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匹快馬裹挾著滾滾風塵,風馳電掣般朝著京城奔來。
馬背上的信使,懷揣著靜海鎮十萬火急的軍報,以及沈紹東呈遞的請罪折子,一路馬不停蹄,終於在天色漸暗時,將這兩份關乎社稷的重要文書,呈遞到了皇帝玄夜的手中。
玄夜正於禦書房內,眉頭緊鎖地審閱著堆積如山的奏章,聽聞信使求見,他心中一凜,預感大事不妙,匆忙放下手中朱筆,接過折子。
剛一打開,隻一眼,他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如墨,周身氣息驟然冷冽,恰似寒冬臘月的狂風,讓人膽寒。
緊接著,玄夜猛地將手重重拍在龍椅扶手上,“砰”的一聲巨響,龍椅上的金龍擺件都被震得險些滑落。
他雙眼赤紅,怒目圓睜,憤怒地咆哮道:“孽障!簡直是畜生不如!”那聲音仿若驚雷,在空曠的禦書房內不斷迴蕩,震得人耳鼓生疼,“
在這國家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這個孽子竟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趁他皇兄奮勇殺敵之時,偷襲砍掉其手臂,天理難容,罪無可恕!”
“李全!”玄夜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在寂靜的夜裏傳出老遠。
“奴才在!”貼身太監李全嚇得臉色慘白,連滾帶爬地衝進禦書房,“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頭都不敢抬。
“傳令下去,二皇子玄珩不睦兄長,趁大皇子玄宸奮勇殺敵之際,偷襲砍掉其手臂,此等惡行,罪無可恕!即刻將他貶為庶人,終生關押至皇陵,至死不得踏出半步!
皇後賀靜姝教子無方,難辭其咎,奪其皇後之位,貶為美人,速速送至冷宮,無召不得出!”玄夜的每一個字都咬得極重,仿佛從牙縫中擠出。
此言一出,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在朝堂之上掀起驚濤駭浪。
次日早朝,大臣們聽聞旨意,皆驚愕得瞪大了雙眼,麵麵相覷,交頭接耳,整個朝堂亂成一鍋粥。
老丞相賀長亭,這位平日裏沉穩如山、處變不驚的朝中重臣,此刻也如遭雷擊,身體微微顫抖,“撲通”一聲重重跪在地上,聲音中帶著幾分難以置信與急切,質問道:“陛下,這……這究竟是何緣故?珩兒他向來恭順,怎會做出如此悖逆之事?”
玄夜怒目圓睜,冷哼一聲,將手中的奏報狠狠丟到賀長亭麵前,怒聲說道:“賀長亭,你自己好好看看!這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證據確鑿,容不得你狡辯!”
說罷,玄夜又掃視一圈朝堂上的諸位大臣,高聲吩咐道:“諸位愛卿,大家都一同看看!來來來,都發表一下你們的高見!朕倒要聽聽,你們覺得朕該如何饒恕他們母子二人?”
眾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都噤若寒蟬,不敢輕易開口。
畢竟,這可是涉及皇室內部的驚天大事,稍有不慎,便可能惹禍上身,滿門抄斬。
沉默良久,禮部尚書李明軒率先出列,躬身行禮後,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二皇子此舉,實在是天理難容,有違人倫綱常,您的處置公正嚴明,實乃大快人心。
隻是,如今大皇子傷勢嚴重,生死未卜,而靜海鎮戰事吃緊,還望陛下以大局為重,盡快做出應對之策,以保我北辰江山社稷安穩。”
皇帝玄夜微微點頭,臉色依舊陰沉如水,沉聲道:“李愛卿所言極是。靜海鎮海域乃我北辰要地,如今遭受海寇重創,朕定不會坐視不管。
傳朕旨意,即刻調撥十萬精兵,由鎮遠大將軍林震南率領,火速馳援靜海鎮,務必將海寇一網打盡,收複失地!”
這時,一直站在一旁默不作聲的左將軍趙雄,向前跨出一步,抱拳道:“陛下,臣願隨林將軍一同前往靜海鎮,殺敵報國,為大皇子和死去的將士們報仇雪恨!”
玄夜看著趙雄,眼中閃過一絲欣慰,點頭道:“好!趙將軍有此忠心,朕深感欣慰。你便與林將軍一同前去,務必小心行事,朕等著你們凱旋歸來的好消息。”
然而,就在此時,丞相賀長亭突然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絕,大聲說道:“陛下,老臣懇請您收迴成命!珩兒雖犯下大錯,但他畢竟是皇後的親生骨肉,還望陛下念及往日情分,從輕發落。
再者,皇後她賢良淑德,主持後宮多年,從未有過差錯,此次之事,或許隻是珩兒一時糊塗,與皇後並無幹係啊!”
玄夜聽了賀長亭這番話,臉色愈發難看,怒聲喝道:“賀長亭,你莫要再為他們母子求情!朕心意已決,豈容更改?
你身為丞相,本應以身作則,輔佐朕治理江山,如今卻在此偏袒逆子,難道你是想與朕作對不成?”
賀長亭見玄夜如此堅決,心中一痛,重重地磕了個頭,說道:“陛下,老臣不敢。隻是珩兒他自幼聰慧,對老臣極為孝順,老臣實在不忍心看著他落得如此下場。還望陛下三思啊!”
朝堂上的氣氛愈發緊張,空氣仿佛都凝固了一般。
其他大臣們見賀長亭如此執著,也紛紛為他捏了一把汗。
有的大臣暗自搖頭,覺得賀長亭此舉太過莽撞,簡直是在拿自己的身家性命開玩笑;
而有的大臣則麵露同情之色,畢竟賀長亭也是舐犢情深,為了自己的外孫,不惜以身犯險。
就在這時,一直站在角落裏的禦史大夫趙啟明,挺身而出,義正言辭地說道:“陛下,丞相之言大錯特錯!二皇子犯下如此重罪,若不加以嚴懲,何以服眾?又何以彰顯我朝律法的威嚴?
皇後身為二皇子的生母,對其教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陛下將其貶為美人,送入冷宮,已是法外開恩。丞相若再苦苦求情,恐怕會寒了天下臣民的心啊!”
趙啟明這一番話,擲地有聲,不少大臣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玄夜聽了,臉色也稍有緩和,說道:“趙愛卿所言甚是。賀長亭,你可聽清楚了?朕此次的處置,皆是為了維護我北辰的江山社稷,為了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你若再執迷不悟,朕定不會輕饒!”
賀長亭心中雖仍有不甘,但見皇帝心意已決,且朝中大臣大多支持,也隻得無奈地低下頭,不再言語。
玄夜見眾人都不再有異議,便揮了揮手,說道:“此事就此定論,不得再議。眾愛卿,如今靜海鎮戰事緊急,大家還有何良策,可一並說來。”
眾大臣們紛紛陷入沉思,開始各抒己見,為應對靜海鎮的戰事出謀劃策。
而玄夜坐在龍椅上,臉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決心。
他深知,這場危機,不僅是對北辰國力的考驗,更是對他統治能力的一次巨大挑戰。他必須帶領北辰度過這場難關,重振國家的雄風。
馬背上的信使,懷揣著靜海鎮十萬火急的軍報,以及沈紹東呈遞的請罪折子,一路馬不停蹄,終於在天色漸暗時,將這兩份關乎社稷的重要文書,呈遞到了皇帝玄夜的手中。
玄夜正於禦書房內,眉頭緊鎖地審閱著堆積如山的奏章,聽聞信使求見,他心中一凜,預感大事不妙,匆忙放下手中朱筆,接過折子。
剛一打開,隻一眼,他的臉色瞬間變得鐵青如墨,周身氣息驟然冷冽,恰似寒冬臘月的狂風,讓人膽寒。
緊接著,玄夜猛地將手重重拍在龍椅扶手上,“砰”的一聲巨響,龍椅上的金龍擺件都被震得險些滑落。
他雙眼赤紅,怒目圓睜,憤怒地咆哮道:“孽障!簡直是畜生不如!”那聲音仿若驚雷,在空曠的禦書房內不斷迴蕩,震得人耳鼓生疼,“
在這國家生死存亡的危急關頭,這個孽子竟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趁他皇兄奮勇殺敵之時,偷襲砍掉其手臂,天理難容,罪無可恕!”
“李全!”玄夜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在寂靜的夜裏傳出老遠。
“奴才在!”貼身太監李全嚇得臉色慘白,連滾帶爬地衝進禦書房,“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頭都不敢抬。
“傳令下去,二皇子玄珩不睦兄長,趁大皇子玄宸奮勇殺敵之際,偷襲砍掉其手臂,此等惡行,罪無可恕!即刻將他貶為庶人,終生關押至皇陵,至死不得踏出半步!
皇後賀靜姝教子無方,難辭其咎,奪其皇後之位,貶為美人,速速送至冷宮,無召不得出!”玄夜的每一個字都咬得極重,仿佛從牙縫中擠出。
此言一出,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在朝堂之上掀起驚濤駭浪。
次日早朝,大臣們聽聞旨意,皆驚愕得瞪大了雙眼,麵麵相覷,交頭接耳,整個朝堂亂成一鍋粥。
老丞相賀長亭,這位平日裏沉穩如山、處變不驚的朝中重臣,此刻也如遭雷擊,身體微微顫抖,“撲通”一聲重重跪在地上,聲音中帶著幾分難以置信與急切,質問道:“陛下,這……這究竟是何緣故?珩兒他向來恭順,怎會做出如此悖逆之事?”
玄夜怒目圓睜,冷哼一聲,將手中的奏報狠狠丟到賀長亭麵前,怒聲說道:“賀長亭,你自己好好看看!這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證據確鑿,容不得你狡辯!”
說罷,玄夜又掃視一圈朝堂上的諸位大臣,高聲吩咐道:“諸位愛卿,大家都一同看看!來來來,都發表一下你們的高見!朕倒要聽聽,你們覺得朕該如何饒恕他們母子二人?”
眾大臣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時間都噤若寒蟬,不敢輕易開口。
畢竟,這可是涉及皇室內部的驚天大事,稍有不慎,便可能惹禍上身,滿門抄斬。
沉默良久,禮部尚書李明軒率先出列,躬身行禮後,小心翼翼地說道:“陛下,二皇子此舉,實在是天理難容,有違人倫綱常,您的處置公正嚴明,實乃大快人心。
隻是,如今大皇子傷勢嚴重,生死未卜,而靜海鎮戰事吃緊,還望陛下以大局為重,盡快做出應對之策,以保我北辰江山社稷安穩。”
皇帝玄夜微微點頭,臉色依舊陰沉如水,沉聲道:“李愛卿所言極是。靜海鎮海域乃我北辰要地,如今遭受海寇重創,朕定不會坐視不管。
傳朕旨意,即刻調撥十萬精兵,由鎮遠大將軍林震南率領,火速馳援靜海鎮,務必將海寇一網打盡,收複失地!”
這時,一直站在一旁默不作聲的左將軍趙雄,向前跨出一步,抱拳道:“陛下,臣願隨林將軍一同前往靜海鎮,殺敵報國,為大皇子和死去的將士們報仇雪恨!”
玄夜看著趙雄,眼中閃過一絲欣慰,點頭道:“好!趙將軍有此忠心,朕深感欣慰。你便與林將軍一同前去,務必小心行事,朕等著你們凱旋歸來的好消息。”
然而,就在此時,丞相賀長亭突然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決絕,大聲說道:“陛下,老臣懇請您收迴成命!珩兒雖犯下大錯,但他畢竟是皇後的親生骨肉,還望陛下念及往日情分,從輕發落。
再者,皇後她賢良淑德,主持後宮多年,從未有過差錯,此次之事,或許隻是珩兒一時糊塗,與皇後並無幹係啊!”
玄夜聽了賀長亭這番話,臉色愈發難看,怒聲喝道:“賀長亭,你莫要再為他們母子求情!朕心意已決,豈容更改?
你身為丞相,本應以身作則,輔佐朕治理江山,如今卻在此偏袒逆子,難道你是想與朕作對不成?”
賀長亭見玄夜如此堅決,心中一痛,重重地磕了個頭,說道:“陛下,老臣不敢。隻是珩兒他自幼聰慧,對老臣極為孝順,老臣實在不忍心看著他落得如此下場。還望陛下三思啊!”
朝堂上的氣氛愈發緊張,空氣仿佛都凝固了一般。
其他大臣們見賀長亭如此執著,也紛紛為他捏了一把汗。
有的大臣暗自搖頭,覺得賀長亭此舉太過莽撞,簡直是在拿自己的身家性命開玩笑;
而有的大臣則麵露同情之色,畢竟賀長亭也是舐犢情深,為了自己的外孫,不惜以身犯險。
就在這時,一直站在角落裏的禦史大夫趙啟明,挺身而出,義正言辭地說道:“陛下,丞相之言大錯特錯!二皇子犯下如此重罪,若不加以嚴懲,何以服眾?又何以彰顯我朝律法的威嚴?
皇後身為二皇子的生母,對其教養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陛下將其貶為美人,送入冷宮,已是法外開恩。丞相若再苦苦求情,恐怕會寒了天下臣民的心啊!”
趙啟明這一番話,擲地有聲,不少大臣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玄夜聽了,臉色也稍有緩和,說道:“趙愛卿所言甚是。賀長亭,你可聽清楚了?朕此次的處置,皆是為了維護我北辰的江山社稷,為了給天下百姓一個交代。你若再執迷不悟,朕定不會輕饒!”
賀長亭心中雖仍有不甘,但見皇帝心意已決,且朝中大臣大多支持,也隻得無奈地低下頭,不再言語。
玄夜見眾人都不再有異議,便揮了揮手,說道:“此事就此定論,不得再議。眾愛卿,如今靜海鎮戰事緊急,大家還有何良策,可一並說來。”
眾大臣們紛紛陷入沉思,開始各抒己見,為應對靜海鎮的戰事出謀劃策。
而玄夜坐在龍椅上,臉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決心。
他深知,這場危機,不僅是對北辰國力的考驗,更是對他統治能力的一次巨大挑戰。他必須帶領北辰度過這場難關,重振國家的雄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