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劉邦的那群狐朋狗友,為什麽都是出眾的軍事人才?
我刷的視頻通古代,古人求別停 作者:白嶼島的秦大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邦的那群狐朋狗友,為什麽都是出眾的軍事人才?】
看到這個標題之後。
樊噲、盧綰等人個個喜形於色。
可看到下一句話之後,臉立馬黑了。
【出眾個毛,劉邦給這群人的評價異常到位——功狗!】
???
???
???
大漢天幕之下,全是黑人問號。
還伴隨著俏皮的小表情。
【劉邦集團裏真正沒法替代的也就是蕭何、韓信、張良。
其餘人真正的作用是充當劉邦的權力觸手,替劉邦把他的政策執行下去。】
【這種活兒換一批人照樣能幹,但是要沒劉邦,這群人早不知道死哪個山溝裏了。】
【這幫人也就是中人之姿,能上史書,純粹是劉邦帶著他們贏多輸少的一場場大戰打下來,在其中慢慢成長的。】
【在亂世大逃殺中,能不能活到最後,純粹看帶頭大哥頂不頂。
你不會真以為陳友諒和朱元璋的班底有多大差距吧?】
……
“嘿!”
“這裏麵怎麽還有咱的事兒?”
朱元璋準備吃瓜的時候,卻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而且。
還說自己集團的實力跟陳禿子差不多。
這他哪兒能受得了?
那些手底下的驕兵悍將們,也受不了啊!
這裏麵唯獨有一個人沒說話。
就是劉伯溫。
因為他知道,鄱陽湖大決戰,如果陳友諒不來前線監軍。
或者運氣再好一點兒的話,朱元璋還真不一定能打得過。
這時!
藍玉跳到了劉伯溫麵前,大聲嗬斥道:
“老雜毛,你什麽意思?”
“我剛才看見你對我們不屑一顧了。”
“當年元軍南下攻擊我們的時候,就是你主張不迎戰投降的。”
“這筆賬我給你記著呢。”
“你這是在褻瀆我們武將,剛才聽到天幕說陳禿子的時候,你笑了。”
“什麽意思?”
朱元璋看到之後,立即嗬斥藍玉。
“滾!”
藍玉很不服氣的走開了。
也許從這一刻開始,朱元璋心裏的屠刀已經舉起來了。
……
樊噲他們自然不服氣呀!
還想到劉邦麵前討個說法。
卻被蕭何用眼神兒勸退。
“怎麽?”
“有意見?”
“在沛縣的時候,你們什麽樣你們自己不知道嗎?”
“你們再迴頭想一想,這一路以來所發生的事情。
哪一件是你們自己主導的?”
“也就是現在跟著陛下出息了,否則還真如天幕所說,不知道死在哪一個山溝溝裏了。”
“這些年,我死在山溝溝裏的弟兄還少嗎?”
這幾句話直擊樊噲的心靈。
開始懷疑自己了。
而其他人也一樣。
他們可是大漢的開國功臣。
卻被天幕說的一文不值。
現在。
就連丞相也都認可天幕的說法。
認為他們這些老兄弟們,都是功狗。
……
【感覺陳友諒當時的班底更好,不理解怎麽會輸呢?】
天幕上飄出來的彈幕,又給了明朝開國功臣們迎頭一擊。
這就說明。
在後世人通過曆史記載當中,分析出陳友諒的綜合實力遠遠大於他們這邊。
道心破碎了,兄弟們!
反正別人要是這麽說我的話,我也不高興。
但是事實就是事實。
劉伯溫卻在心裏說出了根本原因。
“他殺人太狠了,他的團隊當時是碾壓的。”
“就是運氣差點,剛剛篡位的陳友諒,急切的需要戰績緩解內部矛盾。
消耗反對者的力量,同時也因為剛剛篡位,對除本部以外其他部分不夠了解。
也不夠信任,這才跑到一線親自視察。”
“其實,陳友諒和朱元璋都算是當時天下的雄主。
都有可能取得天下。”
“可惜,老天爺沒站在他那邊。”
這些話!
劉伯溫也隻是在心裏說說罷了。
如果當著眾人的麵說出來,當時人頭就落地了。
……
【劉邦認為隻有漢初三傑才是功臣,其他的隻不過是雞犬升天罷了。
至於那些諸侯王更是,事實也是如此,除了漢初三傑,其他人都是可以複刻的。曆史也證明了這一點。】
這一次,又遭彈幕雷擊。
樊噲等人自然也是不同意這個說法的。
但是!
他們也隻是搖頭苦笑。
反對?
怎麽反對?
天幕是虛的,殺不了、抹不去、罵他他還聽不到。
這真是能把人活活氣死。
……
【要是陳友亮贏了,徐達,常玉春的曆史地位就得換成張定邊做了。】
這句話倒是實話。
做人也沒什麽意見。
成王敗寇嘛。
如果張士誠贏了,也沒有陳友諒和朱元璋什麽事兒了。
曆史沒有如果。
朱元璋和劉邦等人都是天命所歸。
而跟隨他的那些驕兵悍將,文臣謀士,也因此雞犬升天了。
不過!
就算是朱元璋和劉邦有天命之數。
腦瓜子最靈活。
要是沒有人去執行,那肯定也成不了事。
所以。
集團裏的每一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隻是有的人可以替代。
有的人不可以替代,僅此而已。
……
【哈哈……讓我想到了一句話,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草台班子。
隻要跟對了人,你也可以成為一字並肩王。】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有些地方一個村兒都能集齊創業集團。】
【所以啊,帝王上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控製人的思想。
使用愚民政策。
他太清楚自己當時是怎麽起家的了。
如果有人仿照他的辦法,再起兵一次,說不準還真就讓人給幹成了。】
……
看完視頻之後不由得讓蘇陽想到了一句話。
一個男人無所事事。
兩個男人也有點兒無聊。
但是三個男人就會隨機出現一個點子王,一個行動哥,一個隨便弟。
5秒鍾能做到分析局勢、戰略部署、整齊劃一。
就拿劉關張來說。
在他們三個人還沒遇到之前,
劉備是賣草鞋的。
關羽是賣豆粉的。
張飛是殺豬的。
但是他們桃園三結義之後,立馬組成了一個一套創業班底,開始匡複漢室了。
所以!
每一個人的能力都是大差不差。
最主要的是平台。
或者是跟什麽人在一起,這很重要。
不是你會什麽才做什麽,而是你做什麽才會什麽。
看到這個標題之後。
樊噲、盧綰等人個個喜形於色。
可看到下一句話之後,臉立馬黑了。
【出眾個毛,劉邦給這群人的評價異常到位——功狗!】
???
???
???
大漢天幕之下,全是黑人問號。
還伴隨著俏皮的小表情。
【劉邦集團裏真正沒法替代的也就是蕭何、韓信、張良。
其餘人真正的作用是充當劉邦的權力觸手,替劉邦把他的政策執行下去。】
【這種活兒換一批人照樣能幹,但是要沒劉邦,這群人早不知道死哪個山溝裏了。】
【這幫人也就是中人之姿,能上史書,純粹是劉邦帶著他們贏多輸少的一場場大戰打下來,在其中慢慢成長的。】
【在亂世大逃殺中,能不能活到最後,純粹看帶頭大哥頂不頂。
你不會真以為陳友諒和朱元璋的班底有多大差距吧?】
……
“嘿!”
“這裏麵怎麽還有咱的事兒?”
朱元璋準備吃瓜的時候,卻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而且。
還說自己集團的實力跟陳禿子差不多。
這他哪兒能受得了?
那些手底下的驕兵悍將們,也受不了啊!
這裏麵唯獨有一個人沒說話。
就是劉伯溫。
因為他知道,鄱陽湖大決戰,如果陳友諒不來前線監軍。
或者運氣再好一點兒的話,朱元璋還真不一定能打得過。
這時!
藍玉跳到了劉伯溫麵前,大聲嗬斥道:
“老雜毛,你什麽意思?”
“我剛才看見你對我們不屑一顧了。”
“當年元軍南下攻擊我們的時候,就是你主張不迎戰投降的。”
“這筆賬我給你記著呢。”
“你這是在褻瀆我們武將,剛才聽到天幕說陳禿子的時候,你笑了。”
“什麽意思?”
朱元璋看到之後,立即嗬斥藍玉。
“滾!”
藍玉很不服氣的走開了。
也許從這一刻開始,朱元璋心裏的屠刀已經舉起來了。
……
樊噲他們自然不服氣呀!
還想到劉邦麵前討個說法。
卻被蕭何用眼神兒勸退。
“怎麽?”
“有意見?”
“在沛縣的時候,你們什麽樣你們自己不知道嗎?”
“你們再迴頭想一想,這一路以來所發生的事情。
哪一件是你們自己主導的?”
“也就是現在跟著陛下出息了,否則還真如天幕所說,不知道死在哪一個山溝溝裏了。”
“這些年,我死在山溝溝裏的弟兄還少嗎?”
這幾句話直擊樊噲的心靈。
開始懷疑自己了。
而其他人也一樣。
他們可是大漢的開國功臣。
卻被天幕說的一文不值。
現在。
就連丞相也都認可天幕的說法。
認為他們這些老兄弟們,都是功狗。
……
【感覺陳友諒當時的班底更好,不理解怎麽會輸呢?】
天幕上飄出來的彈幕,又給了明朝開國功臣們迎頭一擊。
這就說明。
在後世人通過曆史記載當中,分析出陳友諒的綜合實力遠遠大於他們這邊。
道心破碎了,兄弟們!
反正別人要是這麽說我的話,我也不高興。
但是事實就是事實。
劉伯溫卻在心裏說出了根本原因。
“他殺人太狠了,他的團隊當時是碾壓的。”
“就是運氣差點,剛剛篡位的陳友諒,急切的需要戰績緩解內部矛盾。
消耗反對者的力量,同時也因為剛剛篡位,對除本部以外其他部分不夠了解。
也不夠信任,這才跑到一線親自視察。”
“其實,陳友諒和朱元璋都算是當時天下的雄主。
都有可能取得天下。”
“可惜,老天爺沒站在他那邊。”
這些話!
劉伯溫也隻是在心裏說說罷了。
如果當著眾人的麵說出來,當時人頭就落地了。
……
【劉邦認為隻有漢初三傑才是功臣,其他的隻不過是雞犬升天罷了。
至於那些諸侯王更是,事實也是如此,除了漢初三傑,其他人都是可以複刻的。曆史也證明了這一點。】
這一次,又遭彈幕雷擊。
樊噲等人自然也是不同意這個說法的。
但是!
他們也隻是搖頭苦笑。
反對?
怎麽反對?
天幕是虛的,殺不了、抹不去、罵他他還聽不到。
這真是能把人活活氣死。
……
【要是陳友亮贏了,徐達,常玉春的曆史地位就得換成張定邊做了。】
這句話倒是實話。
做人也沒什麽意見。
成王敗寇嘛。
如果張士誠贏了,也沒有陳友諒和朱元璋什麽事兒了。
曆史沒有如果。
朱元璋和劉邦等人都是天命所歸。
而跟隨他的那些驕兵悍將,文臣謀士,也因此雞犬升天了。
不過!
就算是朱元璋和劉邦有天命之數。
腦瓜子最靈活。
要是沒有人去執行,那肯定也成不了事。
所以。
集團裏的每一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隻是有的人可以替代。
有的人不可以替代,僅此而已。
……
【哈哈……讓我想到了一句話,這個世界就是一個巨大的草台班子。
隻要跟對了人,你也可以成為一字並肩王。】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
【有些地方一個村兒都能集齊創業集團。】
【所以啊,帝王上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控製人的思想。
使用愚民政策。
他太清楚自己當時是怎麽起家的了。
如果有人仿照他的辦法,再起兵一次,說不準還真就讓人給幹成了。】
……
看完視頻之後不由得讓蘇陽想到了一句話。
一個男人無所事事。
兩個男人也有點兒無聊。
但是三個男人就會隨機出現一個點子王,一個行動哥,一個隨便弟。
5秒鍾能做到分析局勢、戰略部署、整齊劃一。
就拿劉關張來說。
在他們三個人還沒遇到之前,
劉備是賣草鞋的。
關羽是賣豆粉的。
張飛是殺豬的。
但是他們桃園三結義之後,立馬組成了一個一套創業班底,開始匡複漢室了。
所以!
每一個人的能力都是大差不差。
最主要的是平台。
或者是跟什麽人在一起,這很重要。
不是你會什麽才做什麽,而是你做什麽才會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