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沒人給秦朝複國?】


    ……


    這個問題有點尖銳。


    因為在古代。


    舊的統治結束之後,總會有那麽一些被排除在新貴族階級之外的舊貴族。


    打著前朝旗號複國的。


    最著名的當屬反清複明組織——洪門。


    雖然組織小,人員寡。


    但——


    洪門的存在就像是一根刺,刺在清朝統治者的心上。


    同時也刺在老百姓的心裏。


    企圖喚醒群眾,驅除韃虜,恢複漢家天下。


    可惜!


    老百姓跟他們舊貴族的利益並不一致。


    隻要還能吃飽飯。


    就絕對不跟著造反。


    再加上明末戰亂數年,百姓已經厭惡戰爭。


    在本著給誰當子民都是子民的心理作用下,複國者很難組織起一支像樣的軍隊來。


    ……


    “哦?”


    這個問題同樣也問到了祖龍的心裏。


    “為什麽沒有給朕複國的?”


    嬴政想不通。


    既然被後世人們稱為祖龍,那麽他在當時應該有非常高的名望。


    秦朝作為第一個大一統王朝。


    很多人都能看到秦朝製度的優越性。


    沒有人替秦朝複國。


    “難道老百姓們還想迴到過去那種當奴隸的社會中去嗎?”


    嬴政不解。


    李斯明白,但又不能說。


    始皇一怒,伏屍百萬,更別說他一個小小的丞相了。


    惹不起啊,惹不起!


    ……


    劉邦撇撇嘴:


    “還為什麽?”


    “老百姓都活不下去了,你還問?”


    “心裏就沒點逼數嗎?”


    ……


    項羽大馬金刀的坐在大帳內。


    手裏攥著青銅酒尊:


    “當然是文化融合不夠徹底,有沒有把像我們這類六國舊貴族趕盡殺絕。


    即便是複國,複的也是六國的國,跟大秦有什麽關係?”


    ……


    其他位麵的封建大家長們,也都比較好奇這個問題。


    而他們當中有的處在王朝末期。


    正需要這麽一支複國的隊伍,來救王朝於水火之中。


    於是看的格外仔細。


    ……


    【高度集權和繼位製度混亂引發政治同盟,也就是舊貴族的反感。】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實行中央集權製,廢除分封製。


    這種製度的好處是加強了皇權。


    但是。


    舊貴族的利益實際上是被削弱了。


    這種高度集中的政治體製使國家命運過度依賴君主個人能力和品德。


    祖龍在的時候。


    通過他的人格魅力和品德,還能維持大秦運轉。


    到了秦二世的時候。


    他昏庸無能,再加上宦官趙高弄權,導致朝廷內部混亂。


    統治階層的公信力和權威性喪失殆盡,難以獲得舊貴族的支持的支持與擁護來複國。


    秦始皇在世的時候。


    繼承人問題沒有定論。


    引發了激烈的權力鬥爭。


    這種內鬥不僅削弱了秦朝政府的穩定性和效率。


    也使得統治階層內部人心惶惶、四分五裂,無法形成合力來推動複國運動。


    很直白的說。


    大家找不到主心骨。


    有一種即便是複國了,找誰當皇帝呢?


    要知道!


    秦二世上台之後,可是把台的弟弟妹妹們全部殺光殆盡了。


    隻留下了他這一脈。


    項羽衝進鹹陽城之後,殺了秦王子嬰,導致秦皇室已無人可繼。


    再加上漢朝建立之後,除了皇帝和高層貴族換了一批人之外。


    剩下的基本沒有什麽變化。


    這個角度來說,漢朝的建立過程,就是秦人在複國。


    因為漢朝原原本本的照搬了秦朝的製度。


    就是所謂的漢承秦製。


    ……


    “有道理!”


    蘇陽看到這裏,給予這種說法以肯定的評價。


    著著實實嚇到平行位麵古人們一跳。


    往後的那些封建大家長們想要自己所建立的朝代存在的久一些。


    這些都是應該借鑒的經驗。


    其實就是一個根本。


    人!


    隻要做到以人為本,基本上這個王朝的口碑就不會差。


    即便是有外族入侵。


    農民們都會自發拿起武器,來保護自己現在所得到的利益。


    這就是統治階級所倡導的強盜邏輯。


    好不容易有好生活可以過。


    你如果要毀掉,我就跟你拚命。


    反之亦然。


    ……


    祖龍的牙都要快咬碎了。


    但是卻做不了任何事情。


    要知道改變政令,就是牽一發而動全身。


    損害了貴族階級的利益,自己就把椅子也坐不安穩。


    需要重新想一個辦法,安撫貴族階級,和確定繼承人製度。


    長生這個問題,就暫時不想了吧!


    ……


    【法律嚴苛,失去民心!】


    古人們有些人受不了,站出來罵街。


    剛開始。


    隻敢在自己的家裏偷偷的罵。


    把視頻播放到這裏的時候,終於忍不住了,站在大街上罵。


    罵著罵著。


    發現周圍的人看他的眼神怪異。


    這時!


    一個挑擔貨郎把扛在肩上的貨物直接摔在大街上。


    貨物重重落地的聲音,像是喚醒了周圍的人一般。


    大家紛紛加入咒罵大軍。


    秦法苦百姓久矣。


    百姓們自然能夠感同身受,雖然身處不同時空。


    依然能感受到那份壓迫。


    到後來有人提出建議:


    “好像罵錯娘了,咱們大宋對老百姓好像還是不錯的。”


    “別讓衙門老爺會錯了意,再把咱們給抓起來。”


    代入太強了。


    已經把自己想象成了秦朝的老百姓,不罵一頓心裏實在是不爽。


    於是!


    貨拉拾起貨物走了。


    屠夫撿起丟掉的刀,重新放在案板上。


    過路的人又把閨女架在脖子上,還給他買了一串冰糖葫蘆。


    甚至追上貨郎,買了個撥浪鼓。


    非常和諧。


    ……


    “嚴嗎?”


    祖龍自問。


    要知道,大秦之所以能統一六國,靠的就是嚴苛的法律。


    他本來以為。


    隻要嚴格貫徹執行這一套法律製度,就可以讓大秦千秋萬代。


    不成想,


    這道題竟然成了大秦的送命題。


    命丟了之後。


    還沒有人願意救他。


    這麽看來。


    商鞅死的太早了。


    這套製度本來就是他製定出來的,如果他現在還活著的話。


    可能會通過社會出現的問題進行微調,也不至於讓老百姓如此痛恨秦法。


    ……


    秦國的法律以嚴苛著稱。


    在統一後仍然推行嚴刑峻法。


    這種重法製度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社會秩序,但極大地壓製了民眾的自由和創造力。


    百姓動輒因小過而受重罰。


    使得人民長期處於恐懼和壓抑之中。


    對秦朝的統治產生了強烈的不滿和抵觸情緒。


    這樣的大秦。


    我把他複活幹什麽?


    這不是純純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刷的視頻通古代,古人求別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嶼島的秦大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嶼島的秦大爺並收藏我刷的視頻通古代,古人求別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