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這上麵的印章貌似……當今陛下的?”


    書法大家,大文豪的字畫固然有價值,可皇帝的印章同樣有價值,尤其是在位的皇帝。


    官員想得到一幅蓋了皇帝印章的字畫也是難如登天。


    黛玉手中的這幅字畫拿到外麵,萬金不換。


    薛虹一邊將身上的鬥篷解下遞給丫鬟,一邊迴道:“這是我去鍾粹宮太子殿下賞賜的,我知你素來喜愛風雅之物,便借花獻佛。


    時近年關,朝中正忙,為兄又實在抽不開身,不能陪你出城散一散心,實在是委屈了你。”


    聽到薛虹這麽說黛玉自是滿心的歡喜,更勝過對於得了這卷字畫的喜悅。


    心中薛虹的分量不知不覺間已經成為了僅次於林如海的地位。


    每天臨近傍晚時分,小小的人兒都會早早的等在後院,期盼著看到自己的師兄。


    黛玉幼年失恃,雖天資聰穎,可依舊對她造成了影響。這樣的孩子哪怕天縱奇才,內心大多難免會有所缺失。


    比如對友誼和愛情分不清,容易敏感,又愛生氣。


    因為女孩子的很多話是不會和父親說的,無人傾訴,自然而然會形成這種敏感的對外防禦機製。


    而一但心裏有了別人的位置,就又會患得患失,容易吃醋。生怕自己的愛被別人分了去。


    可是這種情況薛虹也沒有大多的好辦法,他一個男性想讓黛玉體會母愛是不可能了,隻能合理的多給黛玉一些愛護和支持,鼓勵她多交朋友。


    黛玉抱著幾乎有自己半身長的畫卷,卷軸上的白色裱紙貼在微微發紅的臉上,低著頭一雙小手不知道放在哪裏。


    好不容易鼓起勇氣正要抬頭道謝,卻看見薛虹已經走了過來招唿自己用飯。


    “真是辛苦師妹久等了,再過一會恐怕飯就要涼了,先用飯吧。”


    “嗯,一切都聽師兄的。”


    ……


    夜間時分,黛玉迴了屋子,手中還捧著那幅字畫欣賞著。


    隻是到底欣賞的是畫,還是情義,那就難說了。


    “小姐,時候不早了,讓奴婢替您卸去發釵妝容吧。”


    黛玉先是將字畫收到了自己床邊的那個箱子中,然後鎖好,這才坐到梳妝台前。


    雪雁剛一動手將那簪子拿下來,準備和其他的首飾當在梳妝台下方的小抽屜裏,就被黛玉攔了下來。


    “還是……單獨收起來吧,畢竟玉件易碎。”


    雪雁調皮的迴了一句:“小姐莫怕,有公子在,日後再讓他送你就是了,最好啊……是送上一輩子。”


    紫鵑也漸漸適應了身份的變化,收起了心底曾經的想法,也跟著笑了起來。


    黛玉隻覺得一瞬間自己的臉在發燙,但心內又隱隱有著竊喜,或者說是一種安心的感覺。


    ……


    自從那日在鍾粹宮一會之後,太子也漸漸的開始理解了隆慶帝為何對薛虹評價如此之高。


    詹士府的瑣事隻要是交代給薛虹,幾乎都會以最簡潔的方式完成,同時又保證了任務的質量。


    而薛虹本人做起任何事,又都是有著章法,屬於自己的邏輯,這樣的人隻要經驗和見識隨著年齡的增長,妥妥的輔國良臣級別。


    當然,哪怕太子是板上釘釘的下一任皇帝,卻依舊要收斂著些,除了日常的工作外,很少與官員有私下的接觸,哪怕是詹士府的官員們。


    雖然不能明著交好,但暗地裏卻也給薛虹提供的不少的方便。


    太子每次給薛虹下達任務的時候,都是挑那些功勞大,事少,幾乎沒有背鍋得罪人風險的美差。


    這也就使得薛虹雖然身兼翰林院和詹士府的差使,可並沒有比原先擔任修撰的時候忙多少。


    每天依舊按時打卡上下班,鮮有加班的情況。


    ……


    “眾位愛卿,白駒過隙,歲月不饒人呐。轉眼之間又是一年除夕將至。


    府上可都備好了除夕的東西?可不要家裏的小孫子孫女們找你們要禮物,卻拿不出來啊!啊?哈哈哈哈!”


    今年雖出了河南黃河決堤這麽一件事,但整體上隆慶帝的布局也好,財政支收也罷,總體都是呈現穩步前行的狀態。


    再加上太子也迴來了,年底可以幫他分擔不少的事情,有時間休息休息,心情大好之下,便開了個小玩笑。


    隆慶帝話音落下,群臣紛紛笑出了聲,然後異口同聲恭維道:“全賴陛下洪福!”


    別管笑話好笑不好笑,領導講的,誰敢不笑?


    禮部尚書黃錦率先站了出來,匯報起了一年的工作進度,以及年末朝廷、皇帝要出麵舉行的祭祀活動。


    然後當堂申請經費,沒辦法,現在當著大家的麵不談妥了,迴頭單守才容易把經費打骨折!


    毫無異議,隆慶帝當場直接批準了。


    戶部尚書單守才雖然覺得經費批的有些多了,砍一半就剛剛好。可既然皇上已經在大庭廣眾之下下旨同意,他也不好說什麽。


    隻能暗暗吐槽了一句:到底是人老奸,馬老滑呀!唉!!又白白浪費一筆銀子,心痛!(?﹏?)


    然後是刑部尚書匯報今年案件的情況。


    “起奏陛下,今年在陛下及滿朝諸公的治理下,今年一年各省府州呈交刑部審核的死刑共計九百一十八起。


    經過刑部核定、複審後,呈交陛下禦批最後執行死刑者不過六百一十一人。


    相較於去歲的六百五十人,人數明顯減少,可見陛下之賢明與朝堂諸公之辛勤。臣為陛下賀!!”


    實際上這個數字還應該更低一點。


    主要還是河南開封的知府全家,還有那些被波及的官員們把數字拉高了。


    否則今年執行死刑的人數頂天也不會過五百人。


    自隆慶帝登基以來,除了剛開始的幾年因為根基不穩,朝局有些動蕩,隆慶帝也指揮不動地方,而導致每年死刑犯破千外。


    後來的日子裏死刑人數在不斷的減少。


    因為隆慶帝將原本屍位素餐的官員不斷替換,又加大了檢查力度,使得地方的冤假錯案減少。


    隆慶帝還嚴格監督地方,不停嚐試遏製地方官員私自加賦,也降低了百姓的生存壓力。


    這兩者都是死刑人數大大減少的原因。


    “啟奏陛下,臣有本奏。”隻見吏部尚書嚴唯忠站了出來。


    “陛下勤政愛民,後宮已有數年不曾選拔秀女,臣請陛下降旨選秀,充實後宮。”


    隆慶帝揮了揮蓋在龍椅扶手上寬大的龍袍袖子,毫不在意的道:“愛卿說笑了,朕已是知天命之年,更有五位皇子,皇孫都已經滿地跑了,朕還選秀做什麽。”


    “陛下此言差矣。”


    王子騰從兵部尚書的身後站了出來:“陛下貴為天子,五位皇子,未免還是有些少了。


    況且後宮妃嬪加在一起也不足雙十之數,臣……”


    “怎麽?朕的家事諸位愛卿也要管一管?”


    “陛下,天家無私事,請陛下三思啊!”


    隆慶帝看了王子騰一眼,又看了看下方群臣的表現。


    大半的人對此態度是默許的。


    而黃錦和單守才以及刑部尚書三人相互看了看,然後給了隆慶帝個眼神。


    隆慶帝心領神會,你們不是想往朕後宮塞人嗎?好啊!朕給你們這個機會!


    因為隆慶帝簡直太寵愛尹皇後了!一共五個兒子,三個是皇後所出!


    雖然尹皇後堪稱賢後,可群臣還是不放心呐!還是往陛下後宮多塞點人安全些。


    “既然如此,準奏!!傳旨各地揀選秀女。


    正好朕的公主們也大了,該是選些秀女做伴了,正好一起吧。


    若是沒有其他的事情,就退朝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紅樓:風華首輔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煙柳畫橋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煙柳畫橋並收藏紅樓:風華首輔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