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賬!”


    原本心情還不錯的朱棣,見此不禁是皺起眉頭,暗罵了一句。


    並決心等金榜完結後,一定要派海瑞好好查查後世的曆史記錄,看看各級官吏之中,還有無這樣的昏官存在。


    『隨後,時有兵部尚書出征安南,俞大猷又上書陳述作戰方略,請求從軍出戰,同樣未被采納。』


    『直到三十九歲那年,蒙古大舉攻略山西,嘉靖皇帝下詔選舉天下勇士,俞大猷於是到巡按禦史那裏推薦自己,並慷慨陳詞,言之有道,這才重新被啟用。』


    『此後經年,俞大酋屢次平定叛亂,戰功不小,卻因各地官員的層層隱瞞,朝廷並不知情。』


    『四十九歲,年已近半百的俞大酋,才終於做到了參將位置。』


    『這一年,倭寇再度大舉來襲,俞大酋也終於向世人展現出了自己的能力。』


    『隻可惜,此時的大明官場早已腐朽,沒有後台的俞大酋,哪怕是每戰必先,戰之必勝,最後的功勞也大多都分潤給了別人。』


    『五十三歲時,由於倭寇太過肆虐,在朝中大臣的力保下,俞大酋總算做到了浙江總兵官,並率兵四處征剿,給予了倭寇迎頭痛擊,使之不敢入侵浙江。』


    『一年後,俞大酋奉命出征,和戚繼光一道,將倭寇主力團團圍住,眼看將竟全功之時,又被上司擺了一道。』


    『因為上司的故意放水,致使倭寇逃走,還將責任丟給朝中無人的俞大酋,所以哪怕俞大酋拚命殺敵,戰功顯赫,最後也還是落了個丟官下獄的下場。』


    “嘿!這大明,看起來也不比大宋好多少啊!”


    宋明之前的諸多世界,不少人看到這兒,都是一副幸災樂禍的表情。


    而大宋、大明,乃至是其它所有世界中的將軍們見此,卻不禁全都升起了一股心有戚戚焉的莫名心情,因為這種事,絕不止俞大遒一人碰到過。


    也絕對不止是大宋、大明所獨有的。


    『兩年後,有俞大酋的好友賄賂權臣,令之提前出獄,並去往了大同巡撫麾下。』


    『同年,麵對蒙古騎兵,俞大酋建造獨輪車,並於實戰中大破敵軍,重新被朝廷任命為參將。』


    『五十八歲時,俞大酋奉命征討廣東叛亂,連戰連捷。』


    『六十歲,倭寇入侵福建,俞大酋也再次被任命為福建總兵官,與戚繼光一道,又一次聯手討賊。』


    『六十一歲,俞大酋調任廣東總兵,繼續征剿倭寇。』


    『此後十餘年,俞大酋不顧年高,依舊率軍東征西討,戰無不勝。在名滿天下的同時,也終於被朝廷信重,晉位為右都督。』


    『隻是這種信任,來的實在太晚了一些,很快,在七十六歲高齡之時,征戰了大半生的俞大酋,終於是打不動了,他連續三次上疏,請求告老還鄉。』


    『不久,俞大遒病逝,朝廷追贈左都督,諡武襄。』


    『說實話,以俞大酋的能力,未必弱於之前名將榜中的諸位,隻是由於生不逢時,沒有遇到一個合格的君主,再加上朝政腐敗,官僚橫行,才致使其征戰一生,全無敗績,卻數度起落,最終於後世聲名不顯。』


    『惜哉,希望這一次,俞大酋能真正為自己正名,不負“俞龍戚虎”之稱吧。』


    “好!好一個俞大酋!好一個俞龍戚虎!朕絕不會再令你受半點委屈!!”


    朱棣看罷了金榜上關於俞大酋的生平,哪怕早就對此人有所了解,可從文官們口中聽到的答案,又如何比得上神榜的可信度?


    尤其是“全無敗績”這四個字,試問整部華夏曆史,又有幾人能夠做到?


    “末將,末將拜謝神榜!”


    身處軍營的俞大遒,老淚縱橫的拜倒在地,雖然身體還年輕,可畢竟是融合了後世隆慶世界裏,年逾七十的自己,對於未來的種種遭遇,當然是心知肚明。


    他這一生,確實是受到了許多的委屈與不公,可此刻有了神榜正名,這些又算得了什麽?


    『恭喜俞大遒,位列大明人傑之名將,獎勵“造化洗髓卡”一張,“諸天令”一枚(已認主),《兵煞金身訣》一部,《四象棍法》一套。』


    “好!”


    朱棣看到俞大遒的獎勵,不禁是再次喜形於色,如今他麾下的上榜武將,終於不止有戚繼光一人了。


    而且《四象棍法》?這還是神榜第一次獎勵棍法吧?


    難道俞大遒擅長的,竟然是棍法?


    對此,朱棣還真不知道。


    ......


    『第五位:大明人傑之名臣,孫傳庭。』


    『孫傳庭,字伯雅,號白穀,是明朝末年的一代名臣,後世更有“傳庭死,大明亡”的讚譽。』


    “孫傳庭?是他。”


    朱元璋默默看罷了俞大遒的生平,更心知對方已經身處朱棣世界,所以並沒有多少想法,反而是在看到孫傳庭的名字後,才忽然眼前一亮。


    這個人,依舊隸屬他的世界!


    『可惜啊,彼時的大明早已是病入膏肓,上有誌大才疏,又剛愎自用的崇禎皇帝;中有屍位素餐,結黨營私的滿朝文武;下,還有利欲熏心,貪得無厭的豪強士紳。』


    『以至於偌大的一個大明,隻能不斷給底層百姓加稅,卻由此鬧得天怒人怨,流賊四起。』


    『再加上北方的滿清崛起,屢屢寇關,眼看著大明滅亡,已是時間問題。』


    『就是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文官出身的孫傳庭,竟是自籌軍餉,橫掃三秦,幾乎將天下流賊肅清。』


    『奈何,滿清入寇,崇禎皇帝驚慌失措,令天下兵馬進京勤王,也直接葬送了大明最後的生機。』


    『這一戰,大明另一位名臣、大將,盧象升戰死。』


    『這一戰,令闖王李自成逃出生天,卷土重來。』


    『這一戰後,孫傳庭含冤入獄,被囚禁三年之久。』


    『三年後,孫傳庭被放出,繼續負責剿匪,可惜此時的李自成,已經坐擁數十萬大軍,席卷北方之勢已成。』


    『再加上崇禎皇帝的不斷催促,根本沒時間練兵的孫傳庭匆忙迎戰,終究是戰死沙場,時年五十一歲。』


    『而就在孫傳庭死後僅僅五個月,李自成大軍攻破北京,崇禎自縊,大明宣告滅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爭霸,怎能少了我華夏人傑!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花非花木非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花非花木非木並收藏諸天爭霸,怎能少了我華夏人傑!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