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赫的到來。


    使阿卜滿懷感恩。


    若不是大漢恩賜,他們兩兄弟,此生恐不能再見。


    不過,也僅是一次見麵而已,未來謝赫還要迴到條支,處理通山商會貿易之事。


    一連兩日。


    阿卜帶著謝赫遊走洛陽各坊,令其大開眼界。


    而於此時。


    大業宮,中樞尉理事地。


    荀彧望著匯聚於堂下的六部之眾,問道:“徐郎中,不多休息幾日嗎?”


    “不了。”


    徐嶽搖了搖頭道。


    荀彧頷首道:“諸位,從身毒來的第一批務工之人已經定下,經市舶監的公文計算,總計超過一萬兩千人,並且工部的章程已經發入徐州!”


    “這些人都留下。”


    衛覬沉聲道:“西域的戰事,影響到了通山商會,如今他們隻能在三韓進行貿易,所以必須保證有足夠多的身毒人為大漢勞作。”


    “不對。”


    “要讓一些人迴去。”


    羊衜蹙眉道:“有人賺錢,有人在身毒宣揚大漢之名,才能引來更多的人,衛尚書莫要竭澤而漁!”


    “這倒是。”


    衛覬捏著胡須,眸子微亮道:“調集一批身毒人,負責在陳郡養馬,這樣不會泄露什麽機密,還不會讓他們接觸到馬場之外的事情,待六個月的期限一到,便收取船費,遣他們返迴身毒。”


    “可。”


    羊衜捏著一疊巴掌大的紙張,在堂中分發了一圈,淡笑道:“此為船票,專門對外邦,或者大漢境內渡船所製,隻需購買便可登船,諸以為如何?”


    “很精致啊!”


    “竟然還有凹凸紋絡。”


    沮授摩挲著船票,笑道:“上麵印有四獸,更有壯麗之景,且是彩繪圖案,是為了鑄造新幣做準備嗎?”


    “算是。”


    “不過,新幣推行為金本位,不在此十年章程之內。”


    羊衜掀袍落座,解釋道:“設下船票,隻是為了更好的統合賦稅,以及錢財的納取,這些船票由市舶監分發各大渡口,每月一結算。”


    “船票。”


    荀彧眼眸閃爍道:“若是設立為百姓傳遞家書,或者運輸財帛的商會,是否可發行其票印,來增加戶部的收入!”


    羊衜眉頭一皺道:“驛傳司深入坊間?”


    “可以如此理解。”


    荀彧淡笑道:“設定各種路程的票印,譬如十裏,百裏,千裏,為百姓開路途,為戶部納財,可走驛傳司舊途,歸大漢銀行轄製,縱是沒有人多少人傳遞家書,也算是一方仁政,可定於明年大政之列!”


    “妙策。”


    “開財源之政。”


    堂下,眾人頷首附和道。


    羊衜作揖道:“戶部這些時日草擬章程,先行門下議政!”


    “善。”


    荀彧點了點頭,再度道:“刑部!”


    “令君。”


    審議司郎中周忠起身作揖道。


    荀彧思忖道:“因堂途商會開設車行,陛下責令刑部擬定一法,尤其是要遵守車輿在城池內通行規章,防止衝撞百姓,隨明年大政頒布。”


    “諾。”


    周忠作揖應下。


    “今日且如此吧。”


    荀彧沉聲道:“各州貢士,近來從各方奔赴洛陽參考會試,還望諸位閉門拒客,莫要因小失大,被諫議抨擊於朝堂。”


    “諾。”


    眾人作揖而退。


    為官者,身居高位要慎之又慎。


    尤其是當今天子這一朝,起於草莽者不少。


    他們這些臣卿,多為舊士人,自然需要注意影響。


    免得被諫議,監州誤會,以為欲行舊時士卿廣納門生之事。


    “令君。”


    沮授留在堂中,淡笑道:“今年行事過於謹慎了。”


    “小心無大錯。”


    荀彧無奈道:“沮尚書留駐,可是兵部有要事?”


    “是。”


    沮授從桌案上抽出一張名單遞過去,沉聲道:“鎮國府擬定兵事,明年秋收之後平天下,統山河,然南地多山嶺,糧草運輸與瘴氣之疾是難事,所以需要令君協調工部,戶部,重製軍糧,傷藥!”


    “兵部何意?”


    荀彧目光掃過名單,心中不由一沉。


    名單之中,不隻有海量的糧食,肉食,還有不少草藥。


    “簡單。”


    沮授解釋道:“兵部需要配給新的水囊,最好是用鐵製,還有一些隨軍的食盒,也是用鐵來製造,這樣可以隨時燒沸,避免惡氣襲身之疾。”


    “公與。”


    荀彧不由喚出沮授的字。


    工部,於今年可是消耗海量的鐵料。


    兵部的公文一旦遞過去,怕是衛覬當場就要掛冠致仕了。


    怪不得沮授不與工部交涉,反而把事情推在他這個中樞令的頭上。


    “人為重。”


    “猛卒可不容易培養。”


    沮授無奈道:“鎮國府四司,前些時日拍著兵部桌案,嚴令某籌備好所有事宜,若是因輜重供給出現問題,莫說是鎮國府說不過去,恐怕陛下都會問責!”


    “某試試。”


    荀彧深吸了口氣。


    中樞令,位於六部尚書之上,卻不及曾經的相權。


    所以,他行事多有掣肘,而不是將六部院當做一言堂。


    “多謝。”


    沮授頓時鬆了口氣。


    今年,衛覬可是如瘋魔一般。


    開年之初,便催促各部籌備鐵礦石,據悉連宗正劉虞都被罵的下不來台,他可不敢過去觸黴頭。


    “鐵盒?”


    “鐵水壺?”


    不久,工部大堂傳出一聲暴喝。


    衛覬望著堂下的荀彧,有種怒火無處傾泄之感。


    不論如何,荀彧都是中樞令,負責統合六部施政,為文官之極致,焉能在大業宮令其失顏。


    “如何?”


    “先造一些也行啊!”


    荀彧無奈道:“南地山嶺無盡,按照太醫府之論,若是多染瘴氣,還常吃生水,必有惡疾,總不能讓將士沒有死在戰場,卻死於輜重供給之下吧!”


    “某……!”


    衛覬臉色一變再變道:“鐵料有盈餘,但不能如此浪費吧!”


    “鎮國府,兵部已定。”


    荀彧掀袍坐在一側,說道:“今日工部且拿出一個章程,某去兵部,鎮國府交涉,你不能讓某一個中樞令,白白跑一趟工部吧?”


    “無賴。”


    “令君,焉能如此。”


    衛覬氣衝衝的坐下,無奈道:“鐵料製作極難,不若以銅製?”


    “你可真敢說。”


    荀彧臉色一黑道:“銅製,超過鐵料的價格了吧!”


    “不一定。”


    “從外邦取便是。”


    衛覬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大漢采礦不足,可以在朝貢貿易中添一筆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吃煙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吃煙火並收藏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