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二桃殺三士,朝貢有失三韓王權?
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 作者:不吃煙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炭筆?
阿卜眼神閃爍不定。
這東西,大漢已經更迭了三四代。
隻是,監州尉府定下貿易名單,但三韓人並未簽下朝貢盟約,他怎麽給報價呢?
“怎麽?”
肖古王抬眸詫異道:“孤這幾日轉遍東西兩市,大漢似乎販賣的極為便宜吧,一支應該不超過二十錢。”
“不。”
阿卜笑著迴應道:“三韓的朋友,並非是因為價格問題,在大漢你們可以稱炭筆,但對外貿易稱鉛筆,一支一百五十錢,因為運費,大漢將士護商的費用都要核算在裏麵!”
“一百五十錢?”
肖古王臉色陰晴不定。
這個價格不低,但能夠運往百濟就不算多了。
不知為何,整個大漢的大商會都在拒絕他們的交易,小商會價格高的離譜,而且數量還不多,所以阿卜的報價算得上中肯。
“當然。”
阿卜說道:“當然,前提是你們要提供對大漢的朝貢貿易盟約,不然一支鉛筆便是八百錢!”
古爾忍不住說道:“穆,一百錢就可以在洛陽買三石糧食。”
“三韓的朋友。”
“這就是工業,你明不明白?”
阿卜拾起鉛筆,淡淡道:“你以為是一支普通的鉛筆,實際上是數十人的辛苦勞作,而且對外的關稅不一樣,都需要你們進行支付其中的差價!”
“可以。”
肖古王從懷中摸出一枚符令,說道:“我們雖然還未簽訂朝貢貿易盟約,但禮部典客司的文吏說持令就可以在洛陽尋找貿易的商會,或者選擇大漢商行!”
“可以。”
“三韓的朋友。”
“大漢商行持有所有對外貿易商會的股份。”
阿卜聳了聳肩,解釋道:“你需要明白,你們三韓太過弱小,大漢商行並不會接受你們的貿易,就算你與大漢商行簽訂公契,也會分發在我們這些商會手中。”
“弱小?”
肖古王臉色頓時一黑。
但,想起遼東的血腥,以及刺史陳桐的姿態,還是忍下心中的怒氣。
“是的。”
阿卜微微一笑。
肖古王深吸了口氣,問道:“我們已經獲得朝貢貿易的資格,敢問還有什麽貨物可以販往百濟?”
“青瓷盤,每個八千九百錢。”
“青瓷茶盞,每個四千三百錢。”
“琉璃,酒海,絹,棉,帛,胡椒…………!”
阿卜提筆在一張白紙上列下一行又一行的貨物,並寫下朝貢盟約的互市價格。
如此恐怖的價格。
一時令肖古王,古爾頭皮發麻。
他們國土逼仄,礦產稀少,沒有什麽貿易品類。
可大漢對他們輸入的貨物價格卻高的離譜,一個青瓷盤,琉璃盞都能比得上一個新羅婢了。
可這些貨物,在洛陽卻隨處可見。
“穆。”
古爾連忙問道:“鐵器賣嗎?”
“三韓的朋友。”
阿卜放下手中的鉛筆,目光冰冷道:“鹽,白紙,鉛筆,甚至墨條都可以販賣,但鐵器朝廷禁止出口,所以還請你不要問這種冒昧的問題。”
“古爾。”
“不要再問了。”
肖古王搖了搖頭,沉聲道:“我們需要的貨物不少,需要怎麽交易?”
“很簡單,朋友。”
阿卜眸子一亮,說道:“我們在禮部簽下貿易的公契,你們需要在大漢銀行開設一個戶口,並且在裏麵儲蓄錢財,每一次貿易我們先在大漢銀行進行匯儲,然後我們將貨物運輸到三韓,貿易便完成了!”
“穆。”
肖古王沉聲道:“我們可以用其他東西換!”
“請說。”
“金礦石,鐵礦石,紫檀木,象牙,金絲楠木。”
“還有你們曾經承諾的新羅婢,伽倻奴,或百濟之人都可以。”
“你們需要先給大漢販賣一些貨物,並在大漢銀行開設儲蓄戶,我們才能繼續進行貿易。”
“而你們的貨物價格由戶部行商司擬定,通山商會並沒有定價的權力。”
“隻要有足夠的錢財,通山商會自然會送貨去百濟,如果你欺騙了阿卜,大漢的護商之師,將會征討三韓。”
阿卜端起茶盞微微一碰,笑道:“大漢是仁慈之國,陛下並不吝嗇恩賜,前提隻要你們尊重,並遵守對大漢的朝貢盟約!”
“當然。”
肖古王神情陰鬱道:“我們這幾日需要籌算一下能夠交易什麽貨物,等簽訂對大漢的朝貢盟約之後,再來尋你簽訂貿易公契!”
“可!”
阿卜頷首笑道。
“告辭。”
肖古王起身作揖。
朝貢盟約,貿易公契,是攔在互市前的兩座大山。
不過,這一次與阿卜的談話,讓他們明白朝貢貿易,比尋常的互市貿易便宜不少,可也絕對不是百濟能夠承受的價格。
對比大漢的龐大,百濟實在太過弱小,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力。
與此同時。
新羅伐休尼師今也結束與甄儼的談話。
三韓之國,兩個國家得到禮部的首肯,唯有伽倻之人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在偌大的洛陽打轉,卻尋不到一個門路。
朝貢貿易版的‘二桃殺三士’,血淋淋的擺放在三韓人麵前。
三日時間。
匆匆而過。
禮部,典客司大堂之內。
新羅,百濟兩國之人匯聚於堂中。
伐休尼師今,肖古王目光掃過堂中,卻沒有見到伽倻之人。
二人皆為王,自然明白伽倻已經被大漢排除在外,連簽訂朝貢盟約的資格都沒有,甚至不配得到大漢官吏的接見。
“諸位。”
“且看一看朝貢盟約。”
駱俊居於上位,示意文吏分發朝貢盟約。
“駐軍。”
“還有大行府?”
伐休尼師今噌的起身問道。
駱俊抬眸笑道:“大行府,是典客司駐臣國的府門,由典客司大行令為首,還有負責駐軍的校尉官,一切都是為了保證大漢在臣國的利益,而你們要留官吏在典客司治下,負責在大漢銀行進行貿易的匯儲!”
“駱侍郎。”
肖古王沉聲道:“鬥膽一問,大漢可會幹涉我們的國事?”
“當然。”
駱俊平淡道:“我們要保證臣國的王係隸屬一脈,並且每次新王登基,都要來洛陽朝奉大漢天子,得禦製之詔才能稱之為王,並且你們的貨幣,宗教,文字等等都會受到大漢的統轄,一切都是為了保證貿易的順暢,這些事情盡皆寫於盟約之內!”
“有失王權。”
肖古王,伐休尼師今臉色頓時一沉。
阿卜眼神閃爍不定。
這東西,大漢已經更迭了三四代。
隻是,監州尉府定下貿易名單,但三韓人並未簽下朝貢盟約,他怎麽給報價呢?
“怎麽?”
肖古王抬眸詫異道:“孤這幾日轉遍東西兩市,大漢似乎販賣的極為便宜吧,一支應該不超過二十錢。”
“不。”
阿卜笑著迴應道:“三韓的朋友,並非是因為價格問題,在大漢你們可以稱炭筆,但對外貿易稱鉛筆,一支一百五十錢,因為運費,大漢將士護商的費用都要核算在裏麵!”
“一百五十錢?”
肖古王臉色陰晴不定。
這個價格不低,但能夠運往百濟就不算多了。
不知為何,整個大漢的大商會都在拒絕他們的交易,小商會價格高的離譜,而且數量還不多,所以阿卜的報價算得上中肯。
“當然。”
阿卜說道:“當然,前提是你們要提供對大漢的朝貢貿易盟約,不然一支鉛筆便是八百錢!”
古爾忍不住說道:“穆,一百錢就可以在洛陽買三石糧食。”
“三韓的朋友。”
“這就是工業,你明不明白?”
阿卜拾起鉛筆,淡淡道:“你以為是一支普通的鉛筆,實際上是數十人的辛苦勞作,而且對外的關稅不一樣,都需要你們進行支付其中的差價!”
“可以。”
肖古王從懷中摸出一枚符令,說道:“我們雖然還未簽訂朝貢貿易盟約,但禮部典客司的文吏說持令就可以在洛陽尋找貿易的商會,或者選擇大漢商行!”
“可以。”
“三韓的朋友。”
“大漢商行持有所有對外貿易商會的股份。”
阿卜聳了聳肩,解釋道:“你需要明白,你們三韓太過弱小,大漢商行並不會接受你們的貿易,就算你與大漢商行簽訂公契,也會分發在我們這些商會手中。”
“弱小?”
肖古王臉色頓時一黑。
但,想起遼東的血腥,以及刺史陳桐的姿態,還是忍下心中的怒氣。
“是的。”
阿卜微微一笑。
肖古王深吸了口氣,問道:“我們已經獲得朝貢貿易的資格,敢問還有什麽貨物可以販往百濟?”
“青瓷盤,每個八千九百錢。”
“青瓷茶盞,每個四千三百錢。”
“琉璃,酒海,絹,棉,帛,胡椒…………!”
阿卜提筆在一張白紙上列下一行又一行的貨物,並寫下朝貢盟約的互市價格。
如此恐怖的價格。
一時令肖古王,古爾頭皮發麻。
他們國土逼仄,礦產稀少,沒有什麽貿易品類。
可大漢對他們輸入的貨物價格卻高的離譜,一個青瓷盤,琉璃盞都能比得上一個新羅婢了。
可這些貨物,在洛陽卻隨處可見。
“穆。”
古爾連忙問道:“鐵器賣嗎?”
“三韓的朋友。”
阿卜放下手中的鉛筆,目光冰冷道:“鹽,白紙,鉛筆,甚至墨條都可以販賣,但鐵器朝廷禁止出口,所以還請你不要問這種冒昧的問題。”
“古爾。”
“不要再問了。”
肖古王搖了搖頭,沉聲道:“我們需要的貨物不少,需要怎麽交易?”
“很簡單,朋友。”
阿卜眸子一亮,說道:“我們在禮部簽下貿易的公契,你們需要在大漢銀行開設一個戶口,並且在裏麵儲蓄錢財,每一次貿易我們先在大漢銀行進行匯儲,然後我們將貨物運輸到三韓,貿易便完成了!”
“穆。”
肖古王沉聲道:“我們可以用其他東西換!”
“請說。”
“金礦石,鐵礦石,紫檀木,象牙,金絲楠木。”
“還有你們曾經承諾的新羅婢,伽倻奴,或百濟之人都可以。”
“你們需要先給大漢販賣一些貨物,並在大漢銀行開設儲蓄戶,我們才能繼續進行貿易。”
“而你們的貨物價格由戶部行商司擬定,通山商會並沒有定價的權力。”
“隻要有足夠的錢財,通山商會自然會送貨去百濟,如果你欺騙了阿卜,大漢的護商之師,將會征討三韓。”
阿卜端起茶盞微微一碰,笑道:“大漢是仁慈之國,陛下並不吝嗇恩賜,前提隻要你們尊重,並遵守對大漢的朝貢盟約!”
“當然。”
肖古王神情陰鬱道:“我們這幾日需要籌算一下能夠交易什麽貨物,等簽訂對大漢的朝貢盟約之後,再來尋你簽訂貿易公契!”
“可!”
阿卜頷首笑道。
“告辭。”
肖古王起身作揖。
朝貢盟約,貿易公契,是攔在互市前的兩座大山。
不過,這一次與阿卜的談話,讓他們明白朝貢貿易,比尋常的互市貿易便宜不少,可也絕對不是百濟能夠承受的價格。
對比大漢的龐大,百濟實在太過弱小,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力。
與此同時。
新羅伐休尼師今也結束與甄儼的談話。
三韓之國,兩個國家得到禮部的首肯,唯有伽倻之人猶如熱鍋上的螞蟻,在偌大的洛陽打轉,卻尋不到一個門路。
朝貢貿易版的‘二桃殺三士’,血淋淋的擺放在三韓人麵前。
三日時間。
匆匆而過。
禮部,典客司大堂之內。
新羅,百濟兩國之人匯聚於堂中。
伐休尼師今,肖古王目光掃過堂中,卻沒有見到伽倻之人。
二人皆為王,自然明白伽倻已經被大漢排除在外,連簽訂朝貢盟約的資格都沒有,甚至不配得到大漢官吏的接見。
“諸位。”
“且看一看朝貢盟約。”
駱俊居於上位,示意文吏分發朝貢盟約。
“駐軍。”
“還有大行府?”
伐休尼師今噌的起身問道。
駱俊抬眸笑道:“大行府,是典客司駐臣國的府門,由典客司大行令為首,還有負責駐軍的校尉官,一切都是為了保證大漢在臣國的利益,而你們要留官吏在典客司治下,負責在大漢銀行進行貿易的匯儲!”
“駱侍郎。”
肖古王沉聲道:“鬥膽一問,大漢可會幹涉我們的國事?”
“當然。”
駱俊平淡道:“我們要保證臣國的王係隸屬一脈,並且每次新王登基,都要來洛陽朝奉大漢天子,得禦製之詔才能稱之為王,並且你們的貨幣,宗教,文字等等都會受到大漢的統轄,一切都是為了保證貿易的順暢,這些事情盡皆寫於盟約之內!”
“有失王權。”
肖古王,伐休尼師今臉色頓時一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