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獬豸銜刀,定荊揚之陰謀陽謀
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 作者:不吃煙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徐嶽於此刻感慨,自己實在太過老實了。
遵從禦製,多方試驗航海之術,竟然真的隻做了這麽一件事,
而不是像自己的無恥摯友一般,既言出使,卻悖擬天子之詔,行開疆拓土之事。
“子方。”
“你們下一次什麽時候出海啊?”
徐嶽無視將卒接引嚴白虎登陸艦船,匆匆走向麋芳問道。
“不知。”
麋芳搖了搖頭,歎道:“此次歸朝,某還需要去洛陽奏稟西行之事,能不能入海行商還是另外一迴事,況且工部之官,也不需要次次入海吧?”
“這。”
徐嶽神情頓時一僵。
差點忘記,他是工部之臣,而非禮部之人了。
闞澤出使外邦,是典客司的職責所在,而他沒有這份職權,或許這一次的西行海外,都是此生再也不可求的機會。
而這樣的契機,自己竟然活生生浪費了……
“嚴白虎?”
甲板之處,滿寵望著被放置在甲板上,滿身鮮血之人問道。
“是某。”
嚴白虎臉色煞白。
一旁的嚴輿,連忙呈上手中符令。
“獬豸令。”
滿寵取過符令,摩挲著獬豸銜刀的圖案。
嚴白虎嘶啞道:“獬豸者,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奸,多為司法之用,不是刑部,諫議,便是監州,而能在悄無聲息送來符令,必是監州之人。”
“抬下去治傷。”
“勿要讓他死在艦船之上。”
滿寵起身安排道:“其他登陸艦船之人嚴加看管,若有逆反作亂之人,全部斬殺,丟入海中喂魚。”
“諾。”
有監州尉卒拱手應喝。
“多謝。”
嚴白虎吐出兩個字,直接昏厥過去。
一介宗帥,橫行吳郡大地的賊首,能持獬豸令,便是此生最大的殊榮。
至於,未來將會被定下何等罪名,隻能聽天由命,縱是被梟首,或者送去修路開河,他都不在乎了。
“史阿。”
“你到底在做什麽啊?”
滿寵眉頭緊蹙,握著獬豸令走向船艙。
他離開大漢的時間並不長,但怎麽感覺監州尉在荊揚的部署,已經超脫自己定下的章程了。
難道有什麽恰合的契機,或者變動嗎?
若有,或隻有一種可能,便是有人在大都督府登上高位,想要借取嚴白虎,在荊揚有所部署。
而伐嚴白虎能有什麽利益。
取功,取信,或者再進一步?
還有一種可能,便是監州尉暴露,嚴白虎被連累了……!
七月中旬。
孫堅還未班師,消息先傳大都督府。
別苑之中,孫策喚來鄧芝,肅然道:“伯苗,嚴白虎沒死,他在海域之上被大漢的艦隊救了,誰能想到此人竟然在錢塘藏匿鬥艦,又恰好碰到大漢的艦船歸來。”
“沒死?”
鄧芝佯裝蹙眉道。
“嗯。”
孫策頷首道。
鄧芝臉色不變,問道:“少將軍,難道沒有封鎖消息,傳嚴白虎已死,借此威懾江東叛逆之人嗎?”
“這……!”
孫策神情頓時羞臊不已。
不管是孫堅,還是他,都沒有想到此處。
隻以為,剿滅嚴白虎的勢力,便是一場大捷之役,可以安定各郡。
“哎。”
鄧芝歎了口氣,語重心長道:“主公兵貴神速,嚴白虎又怎麽可能有所防備,許是大都督府有人秘傳其人,隻可惜解煩營已經不在手中!”
“無妨。”
“劉先亦可查。”
孫策眸子銳利道:“你以為我們此刻當得如何?”
“遊說山越歸降。”
“少將軍,要忍一時屈辱。”
鄧芝眼底閃過一抹笑意,進言道:“嚴白虎勢力的消亡,證明大都督府有平定叛亂之力,所以我們需要遣使去涇縣,說降祖郎!”
“說降他?”
“某受辱於涇縣。”
“如今,又焉能容他於帳下為將。”
孫策臉色頓時發黑,連連擺手道:“你可還有其他妙策?”
“少將軍。”
“容人之不能容,方為人君之風。”
鄧芝作揖勸道:“今日,少將軍能容祖郎,大都督府便可赦所有逆反之人,以安荊揚作亂之眾,權力為尋常人折腰,才能定轄地,安人心。”
“某……!”
孫策臉色一變再變。
此刻的鄧芝,像極了曾經的劉巴。
尤其是進言討伐嚴白虎,已經有了戰果。
若是想要將這份戰果擴大,對祖郎行招安之事,便是最好的選擇。
往昔,他有負劉巴信任,難道這一次,還要摒棄鄧芝的進言,令大都督府再陷入絕境嗎?
“少將軍。”
鄧芝歎繼續勸說道:“我們恩予祖郎,便有了抗衡許貢,劉先等人的力量,借此安定大都督府內部,繼而一步步收迴權力。”
“某親自去。”
孫策咬牙起身道。
“不。”
鄧芝搖了搖頭,沉聲道:“嚴白虎之死,必定有人泄密,所以少將軍最好調用解煩營查出來,籍此奪還權力!”
“那?”
孫策疑惑道。
鄧芝挺直腰身道:“還請少將軍寫下書信,某願孤身親赴涇縣,說降祖郎等人降於大都督府,若迴不來,還請少將軍再遣人,莫要發兵,引發更大的叛亂。”
“昔日。”
“某有負子初。”
“今日,焉能再負伯苗。”
孫策眼眶一紅,鏗鏘道:“望你此行順利,若有什麽不測,某必定再率大軍討伐涇縣,屠滅賊匪。”
鄧芝作揖道:“一介凡身,豈能與荊揚比重,還望少將軍三思。”
“不必多言。”
孫策搖了搖頭,開始研墨準備寫信。
劉巴他沒有護住,鄧芝一定要護住,更要重用。
鄧芝與他有救命之恩,更是設定討伐嚴白虎之策。
今日,還要孤身入涇縣,若此種良才不用,難道用隻知爭權奪利的許貢,劉先嗎?
與此同時。
解煩府,大堂之中。
劉先長籲短歎的放下一份軍報。
龐季眼底閃過一抹厲色,沉聲道:“主公在吳郡的戰事有結果了?”
“是啊。”
“嚴白虎沒死。”
劉先複雜道:“不過,其人聚集的賊匪盡數歸降,已經被主公安排在各縣,嚴防再度叛亂。”
“沒死?”
龐季裝作疑惑的模樣。
劉先眉頭緊蹙道:“某懷疑有人泄密征討章程,不然嚴白虎怎麽會以鬥艦入海,恰好又在海域之上碰到大漢的艦隊。”
“許貢嗎?”
龐季脫口而出道。
遵從禦製,多方試驗航海之術,竟然真的隻做了這麽一件事,
而不是像自己的無恥摯友一般,既言出使,卻悖擬天子之詔,行開疆拓土之事。
“子方。”
“你們下一次什麽時候出海啊?”
徐嶽無視將卒接引嚴白虎登陸艦船,匆匆走向麋芳問道。
“不知。”
麋芳搖了搖頭,歎道:“此次歸朝,某還需要去洛陽奏稟西行之事,能不能入海行商還是另外一迴事,況且工部之官,也不需要次次入海吧?”
“這。”
徐嶽神情頓時一僵。
差點忘記,他是工部之臣,而非禮部之人了。
闞澤出使外邦,是典客司的職責所在,而他沒有這份職權,或許這一次的西行海外,都是此生再也不可求的機會。
而這樣的契機,自己竟然活生生浪費了……
“嚴白虎?”
甲板之處,滿寵望著被放置在甲板上,滿身鮮血之人問道。
“是某。”
嚴白虎臉色煞白。
一旁的嚴輿,連忙呈上手中符令。
“獬豸令。”
滿寵取過符令,摩挲著獬豸銜刀的圖案。
嚴白虎嘶啞道:“獬豸者,能辨是非曲直,能識善惡忠奸,多為司法之用,不是刑部,諫議,便是監州,而能在悄無聲息送來符令,必是監州之人。”
“抬下去治傷。”
“勿要讓他死在艦船之上。”
滿寵起身安排道:“其他登陸艦船之人嚴加看管,若有逆反作亂之人,全部斬殺,丟入海中喂魚。”
“諾。”
有監州尉卒拱手應喝。
“多謝。”
嚴白虎吐出兩個字,直接昏厥過去。
一介宗帥,橫行吳郡大地的賊首,能持獬豸令,便是此生最大的殊榮。
至於,未來將會被定下何等罪名,隻能聽天由命,縱是被梟首,或者送去修路開河,他都不在乎了。
“史阿。”
“你到底在做什麽啊?”
滿寵眉頭緊蹙,握著獬豸令走向船艙。
他離開大漢的時間並不長,但怎麽感覺監州尉在荊揚的部署,已經超脫自己定下的章程了。
難道有什麽恰合的契機,或者變動嗎?
若有,或隻有一種可能,便是有人在大都督府登上高位,想要借取嚴白虎,在荊揚有所部署。
而伐嚴白虎能有什麽利益。
取功,取信,或者再進一步?
還有一種可能,便是監州尉暴露,嚴白虎被連累了……!
七月中旬。
孫堅還未班師,消息先傳大都督府。
別苑之中,孫策喚來鄧芝,肅然道:“伯苗,嚴白虎沒死,他在海域之上被大漢的艦隊救了,誰能想到此人竟然在錢塘藏匿鬥艦,又恰好碰到大漢的艦船歸來。”
“沒死?”
鄧芝佯裝蹙眉道。
“嗯。”
孫策頷首道。
鄧芝臉色不變,問道:“少將軍,難道沒有封鎖消息,傳嚴白虎已死,借此威懾江東叛逆之人嗎?”
“這……!”
孫策神情頓時羞臊不已。
不管是孫堅,還是他,都沒有想到此處。
隻以為,剿滅嚴白虎的勢力,便是一場大捷之役,可以安定各郡。
“哎。”
鄧芝歎了口氣,語重心長道:“主公兵貴神速,嚴白虎又怎麽可能有所防備,許是大都督府有人秘傳其人,隻可惜解煩營已經不在手中!”
“無妨。”
“劉先亦可查。”
孫策眸子銳利道:“你以為我們此刻當得如何?”
“遊說山越歸降。”
“少將軍,要忍一時屈辱。”
鄧芝眼底閃過一抹笑意,進言道:“嚴白虎勢力的消亡,證明大都督府有平定叛亂之力,所以我們需要遣使去涇縣,說降祖郎!”
“說降他?”
“某受辱於涇縣。”
“如今,又焉能容他於帳下為將。”
孫策臉色頓時發黑,連連擺手道:“你可還有其他妙策?”
“少將軍。”
“容人之不能容,方為人君之風。”
鄧芝作揖勸道:“今日,少將軍能容祖郎,大都督府便可赦所有逆反之人,以安荊揚作亂之眾,權力為尋常人折腰,才能定轄地,安人心。”
“某……!”
孫策臉色一變再變。
此刻的鄧芝,像極了曾經的劉巴。
尤其是進言討伐嚴白虎,已經有了戰果。
若是想要將這份戰果擴大,對祖郎行招安之事,便是最好的選擇。
往昔,他有負劉巴信任,難道這一次,還要摒棄鄧芝的進言,令大都督府再陷入絕境嗎?
“少將軍。”
鄧芝歎繼續勸說道:“我們恩予祖郎,便有了抗衡許貢,劉先等人的力量,借此安定大都督府內部,繼而一步步收迴權力。”
“某親自去。”
孫策咬牙起身道。
“不。”
鄧芝搖了搖頭,沉聲道:“嚴白虎之死,必定有人泄密,所以少將軍最好調用解煩營查出來,籍此奪還權力!”
“那?”
孫策疑惑道。
鄧芝挺直腰身道:“還請少將軍寫下書信,某願孤身親赴涇縣,說降祖郎等人降於大都督府,若迴不來,還請少將軍再遣人,莫要發兵,引發更大的叛亂。”
“昔日。”
“某有負子初。”
“今日,焉能再負伯苗。”
孫策眼眶一紅,鏗鏘道:“望你此行順利,若有什麽不測,某必定再率大軍討伐涇縣,屠滅賊匪。”
鄧芝作揖道:“一介凡身,豈能與荊揚比重,還望少將軍三思。”
“不必多言。”
孫策搖了搖頭,開始研墨準備寫信。
劉巴他沒有護住,鄧芝一定要護住,更要重用。
鄧芝與他有救命之恩,更是設定討伐嚴白虎之策。
今日,還要孤身入涇縣,若此種良才不用,難道用隻知爭權奪利的許貢,劉先嗎?
與此同時。
解煩府,大堂之中。
劉先長籲短歎的放下一份軍報。
龐季眼底閃過一抹厲色,沉聲道:“主公在吳郡的戰事有結果了?”
“是啊。”
“嚴白虎沒死。”
劉先複雜道:“不過,其人聚集的賊匪盡數歸降,已經被主公安排在各縣,嚴防再度叛亂。”
“沒死?”
龐季裝作疑惑的模樣。
劉先眉頭緊蹙道:“某懷疑有人泄密征討章程,不然嚴白虎怎麽會以鬥艦入海,恰好又在海域之上碰到大漢的艦隊。”
“許貢嗎?”
龐季脫口而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