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拴條狗上去都不至於滅國
我刷的視頻通古代,古人求別停 作者:白嶼島的秦大爺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時!
嬴政的氣還沒消。
他想看看秦朝究竟是被哪個癟犢子滅亡的。
按照秦朝隻存在了15年的時間來計算的話。
一定是一個他活著的時候就知道的人。
【漢朝,漢朝是華夏曆史上最輝煌的朝代之一。】
【分為西漢與東漢兩個階段。】
【西漢是在公元前202年,由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爭勝利之後建立。】
【東漢則由漢室後裔劉秀,在推翻王莽政權後重續。】
【漢朝共計國祚405年,曆經29位皇帝。】
【他的滅亡主要是在王朝的中後期,皇帝年幼無能。
陷入了宦官與外戚交替專權的政治混亂之中。】
【與此同時,天災人禍頻發,各地武裝起義風起雲湧。】
【最終瓦解了漢朝的統治。】
嬴政釋然了!
劉邦這個人,他從未聽說過。
也還不錯。
隻要不是六國餘孽複國成功,他都能接受。
因為在前麵的天幕中,他已經了解到,漢朝繼承並發揚了他所創立的政治製度。
並且!
這種製度持續了2000多年,直到後世還在沿用。
……
而劉邦在得知整個漢朝從中間一分為二,還有一個新莽政權。
心裏不禁嘀咕。
“看來!”
“外姓不封王,好像也不能阻止宦官和外戚幹政這種事的發生。”
“皇帝的性格稍微懦弱些,那些宦官和外戚就想聯合起來跟皇帝爭奪權利。”
這種事還真的沒辦法杜絕。
隻能寄希望於修改繼承皇位的習慣,誰有能力誰上唄!
這時!
他看到了被封為太子的劉盈,就一陣心痛。
這娃……以後當皇帝,能鎮得住那些驕兵悍將嗎?
或者說,
能鎮得住他舅舅嗎?
唉!
劉邦歎息了一聲,背著手,圍著一個人工開鑿的小湖轉圈圈。
既然大漢在劉盈手上沒出問題,那就說明他登基也沒問題。
如果換來換去。
說不準還會重蹈始皇帝的覆轍!
先就這樣吧。
……
大唐位麵!
李世民看到漢朝最後被外戚宦官把持朝政導致覆滅!
對長孫無忌的信任又減少一分。
長孫無忌無故躺槍。
心裏恨死天幕了。
這些玩意兒曆史中都有寫,你提它幹嘛呢?
……
【漢朝之後是中原大亂鬥的魏、蜀、吳三國獨大時期。】
【雖然在紙麵實力上,魏國最強盛,但是,雙方混戰多年,都無法徹底消滅對方。】
【最後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麵。】
【而老而迷奸的司馬懿笑到了最後,由他的兒子司馬昭發動了曆史上臭名昭著的當街弑君事件!】
【最後在他死後由他的兒子司馬炎建立了晉朝。】
【晉朝終其一朝,充斥著黑暗和和屈辱。】
【先有八王之亂,後有五胡亂華,在權力爭鬥和外族入侵當中混亂不堪!】
【西晉隻存在了短短幾十年,就在風雨飄搖中滅亡了。】
【而後,他們把都城遷往建康,繼續苟延殘喘,使稱東晉!】
【從這個時候開始,天下總共分為大大小小幾十個國家,跟晉朝並立。】
【北方大部分都被外族占領!】
【漢人幾乎被刪了個幹淨。】
【最後,北周權臣楊堅代周立隋,結束了自漢末以來,長達300年的分裂割據局麵。】
【但可惜的是,隋朝命運在繼任者隋煬帝楊廣上位之後急轉直下。】
【隋朝滅亡的原因是因為楊廣在位期間,頻繁發動對外戰爭。】
【加之大興土木,修建宮殿,為了彌補財政赤字,不斷加重百姓的賦稅和徭役。】
【使得階級矛盾迅速被激化,農民因不堪重負,紛紛揭竿而起。】
【最終導致了隋朝匆匆退出曆史舞台,享國38年。】
隋文帝楊堅看到隋朝的命運之後,
比秦始皇看到自己親手建立起來的大秦匆匆十五年結束時候的表情更加震驚。
因為!
隋朝結束亂世,完成天下統一。
所有的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彼時!
天下大定,人民安居樂業。
並無秦朝時候的風雨飄搖的局麵,怎麽就也二世而亡了呢?
就這種局麵。
拴條狗上去,都亡不了國吧?
嗯?
怎麽會是楊廣繼位呢?
皇太子楊勇呢?
這時!
楊廣跪倒在地,瑟瑟發抖。
“父皇!”
“兒臣並無謀逆之心。”
“這天下是大哥的,都是大哥的。”
哼!
楊堅這個時候,已經動了殺心。
既然楊廣登基,一定會使隋朝走向滅亡。
那麽。
怎麽可能還讓他做皇帝呢?
為了避免自己駕崩之後,權力失控,殺掉楊廣是最好的辦法。
……
此時!
他們還不知道的是,就在另一片天幕之下。
李世民扶著額頭一臉慚愧。
害!
要不是我表哥搞得天下民不聊生,我也就隻能做個富家子弟。
遛遛狗,玩玩鷹,調戲調戲良家婦女,過著這種無聊的生活。
緊跟著,
關於唐朝滅亡的原因來了。
【唐朝,作為中國封建社會最鼎盛的朝代。】
【由唐高祖李淵奠基,然後唐太宗李世民繼往開來。
開創了貞觀之治的輝煌篇章。
在唐玄宗李隆基時期達到了鼎盛。】
【但隨後爆發的安史之亂,使得大唐帝國迅速衰落。】
【唐朝國祚289年,曆經21位皇帝,他的滅亡原因是因為藩鎮割據成為了一大隱患。】
【地方節度使手握重兵,經濟獨立,嚴重的削弱了中央集權體係。】
【同時,宦官勢力崛起,他們通過掌控宮廷禁軍幹預朝政,進一步削弱了皇權。】
李世民在前麵天幕播放國土麵積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藩鎮割據的危害性。
但是!
藩鎮政策並不是由他建立,這個鍋他不背。
不過!
既然知道,藩鎮政策的危害性。
那麽就從源頭開始杜絕這種現象發生就行了。
……
武曌時期!
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看到自己創立的節度使政策,居然對大唐產生了這麽大的破壞力。
直接導致大唐滅亡。
瞬間倒吸了一口涼氣。
她緊急將張宗昌二位兄弟趕出皇宮,急召狄仁傑入宮商議國政!
“狄閣老!”
“想必天幕上的內容你也看到了。”
“朕原本以為把天下劃分為幾個小塊兒,各自擁有軍隊,然後互相監督。”
“就能天下太平。”
“不過!”
“朕沒有想到藩鎮製度,最後竟然為大唐帶來了滅頂之災。”
“現在該如何是好?”
狄仁傑聰慧如斯。
立即道:
“各節度使之間創立輪換製度,削減其經濟大權。”
“同時!”
“應立即恢複太宗時期的府兵製度,如此可破!”
武則天聽聞狄仁傑的分析之後,並沒有立即做出表態。
“朕會仔細考慮你的建議。”
嬴政的氣還沒消。
他想看看秦朝究竟是被哪個癟犢子滅亡的。
按照秦朝隻存在了15年的時間來計算的話。
一定是一個他活著的時候就知道的人。
【漢朝,漢朝是華夏曆史上最輝煌的朝代之一。】
【分為西漢與東漢兩個階段。】
【西漢是在公元前202年,由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爭勝利之後建立。】
【東漢則由漢室後裔劉秀,在推翻王莽政權後重續。】
【漢朝共計國祚405年,曆經29位皇帝。】
【他的滅亡主要是在王朝的中後期,皇帝年幼無能。
陷入了宦官與外戚交替專權的政治混亂之中。】
【與此同時,天災人禍頻發,各地武裝起義風起雲湧。】
【最終瓦解了漢朝的統治。】
嬴政釋然了!
劉邦這個人,他從未聽說過。
也還不錯。
隻要不是六國餘孽複國成功,他都能接受。
因為在前麵的天幕中,他已經了解到,漢朝繼承並發揚了他所創立的政治製度。
並且!
這種製度持續了2000多年,直到後世還在沿用。
……
而劉邦在得知整個漢朝從中間一分為二,還有一個新莽政權。
心裏不禁嘀咕。
“看來!”
“外姓不封王,好像也不能阻止宦官和外戚幹政這種事的發生。”
“皇帝的性格稍微懦弱些,那些宦官和外戚就想聯合起來跟皇帝爭奪權利。”
這種事還真的沒辦法杜絕。
隻能寄希望於修改繼承皇位的習慣,誰有能力誰上唄!
這時!
他看到了被封為太子的劉盈,就一陣心痛。
這娃……以後當皇帝,能鎮得住那些驕兵悍將嗎?
或者說,
能鎮得住他舅舅嗎?
唉!
劉邦歎息了一聲,背著手,圍著一個人工開鑿的小湖轉圈圈。
既然大漢在劉盈手上沒出問題,那就說明他登基也沒問題。
如果換來換去。
說不準還會重蹈始皇帝的覆轍!
先就這樣吧。
……
大唐位麵!
李世民看到漢朝最後被外戚宦官把持朝政導致覆滅!
對長孫無忌的信任又減少一分。
長孫無忌無故躺槍。
心裏恨死天幕了。
這些玩意兒曆史中都有寫,你提它幹嘛呢?
……
【漢朝之後是中原大亂鬥的魏、蜀、吳三國獨大時期。】
【雖然在紙麵實力上,魏國最強盛,但是,雙方混戰多年,都無法徹底消滅對方。】
【最後形成了三國鼎立的局麵。】
【而老而迷奸的司馬懿笑到了最後,由他的兒子司馬昭發動了曆史上臭名昭著的當街弑君事件!】
【最後在他死後由他的兒子司馬炎建立了晉朝。】
【晉朝終其一朝,充斥著黑暗和和屈辱。】
【先有八王之亂,後有五胡亂華,在權力爭鬥和外族入侵當中混亂不堪!】
【西晉隻存在了短短幾十年,就在風雨飄搖中滅亡了。】
【而後,他們把都城遷往建康,繼續苟延殘喘,使稱東晉!】
【從這個時候開始,天下總共分為大大小小幾十個國家,跟晉朝並立。】
【北方大部分都被外族占領!】
【漢人幾乎被刪了個幹淨。】
【最後,北周權臣楊堅代周立隋,結束了自漢末以來,長達300年的分裂割據局麵。】
【但可惜的是,隋朝命運在繼任者隋煬帝楊廣上位之後急轉直下。】
【隋朝滅亡的原因是因為楊廣在位期間,頻繁發動對外戰爭。】
【加之大興土木,修建宮殿,為了彌補財政赤字,不斷加重百姓的賦稅和徭役。】
【使得階級矛盾迅速被激化,農民因不堪重負,紛紛揭竿而起。】
【最終導致了隋朝匆匆退出曆史舞台,享國38年。】
隋文帝楊堅看到隋朝的命運之後,
比秦始皇看到自己親手建立起來的大秦匆匆十五年結束時候的表情更加震驚。
因為!
隋朝結束亂世,完成天下統一。
所有的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發展。
彼時!
天下大定,人民安居樂業。
並無秦朝時候的風雨飄搖的局麵,怎麽就也二世而亡了呢?
就這種局麵。
拴條狗上去,都亡不了國吧?
嗯?
怎麽會是楊廣繼位呢?
皇太子楊勇呢?
這時!
楊廣跪倒在地,瑟瑟發抖。
“父皇!”
“兒臣並無謀逆之心。”
“這天下是大哥的,都是大哥的。”
哼!
楊堅這個時候,已經動了殺心。
既然楊廣登基,一定會使隋朝走向滅亡。
那麽。
怎麽可能還讓他做皇帝呢?
為了避免自己駕崩之後,權力失控,殺掉楊廣是最好的辦法。
……
此時!
他們還不知道的是,就在另一片天幕之下。
李世民扶著額頭一臉慚愧。
害!
要不是我表哥搞得天下民不聊生,我也就隻能做個富家子弟。
遛遛狗,玩玩鷹,調戲調戲良家婦女,過著這種無聊的生活。
緊跟著,
關於唐朝滅亡的原因來了。
【唐朝,作為中國封建社會最鼎盛的朝代。】
【由唐高祖李淵奠基,然後唐太宗李世民繼往開來。
開創了貞觀之治的輝煌篇章。
在唐玄宗李隆基時期達到了鼎盛。】
【但隨後爆發的安史之亂,使得大唐帝國迅速衰落。】
【唐朝國祚289年,曆經21位皇帝,他的滅亡原因是因為藩鎮割據成為了一大隱患。】
【地方節度使手握重兵,經濟獨立,嚴重的削弱了中央集權體係。】
【同時,宦官勢力崛起,他們通過掌控宮廷禁軍幹預朝政,進一步削弱了皇權。】
李世民在前麵天幕播放國土麵積的時候,就已經意識到藩鎮割據的危害性。
但是!
藩鎮政策並不是由他建立,這個鍋他不背。
不過!
既然知道,藩鎮政策的危害性。
那麽就從源頭開始杜絕這種現象發生就行了。
……
武曌時期!
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則天,看到自己創立的節度使政策,居然對大唐產生了這麽大的破壞力。
直接導致大唐滅亡。
瞬間倒吸了一口涼氣。
她緊急將張宗昌二位兄弟趕出皇宮,急召狄仁傑入宮商議國政!
“狄閣老!”
“想必天幕上的內容你也看到了。”
“朕原本以為把天下劃分為幾個小塊兒,各自擁有軍隊,然後互相監督。”
“就能天下太平。”
“不過!”
“朕沒有想到藩鎮製度,最後竟然為大唐帶來了滅頂之災。”
“現在該如何是好?”
狄仁傑聰慧如斯。
立即道:
“各節度使之間創立輪換製度,削減其經濟大權。”
“同時!”
“應立即恢複太宗時期的府兵製度,如此可破!”
武則天聽聞狄仁傑的分析之後,並沒有立即做出表態。
“朕會仔細考慮你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