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又曰,吾出蒹葭之中,入夫子之門。


    故,太微宮添殿,名為夫子。


    此殿之名甚為怪異,卻是劉牧親筆所題,規格並不差於其她人。


    往日,荀采對吳莧多有安慰,事關己身時,又不禁憂心忡忡。


    隨著眾女,劉婉到來,憂色更濃。


    直到王異引蔡琰入殿,方才變得開朗幾分。


    荀采晉升,在洛陽不脛而走。


    百姓在家中的生祠牌位前祈念,希望能為劉牧引來貴子。


    反之,荀彧,荀攸卻愈發的低調,婉拒諸多人的拜訪,甚至與同僚都少了幾分攀談,一心處理軍政要務。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荀氏太盛,必須要收斂鋒芒,更要顧及被天子鍾愛之人,不然必生禍殃。


    大漢內部。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發展。


    遼東,被血雨腥風席卷,連郡治襄平都被踏破。


    “啪嗒。”


    “啪嗒。”


    張遼踩著血腥,還有猛火油焚燒過後的焦土。


    最終,立足於公孫度身前,垂目看向陳逸等人。


    “咕嘟。”


    原冀州刺史王芬吞咽了口唾沫。


    月餘之前,大漢北府軍,率善兩衛討伐營州。


    僅半個月便攻破他們口中的遼東屬國,大漢更定的昌黎郡。


    所過之處。


    所有附逆持兵者,皆斬。


    昌黎郡被攻破,大軍不顧各縣,直接攻伐襄平。


    僅兩日,這座被他們視為堅城的郡治,便被大漢北府軍攻破,死傷將卒不知幾何。


    “王芬。”


    陳桐披著甲胄,按刀蹲在眾人麵前。


    “你是?”


    王芬眼中滿是恐懼。


    “營州刺史。”


    陳桐淡笑道:“曾經,你也是大漢的刺史啊!”


    “陳刺史。”


    “這些人怎麽辦?”


    張遼握著刀柄,眼中滿是寒意。


    陳桐抬頭看了眼天上的驕陽,淡淡道:“殺了,留下也沒有什麽用,勞煩將軍遣軍收複各縣,所有郡望,豪強盡誅,而後分兵帶夫餘王尉仇台,高句麗王伯固,以及二人之子來昌黎,大漢需要讓東域之國明白,什麽是天威不可犯。”


    “可。”


    張遼抬手指向陳逸,問道:“已故太尉陳蕃之子如何處理?”


    “殺。”


    “叛逆大漢者,皆斬。”


    陳桐按刀起身,說道:“大漢需要在營州立下威儀,這裏沒有什麽已故太尉陳蕃之子,隻有附逆不臣的陳逸。”


    “好。”


    張遼眼中閃過一抹驚詫。


    陳桐今年乘坐艦船來遼東,負責督糧草諸事,隻是沒想到一個文官,殺性竟不比他們弱。


    “嗬。”


    “以殺治地。”


    “當今天子,便是如此施王化?”


    羈押跪地的公孫度染血,披頭散發的猙獰怒吼。


    陳桐敲打著刀柄,淡笑道:“牙尖嘴利之徒,遼東公孫一姓全部誅滅,整合附逆之人的名單發迴洛陽,縱是他們逃迴青冀兩州,亦是大漢所不容的罪人!”


    “諾。”


    有披甲的文吏肅然道。


    “遣人傳三韓。”


    陳桐再度道:“秋收之前,某要在襄平見到他們的王,還有朝貢大漢的國書,若不至,某會上稟陛下,請鎮國府討伐。”


    “諾。”


    披甲文吏再度應喝。


    這一次,攻破襄平的戰爭,整個州府官吏皆至。


    為的便是處理營州政務,另外溝通東域各國,控其國事,安定大漢邊州。


    遼東是大漢的遼東,營州更是大漢的營州,沒有人可以覬覦,凡窺伺漢土者,必被天子之師所伐。


    “這是何地。”


    “你們的大小女王何在?”


    蔥嶺,唐旄境內,闞澤率軍踏破一座牧場。


    數月前,他率軍進入唐旄境內,才知道氣候能惡劣到了什麽程度,並對唐旄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


    永元十三年,燒當羌首領迷唐被大漢王師擊敗。


    數百燒當羌人,跋山涉水進入蔥嶺,與發羌融合在一處,並與蔥茈羌統合,才形成了唐旄。


    三個部落,設下大小女王統治廣袤高原。


    這幾個月,他率軍風餐露宿,都懷疑自己是否走錯了路,大漢定疆之時,又要這片高原有什麽用?


    不過,他背負天子禦製而來。


    縱使前路艱難,都得尋到唐旄的王,然後好生問候,問候。


    “嗚……!”


    匍伏在地上的唐旄人眼中滿是恐懼,說著異種語言。


    “彼其娘之。”


    闞澤黑著臉說道:“這都什麽蠻夷,聽不懂大漢話,還是不會說大漢話?”


    “闞令使。”


    “某聽得懂他說什麽。”


    一個羌人摘下水囊呈給闞澤,諂媚道:“這廝問我們是什麽人,為什麽敢觸犯神眷之地,還殺死了犛牛神!”


    “犛牛。”


    “它還是神?”


    闞澤眼底閃過一抹鄙夷,問道:“你們都是羌族,他不信奉白石嗎?”


    “將軍。”


    “他們是唐旄人。”


    羌人拍著胸膛,義正言辭道:“我們是大漢人,為天可汗征討不臣的羌人,以加入率善衛為榮,怎麽可能與他們這些蠻夷一樣。”


    “嗬。”


    “那你問吧!”


    闞澤輕笑一聲,說道:“記得問問他們的都城在何地,再問問如今的大小女王叫什麽,唐旄有多少人,多少城池。”


    “諾。”


    羌人作漢禮恭拜。


    “張都伯。”


    闞澤坐在草垛上,從火堆上取下烤熟的犛牛肉,蹙眉道:“如今我們深入唐旄腹地,千裏不見人影,若是再往西怕是要接近西域之西了吧。”


    “是啊。”


    張既大口吃著犛牛肉,連連點頭道:“某等王卒無所謂,前段時間陛下又賜下偉力加持,隻是你這身子受得了嗎?”


    “還成。”


    “隻要還喘得上氣,便不能止步。”


    闞澤靠著草垛,吐槽道:“這都什麽不毛之地,天氣嚴寒,人都喘不上氣,生靈也沒多少,某看很難耕田,難道隻能放牧?”


    “放牧也成。”


    “不然要留給外邦?”


    張既摘下水囊喝了口馬奶酒,說道:“這些犛牛帶不走,不如直接殺了做成肉幹帶在路上吃,然後多弄一些水囊裝水,若是真的殺到西域境內,我們便從行商古道返迴大漢,順路收複一些不臣之國。”


    “可行。”


    “此事可行。”


    闞澤眸子大亮,興衝衝的說道:“某啟程之前從軍谘司查閱軍報,好似北匈奴在西域出現了,保不住我們還能與之一戰。”


    “當得。”


    張既臉上滿是躍躍欲試之色。


    伐匈奴,尤其是北匈奴,可是大漢從戎之人的夢想,更是他與袍澤封侯擢升軍階的功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吃煙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吃煙火並收藏三國:我,真皇叔,三興大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