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明這一套流程確實有效果後,薛虹將自己知道的東西整理出來,寫了個小冊子交給了太子。


    雖然本質上這也隻能降低士兵感染的風險,但這已經是現有情況下薛虹能做到最好的程度了。


    至於搞抗生素……那玩意純純看命!而且搞不好弄出來的就不是救命的神藥,也可能是毒藥!


    而且還不能大規模生產。在大規模戰役上起到的效果遠遠不如規範傷口清洗養護縫合的作用大。


    真去搞抗生素,時間成本,還有試錯成本太高了,不現實。


    薛虹搞出來的這套傷兵緊急處理方案就不同了,簡單,容易上手。


    薛虹在書裏還特意叮囑了,哪怕傷口較淺,但隻要創傷麵積大,就必須用煮過的水仔細清洗傷口。


    隻要傷口沒異物,而且不深,也沒有汙染源,那麽人體的免疫係統還是很給力的!


    至於對砍的時候,對麵刀上有刀鏽,那薛虹隻能說聽天由命吧!


    薛虹不是神仙,能做到這樣已經不錯了。


    ……


    “唔?景瑜還略懂岐黃之術?這書裏麵提到的東西大多是易尋之物,也不複雜。如果可行,那確實是立下一大件功績。更可以挽救無數大明的將士。


    夏大伴,你將此書交給太醫院的梅老大人研究一下若是可以便可推行下去。”


    薛虹為了方便人們理解細菌的存在,以外邪入侵稱唿。


    在書中薛虹的解釋是:天地間充斥著肉眼看不見的外邪,人一但身體受傷過重,就容易外邪入侵。


    人的膚表有抵抗外邪的作用。因此縫合傷口,可以盡量避免外邪入侵的風險。


    這麽一解釋,通俗易懂,大家也都能接受。而且華夏這片地方自古就有以針線縫合皮肉的例子,所以接受能力很強。


    太醫院眾人又進行了多番考證,自己翻閱古書,終於確定,薛虹所講沒問題,很多的地方可以印證。


    加上太子背書,刑部還留有薛虹實驗的全程。這樣一來,可信度自然也就有了。


    隆慶帝看著自己桌子上擺放著的那本薄薄的小冊子,手指在上麵敲了敲:“年紀輕輕的,立功就立功,還搞起來自保的手段,一看就是某個老奸巨猾的教壞了朕的門生!”(林如海:清湯大老爺呀!為我花生!)


    這件事既是立功,也是薛虹故意給隆慶帝送上門的把柄。


    在隆慶帝看來,薛虹大可以不必拿人去實驗的,這完全是在往自己的身上潑髒水,故意製造黑點。


    這事要是傳出去,薛虹背著的黑鍋還得再加上一口“草菅人命”、“陰險毒辣”的評價。


    隆慶帝沉吟片刻,再次下旨吩咐道:“傳朕旨意,將此書抄寫留案太醫院,然後立刻命人去軍中進行實踐。若無差錯,就地推廣。


    至於酒嘛……吩咐內務府采購一批烈酒送到天津衛過去,銀子從朕的內帑中撥付。記住,朕要的是烈酒。”


    夏守忠心領神會:“奴才會盯著下麵的,絕不敢在這樣的事上讓底下的人弄虛作假。”


    酒這東西在明代其實不算太金貴。


    酒正常來說,就是糧食釀造的,豐年的情況下,民間其實是不缺糧食的。


    為什麽古代總鬧糧荒?主要還是運輸問題、土地兼並問題、天災問題。


    天災就不用說了,哪怕二十一世紀以後,人類麵對天災也沒有任何辦法。


    土地兼並問題不必多講,懂得都懂。


    其實導致古代糧食珍貴的最大問題,還是運輸不便!


    在這個靠人扛馬拉的年代裏,糧食運輸的損耗太大了,大的簡直恐怖。


    陸運一百萬石糧食去前線,得多準備兩百萬的糧食作為運輸部隊的口糧才行。


    這也就導致,某一個州府受災,國家很難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運糧食賑災。


    莫笑農家臘酒渾,說的就是農家自己也會釀酒喝。


    酒真正金貴的時候還是在魏晉以前。甚至漢代有人用葡萄酒換了一個刺史的位置。


    不過用一點酒,就能挽迴無數壯勞動力,這筆買賣放在元代以後,隻能說是賺大了!


    隆慶帝也不急著封賞,因為具體功績還得看這冊書實際到底能起多大的作用。


    ……


    薛虹不聲不響的幹了件大事後,依舊如同往常一樣,有空去林府同老師學習,順便看一看黛玉。


    或者去鍾粹宮培養一下師生感情。


    最多就是偶爾應付一下上門的太醫院的幾位老大人。


    這幾位大人天天登門拜訪,去薛府、林府堵人,想將薛虹引入正途。


    因此林如海著實又好氣又好笑。


    ……


    薛虹同林如海剛剛迴府,迎麵就撞上了在林府門口蹲守的梅老大人。


    梅老大人帶著兩位略微年輕些的老太醫不知道坐在馬車上等了多久。


    “林侍郎,打擾了。”


    林如海連忙迴禮道:“不敢不敢,老大人有恩於林某,不敢受禮。


    未請教梅老大人您這是……”


    “啊?呃……哦!沒什麽事,隻不過是想同景瑜小友商議一些事罷了。”


    林如海臉上保持著笑容,但心底已經在破口大罵:一個兩個的想幹什麽,都盯著老子這一個衣缽傳人是吧?!


    皇帝盯上了林如海一點辦法沒有,而且自家皇帝是出了名的不要臉。


    皇帝不客氣,太醫院也來湊熱鬧?那就打!!


    可太醫院林如海也惹不起,畢竟誰家還能沒個生病的時候呢?


    就有一種被人當麵ntr的無力感。


    薛虹也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看林如海:“老師,您先迴府歇息吧。弟子稍後就去。”


    林如海努力維持自己的風度點了點頭,然後轉身離去。


    見礙事的人離開了,梅老大人也不裝了,直接攤牌,原本仙風道骨的臉上也露出了痛心疾首的表情。


    “景瑜啊!老夫悔啊!!若是早知道你於醫道有此天分,說什麽也要將你收入門下!


    唉!當初救治林家那小姑娘時,你同我談了兩句黃帝內經我就應該看出來的!


    景瑜,你可願意拜老夫為師,繼承老夫衣缽?”


    這年頭,想找個合適的衣缽傳人,比生個讓自己滿意的孩子還難!


    好不容易碰到一個,梅老大人自然不想放棄。


    薛虹清俊的臉上浮現一抹歉意的笑:“蒙梅老大人不嫌棄,看的上晚輩,本該是晚輩的造化。


    救死扶傷,更是世上少有的功德,是真正的行聖賢之事,令晚輩敬佩。


    可晚輩隻不過偶得些許粗淺之道,如何敢說能成為一代大醫呢?


    況且,醫者哪怕技藝直達聖境,所醫者終其一生,不過百人、千人。


    虹此生所願,乃是醫治這天下,救護萬萬黎民。


    虹之所向,也是醫,此二者不分高低,然後者乃虹一生所向,此生難改其誌。


    虹精力有限,恐辜負梅老大人厚望,是以不敢貿然接受好意。


    請老大人恕罪。”


    薛虹一生崇拜者不過寥寥數人,其中就有兩位“醫者”。


    一位醫國於危亡,一位醫人心於泯滅。


    聽了薛虹的話後,梅老大人也不再強求,但眼底也滿是欣慰之色。


    是啊!終其一生醫人,終其一生醫國,不都是醫生嗎?


    “哈哈哈哈!!老夫到底是年紀大了,沒有你們年輕人看的開。是老夫執著了,雖然有些可惜,倒也算差強人意。


    景瑜小友,老夫便在此祝你成此宏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風華首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柳畫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柳畫橋並收藏紅樓:風華首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