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州尉。


    並不隻是負責對內監察。


    左司直統轄監內司,下設五方符節使,監察大漢各州內事。


    右司直統轄監外司,下設五方監邦使,查察外邦之事,收集各國消息之外,還要負責描繪輿圖。


    他們這些以身入局之人,不可名揚功績。


    故而,劉放才會篤定,若是此戰結束,他會前往右司直的監外司。


    數日時間。


    青州的變化,可謂革天換地。


    凡是大漢府軍所至之處,都不必攻城。


    城中忤逆大漢之人,盡皆被百姓衝殺,懸屍城樓之上,然後迎大軍入城,立下大漢的王旗。


    不到十天時間。


    樂安郡,齊郡,同時淪陷。


    三路大軍,從各方匯聚於劇縣之外。


    飛揚的旌旗立於城下,驚天的煌煌殺機,令天地朔寒無比。


    “安東將軍。”


    東府軍大營,鄒靖,曹仁拱手道。


    “嗯。”


    宗員微微頷首,眺目望著劇縣城樓,沉聲道:“各郡已經收複,某遣張白騎率一校收複東萊,想來也差不多了,所以你們統合一下各自的軍功,匯聚於主帳之內,某與機要監抄錄匯總。”


    “諾。”


    鄒靖,曹仁拱手道。


    “楊鳳?”


    宗員望著鄒靖身後之人。


    “安東將軍。”


    “末將是黑山校尉楊鳳。”


    楊鳳神情惶恐,連忙躬身敬拜道。


    宗員伸手虛扶,沉聲道:“兩軍陣前,介胄之士不拜,某不知陛下是否定你們黑山軍之名,你且用此軍階之名吧!”


    “諾。”


    楊鳳頓時鬆了口氣。


    自從入黑山軍以來,宗員便是他見過最大的鎮國府之將了。


    畢竟,這可是五品的封號將軍,在整個鎮戍司之內,都排的上名號。


    “將軍。”


    “劇縣送來名刺。”


    左髭丈八按刀匆匆行來。


    雙手呈上硬紙所製,類似奏章公文貼的名刺。


    “哦?”


    瞬間,眾將神情一怔。


    兵臨城下,敵人還敢呈遞名刺拜會,這是要約定會戰嗎?


    “刷。”


    宗員展開名刺,喃喃道:“中山靖王之後,景帝玄孫,緱氏門生,字德然,問起居!”


    “能扯。”


    臧霸嘴角一抽。


    鄒靖眉頭微蹙,沉聲道:“宗係無假,當年劉德然確實在緱氏山求學,拜盧師為師!”


    “請入主帳。”


    宗員按刀走下望樓,朝著帥帳走去。


    既然敵人都送上名刺,不見豈不是有失禮儀?


    況且,他也想看看盧師的門生,又在賣弄什麽籌謀。


    不久之後。


    劉德然,孔融,徐庶被引入帥帳。


    徐庶目光掃過帳下眾將,悄然朝著宗員頷首。


    劉德然依舊是雲淡風輕之色,而孔融就惶恐了不少,局促不安的立於帳下。


    “宗將軍。”


    劉德然作揖一拜,淡笑道:“多年未見,風采依舊!”


    “我們見過?”


    宗員著甲坐在帥位之上,滿是疑惑的問道。


    “自然。”


    劉德然解釋道:“當年,不才在老師門下求學,將軍時常來緱氏山求問兵學,還在袁氏客宴之上對飲過,可能將軍早已忘記了。”


    “許是忘了。”


    “你們所來為何?”


    宗員毫不在意的掩去前事。


    大軍兵臨劇縣,不是一兩個人情,一兩句往事,便能壓下殺伐。


    況且,他也沒有資格讓將士休兵罷戰,令天子收複青冀兩州的兵事擱置在劇縣城下。


    “言和?”


    “不,應該算投降。”


    劉德然坐在馬劄上,神情複雜道:“三州劉姓,青州士族郡望,皆可以為黎庶,隻求一條活路。”


    “嗬。”


    “哈哈。”


    頓時,帳下蔑笑聲,譏嘲聲此起彼伏。


    死亡將至,才知曉俯首求和,真的當天子禦製為戲言嗎?


    “真猛士啊。”


    臧霸捏著茶盞,眼底閃過一抹戲謔之色。


    當年,他可是見到《告泰山賊令》便帶著人前往徐州刺史府認罪伏法,而那時天子還僅是大漢驃騎將軍。


    如今,天子已是大漢的人君,諸夏的共主。


    三州劉姓,還有青州士族,有什麽資格來提條件。


    難道,就憑青州士人臉皮厚?還是憑借天下劉姓為一宗?


    “宗將軍。”


    孔融深吸了口氣,恭拜道:“某先祖為儒家之聖,且孔姓與甄姓有姻親之盟,算下來孔姓與天子有親,況且會稽郡亦有孔姓,還望給予某拜見天子的機會。”


    “孔文舉。”


    “你真是不知好歹啊。”


    宗員意味深長的望去,冷笑道:“若是某沒有記錯,當年許姓兩兄弟在陳縣開月旦評,有人擬寫與會者名單,你便在其中,陛下不計前嫌的表舉你為平原太守,你竟然與孫文台選了同樣的路,還有什麽資格去見陛下?”


    “某!!!”


    孔融臉色頓時煞白無比。


    “好了。”


    “三州劉姓,可亡,可滅。”


    “你們這些人,真的是不知死活,敢違逆宗法,反叛大漢。”


    宗員並指夾起名刺,隨手甩在劉德然懷中,漠然道:“陛下收複兩州之事,天下無人可阻,況且青州僅剩劇縣一城,現在談什麽俯首求和,你們不覺得有些遲了嗎?”


    “將軍不受降?”


    劉德然收起名刺再度問道。


    “不受。”


    宗員漠然道:“士人,叛逆之人皆亡,被迫卷入叛亂的百姓,才可以重新核定罪責,請迴吧!”


    “好。”


    劉德然不惱不怒,率先轉身離開帥帳。


    此行結果,早在渤海找上劉備之時已經預料到了。


    可他沒有選擇,青,冀,幽劉姓,想要擇取雄主以小宗篡大宗,先擇劉繇,卻被其逃往兗州,如今被拜為揚州刺史。


    之後,三州劉姓擇定了劉備,所以他隻是宗族利益的代表者。


    往昔,他勸不住無數野心勃勃的劉姓之人,猶如今日勸不住青州士人想要俯首求和之心。


    死亡從來不是他所恐懼之事,三州劉姓的滅亡更是如此。


    他隻是一個明悟漢天子之心,隨大勢逐流的一粒草芥,當亡時自有其命,不爭,不逃,唯一死耳。


    “德然。”


    “便如此了?”


    大營之外,孔融眼中滿是恐懼。


    劉德然側目看向徐庶,笑道:“單福將軍,怎的不在帳下出聲?”


    “有用嗎?”


    徐庶笑著躍上馬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吃煙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吃煙火並收藏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