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為什麽諸葛亮看到張飛披著白孝騎著馬飛奔而來,就再也勸不住劉備攻打東吳了?】


    看到這裏。


    許多人被這個問題搞得一頭霧水。


    什麽意思?


    尤其是嬴政。


    不了解這一段曆史的他,立即進入了賢者模式。


    看看在他之後的朝代,又發生了什麽可歌可泣的事情。


    天幕是越來越有意思了。


    ……


    而東吳這邊。


    看到這一段,就顯得憂心忡忡。


    因為孫權也不知道自己那時候怎麽了,突然就下令殺了關羽。


    弄的天下都震動了。


    想不通他這是為啥?


    拿著關羽向劉備開一張清單,索要點兒好處,不香嗎?


    非得給自己招禍。


    既成事實。


    也就隻好備戰了。


    因為。


    聽說劉關張三兄弟,當年桃園三結義的時候就說過,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的。


    古人結拜時候的誓言,就一定會做數的。


    ……


    【對於這個問題,有人是這麽迴答的。】


    【張飛下馬時叫的不是主公,而是大哥。


    這一聲大哥,是弟弟此生的依靠。


    是弟弟委屈的質問。


    是痛失手足的感情。


    兩人緊握雙手,滿含熱淚,張飛說二哥之仇為何不報?】


    【張飛的到來無疑像是一劑強心針。】


    【劉備說兄與弟同往。】


    【就這一句話,劉備絕對配得上漢昭烈帝的諡號!】


    【之後的事情大家也都耳熟能詳了,張飛因東吳而死。


    昔日桃園結義,如今隻剩下他自己。


    他不顧朝臣的反對,帶著全部家底東征孫權。


    因為他明白,縱然擁有萬裏江山,若不能為兄弟報仇,這將是他一生的遺憾。


    也會讓他苦心經營的人設崩塌……】


    ……


    “這劉備能處,有事他真上!”


    嬴政看的過癮。


    同時也為劉備此生中能結交如此兄弟,而感到高興。


    反觀他。


    幹什麽都是一個人。


    看似坐擁萬裏江山,實則孤家寡人。


    本來看的是別人的故事。


    受傷的卻是自己。


    ……


    為了兄弟,差點毀了基業,隻有漢昭烈帝一人而已。


    但凡看到兄弟之間相親相愛。


    李世民就受不了。


    玄武門之變殺兄誅弟的事情,這輩子都會跟在他身上。


    別人是帝王。


    他也是。


    為什麽別人家的兄弟就能做到相親相愛,他們之間就不能呢?


    從天幕透露出來的點點滴滴就能看得出來。


    他李家在皇位繼承方麵,根本就不能做到兄友弟恭。


    每一次都會殺的人頭滾滾。


    瞧著吧!


    承乾因為打馬球摔下馬傷了腿,現在都還沒好。


    以後怎麽能做皇帝呢?


    嗬……


    果然。


    這就是他的報應!


    ……


    【劉備假仁假義一輩子,就成了真仁義!】


    還在有人說朕。


    作為帝王來說,這是禦人的手段,不得不為之。


    但對於兄弟而言。


    我劉玄德一顆唾沫一顆釘。


    我敢拍著胸脯說,這輩子也沒有虧待我兄弟。


    你們敢嗎?


    就問問當初跟你們打天下的老兄弟,有幾個是壽終正寢的?


    就光這一個問題,就能把很多開國皇帝問的麵紅耳赤。


    即便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也是處處防著好兄弟,杯酒釋了好兄弟的兵權,


    ……


    誠然!


    每一位帝王禦下的手段不同。


    有的使用暴力,迫使下麵的人害怕他。


    而有些人使用懷柔,想要利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化他。


    而劉備屬於第三者,哭鼻子。


    動不動就哭。


    哪怕是二弟的媳婦兒難產,二弟還沒哭,他就已經先哭上了。


    很容易讓人產生誤會。


    ……


    【唉!隻能說丞相欣賞他們兄弟三人之間的感情。


    所以覺得張飛一到,他絕對勸不住了。】


    【情義比天高。】


    【無論是蜀漢還是曹魏,都對自己的手下特別好,特別信任!】


    【蜀漢有蜀漢的浪漫,曹魏有曹魏的風骨,東吳有東吳的鼠輩!】


    【從古到今,也很少有人說到做到,兄弟同往!】


    【就哭死!這種兄弟感情,多多益善啊!】


    【……】


    ……


    網友們直到現在,都對關羽的死耿耿於懷!


    不管是在正史當中,還是看影視作品,看到這一段的時候,


    都不免生出一些遺憾。


    而對曆史比較熟悉的古人們,自然也對他們兄弟三人的感情,倍感欣慰。


    他們三兄弟的情誼,讓人動容。


    要知道。


    劉備伐東吳,直接打過了他十年的積累,並且因此送了命。


    上哪兒找這麽好的兄弟呢?


    自古以來,在至高無上的王權麵前,父子之情啊,兄弟之義啊,都顯得異常脆弱。


    父子反目成仇,兄弟手足相殘也數不勝數。


    除了劉關張的兄弟情誼之外,也有一些其他兄弟組合,相處融洽,齊心協力,攪動風雲,建功立業。


    如秦朝蒙氏兄弟。


    蒙恬蒙毅兄弟兩兄弟,一個能文,一個能武。


    不但幫助秦始皇鞏固內戰,還解決了外患,是秦帝國的左膀右臂。


    可惜的是倆兄弟在秦始皇死後,被趙高迫害致死。


    還有雙胞胎兄弟班超,班固!


    他們是曆史上少有的雙胞胎名人兄弟。


    班固文筆了得,寫了《漢書》。


    弟弟班超投筆從戎,在軍隊裏也有所建樹。


    最最最為著名的是一門三學士蘇軾、蘇轍。


    他們倆兄弟親情感人,患難與共!


    同時都才華橫溢,又同為唐宋八大家。


    他們的故事都令人動容。


    但是!


    因為他們是親兄弟,所以,跟劉關張異姓三兄弟比起來,讓人有一種親兄弟本就應該如此,對比力量不是很足。


    但是。


    曆史上也還有一些比較著名的異姓兄弟。


    就比如說羊左之交,羊角(jue)哀和左伯桃。


    兩人在極端惡劣的天氣下,左伯桃把生的希望給了羊角哀,後來,羊角哀當了官,總能夢見左伯桃托夢給他,說荊軻欺負他。


    羊角哀當即自殺去幫忙,二鬼戰荊軻。


    還有管鮑之交,管仲和鮑叔牙。


    二人原本是政敵。


    管仲輔佐公子糾失敗之後,鮑叔牙不僅不嫉賢妒能,還舉薦管仲輔佐齊桓公,自己寧願退居二線。


    這種深厚的友誼令人欽佩。


    類似這樣的異姓兄弟還有很多。


    但是。


    現在這種交情隨著社會的進步,反而少了起來。


    更多的是諸如“潘嘎之交”之流。


    或許像如八拜之交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依然存在,往後還能延續到九拜之交、十拜之交。


    我相信會有。


    也一定會有。


    因為最近已經出現了“食骨奉母”被網友們親切的稱為“二十五孝”。


    九拜之交好遠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刷的視頻通古代,古人求別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嶼島的秦大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嶼島的秦大爺並收藏我刷的視頻通古代,古人求別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