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盟廳內,氣氛凝重得似能滴出水來。各國國王圍繞帝師會之事,各抒己見,爭論不休,皆為扞衛本國利益而寸步不讓。


    漢川國王目光堅定,率先打破沉默:“我漢川國願考慮帝師會設立分堂,但需保證分堂行事不得逾越我朝律法,且朝堂官員任免,帝師會不得插手,如此方能保我漢川國之根基穩固。”


    星蜀國王微微頷首,旋即補充道:“星蜀國讚同漢川王所言,此外,帝師會於我國之開銷,當受我朝監管,所用資費明細需定期報備,以防有人借機構謀取私利,壞我諸夏之大業。”


    蠶盛國王輕咳一聲,神色略顯躊躇:“我蠶盛國與妙讚國情誼深厚,自當全力配合帝師會之大業。但我國絲綢貿易為經濟命脈,望帝師會能助力蠶桑產業發展,保我民生無虞。”


    鐵盛國王濃眉緊皺,聲如洪鍾:“俺們鐵盛國別的不求,隻望帝師會能派善戰之士,幫俺們訓練一支鐵軍,若靈眼會再來犯,俺們也能有一戰之力,不至於任人欺淩!”


    趙原國王輕撫衣袖,不緊不慢地說道:“趙原國之安危係於各方平衡,帝師會若欲在我國紮根,其人員調度當與我王室互通有無,共同決策,否則難免引發朝局動蕩。”


    鹽盛國王長歎一聲:“我國地處偏遠,交通不便,帝師會建設若要我國分攤資費,當在物資運輸上給予便利,或適當減免部分費用,否則實在力不從心啊。”


    宋原國王目光深沉,語氣凝重:“國內各方勢力錯綜複雜,帝師會切不可卷入其中,觸動我朝之權力結構,否則宋原國將陷入內亂之危。”


    象成國王神色淡然:“我象成國向來中立,若要加入帝師會,需先試行一段時日,觀其成效,再做定奪,不可倉促行事。”


    燕嶺國王神色冷峻:“燕嶺國地勢險要,自有防禦之法。帝師會若想在此有所作為,需先證明其價值,否則難以服眾。”


    遊國王圖桑塔納眼神不羈:“我遊國子民自由慣了,帝師會若來,不可限製我族逐水草而居的生活,隻在對抗外敵時聽其調遣便可。”


    明國國王圖格達直言不諱:“我明國草場脆弱,若帝師會能帶來護草良方,保我牛羊無饑,且尊重我遊牧之俗,方可談合作之事。”


    女王道妙元靜靜地聽著,心中權衡利弊。待眾人言辭稍歇,她開口道:“諸位所言,皆為國家之根本,本王知曉。如今靈眼會肆虐,諸夏危在旦夕,我等唯有攜手,方能共禦外敵。方才諸位所提之要求,本王已命人悉數記錄。當下,便會依據這些要求,擬定一份結盟合並的章程,以及針對靈眼會的應對安排章程,集成以帝師會為宗主的合並書,交予各國帶迴去。望諸位迴國後,與朝中臣子細細斟酌商量,權衡其中利弊得失。半月後,我們再次於蠶盛國的臨夏城會盟,屆時希望能達成共識,共築諸夏之堅固防線,護我等家國百姓之安寧。”


    鹿泉會盟的風雲尚未完全消散,各國君主便帶著那份沉重的結盟書匆匆踏上歸途。一路上,他們的心中滿是對國家前途的思索與憂慮。迴到各自的宮廷後,各國立即陷入了緊鑼密鼓的討論之中。


    漢川國朝堂之上,大臣們圍坐在一起,對著結盟書反複研究。漢川國王坐在王座上,麵色凝重,聽著臣子們的爭論,心中對帝師會分堂監督縣衙遵循國內既有律例這一點更加堅定,同時也在思索著如何在合作中確保本國官員任免權不受幹涉,以維護國家的穩定發展。


    星蜀國的宮殿內,氣氛同樣緊張。“帝師會權力設年限限製,此乃關乎國家主權之事,絕不能有絲毫讓步。”一位武將大聲說道。而負責財政的大臣則憂心忡忡地表示:“可這帝師會的開銷若監管不善,必成我朝一大負擔。”星蜀國王來迴踱步,深知必須在限製帝師會權力與合理利用其資源之間找到平衡,否則星蜀國將陷入兩難之境。


    蠶盛國憑借與妙讚國的情誼,國王率先表態願意配合大部分安排。但在與大臣們商議時,負責貿易的大臣提出:“陛下,我蠶桑產業乃國之根本,若帝師會能助力其發展,比如提供先進的養蠶技術或開拓新的貿易市場,我蠶盛國必能更加繁榮昌盛,也能為諸夏聯盟貢獻更多力量。”國王深以為然,將這一期望鄭重地寫進了呈遞給妙讚國的反饋條款中。


    鐵盛國的朝堂上,眾人的討論聲此起彼伏。“陛下,訓練一支鐵軍乃當務之急,有了強大的軍隊,我們才能在這亂世中立足。”一位將軍急切地說道。國王看著臣子們,眼神堅定:“好,我們定要在臨夏之會中讓帝師會明確這一點,這是關乎鐵盛國存亡的大事。”


    趙原國國王迴到王宮後,立即召集了各方勢力代表。王室宗親憂心忡忡地說:“陛下,帝師會人員調度若與我王室不能共同決策,我等王室威嚴何在?國家權力恐將旁落。”而一些新興勢力的代表則認為:“但適當借助帝師會的力量,或許能平衡國內各方勢力,為趙原國帶來新的發展機遇。”趙原國王陷入沉思,深知必須在維護王室權威與借助帝師會力量之間找到一個微妙的平衡點,以確保國家的長治久安。


    鹽盛國國王與臣子們商議時,負責後勤的大臣唉聲歎氣:“陛下,我國地域偏遠,物資運輸本就艱難,若帝師會建設費用不能減免,且無運輸協助,這對我國來說實在是難以承受之重。”國王無奈地搖頭,明白這是鹽盛國在參與聯盟中麵臨的一個巨大難題,必須在臨夏之會中爭取到合理的解決方案。


    宋原國國內各方勢力錯綜複雜,宮廷內暗流湧動。貴族們紛紛反對帝師會的介入,擔心自身利益受損。一位貴族憤怒地說:“帝師會若卷入我國權力鬥爭,必將引發大亂。”而一些有識之士則據理力爭:“若不借助帝師會抵禦靈眼會,宋原國將陷入更大的危機。”宋原國王坐在王座上,聽著臣子們的激烈爭論,內心糾結萬分,深知此次臨夏之會的決策將對宋原國的未來產生深遠影響。


    象成國國王在朝堂上聽取了臣子們的意見後,沉穩地說道:“先行試行部分合作,觀其成效,此乃穩妥之策。我們不可盲目加入,需確保國家利益不受損害。”臣子們紛紛點頭,表示讚同國王的謹慎態度。


    燕嶺國國王對臣子們說:“帝師會必須先證明其價值,我們燕嶺國地勢險要,有自己的防禦體係,不能輕易將權力交予他人。”負責軍事的將領也表示:“陛下所言極是,若帝師會不能在軍事防禦上展現出優勢,我們絕不能與其深入合作。”


    遊國王圖桑塔納迴到部落,與各部落首領商議。一位首領大聲說道:“我們遊國子民自由慣了,絕不能讓帝師會限製我們的生活方式。隻在對抗外敵時聽從調遣,這是我們的底線。”圖桑塔納點頭表示認可,同時也希望帝師會能在軍事防禦上給予遊國足夠的支持,以保障部落的安全。


    明國國王圖格達與牧民們交流後,深知草場保護對明國的重要性。他對使者說:“若帝師會能帶來護草良方,尊重我們的遊牧生活習性,我們願意考慮加入聯盟。否則,明國雖小,也絕不輕易妥協。”


    各國使者帶著這些經過深思熟慮的條款往返奔波,妙讚國女王道妙元亦派親信與各國協商。曆經月餘,多次溝通磨合,一份綜合各方訴求的共同條款初現雛形。這份條款既保障了帝師會監督靈眼會、守護諸夏的核心職能,又兼顧各國的特殊利益與主權堅守。


    條款擬定後,各國君主再次收到會盟之約,此次會盟之地定於蠶盛國的臨夏城。各國心懷期待與忐忑,踏上前往臨夏的路途,深知此次會盟將決定諸夏未來的合作格局,是走向團結興盛,還是陷入紛爭衰敗,皆懸於這場即將開啟的臨夏之會。


    各國國王雖仍有疑慮,但形勢逼人,皆點頭應允。會盟廳內的緊張氣氛稍有緩和,卻也隻是暴風雨前的短暫寧靜,諸夏的命運懸於這半月的權衡與協商之中,究竟是走向團結禦敵的光明大道,還是陷入紛爭分裂的深淵,無人能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迷霧星球的曙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盧世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盧世鋒並收藏迷霧星球的曙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