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私密馬賽!”


    十幾個身著盔甲的東瀛將領跪在地上,以頭搶地謝罪。


    上位之上,一相貌平平但隱隱有鷹顧狼視之態的中年男子臉上怒容未消,目光掃視著下方眾人:“第一軍小西行長、第三軍黑田長正呢?怎麽沒來!”


    總軍師宇喜多秀家麵帶悲痛開口道:“將軍!小西行長、黑田長正二人領兵三萬,於穀山圍攻明軍山東都指揮使胡宗憲部,不料明軍鎧甲、兵器遠勝我軍,遂落得慘敗!


    後在撤退時被胡宗憲麾下一員小將領軍圍堵……二人陣亡!


    我軍三萬將士……也全都玉碎殉國了!”


    豐臣秀吉出身貧寒,雖是人傑,但終究缺少戰略眼光。


    其實在忠州一戰後,朝鮮軍隊主力就已經幾乎被全殲了,拿下朝鮮也隻是時間問題。


    可豐臣秀吉太狂妄了!狂妄到將大明視做與朝鮮同等的對手,一路不顧戰線拉長,後勤的壓力,肆無忌憚的挺進。(感興趣的可以搜一下資料,戰線拉的相當抽象了。)


    甚至還妄想分兵跨越鴨綠江進攻女真,結果毫無意外,被女真一個部落打的和孫子一樣,隻能退迴鴨綠江南。


    也正是因為這種離譜到極致的大戰略,還有不顧後勤壓力的戰線。所以被李如鬆抓住機會。


    親自領精銳直紮開城、又命一萬將士進駐淮陽附近,兩座城池相互拱衛,拉起一道封鎖線。


    封鎖線以南,隻守不攻,抵禦日軍。


    封鎖線以北,則命麾下部將層層遞進,圍剿北部日軍。


    雙方交戰僅僅不到三個月,日軍就已經陣亡了近五萬人!


    封鎖線以北的守軍更是全軍覆沒。


    豐臣秀吉手下九大軍團,第一、第三軍團全軍覆沒。


    第四、第五也被李如鬆打至半殘廢狀態。


    水師方麵,李如鬆任命朝鮮方麵李舜臣為水師參將。李舜臣熟悉朝鮮附近水勢地形,不斷騷擾日軍後勤,不時抓住機會聯合明朝水軍進行攻擊。


    日本方麵的水軍損失慘重,後勤方麵補給也越發的困難了。


    “將軍,我們不是大明的對手!東方這個古老而龐大的國度一直都在,從來沒有消失過!我們之間的差距太大了!退兵吧!將軍!”


    李如鬆五萬打他們十六萬和打孫子一樣,要是等大明動怒那就全完了。


    東瀛方麵拉起這十六萬軍隊,幾乎可以算是舉國之力了。


    而且豐臣秀吉之所以劃分九個軍團並不是因為其他原因,而是因為這些軍團實際上是九個軍閥,軍團麾下的士兵大多都是他們自己的士兵。


    為了供養這十六萬士兵,整個東瀛國幾乎可以說是耗盡了國力。


    豐臣秀吉癱坐在座位上,揮手示意眾人退下,獨自一人坐在座位上不知道在想什麽。


    ……


    同年七月上旬,這場聲勢浩大的朝鮮戰役,以明軍絕對的優勢而取得勝利。


    豐臣秀吉遞交降表,代表東瀛再次向大明稱臣。


    朝鮮王則是申請舉國內附,但卻遭受全國王室貴族一致反對。


    加之一些其他原因,隆慶帝也駁迴了這個提議。最終加封朝鮮王為忠明郡王,賜大明郡王蟒服。


    李如鬆升任興複留守司正留守,為正二品實權職位,授武勳上護軍。封一等忠烈縣伯,其餘賞賜若幹。


    孫承宗升任太子少傅,加授資德大夫,授文勳正治上卿,其餘賞賜若幹。


    除了以上兩人外,整場戰役中,也湧現出不少勇將立下赫赫功勳。


    如盧象升、胡宗憲,以及年輕小將戚繼光等等。均有封賞。


    這一戰,也確確實實震懾了諸邊小國,讓他們見識到了什麽叫龍威猶在!


    他們可不認為大明能摧枯拉朽打敗東瀛,是因為東瀛菜。


    恰恰相反,東瀛的實力很強!豐臣秀吉也是一代雄主!


    豐臣秀吉出身於社會的最底層,從一個卑微到塵土中的存在,能夠成為整個東瀛至高無上的存在,可想而知有多厲害。


    無論是哪個國家,無論名聲好壞,隻要能留名史冊,就已經是無數人要仰望的存在了。


    華夏幾千年前就有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思想。


    可東瀛不是,東瀛的階級固化嚴重,尊卑等級觀念強到可怕!


    在這種根深蒂固的等級製度下,豐臣秀吉成為首個最底層爬到最頂峰的存在,堪稱東瀛開天辟地以來第一人了。


    曾經的奴隸變成了統治東瀛的主人。


    可以敵視他,可以戒備他,卻唯獨不能貶低他。貶低敵人,就是貶低自己。


    但不論怎麽說,這場朝鮮戰役以大明大獲全勝而收尾,因為李如鬆指揮有方,所以戰役費時不多,國庫耗費不算太大。


    因此就連戶部尚書單守才大人,近些日子也多了不少笑臉,甚至拎了隻雞上門感謝李如鬆。


    隆慶帝知道後哭笑不得,花點錢簡直像要這老頭命一樣。


    ……


    京城的大街上,薛虹和朱煇兩人正沿著路邊隨意的閑逛。


    朱煇看著京城街上的生機勃勃的樣子,頗為感慨:“變化真大啊!我還記得父皇剛登基的那會,還不是這個樣子的。”


    太上皇在位時期武功興盛,連年的爭戰給整個國家帶來了巨大的負擔。


    加之冊封的一大堆勳貴功臣,這可都是空著肚子的豺狼,能夠合法搶劫的強盜。


    這些豺狼想要填飽肚子,自然就隻能看準底層的百姓撕咬下去。


    因此哪怕太上皇數次下令減免賦稅,可百姓依舊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朱煇還記得自己小時候京城大街上的百姓眼神麻木,每年冬天小巷子裏,甚至是大街上都有不少凍死餓死的百姓。


    就連薛虹也覺得這個世界大明的氣運太好了,好的有點過分了。


    隆慶帝妥妥的聖君模板不用說,就看那卡池就明顯和別人不一樣!全是稀有神卡!


    就在薛虹、朱煇兩人說笑間,便看見角落中,一個衣衫襤褸、麵容半毀的瘸子,從懷裏掏出一本書冊頂在頭頂,就往朱煇這邊衝了過來。


    而一旁的護衛自然不能坐視不理,連忙出手將對方攔下,準備製服對方。


    可就在到了那人身前時,卻見那人頭頂的書上赫然有兩個字。


    大誥!!


    大誥是本朝太祖頒布的法律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


    因太祖擔心底層官員有欺壓百姓者,又因官官相護導致百姓無處申冤,因此頒布大誥。


    律法中規定,凡是頭頂大誥進京告禦狀的百姓,所過之處必須放行,無需路引。


    如有官員阻攔百姓,處以大刑,甚至是處以極刑!


    太祖在位時,便有不少百姓用這種辦法成功申冤。


    但可惜,在太祖去世後,這條法律就被大家默認遺忘。


    之後的皇帝也鮮有出宮,都躲在深宮之中。就連午門的中朝會也被取消了,百姓還能去哪裏告禦狀呢?


    護衛一時間僵住了,隻是攔著那人不讓靠的太近,卻也不敢擅自驅趕。


    在確認對方那幾塊破布裏沒有藏什麽兇器後,在朱煇的示意下護衛便將這人放了過來。


    薛虹上前一步,將朱煇擋在身後微微含胸駝背,右腳後撤雙手虛握在前以免有突發狀況,然後開口道:“你可是要越級告……”


    話還沒說完就被朱煇拽到身後,朱煇瞥了薛虹一眼,好像在說:你個戰五渣還保護我?


    朱煇一揮袖子,無所謂的道:“你算是找對人了。說吧!你有何冤屈,要狀告何人?”


    隻見這人撲通一聲跪在地上:“草民山東曲阜人士,要狀告衍聖公府上二公子孔勤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風華首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柳畫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柳畫橋並收藏紅樓:風華首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