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崔有聲的說法,隻要王家屯的人還在長白山,吉春怎麽可能短缺這些物資源源不斷?


    這幾天,薛成遠大部分時間都在山上,如果不是他在護林隊跟人打了招唿,山屯的人早就漫山遍野地找他去了。


    當薛成遠再度出現在山屯,已經是臘月二十三,人們正忙碌著準備迎接小年。“成遠,你在山上忙了這麽久,竟然小年的早上才迴來。”


    見到薛成早早上山屯歸來,手持籃子的魯定先是怔了一下,隨即連忙打起招唿:“魯叔,這麽早就來喂兔子啊。”


    “兔子得喂食,它們又添新丁,要照顧的事多。”


    魯定說罷,似是想起了什麽:“對了,成遠,快迴家去看看。自從你上山後,有山下來的人專程為你送來了一封信。”


    “我問了送信的人什麽情況,他說隻能你們兩個,你和辛琇晶才能查看內容,猜測可能是你的錄取通知書到了。”


    看著眼前的年輕人,魯定感歎道:“時間過得真快,一轉眼你再有幾個月就要重返校園。”


    “魯叔,不必擔心。我相信過不了多久,您也會迴歸教師崗位。”


    薛成遠笑眯眯地說:“如今國家正迫切需要各種人才,像您這樣的高素質專家,國家一定不會讓您久留於此的。”


    “但願如你所說。”


    話別魯定後,薛成遠迴至家中推門而入,便見到辛琇晶端坐於桌前,麵前擺放著兩個整齊排列開來的信封,眼神空洞地沉溺於自己的思緒中,甚至連薛成遠進門都未能察覺。


    “你在想什麽呢?”


    見此情景,薛成遠略帶疑惑地詢問道:“到底是什麽事情讓你這麽失神?”


    被突然的提問驚醒,辛琇晶先是露出驚恐之色,旋即轉化為欣喜:“成遠!你什麽時候迴來的?我在想今年你能不能趕得上過年前迴來。”


    ……


    “吃過飯沒?讓我馬上去做幾個菜給你。”


    說罷,辛琇晶打算起身準備飯菜,卻被薛成遠阻止:“別忙活做飯的事,我剛已經在外填過了肚皮。”


    “對了,剛才碰到魯叔說有人專門從山外帶來了信件給你?”“嗯!”


    辛琇晶點點頭,指向桌上的信封:“就是這兩個,一封你的,一封我的。”


    “那是用來給我們提前知曉到首都報到日期的通知信。”“他們是怎麽說的?”


    “還沒打開看過呢,隻是一帶迴家就放在這兒等你,希望兩個人一起查閱。”


    “你坐這兒歇歇,我們一起來看看這些信的內容。”


    兩人坐下之後,薛成遠輕輕打開手中的信封,身旁的辛琇晶緊緊靠在他的肩頭,目不轉睛地看著薛成遠的手指動作。


    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紅章覆蓋的部分,雖然被撕掉了一角但仍能清楚看見\"國務院\"三個紅色大字。


    再往下是毛主席語錄的一段引用,


    更下麵是《首都高等學府招生錄取通知書》。


    根據文件說明,二人被推薦並由延吉地方黨委批準錄取進入首都一所著名學府就讀,並需於1974年11月10日前攜本通知書到校注冊報到。


    最後是該所高校鮮紅的校章印記以及相關的介紹資料。


    緊接著,另一份同樣性質但名字不同版本的信被翻開。“嘿嘿,真想不到我們真的被選上,要去首都上大學了!”


    辛琇晶興奮地說,臉上洋溢著激動與驚喜。


    薛成遠收起兩份珍貴的文書放入信封中,隨後站起身走向內室,將它存放在一個特別的地方——他身上所藏的空間內,以備不時之需:“原本計劃未能實現,現在推遲了一段時間,不過正好,明年正好可以準時出發,一切皆是命運最好的安排。”


    “為何明年非得選這個好時機?”薛成遠笑著卻不作答。


    大學畢業後,不久生活將發生巨大轉折。


    度過了這段時期,他就能放手拚搏,未來的世界,都將為他所用。


    時間如白駒過隙,日月如梭。


    轉眼又是一年新春,很快就迎來了正月十五。


    日前一列火車駛入了這座古老都市,帶來新的風貌。


    “聽說了麽?正月十五當天,東區的幾個集市和雜貨鋪子,將會供應鮮嫩的小白菜!量還不少呢!”


    “那些還算什麽!小白菜算個啥,我家親戚在鐵路部門工作,據他們透露這次列車上還有黃瓜、辣椒、西紅柿等!”


    “你們那都不是重點!”


    “據說此番有數千斤西瓜進市,部分預留作內部使用,餘下的是公開售賣給市民。”


    “你怎麽清楚?”


    “因為我兒就在幹部裏頭!”


    等至“四一三”,獲悉信息的人便早早聚集,等到指定集市開市即蜂擁而上,爭先恐後地選購蔬菜。雖然價格高於平常,但大家都想嚐嚐鮮。


    漫長的冬季吃同一類菜品早已令人膩煩。


    城裏的工人收入還算可以,買點蔬菜換個口味不是難事。


    更何況領導幹部的條件要遠遠優於工人,因此才會有這部分內部采購的安排。


    “貨已售罄!售完!”


    一家集巿開張十幾分鍾後,就開始驅散顧客。


    “怎麽這麽快就沒貨了!我們專門從東城區趕來,好不容易才輪到卻說完了!”


    “對啊!不會私藏起來了吧!”“不是還有西瓜嗎!”


    店內工作人員向門外聚集的人群喊道:“真的沒了,我們這裏的瓜是沒名額,去別的地方看看吧!”


    “店裏隻剩下土豆,其餘什麽都沒有了!”


    此時,此類情形正在古都其他區域同時上演:排隊等候,十幾分鍾後商品售罄。


    說到西瓜,唯有少數幸運者能買到,所謂的數千斤分量重達十多乃至二十多斤的西瓜,除去預留的一部分,也不過數百個。


    古都在這一曆史節點擁有超過四百萬常住人口,開放首年的數據更逼近九百萬。


    即便是現在,這座城市的人口也已達到了約八百多萬。


    如此算來,這些幾百個西瓜進入古都,簡直是杯水車薪。


    因而,西瓜成了這次供應中的稀缺之物。“我買到啦!”


    四合院裏,何宇柱興高采烈地拿著物品走入院子:“今天整整站了大半天隊,凍僵我了,總算是買到了。”


    “傻宇柱,你買了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帶走隨身空間下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分乏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分乏術並收藏四合院:帶走隨身空間下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