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國人物造句,我的cpu快幹燒了。】


    很顯然。


    在三國時期,人們是不叫三國的。


    統一的說法是漢末。


    但是!


    看了這麽久的天幕視頻,早就對這個名詞習以為常。


    隻要天幕上出現三國二字,魏、蜀、吳三方政權。


    立馬就能想到,說的是他們。


    造句?


    這個詞他們倒是不太了解。


    但是!


    應該跟寫文章有關。


    所以。


    各方大佬,都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寫出一篇好的文章。


    在各方期待當中,


    天幕開始播放了。


    視頻開始,講台上站了三個穿著校服的學生,一本正經的樣子讓人好笑。


    這時,


    講台下出現了老師的聲音。


    【老師:今天我們用三國人物造句,你們準備好了嗎?】


    【學生:準備好啦,老師。】


    【老師:請用劉備造句。】


    劉備捋著胡子,仔細聆聽。


    【學生:……老劉(備)被人罵了。】


    哈哈哈……


    聽完這個造句。


    整個蜀營直接懵逼。


    “大哥,我懂了!”


    “他們這是在用咱們的名字開玩笑啊!哈哈……


    別說,還挺有趣的。”


    張飛笑出了殺豬聲。


    隻知道後世的人,在拿他們的名字開玩笑。


    諸葛亮搖著扇子,道:


    “他們玩諧音梗!”


    劉關張三雙六隻眼睛,齊刷刷的看過去,同時出聲問道:


    “啥是諧音梗?”


    諸葛亮略一思索,道:


    “就是利用字詞的同音或近音條件,用同音或近音字來代替本字,從而產生幽默詼諧效果的一種語言文化現象。”


    “專業!”


    “牛皮!”


    “嗯……博學?”


    ……


    【老師:下一個,曹操!】


    【學生:老曹操著外地口音罵老劉!】


    哈哈哈……


    曹操看到自己這名字背後人這麽玩兒。


    而且自己操著外地口音罵劉備。


    心裏那叫一個爽啊。


    “哈哈哈……”


    “好玩,好玩,比老嫂子好,哈哈哈……”


    不經意間,竟然說出了大實話。


    他喜歡人妻。


    也總有個度。


    荀彧道:


    “主公慎言。”


    “他們每說一句話都要跟上一句有關聯。”


    “比較有趣!”


    ……


    【老師:下一個,孫權。】


    學生剛準備說話,就被老師攔了下來。


    【老師:不能罵街。】


    學生成老師比劃了一個ok的手勢。


    【學生:老孫(全)權當沒看見!】


    “哈哈哈……”


    這次輪到孫權了。


    整體意思是說,劉備被人罵了,是曹操罵的。


    請孫權當裁判。


    孫權假裝沒看見。


    “哈哈哈……”


    “有意思!”


    周瑜卻不以為然:


    “主公,咱們怎麽能假裝沒看見呢?”


    “顯得咱們怕他們似的。”


    孫權趕忙來了一句:


    “要的就是這個效果,又不是怕他老曹。”


    “咳咳咳……”


    周瑜咳了幾聲。


    心裏在說:


    “你怕不是忘了被張遼800人追你10萬大軍的事了吧?”


    ……


    視頻還在繼續。


    【老師:下一個,關羽。】


    關於看到那自己的名字,紅著臉,捋著胡須。


    抬著高傲的頭顱。


    想聽聽她的名字能組一個什麽樣的詞。


    【學生:老關(羽)語重心長的說,別罵了,動手吧!】


    關羽嘴角微微上翹。


    “此子說話,我愛聽,符合我的脾氣。”


    “罵賬是懦夫行為,咱們直接拉開架勢打一仗。


    看看誰的拳頭硬!”


    “哈哈哈……二哥,怎麽打虎親兄弟,一起上。”


    ……


    【老師:下一個,張飛。】


    張飛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現在天幕上,拉著關羽的手,道:


    “大哥,二哥,到我了。”


    【學生:老張(飛)非得讓他們對手。】


    聽到這個組詞。


    連接上下文。


    跟他們剛才的對話非常貼切。


    張飛笑了。


    “哈哈哈……二哥,讓咱倆給說著了。”


    ……


    【老師:下一個,黃蓋。】


    【學生:老黃……老黃……嘶——老黃game over了!】


    這句話他們沒聽懂。


    不知道game over什麽意思。


    大家把目光紛紛投向諸葛亮,諸葛亮搖著扇子假裝看帳篷的頂棚。


    “這帳篷漏水,遇到下雨天可就麻煩了。”


    “讓士兵們來修一修。”


    說完抬腿離開了大帳。


    ……


    這時。


    一堆彈幕飄了進來。


    【這個群口相聲不次於專業。】


    【類似於這樣的造句,如果不承接上下文的話,我能造出來好多。


    比如,老貂(蟬)饞你身子。】


    【我也來一個:老呂(布)不行了。】


    【老王允許了。】


    【別說還挺貼切實際的。】


    【老韓信你了,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嗬……都玩上了?我給你們出一個,你們試試,司馬懿!】


    【嗯……老司馬(懿)疑惑不解,為啥不叫我?】


    【黃蓋這個句子沒造好,我想起來一個。


    老黃蓋著被子罵老孫。】


    【哈哈哈……這不是在造句,這是在闡述一個故事。】


    【小喬怎麽組詞?】


    【小(瞧)你了!】


    【……】


    ……


    類似於這樣的組詞還在彈幕上飄來飄去。


    而身處在漢末三國時期的古人們,也逐漸明白了後人們組詞的規律。


    也紛紛開始用自己的名字效仿。


    別說還真有趣。


    他們多希望這樣開心的視頻一直播放下去。


    在他們破爛不堪的生活裏,加一點兒歡樂的佐料。


    能瞧的出來。


    古人們是真高興。


    因為,後世的人有很多閑暇時間,來做一些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


    可是他們不行。


    每天一睜眼就要為今天的生計發愁。


    ……


    蘇陽看完了視頻。


    笑了。


    笑聲迴蕩在古代各個位麵,比較滲人。


    好在古人們對這個笑聲已經習以為常,產生了免疫。


    “又說他是老神仙吧,他很不正經。”


    “又說他不是老神仙吧,你說這天幕之上憑空出來這麽個玩意兒。


    讓人很費解。”


    “而且。”


    “神仙神通廣大,怎麽隻聞其聲不見其人呢?”


    “以我看,這就類似於海市蜃樓一般的存在。”


    “等陽光消失之後,天幕也就消失了。”


    看來古人們還是有懂行的。


    不過他說錯了一點。


    海市蜃樓,隻見其影,不見其聲。


    而這個天幕是隻聞其聲,不見其影。


    反其道而行。


    ……


    蘇陽笑了一會兒,立馬刷到了下一個視頻。


    【謀士以身入局,舉棋勝天半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刷的視頻通古代,古人求別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嶼島的秦大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嶼島的秦大爺並收藏我刷的視頻通古代,古人求別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