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一萬美元?開玩笑吧
四合院:悟性逆天,七級工程師 作者:一隻山竹榴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東南亞代表坐進駕駛席時,最先引起他注意的,是儀表盤旁邊的幾個按鈕和旋鈕設計。
“這是……空調?”那位代表忍不住問道,眼中透著驚訝。
許誌遠點了點頭,微笑著說道:“沒錯。這輛‘東風轎車’標配了車載空調係統,能夠在炎熱的夏季為車內提供舒適的溫度調節。空調係統采用了我們自主研發的小型壓縮機,製冷效率高、能耗低,能夠在短時間內將車內溫度降低到舒適範圍。”
聽到這裏,東南亞代表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空調?!這太棒了!我們國家大部分地區都很炎熱,如果汽車能自帶空調,那將對市場有巨大的吸引力!”
而西方代表們的表情則瞬間僵硬了。
“空調係統?!”布萊恩失聲喊道,語氣中滿是不可置信,“這不可能!車載空調是一項非常複雜的技術,需要精密的壓縮機和冷卻係統。他們怎麽可能做到?”
邁克爾皺著眉頭,低聲說道:“車載空調不僅僅是技術問題,它還會增加整車的製造成本和能耗。他們的發動機剛剛好不容易表現出色,現在還要加裝空調?這根本不符合常理!”
許誌遠看著這群人破防的表情,語氣淡定地補充道:“各位,這套空調係統經過我們的優化設計,能耗非常低,對整車性能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它既能製冷,也能製熱,無論是寒冬還是酷暑,都能為駕乘者提供舒適的環境。”
這番話無異於又一記重錘,狠狠砸在了西方代表們的驕傲上。他們再也無法淡定了:在1960年代初,車載空調係統還是一項奢侈配置,哪怕是在漂亮國和歐洲,也隻有極少數高端車型才會配備。而如今,龍國居然在一款中型轎車上標配空調?這簡直是不可思議。
還沒等西方代表們從空調的震撼中緩過神來,許誌遠又指了指儀表盤組織的一塊麵板,繼續說道:“這輛車還配備了一台車載收音機,能夠接收am和fm信號,為駕乘者提供豐富的娛樂功能。”
“收音機?!”一名漢斯代表瞪大了眼睛,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們的車還有收音機?!”
“這不可能!”布萊恩再次忍不住喊道,“車載收音機需要非常複雜的電子電路設計,尤其是信號接收模塊,對技術要求非常高。他們的工業水平,怎麽可能造得出來?”
許誌遠依舊淡定自若:“我們基於自主研發的晶體管技術,設計了這款車載收音機。它不僅體積小巧,而且接收信號穩定,音質清晰。車主可以在駕駛過程中隨時收聽廣播,了解新聞或欣賞音樂。”
“晶體管技術……”邁克爾喃喃道,臉色愈發難看。晶體管是當時最前沿的電子技術,漂亮國雖然在這一領域占據優勢,但要將其應用在汽車上並實現大規模生產,同樣需要巨大的技術積累。而如今,龍國不僅掌握了晶體管技術,還將其應用到了汽車上,這讓他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就在西方代表們還在震驚之中時,許誌遠又指向後排座椅,繼續介紹:“除了這些配置,我們還對車內的舒適性進行了優化。例如,後排座椅的靠背角度經過精心調校,並采用了高彈性填充材料,能夠為長途乘坐提供更好的支撐。此外,車內的隔音效果也經過了專門的設計,能夠有效隔絕外界噪音,讓車內更加安靜。”
“噪音隔絕?長途舒適性?”一位高盧代表忍不住冷笑,“這些配置……哪怕是我們歐洲的高端車企,也不一定能做到。他們龍國居然聲稱自己實現了?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就在西方代表們的情緒已經接近崩潰時,許誌遠話鋒一轉,說出了今天最大的殺手鐧:
“各位,‘東風轎車’不僅性能和配置優越,它的售價也非常具有競爭力。每輛車的售價,僅為一萬美元。”
一瞬間,全場鴉雀無聲。
隨後——
“什麽?!一萬美元?!你在開玩笑吧!”布萊恩猛地站起來,臉上的表情從震驚到憤怒,幾乎扭曲,“一輛配備了空調、收音機,還有這種性能的車,居然隻賣一萬美元?!你們肯定是在搞傾銷!”
“這不可能!”邁克爾的聲音變得尖銳起來,“一萬美元?這輛車的製造成本,光是發動機和空調係統,就不止這個價格了!你們怎麽可能賣得這麽便宜?”
“這絕對是虧本買賣!”一名漢斯代表咬牙切齒地說道,“你們這是在用低價擾亂市場規則!”
東南亞代表們則完全震撼了。一位代表激動地說道:“一萬美元?!這輛車的性能和配置,居然隻賣一萬美元?!如果這是真的,那我們國家的普通家庭也許真的可以買得起汽車了!”
“是啊!”另一位代表滿臉興奮,“這將徹底改變我們的汽車市場!”
西方代表們的破防已經徹底失控了。他們無法接受這樣一個事實:一輛性能卓越、配置豐富的汽車,售價竟然如此低廉。這不僅讓他們的高端車型失去了優勢,甚至連中低端車型的市場,也麵臨著“東風轎車”的全麵衝擊。
許誌遠看著台下那一張張震驚到扭曲的臉,心中冷笑,但語氣依舊平靜:“各位,這輛車的售價不是傾銷,而是技術突破和高效生產帶來的結果。我們的目標,是讓更多普通家庭能買得起汽車,而不是讓汽車成為少數人的奢侈品。”
這句話,徹底砸碎了西方代表們最後一絲心理防線。
他們從未想過,有一天,龍國的汽車工業會以這樣一種方式登場,不僅讓他們的技術優勢瞬間崩塌,還以如此低廉的價格,直接威脅到他們賴以生存的市場。
……
隨著廣交會圓滿落幕,那場展會上展示的“東風轎車”和基於晶體管技術的數控機床消息,像颶風一樣以難以想象的速度傳遍了全球。
“這是……空調?”那位代表忍不住問道,眼中透著驚訝。
許誌遠點了點頭,微笑著說道:“沒錯。這輛‘東風轎車’標配了車載空調係統,能夠在炎熱的夏季為車內提供舒適的溫度調節。空調係統采用了我們自主研發的小型壓縮機,製冷效率高、能耗低,能夠在短時間內將車內溫度降低到舒適範圍。”
聽到這裏,東南亞代表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空調?!這太棒了!我們國家大部分地區都很炎熱,如果汽車能自帶空調,那將對市場有巨大的吸引力!”
而西方代表們的表情則瞬間僵硬了。
“空調係統?!”布萊恩失聲喊道,語氣中滿是不可置信,“這不可能!車載空調是一項非常複雜的技術,需要精密的壓縮機和冷卻係統。他們怎麽可能做到?”
邁克爾皺著眉頭,低聲說道:“車載空調不僅僅是技術問題,它還會增加整車的製造成本和能耗。他們的發動機剛剛好不容易表現出色,現在還要加裝空調?這根本不符合常理!”
許誌遠看著這群人破防的表情,語氣淡定地補充道:“各位,這套空調係統經過我們的優化設計,能耗非常低,對整車性能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它既能製冷,也能製熱,無論是寒冬還是酷暑,都能為駕乘者提供舒適的環境。”
這番話無異於又一記重錘,狠狠砸在了西方代表們的驕傲上。他們再也無法淡定了:在1960年代初,車載空調係統還是一項奢侈配置,哪怕是在漂亮國和歐洲,也隻有極少數高端車型才會配備。而如今,龍國居然在一款中型轎車上標配空調?這簡直是不可思議。
還沒等西方代表們從空調的震撼中緩過神來,許誌遠又指了指儀表盤組織的一塊麵板,繼續說道:“這輛車還配備了一台車載收音機,能夠接收am和fm信號,為駕乘者提供豐富的娛樂功能。”
“收音機?!”一名漢斯代表瞪大了眼睛,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們的車還有收音機?!”
“這不可能!”布萊恩再次忍不住喊道,“車載收音機需要非常複雜的電子電路設計,尤其是信號接收模塊,對技術要求非常高。他們的工業水平,怎麽可能造得出來?”
許誌遠依舊淡定自若:“我們基於自主研發的晶體管技術,設計了這款車載收音機。它不僅體積小巧,而且接收信號穩定,音質清晰。車主可以在駕駛過程中隨時收聽廣播,了解新聞或欣賞音樂。”
“晶體管技術……”邁克爾喃喃道,臉色愈發難看。晶體管是當時最前沿的電子技術,漂亮國雖然在這一領域占據優勢,但要將其應用在汽車上並實現大規模生產,同樣需要巨大的技術積累。而如今,龍國不僅掌握了晶體管技術,還將其應用到了汽車上,這讓他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危機感。
就在西方代表們還在震驚之中時,許誌遠又指向後排座椅,繼續介紹:“除了這些配置,我們還對車內的舒適性進行了優化。例如,後排座椅的靠背角度經過精心調校,並采用了高彈性填充材料,能夠為長途乘坐提供更好的支撐。此外,車內的隔音效果也經過了專門的設計,能夠有效隔絕外界噪音,讓車內更加安靜。”
“噪音隔絕?長途舒適性?”一位高盧代表忍不住冷笑,“這些配置……哪怕是我們歐洲的高端車企,也不一定能做到。他們龍國居然聲稱自己實現了?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就在西方代表們的情緒已經接近崩潰時,許誌遠話鋒一轉,說出了今天最大的殺手鐧:
“各位,‘東風轎車’不僅性能和配置優越,它的售價也非常具有競爭力。每輛車的售價,僅為一萬美元。”
一瞬間,全場鴉雀無聲。
隨後——
“什麽?!一萬美元?!你在開玩笑吧!”布萊恩猛地站起來,臉上的表情從震驚到憤怒,幾乎扭曲,“一輛配備了空調、收音機,還有這種性能的車,居然隻賣一萬美元?!你們肯定是在搞傾銷!”
“這不可能!”邁克爾的聲音變得尖銳起來,“一萬美元?這輛車的製造成本,光是發動機和空調係統,就不止這個價格了!你們怎麽可能賣得這麽便宜?”
“這絕對是虧本買賣!”一名漢斯代表咬牙切齒地說道,“你們這是在用低價擾亂市場規則!”
東南亞代表們則完全震撼了。一位代表激動地說道:“一萬美元?!這輛車的性能和配置,居然隻賣一萬美元?!如果這是真的,那我們國家的普通家庭也許真的可以買得起汽車了!”
“是啊!”另一位代表滿臉興奮,“這將徹底改變我們的汽車市場!”
西方代表們的破防已經徹底失控了。他們無法接受這樣一個事實:一輛性能卓越、配置豐富的汽車,售價竟然如此低廉。這不僅讓他們的高端車型失去了優勢,甚至連中低端車型的市場,也麵臨著“東風轎車”的全麵衝擊。
許誌遠看著台下那一張張震驚到扭曲的臉,心中冷笑,但語氣依舊平靜:“各位,這輛車的售價不是傾銷,而是技術突破和高效生產帶來的結果。我們的目標,是讓更多普通家庭能買得起汽車,而不是讓汽車成為少數人的奢侈品。”
這句話,徹底砸碎了西方代表們最後一絲心理防線。
他們從未想過,有一天,龍國的汽車工業會以這樣一種方式登場,不僅讓他們的技術優勢瞬間崩塌,還以如此低廉的價格,直接威脅到他們賴以生存的市場。
……
隨著廣交會圓滿落幕,那場展會上展示的“東風轎車”和基於晶體管技術的數控機床消息,像颶風一樣以難以想象的速度傳遍了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