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就哭死,這個世界破破爛爛,總有人縫縫補補。


    我才從前麵婆媳鬧矛盾的視頻裏過來,就看到了兄友弟恭的模樣。


    誰說我們華夏人情淡寡恩的?】


    【總有這種感動的事情發生。】


    【不要在意別人的眼光,做自己就行。】


    【我也是農民出身,這些年在外麵摸爬滾打一事無成,感覺愧對家裏人。】


    【網上數三代,我們誰不是農民,就看有心沒心了。】


    【……】


    ……


    “那他以後該怎麽辦呢?”


    “家裏可就剩下他一個人了,可憐!”


    天幕下的古人裏有人在替他著急。


    當然了。


    也有人在恥笑。


    “有什麽好可憐的呢?”


    “這就是他的命。”


    “就像我一樣,這輩子就該我享受。”


    他說話的時候,是半躺在錦榻上,麵前是跳舞的舞女。


    旁邊是替他扇扇子的侍女。


    還有一個女奴穿的很簡單,跪在他麵前,手裏端著托盤。


    托盤上放著一些點心。


    “或許,我上一輩子就是一個癡傻的人。


    這輩子才能享受到人間富貴。”


    “且熬著吧。”


    ……


    “人生啊就是一場修行,悲歡不盡相同。


    孤單是一個人的狂歡,狂歡是一群人的孤單。”


    “沒有什麽比活著更快樂,也沒有什麽比活著更痛苦!”


    “眾生皆苦,唯有自渡!”


    玄奘走在山間的小路上。


    一人,一馬。


    停下來駐足觀看。


    感受著人間真情。


    如果可以的話,這些苦難都由他來受好了。


    取經的目的。


    就是要普度世人嗎?


    如果世界還有這麽多糟粕,那取經就失去了意義。


    當人們不去歌頌苦難,不去宣揚苦難,而是去救苦難,人間才是美好的樣子。


    ……


    【光不可能照亮每個地方,但是我們每一個人的心中應該有光。】


    祖龍攤了攤手,又撇了撇嘴。


    他捕捉到這一條評論之後,不置可否。


    說的太好了。


    現在的光正好在大秦的上空。


    但是!


    也沒有照到大秦帝國的每一個角落,總還有些地方需要修修補補。


    天幕給他帶來的信息,足夠他在有生之年將這些遺憾補全。


    大秦也不至於二世而亡。


    ……


    看完評論。


    蘇陽早就繃不住了。


    睡在沙發上默默的流淚。


    看似人間疾苦,實則這才是人間真情。


    “愛讓平地起高樓。”


    “不能再看了,眼淚扛不住!”


    緊跟著。


    蘇陽劃動手指,下一條視頻已經出現在了天幕上。


    【嶽飛為什麽必須要死?】


    ……


    【從經濟學考慮,這個事情不用討論,莫須有,就是不需要再討論了。】


    【嶽飛的死是整個社會的共識。】


    【因為他在北伐的時候土改了,而且是私自行為。


    並沒有征得趙構的同意。】


    【如果不了解土改的意義,大家可以參考近代史。】


    【他把土地分給了士兵、難民、流民,經過土改之後。


    嶽家軍就變得非常有戰鬥力。】


    【這是他必死的根本原因,動了小地主階級的根本。】


    秦檜看著天幕上的這一幕,直嘬牙花子。


    “他呀!”


    “就是太把自己當迴事兒。”


    “你北伐就好好北伐,想迎迴二帝也沒什麽。


    大不了讓他們迴來當太上皇。


    以前又不是沒有先例。”


    “你偏偏為了壯大自己的軍隊,偷偷在北邊兒分什麽土地。


    這是你能決定的了的嗎?”


    “你是不是自個兒想當皇帝?”


    “你不死誰死?”


    本來就是嘛。


    也怨不得秦檜。


    怨就怨他沒有搞清楚自己的地位,有些自以為是了。


    王安石、範仲淹等文人都沒有搞定的事,在以文官為首的宋朝,嶽飛一個武將還真不夠他們看的。


    ……


    朱元璋都有自己的看法。


    “嶽飛死的真可惜。”


    “他應該選擇跟韓世忠等人一樣急流勇退的。”


    “可惜。”


    “他的性格不允許。”


    “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意思。”


    “而且還愚忠。”


    “曆史沒有如果啊。”


    朱標我想要說兩句不一樣的見解,又怕朱元璋抽出大刀砍他。


    隻好閉口不談。


    抱著胳膊假裝看天幕。


    ……


    【最最最讓人痛心的是,嶽飛被殺之後,百姓敲鑼打鼓,舉國歡騰,慶賀朝廷為國鋤奸。


    臨安百姓向趙構敬獻匾額“慧眼如炬,明辨忠奸”。】


    【更讓人想不通的是20年後嶽飛平反,人們再次湧向街頭。


    歡唿朝廷神目如電,冤案昭雪。】


    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群體追求和相信從來不是真理和理解。


    而是盲從、殘忍、偏執和狂熱。


    ……


    “百姓生活在戰亂和動蕩之中,精神和物質上都承受著巨大的壓力。


    嶽飛的死,被老百姓們視為一種戰爭的解脫。”


    “因為他所領導的抗金運動,使老百姓長期處於戰爭的焦慮和恐懼之中,


    而嶽飛的死,讓他們看到了戰爭結束的希望,能獲得短暫的和平和喘息之機。”


    一位明朝的小地主坐在院子裏一邊喝茶一邊侃侃而談。


    老百姓是最討厭戰爭的。


    戰爭的時候,朝廷就會增加交稅的比重,而且有可能還會進行征兵。


    家裏的爺們就要上戰場。


    好好的家被拆的七零八落。


    如果快刀斬亂麻一般的戰爭倒還好,主要是這場戰爭進行的實在太久了。


    老百姓也需要喘口氣。


    ……


    “對朝廷政策的誤解和盲目跟隨,也是老百姓走上街頭慶祝嶽飛被殺的原因之一。”


    老朱對這方麵還是有些見解的。


    “當時朝廷應該對嶽飛進行了負麵塑造。


    認為他壯大嶽家軍,


    就是要效仿太祖皇帝黃袍加身的戲碼。


    軟蛋趙構害怕了。”


    “在殺他之前,先對他的名譽進行了損毀。”


    “這樣一來,即便是把他給殺了,老百姓也不會說什麽。”


    朱標抱著胳膊,摸著下巴:


    “嗯……對對對,是是是。”


    朱元璋眼珠子一瞪:


    “你說話能不能別陰陽怪氣的?”


    說著!


    下意識的往旁邊一撈,卻撈空了。


    氣的老朱直哆嗦。


    “咱這是在教你。”


    “你別不當迴事,殺大奸大惡之人,就得如此。”


    朱標走到門口,做了一個跑路的姿勢:


    “難道嶽將軍是大奸大惡之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刷的視頻通古代,古人求別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白嶼島的秦大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白嶼島的秦大爺並收藏我刷的視頻通古代,古人求別停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