不舍和敬意。】


    【更讓人為之動容的是,有一位老鄉在醫院門前。


    送來了三束帶著泥土的水稻。】


    【這是他給人民的饋贈,也是人民為他踐行的禮物。


    當靈車緩緩駛出醫院後,全部車輛鳴笛速行。】


    【道路兩邊更是站滿了替袁老送行的人民。】


    【這場麵感動的無數人潸然淚下。】


    【所以說我們能有今天,全靠袁老一個人。】


    【我們碗中有糧,心中有你。】


    【雖然時代不同了,但華夏兒女依然心懷憧憬!】


    【前來送別的有本地人,也有驅車而來的外地人。】


    【他們每個人都想著,能親自送袁老最後一程。】


    【如今能讓14億人吃飽飯,也算完成了她當初的承諾。】


    【袁爺爺為我國雜交水稻事業,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


    【他說他骨子裏就是個農民,如今三年轉瞬即逝。


    袁爺爺的雜交水稻,依然養育著我們中華兒女。】


    【袁爺爺自始至終,無不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


    ……


    看到這裏。


    古代位麵的老百姓,大體已經看懂了。


    在上上個視頻當中,天幕就說南方的水稻可以進行改良。


    改良之後畝產大增,可以養活更多人。


    古時候的人口,在清朝末年最盛的時候也才四億。


    如今後世有14億人,多了差不多四倍,可見雜交水稻的威力。


    所以。


    這一點,古代帝王們看到之後一定要學習。


    哪怕最後沒有培植成功。


    經過幾代人的努力,一定會成功的。


    ……


    老朱看著天幕,捶胸頓足啊!


    “這天幕光說水稻畝產增加了,可是沒說辦法呀?”


    “什麽雜交?”


    “怎麽嫁接?如何培育?那是一個字兒都沒說呀。”


    “這讓人如何是好?”


    他急得團團轉,但是又無可奈何。


    隻能讓人在全國範圍內尋找對種糧食有經驗的人。


    專門在京城給他劃一片田,讓他在這裏搞實驗。


    隻要來年的糧食增產,哪怕多收一粒米,都將封侯拜相。


    如果失敗了也沒關係,繼續尋找方法,幹就完了。


    後人能做到的事情,他也能做到。


    ……


    站在天幕下,無數的老百姓,看到後世人對袁爺爺的愛,也淚目了。


    這裏相當於是神農嚐百草一樣的功績了。


    神農已經被人封神。


    那麽。


    袁爺爺也一定被後世人封神了吧?


    ……


    【時間過得好快啊!轉眼間袁爺爺已經離開我們三年了。


    說實話,這是我第一次為一個素不相識的人悲傷,很痛,很痛……】


    華夏人是能夠共情的。


    也是會感恩的。


    要是沒有他,我們現在還餓著肚子呢。


    小時候物產沒有那麽豐富,全國上下都有一句口號。


    那就是不能浪費一粒糧食。


    而且我們學的課本上,一直都在強調這件事情。


    就這樣告訴我們。


    我們國家現在糧食產量並不高,要珍惜每一粒糧食。


    直到現在。


    哪怕掉在地上的米粒兒,經過饑荒的那一代人,


    都得把它撿起來放進嘴裏。


    這就是刻在骨子裏的教養。


    ……


    【俠之大者,為國為民,故犧牲而不惜,其人其事,與日月以爭光。】


    這句話雖然有些拗口,


    但總體而言,就是對袁爺爺這種人最好的標榜。


    他們活著的時候,讓我們飽腹。


    雖然人已經離開了,


    但好像又沒有完全離開。


    生活中!


    到處都有他的影子。


    還有些網友說,就感覺隻過了幾天而已。


    完全沒有疏離感。


    ……


    【那天晚上我們的食堂隻有米飯,餐盤裏是最幹淨的一次,大家也沒有往日的嬉笑,隻是埋著頭扒拉米飯。


    從那天開始我突然意識到,現在能吃飽不是因為我多厲害。


    而是因為他,也是從那天開始嚴肅的教育我的孩子不可以浪費糧食。】


    對呀!


    未曾謀麵,深受其恩!


    他是無可替代的,獨一無二的先輩。


    天佑中華,這幾個字也不是僅僅是說說而已。


    每當華夏民族麵臨危難之際,


    總有英雄橫空出世,拯救華夏於危難。


    其實在袁老走的那一天,大家的心情都很低落。


    我敢說。


    沒有一個華夏人心裏沒有他。


    沒有一個華夏人提到他的離開,會嘻嘻哈哈。


    隻會默默的抹眼淚。


    ……


    【我還記得那天下午,我們正在上課呢。


    老師的手機放在一邊。


    聽到一聲消息提醒,老師隻是瞅了一眼。


    然後再說話的時候就哽咽了。


    我們不知道究竟發生了什麽,接下來,老師聲淚俱下的把這個消息講給我們聽。】


    【然後。】


    【整個教室沉默了好久,記得那一堂課,我們後來就沒有再上下去了。】


    嗯!


    袁老曾是我們這一代人應該追的星。


    即便是過去百年,千年,哪怕是萬年。


    袁爺爺的名字,依然會被人們提起。


    他的事跡,依然會被人們津津樂道。


    雖然以後的人不至於為他而哭泣,但他們肚子裏下去的糧食,一定是袁爺爺給他們吃的。


    ……


    一生一件事,滿桌滿口香,食神陳鶴歸,天喜人悲傷。


    神農歸位,山河同泣!


    袁公千古,稻香綿長!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刷的視頻通古代,古人求別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嶼島的秦大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嶼島的秦大爺並收藏我刷的視頻通古代,古人求別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