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項羽為什麽不肯迴江東?
我刷的視頻通古代,古人求別停 作者:白嶼島的秦大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項羽為什麽不肯迴江東,而選擇在烏江別自刎呢?】
【項羽為什麽自殺?為什麽兵敗之後不願意東山再起?
這裏邊有一個道理,項羽是有一定的貴族精神的一個人。
項羽不願意因為自己再去連累江東的父老兄弟。
他覺得自己戰敗了,如果東山再起的話,還要到江東去發動江東的子弟兵。
而當年他是在江東帶著8000子弟兵渡江而息的。】
【現在沒有一個人迴去,就他一個人迴去,怎麽有臉麵對江東父老呢?】
【他怎麽能夠忍心再去發動江東父老,為了他的江山而去血拚呢?】
【所以在抵擋了一陣之後,自殺了。】
……
天幕播放到這裏。
天幕下古代位麵的古人,仿佛穿越迴那個烽火連天的時代。
感受到了項羽內心的波瀾狀況。
烏江之畔,風起雲湧。
項羽孤身立於岸邊,身後追兵如潮,眼前是滔滔江水。
這一刻,曆史仿佛凝固。
留給後人無盡遐想。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是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這位曾經的西楚霸王,此刻心中也五味雜陳。
他迴想起自己的一生。
從起兵反秦到稱霸一方,再到如今的窮途末路,不禁感慨萬千。
他的眼神中既有不甘,也有釋然。
既有對過去的懷念,也有對未來的迷茫。
麵對烏江。
項羽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過江重整旗鼓,二是就此了斷,保留最後的尊嚴。
然而項羽選擇了後者,這並非是因為他沒有勇氣麵對失敗。
而是因為他深知,此時的自己失去了民心,失去了曾經的戰友。
更是失去了那份逐鹿天下的豪情。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然則霸王心已死,烏江自刎成絕唱。
這一刻。
這個畫麵在古人們的心中具象化了。
“他雖然殘暴,依舊是一代雄主。”
“可惜了。”
有些古人們,在被朝廷壓榨的時候,就會想起項羽的威猛。
如果。
現在有一個項羽一般的人物,帶領他們起來反抗朝廷。
他們會毫不猶豫的跟著造反的。
因為人們心中已經生出了,憑什麽你們一代又一代的掠奪我們?
當年的那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話,一直在他們心裏翻騰。
當時農民幫你的時候,是讓你建立一個新的國家,是要對農民好的。
可是現在呢?
老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
這樣的朝廷要他來幹什麽呢?
……
【當你沒錢迴家過年的時候,你才會明白項羽為什麽不肯迴江東。】
迴到家裏。
家裏的長輩問你,為何破衣爛衫的,還一個人迴來,你怎麽迴答?
看到這條彈幕飛進天幕裏的古人,關注點立即發生了變化。
因為他們看到了過年二字。
“原來後世的人也過年啊!”
“這個好,最起碼咱們的傳統美德一樣沒落的流傳了下去。”
“不過,聽他們的口氣說,如果沒掙到錢就不迴家過年了。
難道一家團圓比掙錢還重要嗎?”
“那當然重要了,聽這位的口氣一定是個商人。
商人沒掙到錢,家裏又沒地可種,一家人還過什麽年?”
“有道理!”
……
【霸王,當初我兒子、孫子跟你出去打天下,如今怎麽隻有您自己迴來呢?】
哈哈哈……
這句話對項羽這種感情細膩的人聽到,直接就是絕殺呀。
就相當於我們帶著兄弟們出去創業,自己掙的盆滿缽滿。
而其他兄弟什麽都沒得到,你還有臉再迴你們村兒嗎?
長輩一句話問的你都沒臉活了。
……
【都知道項羽有8000親兵,直至8000親兵戰死無臉迴江東,才知道那8000人都是項羽的九族。
九族消消樂了,迴去幹嘛?】
這麽一說,大家好像又都明白了。
但是。
老百姓們此時心裏出現了一個疑問。
要是當時垓下被圍的是劉邦,劉邦會自殺嗎?
當然不會。
他在逃跑的時候連父親,老婆,孩子都不要的人。
怎麽可能會在乎父老們對他的看法呢?
……
【難怪後麵三國時期,江東都成了鼠輩了,好漢都跟項羽出來完了呀。】
反正白衣渡江這件事情,會一直被人們所詬病。
因為在那個講義氣的年代,有人使用了計謀,殺了當時最忠義的關二爺,完全不講武德。
而且。
現在關二爺已經被人們捧到了神壇的地位。
那麽。
江東鼠輩,就會永遠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否則!
信仰將會崩塌。
……
大秦位麵。
嬴政撇了撇嘴。
“這人不熟悉,不知全貌,不予評論。”
……
大漢位麵。
劉邦看到天幕上在說項羽,鄙夷的看了一眼天幕上影視形象中項羽的形象。
“這爭天下真的就是一個謀略,他那麽自傲,臉皮那麽薄,還出來混個啥?”
……
大唐位麵。
李世民倒是對這位烏江自刎的霸王,有些惺惺相惜之感。
或許當時他率500唐軍精銳,就敢迎戰王世充1萬大軍。
當時心裏想的大概就是霸王項羽吧?
“自傲、自負,貴族精神,在那個年代,這些詞兒都是他身上的包袱。”
“反觀劉邦身上就沒有這些包袱。”
“所以項羽的失敗是注定的。”
“再者說,項羽生性殘暴,天下不需要一個殘暴的君主。
所以上天選擇了劉邦。”
……
大明位麵。
“性格決定命運啊!”
朱元璋感歎了一句。
自霸王之後,無一人有如此高的戰力。
千百年來就此一人。
但是!
就算他力能扛鼎,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又有什麽用呢?
國家是一群人組成的,不是一個人的獨舞。
很顯然。
項羽想要憑借自己的一身力氣,來獲取天下。
有些想當然了。
他朱元璋,不也是靠著他的淮西子弟們一步一步殺到皇位的嗎?
那假如我朱元璋兵敗,所有人都沒了。
他如何迴他的老家鳳陽,麵對父老鄉親們呢?
所以!
這種事放在誰身上都是一樣的。
隻不過。
史書上記載的這些人都是成功了的。
我們之所以被稱為人,就是有感情羈絆的。
如果沒有感情,
那跟冷血動物有什麽區別?
【項羽為什麽自殺?為什麽兵敗之後不願意東山再起?
這裏邊有一個道理,項羽是有一定的貴族精神的一個人。
項羽不願意因為自己再去連累江東的父老兄弟。
他覺得自己戰敗了,如果東山再起的話,還要到江東去發動江東的子弟兵。
而當年他是在江東帶著8000子弟兵渡江而息的。】
【現在沒有一個人迴去,就他一個人迴去,怎麽有臉麵對江東父老呢?】
【他怎麽能夠忍心再去發動江東父老,為了他的江山而去血拚呢?】
【所以在抵擋了一陣之後,自殺了。】
……
天幕播放到這裏。
天幕下古代位麵的古人,仿佛穿越迴那個烽火連天的時代。
感受到了項羽內心的波瀾狀況。
烏江之畔,風起雲湧。
項羽孤身立於岸邊,身後追兵如潮,眼前是滔滔江水。
這一刻,曆史仿佛凝固。
留給後人無盡遐想。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是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這位曾經的西楚霸王,此刻心中也五味雜陳。
他迴想起自己的一生。
從起兵反秦到稱霸一方,再到如今的窮途末路,不禁感慨萬千。
他的眼神中既有不甘,也有釋然。
既有對過去的懷念,也有對未來的迷茫。
麵對烏江。
項羽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過江重整旗鼓,二是就此了斷,保留最後的尊嚴。
然而項羽選擇了後者,這並非是因為他沒有勇氣麵對失敗。
而是因為他深知,此時的自己失去了民心,失去了曾經的戰友。
更是失去了那份逐鹿天下的豪情。
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然則霸王心已死,烏江自刎成絕唱。
這一刻。
這個畫麵在古人們的心中具象化了。
“他雖然殘暴,依舊是一代雄主。”
“可惜了。”
有些古人們,在被朝廷壓榨的時候,就會想起項羽的威猛。
如果。
現在有一個項羽一般的人物,帶領他們起來反抗朝廷。
他們會毫不猶豫的跟著造反的。
因為人們心中已經生出了,憑什麽你們一代又一代的掠奪我們?
當年的那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話,一直在他們心裏翻騰。
當時農民幫你的時候,是讓你建立一個新的國家,是要對農民好的。
可是現在呢?
老百姓都快活不下去了。
這樣的朝廷要他來幹什麽呢?
……
【當你沒錢迴家過年的時候,你才會明白項羽為什麽不肯迴江東。】
迴到家裏。
家裏的長輩問你,為何破衣爛衫的,還一個人迴來,你怎麽迴答?
看到這條彈幕飛進天幕裏的古人,關注點立即發生了變化。
因為他們看到了過年二字。
“原來後世的人也過年啊!”
“這個好,最起碼咱們的傳統美德一樣沒落的流傳了下去。”
“不過,聽他們的口氣說,如果沒掙到錢就不迴家過年了。
難道一家團圓比掙錢還重要嗎?”
“那當然重要了,聽這位的口氣一定是個商人。
商人沒掙到錢,家裏又沒地可種,一家人還過什麽年?”
“有道理!”
……
【霸王,當初我兒子、孫子跟你出去打天下,如今怎麽隻有您自己迴來呢?】
哈哈哈……
這句話對項羽這種感情細膩的人聽到,直接就是絕殺呀。
就相當於我們帶著兄弟們出去創業,自己掙的盆滿缽滿。
而其他兄弟什麽都沒得到,你還有臉再迴你們村兒嗎?
長輩一句話問的你都沒臉活了。
……
【都知道項羽有8000親兵,直至8000親兵戰死無臉迴江東,才知道那8000人都是項羽的九族。
九族消消樂了,迴去幹嘛?】
這麽一說,大家好像又都明白了。
但是。
老百姓們此時心裏出現了一個疑問。
要是當時垓下被圍的是劉邦,劉邦會自殺嗎?
當然不會。
他在逃跑的時候連父親,老婆,孩子都不要的人。
怎麽可能會在乎父老們對他的看法呢?
……
【難怪後麵三國時期,江東都成了鼠輩了,好漢都跟項羽出來完了呀。】
反正白衣渡江這件事情,會一直被人們所詬病。
因為在那個講義氣的年代,有人使用了計謀,殺了當時最忠義的關二爺,完全不講武德。
而且。
現在關二爺已經被人們捧到了神壇的地位。
那麽。
江東鼠輩,就會永遠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否則!
信仰將會崩塌。
……
大秦位麵。
嬴政撇了撇嘴。
“這人不熟悉,不知全貌,不予評論。”
……
大漢位麵。
劉邦看到天幕上在說項羽,鄙夷的看了一眼天幕上影視形象中項羽的形象。
“這爭天下真的就是一個謀略,他那麽自傲,臉皮那麽薄,還出來混個啥?”
……
大唐位麵。
李世民倒是對這位烏江自刎的霸王,有些惺惺相惜之感。
或許當時他率500唐軍精銳,就敢迎戰王世充1萬大軍。
當時心裏想的大概就是霸王項羽吧?
“自傲、自負,貴族精神,在那個年代,這些詞兒都是他身上的包袱。”
“反觀劉邦身上就沒有這些包袱。”
“所以項羽的失敗是注定的。”
“再者說,項羽生性殘暴,天下不需要一個殘暴的君主。
所以上天選擇了劉邦。”
……
大明位麵。
“性格決定命運啊!”
朱元璋感歎了一句。
自霸王之後,無一人有如此高的戰力。
千百年來就此一人。
但是!
就算他力能扛鼎,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又有什麽用呢?
國家是一群人組成的,不是一個人的獨舞。
很顯然。
項羽想要憑借自己的一身力氣,來獲取天下。
有些想當然了。
他朱元璋,不也是靠著他的淮西子弟們一步一步殺到皇位的嗎?
那假如我朱元璋兵敗,所有人都沒了。
他如何迴他的老家鳳陽,麵對父老鄉親們呢?
所以!
這種事放在誰身上都是一樣的。
隻不過。
史書上記載的這些人都是成功了的。
我們之所以被稱為人,就是有感情羈絆的。
如果沒有感情,
那跟冷血動物有什麽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