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嘲笑
四合院:悟性逆天,七級工程師 作者:一隻山竹榴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類似的報道和評論迅速在西方媒體中擴散開來,許多工業強國的民眾對此嗤之以鼻,甚至將龍國這次廣交會的新聞當成了茶餘飯後的笑料。
“龍國的高科技?”一位漂亮國的記者在一檔廣播節目中譏諷道:
“他們是想展示手推車,還是老式煤油燈?說不定他們的‘高科技轎車’連我們鄉下的二手皮卡車都比不上。”
“聽說他們造了什麽拖拉機,”另一名嘉賓笑著附和,“難道是用竹子做的?”
這檔節目一經播出,就引發了不少西方聽眾的哄堂大笑。
雖然西方主流輿論普遍不看好龍國的“工業化成果”,但也有一些嗅覺敏銳的企業和技術專家認為,這次廣交會或許值得一看。
“龍國的宣傳雖然誇張,但他們的確在努力推進工業化進程,”某家歐洲機械製造公司的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說道,
“我們不能完全忽視他們,畢竟,工業化的起步階段總會伴隨著一些讓人意外的突破。”
當然,這樣的聲音隻是少數。
更多的企業隻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準備前往廣交會。
他們並不認為龍國有能力拿出什麽真正有價值的產品,但卻想親眼看看這個“落後國家”到底能鬧出什麽新鮮事。
尤其是龍國提到的“高科技轎車”和“軍用醫療裝備”,更是讓許多外國人感到好奇。
畢竟,汽車製造和醫療裝備都是工業化的高門檻領域,而這兩者恰恰是當時龍國的短板。
許多人甚至開玩笑說:“龍國的轎車?可能連輪胎都是手工縫的吧!”
毛子雖然在官方上對龍國的工業化造勢表示了支持,但實際態度卻相當複雜。
“龍國的工業化是必要的,但他們的技術水平還差得遠,”
毛子某專家在一次內部會議上談到,“尤其是他們提到的轎車改造,渦輪增壓、動態散熱?這些技術即便在我們這裏也還在試驗階段,龍國怎麽可能搞得出來?”
不過,毛子方麵還是派出了一支代表團,準備在廣交會上“檢驗”龍國的成果。
一方麵是為了顯示“友好”,另一方麵則是為了確認龍國的技術到底達到了什麽水平。
……
麵對西方國家的嘲笑和質疑,龍國並未正麵迴應,而是選擇繼續低調推進廣交會的準備工作。
許誌遠對此很清楚,他知道這些嘲笑的背後,隱藏的是對龍國的輕視和偏見。
“他們笑得越大聲,說明他們越不了解我們。”許誌遠對趙部長說道,“當他們真正看到我們的東西時,我倒想看看他們還能不能笑得出來。”
趙部長點了點頭:“誌遠,你說得對。這次咱們就不跟他們爭口舌之快,用事實打他們的臉。”
……
廣交會正式開幕的前幾天,許誌遠帶隊抵達展會現場。
他親自監督展台的布置,將改良東風牌轎車擺在最顯眼的位置,旁邊是單兵急救係統、拖拉機模型以及其他展品。
展台布置完成後,許誌遠站在車前,目光堅定。
這不僅是一次工業成果的展示,更是一場關乎國家尊嚴的較量。
“讓他們嘲笑吧,”他心裏暗自冷笑,“等會兒我就讓這些看熱鬧的人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工業強國。”
……
隨著廣交會開幕的日子越來越近,各國代表團陸續抵達龍國。
這次的展會不僅吸引了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的商貿代表團,也吸引了不少西方國家的“工業強國”代表團。
當然,許多人並不是抱著合作的期待來的,而是為了嘲笑和看熱鬧。
一架從漂亮國起飛的飛機轟鳴著降落在龍國的機場,機艙門一打開,西方代表團的人便魚貫而出。
為首的是一位身材高大的金發男子,鼻梁上架著一副金絲眼鏡,穿著剪裁得體的西裝,整個人散發著一股優越感。
他是漂亮國工業協會的副會長約瑟夫·布萊恩。這次布萊恩帶著他的團隊前來,嘴上說是“考察”,但實際上是抱著“看笑話”的心態來的。
走出艙門,布萊恩皺了皺眉,隨即用手扇了扇鼻子邊的空氣,對身旁的助手抱怨道:
“這是機場?我還以為我們誤降在了鄉村集市。這個國家的基礎設施真是糟糕透了。”
助手立刻附和:“是啊,布萊恩先生,聽說龍國的工業化水平和他們的機場一樣落後。說實話,我很好奇他們口中的‘高科技’轎車到底是什麽樣子,是不是用鐵錘敲出來的。”
“哈哈哈!”布萊恩大笑起來,“鐵錘敲出來的?那說不定他們連發動機都沒有,靠人力踩踏板驅動。畢竟,他們的工業化水平還停留在蒸汽機時代。”
一行人哄堂大笑,滿臉的不屑和輕蔑。
幾乎在同一時間,來自東南亞國家的一支代表團也抵達機場。
他們的態度與西方國家截然不同,既沒有高傲的嘲諷,也沒有太多的期望。
他們的國家工業化起步較晚,與龍國的關係也更為接近,因此他們對龍國的展品既好奇又保留觀望態度。
一位東南亞代表團的成員低聲對同伴說道:“我聽說龍國這次要展出一款改良轎車,還有什麽軍用醫療係統。說實話,我挺好奇他們能造出什麽樣的東西。”
另一人卻搖了搖頭,帶著幾分懷疑:
“說白了,龍國的工業化還不如我們發達。那些宣傳聽著是挺厲害的,但誰知道是不是吹牛?咱們這次就當開開眼界吧,別抱太大希望。”
就在西方和東南亞代表團陸續通過海關時,機場外停著的一輛國產卡車吸引了布萊恩的注意。
這輛卡車外觀笨重,車頭的漆麵斑駁,車廂裏的貨物用一塊帆布隨意蓋著,看起來簡陋破舊。
布萊恩指著那輛卡車,忍不住對身邊的人說道:“你們看,這就是他們的工業水平。這輛車看起來像是從二十年前的廢鐵堆裏撿出來的。”
助手也接過話茬:“別這麽說,也許這就是他們的‘高科技’展品之一呢,哈哈!”
旁邊的東南亞代表團成員聽了這話,臉上帶著一絲尷尬,但並沒有插嘴。
他們雖然沒有像西方人那樣肆意嘲笑,但心裏也忍不住犯嘀咕:“龍國的工業化水平真的能拿得出手嗎?”
機場接機的龍國工作人員滿臉堆笑地將西方代表團送上接駁車,一路開往廣交會安排的酒店。
“龍國的高科技?”一位漂亮國的記者在一檔廣播節目中譏諷道:
“他們是想展示手推車,還是老式煤油燈?說不定他們的‘高科技轎車’連我們鄉下的二手皮卡車都比不上。”
“聽說他們造了什麽拖拉機,”另一名嘉賓笑著附和,“難道是用竹子做的?”
這檔節目一經播出,就引發了不少西方聽眾的哄堂大笑。
雖然西方主流輿論普遍不看好龍國的“工業化成果”,但也有一些嗅覺敏銳的企業和技術專家認為,這次廣交會或許值得一看。
“龍國的宣傳雖然誇張,但他們的確在努力推進工業化進程,”某家歐洲機械製造公司的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說道,
“我們不能完全忽視他們,畢竟,工業化的起步階段總會伴隨著一些讓人意外的突破。”
當然,這樣的聲音隻是少數。
更多的企業隻是抱著看熱鬧的心態準備前往廣交會。
他們並不認為龍國有能力拿出什麽真正有價值的產品,但卻想親眼看看這個“落後國家”到底能鬧出什麽新鮮事。
尤其是龍國提到的“高科技轎車”和“軍用醫療裝備”,更是讓許多外國人感到好奇。
畢竟,汽車製造和醫療裝備都是工業化的高門檻領域,而這兩者恰恰是當時龍國的短板。
許多人甚至開玩笑說:“龍國的轎車?可能連輪胎都是手工縫的吧!”
毛子雖然在官方上對龍國的工業化造勢表示了支持,但實際態度卻相當複雜。
“龍國的工業化是必要的,但他們的技術水平還差得遠,”
毛子某專家在一次內部會議上談到,“尤其是他們提到的轎車改造,渦輪增壓、動態散熱?這些技術即便在我們這裏也還在試驗階段,龍國怎麽可能搞得出來?”
不過,毛子方麵還是派出了一支代表團,準備在廣交會上“檢驗”龍國的成果。
一方麵是為了顯示“友好”,另一方麵則是為了確認龍國的技術到底達到了什麽水平。
……
麵對西方國家的嘲笑和質疑,龍國並未正麵迴應,而是選擇繼續低調推進廣交會的準備工作。
許誌遠對此很清楚,他知道這些嘲笑的背後,隱藏的是對龍國的輕視和偏見。
“他們笑得越大聲,說明他們越不了解我們。”許誌遠對趙部長說道,“當他們真正看到我們的東西時,我倒想看看他們還能不能笑得出來。”
趙部長點了點頭:“誌遠,你說得對。這次咱們就不跟他們爭口舌之快,用事實打他們的臉。”
……
廣交會正式開幕的前幾天,許誌遠帶隊抵達展會現場。
他親自監督展台的布置,將改良東風牌轎車擺在最顯眼的位置,旁邊是單兵急救係統、拖拉機模型以及其他展品。
展台布置完成後,許誌遠站在車前,目光堅定。
這不僅是一次工業成果的展示,更是一場關乎國家尊嚴的較量。
“讓他們嘲笑吧,”他心裏暗自冷笑,“等會兒我就讓這些看熱鬧的人知道,誰才是真正的工業強國。”
……
隨著廣交會開幕的日子越來越近,各國代表團陸續抵達龍國。
這次的展會不僅吸引了東南亞等發展中國家的商貿代表團,也吸引了不少西方國家的“工業強國”代表團。
當然,許多人並不是抱著合作的期待來的,而是為了嘲笑和看熱鬧。
一架從漂亮國起飛的飛機轟鳴著降落在龍國的機場,機艙門一打開,西方代表團的人便魚貫而出。
為首的是一位身材高大的金發男子,鼻梁上架著一副金絲眼鏡,穿著剪裁得體的西裝,整個人散發著一股優越感。
他是漂亮國工業協會的副會長約瑟夫·布萊恩。這次布萊恩帶著他的團隊前來,嘴上說是“考察”,但實際上是抱著“看笑話”的心態來的。
走出艙門,布萊恩皺了皺眉,隨即用手扇了扇鼻子邊的空氣,對身旁的助手抱怨道:
“這是機場?我還以為我們誤降在了鄉村集市。這個國家的基礎設施真是糟糕透了。”
助手立刻附和:“是啊,布萊恩先生,聽說龍國的工業化水平和他們的機場一樣落後。說實話,我很好奇他們口中的‘高科技’轎車到底是什麽樣子,是不是用鐵錘敲出來的。”
“哈哈哈!”布萊恩大笑起來,“鐵錘敲出來的?那說不定他們連發動機都沒有,靠人力踩踏板驅動。畢竟,他們的工業化水平還停留在蒸汽機時代。”
一行人哄堂大笑,滿臉的不屑和輕蔑。
幾乎在同一時間,來自東南亞國家的一支代表團也抵達機場。
他們的態度與西方國家截然不同,既沒有高傲的嘲諷,也沒有太多的期望。
他們的國家工業化起步較晚,與龍國的關係也更為接近,因此他們對龍國的展品既好奇又保留觀望態度。
一位東南亞代表團的成員低聲對同伴說道:“我聽說龍國這次要展出一款改良轎車,還有什麽軍用醫療係統。說實話,我挺好奇他們能造出什麽樣的東西。”
另一人卻搖了搖頭,帶著幾分懷疑:
“說白了,龍國的工業化還不如我們發達。那些宣傳聽著是挺厲害的,但誰知道是不是吹牛?咱們這次就當開開眼界吧,別抱太大希望。”
就在西方和東南亞代表團陸續通過海關時,機場外停著的一輛國產卡車吸引了布萊恩的注意。
這輛卡車外觀笨重,車頭的漆麵斑駁,車廂裏的貨物用一塊帆布隨意蓋著,看起來簡陋破舊。
布萊恩指著那輛卡車,忍不住對身邊的人說道:“你們看,這就是他們的工業水平。這輛車看起來像是從二十年前的廢鐵堆裏撿出來的。”
助手也接過話茬:“別這麽說,也許這就是他們的‘高科技’展品之一呢,哈哈!”
旁邊的東南亞代表團成員聽了這話,臉上帶著一絲尷尬,但並沒有插嘴。
他們雖然沒有像西方人那樣肆意嘲笑,但心裏也忍不住犯嘀咕:“龍國的工業化水平真的能拿得出手嗎?”
機場接機的龍國工作人員滿臉堆笑地將西方代表團送上接駁車,一路開往廣交會安排的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