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曹操:我爹是太尉,氣死你!
我刷的視頻通古代,古人求別停 作者:白嶼島的秦大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早在兩漢時期,官員的選拔,便有著濃厚的來自世家大族的影響。】
【那個時候,實行的是舉孝廉製度。】
【曹操就是通過舉孝廉製度進入官場的。】
【所謂舉孝廉,就是由其他官員或者是士紳官鄉向朝廷推薦人才。
當時形成的風氣就是官員之間互相推薦晚輩。】
【導致大部分官位在少數家族之間形成了傳承。
底層百姓幾乎沒有晉升的機會。】
【如此一來便形成了門閥士族,他們之間又會相互通婚!
親上加親,擰成了一股繩,
再加上利益之間的糾葛,幾乎牢不可破。】
【門閥士族就這麽一代一代的一直延續了下來。】
【不管朝代如何更迭,門閥氏族依然屹立不倒。】
【即便在戰亂頻繁的漢末三國時期、魏晉南北朝這種大亂世之下,世族的勢頭依然不減。】
【這些世家大族手中握著大量的土地,依附在他下麵的佃農人數眾多。
他們不進行勞動,不繳納賦稅,嚴重盤剝勞動者。
同時!
大量的門閥士族子弟步入官場,手握重權之後,便會迴饋家族。
進而扶持後代,形成門閥氏族的權力壟斷。】
【在當時,人們形容門閥士族就是百年國,千年家。
指的就是一個王朝的政權能維續百年,但是一個門閥士族可以延續千年。】
【特別是在隋唐時期,世家大族的權勢更是達到了巔峰。】
【強大的隋朝,之所以短時間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就是因為推出了科舉製度,讓世家大族在朝廷所占的比重減少,利益受損。】
……
大隋位麵。
剛剛生出通過科舉製度選拔人才方法的楊堅。
如遭雷擊!
“朕草!”
“世家大族的容忍度為零啊!”
“那還搞個屁。”
“朝廷都搞沒了,還管百姓有沒有上升通道?”
“朕現在都是皇帝了,還要什麽自行車?”
“不關我事,不關我事!”
楊堅在書房裏來迴踱步。
心有不甘。
因為。
他如果不拿門閥是怎麽開刀,類似於黃巢這類人的屠刀,遲早也會落在他們家族身上。
“這還真是個大難題。”
“需從長計議。”
……
漢末。
曹操又在天幕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還說出了自己當時進入官場的經曆。
迴頭想想。
還真是這麽迴事。
“嘿嘿嘿……”
“有什麽辦法?”
“我爹是太尉,我爹舉薦了大司農的兒子。
大司農就舉薦了我,有什麽問題嗎?”
“不服氣嗎?”
“有本事讓你爹也當個太尉試試?”
曹操還一臉得意。
主打不服就幹。
(注:曹操的父親曹嵩,曾擔任過司隸校尉、大司農、大鴻臚、太尉等官職。)
……
大唐位麵。
李世民憋著笑呢。
因為。
要不是他舅爺為了稀釋門閥士族的權利,也不至於搞到最後滅國的地步。
但是。
隋朝短命的原因,也不全是科舉製度的推行搞的。
因為。
當時是實行科舉製度的政策。
但是。
世家大族根本就沒人理會,參加科舉考試的人選,早就被門閥士族們給壟斷了。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楊廣已經成了一匹脫韁的野馬。
跟當時的關隴集團內部矛盾到了無法調和的地步了。
隻能重新推舉出一位新的統治者。
李淵拍馬上任了。
不過。
一想到天幕上播放的黃巢起義,他就感覺到一陣肉疼。
因為黃巢殺的是他的子孫後代。
瞬間覺得碗裏的酒都不香了。
……
【隋唐兩代皇權的更迭,本質上是關隴集團權力鬥爭的結果。】
【所謂關隴集團,就是世家大族的聯合體。
他是當時最為強大的貴族集團。
同時也應看到隋唐的科舉製度雖被創立,但官員的選拔與升遷,依舊受到世家門閥深刻的影響。】
【就連李白、杜甫這樣的文學巨匠,也需以鏈接豪門為跳板,方能走上朝堂。
而後來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的時候,也離不開門閥士族的鼎力支持。】
……
剛剛獲得榜一大哥汪倫打賞的李白,突然覺得懷裏揣著的黃白之物不香了。
因為在他的內心當中。
他覺得憑借他的才華,完全可以在仕途上大放光芒。
沒想到。
就是因為那些貴族階級規定,經商、衙役,三教九流不能參加科舉。
才導致他空有生才華,無處施展。
隻能借酒消愁,遊名山,訪高友,千金散盡。
對於錢來說。
他真的可有可無。
這玩意對他來說太容易得到了。
汪倫看出了李白的心思,出言安慰:
“太白兄不必為仕途勞心費力,上天給了你才華。
就是要讓你把才華傳承下去。
物質文化遺產才應該是你的目標。”
“千年留名比腐爛在朝堂爾虞我詐的鬥爭裏,明顯要好上不少。”
李白也是個豁達的。
知道這是汪倫在給自己寬心。
當下立馬就通了。
……
杜甫則不然。
本來他是長安京兆杜氏的貴族子弟,祖上也曾闊綽過。
到他爹這一輩沒落了。
所以!
他頂著寒門的頭銜,卻屢試不中。
最後!
還是在兩川節度使嚴武的舉薦下做了官。
然而。
杜甫在做嚴武參謀期間,一直飽受幕僚排擠,不久便辭職為民。
“無奈!”
“我終究還是不如黃巢。”
“同樣是舉子,他落榜之後,就敢拉起一支隊伍跟朝廷對著幹。”
“我考不進長安,就打進長安。”
“你不讓我做官,我就殺了你。”
“哈哈哈……”
“那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呀!”
他終究還是沒有那個魄力,
又或者說,當時的大環境還沒有壞到全國揭竿而起的地步。
即便是後來的安史之亂。
也隻是貴族階級之間的矛盾走上了台麵而已。
【那個時候,實行的是舉孝廉製度。】
【曹操就是通過舉孝廉製度進入官場的。】
【所謂舉孝廉,就是由其他官員或者是士紳官鄉向朝廷推薦人才。
當時形成的風氣就是官員之間互相推薦晚輩。】
【導致大部分官位在少數家族之間形成了傳承。
底層百姓幾乎沒有晉升的機會。】
【如此一來便形成了門閥士族,他們之間又會相互通婚!
親上加親,擰成了一股繩,
再加上利益之間的糾葛,幾乎牢不可破。】
【門閥士族就這麽一代一代的一直延續了下來。】
【不管朝代如何更迭,門閥氏族依然屹立不倒。】
【即便在戰亂頻繁的漢末三國時期、魏晉南北朝這種大亂世之下,世族的勢頭依然不減。】
【這些世家大族手中握著大量的土地,依附在他下麵的佃農人數眾多。
他們不進行勞動,不繳納賦稅,嚴重盤剝勞動者。
同時!
大量的門閥士族子弟步入官場,手握重權之後,便會迴饋家族。
進而扶持後代,形成門閥氏族的權力壟斷。】
【在當時,人們形容門閥士族就是百年國,千年家。
指的就是一個王朝的政權能維續百年,但是一個門閥士族可以延續千年。】
【特別是在隋唐時期,世家大族的權勢更是達到了巔峰。】
【強大的隋朝,之所以短時間滅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就是因為推出了科舉製度,讓世家大族在朝廷所占的比重減少,利益受損。】
……
大隋位麵。
剛剛生出通過科舉製度選拔人才方法的楊堅。
如遭雷擊!
“朕草!”
“世家大族的容忍度為零啊!”
“那還搞個屁。”
“朝廷都搞沒了,還管百姓有沒有上升通道?”
“朕現在都是皇帝了,還要什麽自行車?”
“不關我事,不關我事!”
楊堅在書房裏來迴踱步。
心有不甘。
因為。
他如果不拿門閥是怎麽開刀,類似於黃巢這類人的屠刀,遲早也會落在他們家族身上。
“這還真是個大難題。”
“需從長計議。”
……
漢末。
曹操又在天幕上看到了自己的名字。
還說出了自己當時進入官場的經曆。
迴頭想想。
還真是這麽迴事。
“嘿嘿嘿……”
“有什麽辦法?”
“我爹是太尉,我爹舉薦了大司農的兒子。
大司農就舉薦了我,有什麽問題嗎?”
“不服氣嗎?”
“有本事讓你爹也當個太尉試試?”
曹操還一臉得意。
主打不服就幹。
(注:曹操的父親曹嵩,曾擔任過司隸校尉、大司農、大鴻臚、太尉等官職。)
……
大唐位麵。
李世民憋著笑呢。
因為。
要不是他舅爺為了稀釋門閥士族的權利,也不至於搞到最後滅國的地步。
但是。
隋朝短命的原因,也不全是科舉製度的推行搞的。
因為。
當時是實行科舉製度的政策。
但是。
世家大族根本就沒人理會,參加科舉考試的人選,早就被門閥士族們給壟斷了。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楊廣已經成了一匹脫韁的野馬。
跟當時的關隴集團內部矛盾到了無法調和的地步了。
隻能重新推舉出一位新的統治者。
李淵拍馬上任了。
不過。
一想到天幕上播放的黃巢起義,他就感覺到一陣肉疼。
因為黃巢殺的是他的子孫後代。
瞬間覺得碗裏的酒都不香了。
……
【隋唐兩代皇權的更迭,本質上是關隴集團權力鬥爭的結果。】
【所謂關隴集團,就是世家大族的聯合體。
他是當時最為強大的貴族集團。
同時也應看到隋唐的科舉製度雖被創立,但官員的選拔與升遷,依舊受到世家門閥深刻的影響。】
【就連李白、杜甫這樣的文學巨匠,也需以鏈接豪門為跳板,方能走上朝堂。
而後來安祿山發動安史之亂的時候,也離不開門閥士族的鼎力支持。】
……
剛剛獲得榜一大哥汪倫打賞的李白,突然覺得懷裏揣著的黃白之物不香了。
因為在他的內心當中。
他覺得憑借他的才華,完全可以在仕途上大放光芒。
沒想到。
就是因為那些貴族階級規定,經商、衙役,三教九流不能參加科舉。
才導致他空有生才華,無處施展。
隻能借酒消愁,遊名山,訪高友,千金散盡。
對於錢來說。
他真的可有可無。
這玩意對他來說太容易得到了。
汪倫看出了李白的心思,出言安慰:
“太白兄不必為仕途勞心費力,上天給了你才華。
就是要讓你把才華傳承下去。
物質文化遺產才應該是你的目標。”
“千年留名比腐爛在朝堂爾虞我詐的鬥爭裏,明顯要好上不少。”
李白也是個豁達的。
知道這是汪倫在給自己寬心。
當下立馬就通了。
……
杜甫則不然。
本來他是長安京兆杜氏的貴族子弟,祖上也曾闊綽過。
到他爹這一輩沒落了。
所以!
他頂著寒門的頭銜,卻屢試不中。
最後!
還是在兩川節度使嚴武的舉薦下做了官。
然而。
杜甫在做嚴武參謀期間,一直飽受幕僚排擠,不久便辭職為民。
“無奈!”
“我終究還是不如黃巢。”
“同樣是舉子,他落榜之後,就敢拉起一支隊伍跟朝廷對著幹。”
“我考不進長安,就打進長安。”
“你不讓我做官,我就殺了你。”
“哈哈哈……”
“那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呀!”
他終究還是沒有那個魄力,
又或者說,當時的大環境還沒有壞到全國揭竿而起的地步。
即便是後來的安史之亂。
也隻是貴族階級之間的矛盾走上了台麵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