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如果把趙構換成穿越者,會怎麽樣?
我刷的視頻通古代,古人求別停 作者:白嶼島的秦大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果把趙構換成穿越者,會怎麽樣?】
【盤點網文裏穿越成趙構的那些超然語錄。】
【一、宋可亡,天下不可亡,但有豪傑能複河山而救萬民者,自當取河山自用,為萬民之主!】
咳咳咳……
趙構聽聞天幕播放到了自己。
立馬叫停了歌姬亂舞,放下佳釀,劇烈的咳嗽了起來。
指著天幕顫顫巍巍的說道:
“朕……朕……朕何時說過這樣的話?”
“不可!”
“萬萬不可啊!”
“嶽飛、韓世忠等人皆有此等能力,難道等他們複河山之後,
朕要讓位給他們不成?”
從金人大營歸來,坐上了丞相之位的秦檜說道:
“管家莫慌!”
“不過是後世文人故弄玄虛罷了。”
“他們把自己帶入到管家您的視角,想要北擊金人,迎迴二帝,收複故土。”
“嗬……”
“一廂情願的美好願望而已。”
趙構依然驚魂未定。
“這……”
“這天幕天下人都能看得到吧?”
“想辦法遮了去,影響太大。”
“如若真有人入了心,舉全國之力滅了金人。
朕不好辦呐!”
秦檜也不免皺起了眉頭。
說的是啊!
天下除去嶽飛等人,民間不乏有能人者,這萬一要是腦子一熱,打到北麵去,還真讓管家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但天幕乃是一道光,如何能遮?
對此,
秦檜也毫無辦法。
……
嬴政有所思。
感覺這段話,咋那麽熟悉呢?
真好像上幾條視頻,後世有人誇他而說的話。
什麽秦氏可亡,華夏不能滅。
類似此類的話。
聽著還真提氣。
不過。
那個叫趙構的皇帝,能擔得起這句話的責任嗎?
他看未必。
……
而天下成堆的老百姓,擠在天幕下麵,覺得大宋就應該有這樣的霸氣。
都被人騎在脖子上拉屎了。
連個屁都不敢放。
偷偷跑到南邊,重新建立了一個都城,偏安一隅。
哪兒還有一絲大漢民族的氣節呢?
【漢光武帝當日隻帶了13人,也要拚死突圍?】
【勾踐為何能隱忍18年而滅吳?】
【劉玄德為何寧可妻離子散,也要攜民渡江?】
【楚霸王為何至死不肯過江東?】
【便是完顏阿骨打又為何要起兵反遼?】
【他們明明也有更好更輕鬆的選擇啊!】
【有些事沒有太多的道理,確實非做不可,否則國仇家恨意難平。】
“啊?”
“為何會如此?”
“這不是逼著朕送死嗎?”
趙構感覺自己的臉被打了,著急忙慌的把視線從天幕上移開。
臉紅的發燙。
在他看來。
天幕說的這些話,就是陰陽怪氣的批評他,不應該偏安一隅。
應該重用武將,集全國之力,打到北邊兒去。
迎迴二帝,收複河山。
哪怕最後粉身碎骨,這件事也非做不可。
如果不做。
好像自己不配當一個華夏人。
他臉發燙的原因,正因為現場還有好多人。
雖然都沒盯著他看。
但是。
他能感受到他們身上傳過來的對這句話無比認同的感覺。
就好像這天底下,隻有他一個人反對北伐似的。
壞了!
本來這件事如果冷處理的話,過個幾年,大家也就都忘了。
可是經過天幕一宣揚,大宋子民心中的那股熱血快要被喚醒了。
到那個時候。
要是自己還無動於衷的話。
不知道那些屁民們會做出什麽樣的事來。
事情是越來越糟糕了。
……
他的擔心是對的。
此時天底下所有的人,都感到非常震驚。
震驚他們的皇帝會通過天幕說出這麽令人血脈噴張的話。
如果當初他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之後選擇就地反打。
或許這個時候,早就重拾舊山河,把金人趕到茫茫草原去了。
不過!
好像現在也不晚。
隻要他有那個意誌力,一切皆有可能。
想一想曆史上前輩們的彪炳戰績,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之下都能翻盤。
更何況。
他大宋的基本盤都還在,要人有人,要錢有錢。
還有好多位能打的將領。
怎麽看,都是有勝算的。
如果真的創下了這樣的業績,趙構的曆史地位還不排到宋祖前麵去?
有些人甚至已經把自己帶入到了戰場上,衝進敵陣殺了個痛痛快快,又迴到了現實。
【如果趙構真有這樣的勇氣,我都得跪下來給他磕一個。】
【這麽一說,趙構的逼格立馬拉起來了。】
【可惜不是那個軟蛋,我甚至覺得拴一條狗在他那個位置上。
都能對金人叫兩聲。】
【其實大家一錯怪趙構了,如果他一開始就不想打的話,
就不會放任嶽飛抗金。】
【別洗!他把嶽飛放在前線,是為了阻止金人南下的。
而不是讓他打到北邊兒去的。
一看嶽飛真有了收複河山的苗頭,立馬把他召迴來殺了。】
【就憑這一點,足以把他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
嗚嗚嗚……
別人上曆史書,是因為氣節。
而他趙構在曆史書上,是因為慫。
似乎在這一刻。
趙構的心裏有那麽一絲絲的觸動。
但。
很快就熄滅了。
怕死!怕失去現在擁有的一切。
是他永遠都邁不過去的那一道坎兒。
隻有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才能幹出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也能在後世所編撰的曆史書中被大肆表揚。
也能成為他們心中的英雄。
可惜!
他不是!
……
【群臣向南君獨北,不破王庭終不迴!】
這時還出現了一幅畫麵。
畫麵中,大臣們都是背對著觀眾,大臣們當中有一個穿著紅袍的青澀少年。
持劍向北。
群臣為自保,都主張南撤,為求偏安一隅,年年為金人納貢。
害!
如果大宋天子人人都像他,金人安敢窺視我中原?
沒有一個像大明朝的皇帝,把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刻在骨子裏。
即便是被後人詬病的崇禎皇帝,自縊身亡之後。
還能為李自成留下一份“莫欺負老百姓”的豪言壯語。
真正把這句話利用到了實踐當中。
不過。
誰又能想到。
曾經敢隻身入金營的趙構,僅僅一年時間,有兵有將,卻聽到金人的名字,轉身就跑。
前後的反差真的就像是被一個窩囊廢上身了。
唉!
以前他就是一個沒人疼的皇子,等擁有了天下之後,
就害怕失去。
隻要金人不要他的命。
他毫無底線。
……
可以說天幕把所有的事情都說中了,相當於把他扒光了給天下人看。
試問哪個人能受得了?
趙構也不行。
迴到寢宮,趕走了所有的宮女、太監,一個人縮在角落裏哭的渾身顫抖。
【盤點網文裏穿越成趙構的那些超然語錄。】
【一、宋可亡,天下不可亡,但有豪傑能複河山而救萬民者,自當取河山自用,為萬民之主!】
咳咳咳……
趙構聽聞天幕播放到了自己。
立馬叫停了歌姬亂舞,放下佳釀,劇烈的咳嗽了起來。
指著天幕顫顫巍巍的說道:
“朕……朕……朕何時說過這樣的話?”
“不可!”
“萬萬不可啊!”
“嶽飛、韓世忠等人皆有此等能力,難道等他們複河山之後,
朕要讓位給他們不成?”
從金人大營歸來,坐上了丞相之位的秦檜說道:
“管家莫慌!”
“不過是後世文人故弄玄虛罷了。”
“他們把自己帶入到管家您的視角,想要北擊金人,迎迴二帝,收複故土。”
“嗬……”
“一廂情願的美好願望而已。”
趙構依然驚魂未定。
“這……”
“這天幕天下人都能看得到吧?”
“想辦法遮了去,影響太大。”
“如若真有人入了心,舉全國之力滅了金人。
朕不好辦呐!”
秦檜也不免皺起了眉頭。
說的是啊!
天下除去嶽飛等人,民間不乏有能人者,這萬一要是腦子一熱,打到北麵去,還真讓管家陷入了兩難的境地。
但天幕乃是一道光,如何能遮?
對此,
秦檜也毫無辦法。
……
嬴政有所思。
感覺這段話,咋那麽熟悉呢?
真好像上幾條視頻,後世有人誇他而說的話。
什麽秦氏可亡,華夏不能滅。
類似此類的話。
聽著還真提氣。
不過。
那個叫趙構的皇帝,能擔得起這句話的責任嗎?
他看未必。
……
而天下成堆的老百姓,擠在天幕下麵,覺得大宋就應該有這樣的霸氣。
都被人騎在脖子上拉屎了。
連個屁都不敢放。
偷偷跑到南邊,重新建立了一個都城,偏安一隅。
哪兒還有一絲大漢民族的氣節呢?
【漢光武帝當日隻帶了13人,也要拚死突圍?】
【勾踐為何能隱忍18年而滅吳?】
【劉玄德為何寧可妻離子散,也要攜民渡江?】
【楚霸王為何至死不肯過江東?】
【便是完顏阿骨打又為何要起兵反遼?】
【他們明明也有更好更輕鬆的選擇啊!】
【有些事沒有太多的道理,確實非做不可,否則國仇家恨意難平。】
“啊?”
“為何會如此?”
“這不是逼著朕送死嗎?”
趙構感覺自己的臉被打了,著急忙慌的把視線從天幕上移開。
臉紅的發燙。
在他看來。
天幕說的這些話,就是陰陽怪氣的批評他,不應該偏安一隅。
應該重用武將,集全國之力,打到北邊兒去。
迎迴二帝,收複河山。
哪怕最後粉身碎骨,這件事也非做不可。
如果不做。
好像自己不配當一個華夏人。
他臉發燙的原因,正因為現場還有好多人。
雖然都沒盯著他看。
但是。
他能感受到他們身上傳過來的對這句話無比認同的感覺。
就好像這天底下,隻有他一個人反對北伐似的。
壞了!
本來這件事如果冷處理的話,過個幾年,大家也就都忘了。
可是經過天幕一宣揚,大宋子民心中的那股熱血快要被喚醒了。
到那個時候。
要是自己還無動於衷的話。
不知道那些屁民們會做出什麽樣的事來。
事情是越來越糟糕了。
……
他的擔心是對的。
此時天底下所有的人,都感到非常震驚。
震驚他們的皇帝會通過天幕說出這麽令人血脈噴張的話。
如果當初他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登基之後選擇就地反打。
或許這個時候,早就重拾舊山河,把金人趕到茫茫草原去了。
不過!
好像現在也不晚。
隻要他有那個意誌力,一切皆有可能。
想一想曆史上前輩們的彪炳戰績,在那樣惡劣的環境之下都能翻盤。
更何況。
他大宋的基本盤都還在,要人有人,要錢有錢。
還有好多位能打的將領。
怎麽看,都是有勝算的。
如果真的創下了這樣的業績,趙構的曆史地位還不排到宋祖前麵去?
有些人甚至已經把自己帶入到了戰場上,衝進敵陣殺了個痛痛快快,又迴到了現實。
【如果趙構真有這樣的勇氣,我都得跪下來給他磕一個。】
【這麽一說,趙構的逼格立馬拉起來了。】
【可惜不是那個軟蛋,我甚至覺得拴一條狗在他那個位置上。
都能對金人叫兩聲。】
【其實大家一錯怪趙構了,如果他一開始就不想打的話,
就不會放任嶽飛抗金。】
【別洗!他把嶽飛放在前線,是為了阻止金人南下的。
而不是讓他打到北邊兒去的。
一看嶽飛真有了收複河山的苗頭,立馬把他召迴來殺了。】
【就憑這一點,足以把他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
……
嗚嗚嗚……
別人上曆史書,是因為氣節。
而他趙構在曆史書上,是因為慫。
似乎在這一刻。
趙構的心裏有那麽一絲絲的觸動。
但。
很快就熄滅了。
怕死!怕失去現在擁有的一切。
是他永遠都邁不過去的那一道坎兒。
隻有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才能幹出驚天地泣鬼神的大事。
也能在後世所編撰的曆史書中被大肆表揚。
也能成為他們心中的英雄。
可惜!
他不是!
……
【群臣向南君獨北,不破王庭終不迴!】
這時還出現了一幅畫麵。
畫麵中,大臣們都是背對著觀眾,大臣們當中有一個穿著紅袍的青澀少年。
持劍向北。
群臣為自保,都主張南撤,為求偏安一隅,年年為金人納貢。
害!
如果大宋天子人人都像他,金人安敢窺視我中原?
沒有一個像大明朝的皇帝,把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刻在骨子裏。
即便是被後人詬病的崇禎皇帝,自縊身亡之後。
還能為李自成留下一份“莫欺負老百姓”的豪言壯語。
真正把這句話利用到了實踐當中。
不過。
誰又能想到。
曾經敢隻身入金營的趙構,僅僅一年時間,有兵有將,卻聽到金人的名字,轉身就跑。
前後的反差真的就像是被一個窩囊廢上身了。
唉!
以前他就是一個沒人疼的皇子,等擁有了天下之後,
就害怕失去。
隻要金人不要他的命。
他毫無底線。
……
可以說天幕把所有的事情都說中了,相當於把他扒光了給天下人看。
試問哪個人能受得了?
趙構也不行。
迴到寢宮,趕走了所有的宮女、太監,一個人縮在角落裏哭的渾身顫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