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眾人驚訝不已
四合院:帶走隨身空間下鄉 作者:分乏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東北不僅是工業大省,同時也是中國重要的農業生產基地,尤其是在開發北大荒之後,其農業生產的麵積進一步擴大。
如果每畝地平均增產50公斤計算,覆蓋整個東北區域,則意味著以數億公斤計的增長量。此外,薛成遠提到,製造沼氣所需的材料十分常見,主要是人類及動物的排泄物加上枯枝落葉等。
主要開銷在於鋼材、水泥以及電纜等物資,但如果僅保留作為肥料的功能,這些額外的成本就可以省去。
現場的人們心算起來,如果將這種沼氣肥料技術推廣至全國,將會產生多麽巨大的影響——能額外供養超過一億人口!
這個數字讓所有人為之震撼。
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對薛成遠的視線變得更加複雜而充滿期待。
在他身上看到的不僅僅是普通人形象,盡管先前並未完全低估其重要性。然而相較於此前的各項成就,沼氣技術無疑是今日考察中最耀眼的部分。
民以食為天,麵對國內化學肥料生產能力低、價格高昂、有機農家肥效益有限的問題,這一技術顯得尤為重要。
大家原以為此行主要目的是解決冬季蔬菜種植與山村供電問題,卻未曾料到最震撼人心的成果竟然是這個不起眼的沼氣設施。
思緒紛飛間,薛成遠開口道:“或許我可以起草一份報告,詳細介紹這項生產技術。”
“冬季不適合進行大規模糧食生產評估,但對蔬菜種植仍然有益。”
“如此,我們可以多種些蔬菜,劃分地塊進行實驗,其中一塊用地使用傳統的農家肥料,另一塊則施用沼肥,並且記錄下兩邊的產量進行對比。”
“今年先以蔬菜進行記錄和對比,等到明年,則換成糧食作物進行相同的測試,在我們王家屯內部設立對比試驗田。”“不知各位領導怎麽看?”
聽了薛成遠的建議,崔有聲用力點了點頭:“此計甚妙,穩步行事,以成果論英雄。”
“那你現在先準備一份報告遞交給上級吉春,無需送往縣城。”“此後這項任務就由我專門負責。”
隨著崔有聲的這幾句話落定,在場眾人都明白這計劃幾乎是被拍板決定了。至於縣城與地區的領導,則可能隻有被動接受的份。
在上級講話時,他們隻需在一旁靜靜聽取即可。
此時旁邊來自其他村莊的村民,在得知王家屯握有提升糧食收成的特殊技術時,人群立即沸騰了起來。
即便不是直接耕作之人,麵對上級領導提及這種可以提高農作物產量的方法,都感受到了強烈的震驚與興趣,更何況是日日在田間勞作的農民們呢?
糧食,是每一個農業人的生命之根。糧食的增量,就意味著生計的穩固、根基的堅實,這是生存的根本所在。
人們圍攏而來,不管崔有聲怎樣解釋,他們都紛紛插話:“讓我說完,讓我講清!”經過一番努力勸導之後,崔有聲對著眾人說:
“此事尚未最後敲定,因此必須先行試驗才能見真章。”
“單是每畝產量增加幾百公斤或許不太可能,但至少幾十或上百公斤的增長是有實現空間的。”
“諸位勿需過分心急,等正式確認之後,我們會第一時間通知大家,畢竟這正是為我們廣大的農民朋友們所研發的技術,不必過於擔憂~”
通過上述說服,群眾的情緒漸漸平複,眾人跟著薛成遠一行來到了試驗田所在的地點。
——— 以下是行進過程中的對話 ———
走在前往田地的路上,崔有聲問道:“據我所知,在王家屯上次繳納公糧時,其畝產量是不是明顯超過了周圍山區合作社?”
“是的,王家屯的平均單產水平,無論放在哪,都是全縣範圍內最高的!”魏國安迅速答道,隨即補充,“而且最初是由王家旺同誌關注並報告此事給縣級單位;當他調入地市級部門之後,便交由我持續跟蹤監督。”
“所以這一切都是確實發生過的嗎?”崔有聲確認道。
“絕對屬實。在同等麵積的土地上,每年上交公糧的數量也是固定的,自從那個時期起,隻有聽說有人故意報少,未曾聽過有多餘上報的現象,而且所繳糧食也都如數進入了國家倉庫。”
“隻要心智正常的人,都無法也不會做出虛報的事情。”“就是那些心理有問題的人,也不可能幹得出來這種事情!”薛成遠插話道,“能不能吃得好,這才是最關鍵的,哪有人會故意讓自己的家人受餓而去增加交糧量呢?若真是這樣的話,豈非隻有一個原因,即一群人才能集體作出如此荒謬之舉。”
接著他轉向眾人,“不過具體情況還要通過科學的實驗來證實。選擇兩塊麵積、土壤類型相近的地采用不同方式種植,這樣才能得到可信度較高的產量差異數據。”
“讓我們一年之後,再來這裏見證真正的收成吧。”眾人隨後一同走向那些覆蓋著塑料薄膜的溫室大棚。
看到那完全密封在塑料下的棚體,所有人都驚歎不已——這裏居然長出了蔬菜,這的確是一種高成本的做法,或許這也是為什麽別的地方無法推廣的原因之一。
跟隨薛成遠的步伐,一眾人來到了首個溫室大棚。等到所有人都進來了之後才步入大棚內部。“乖乖,這裏可真暖和!”
“真的,簡直就像是到了供暖的屋裏,我都開始冒汗了。”“你小心點,不要踏到那些蔬菜苗上了!”
大家議論紛紛,小心翼翼地行走,眼前的景象令眾人驚訝不已。
“這個溫室內種植的是番茄,也就是我們東北俗稱的洋柿子,旁邊是辣椒和黃瓜。”
薛成遠介紹道:“大概再過十幾天,所有這些作物都可以收獲了,現在它們還在初期成長階段。”
“居然真的能長這麽大!”
薛成遠笑著指向上方,大家都抬起頭,被光線略顯刺眼的表麵吸引。
“塑料膜的主要作用是收集熱量,太陽能轉化為熱能後會被這些塑料覆蓋的密閉空間所吸收,進一步傳遞給下麵的土壤。”
如果每畝地平均增產50公斤計算,覆蓋整個東北區域,則意味著以數億公斤計的增長量。此外,薛成遠提到,製造沼氣所需的材料十分常見,主要是人類及動物的排泄物加上枯枝落葉等。
主要開銷在於鋼材、水泥以及電纜等物資,但如果僅保留作為肥料的功能,這些額外的成本就可以省去。
現場的人們心算起來,如果將這種沼氣肥料技術推廣至全國,將會產生多麽巨大的影響——能額外供養超過一億人口!
這個數字讓所有人為之震撼。
在這樣的背景下,人們對薛成遠的視線變得更加複雜而充滿期待。
在他身上看到的不僅僅是普通人形象,盡管先前並未完全低估其重要性。然而相較於此前的各項成就,沼氣技術無疑是今日考察中最耀眼的部分。
民以食為天,麵對國內化學肥料生產能力低、價格高昂、有機農家肥效益有限的問題,這一技術顯得尤為重要。
大家原以為此行主要目的是解決冬季蔬菜種植與山村供電問題,卻未曾料到最震撼人心的成果竟然是這個不起眼的沼氣設施。
思緒紛飛間,薛成遠開口道:“或許我可以起草一份報告,詳細介紹這項生產技術。”
“冬季不適合進行大規模糧食生產評估,但對蔬菜種植仍然有益。”
“如此,我們可以多種些蔬菜,劃分地塊進行實驗,其中一塊用地使用傳統的農家肥料,另一塊則施用沼肥,並且記錄下兩邊的產量進行對比。”
“今年先以蔬菜進行記錄和對比,等到明年,則換成糧食作物進行相同的測試,在我們王家屯內部設立對比試驗田。”“不知各位領導怎麽看?”
聽了薛成遠的建議,崔有聲用力點了點頭:“此計甚妙,穩步行事,以成果論英雄。”
“那你現在先準備一份報告遞交給上級吉春,無需送往縣城。”“此後這項任務就由我專門負責。”
隨著崔有聲的這幾句話落定,在場眾人都明白這計劃幾乎是被拍板決定了。至於縣城與地區的領導,則可能隻有被動接受的份。
在上級講話時,他們隻需在一旁靜靜聽取即可。
此時旁邊來自其他村莊的村民,在得知王家屯握有提升糧食收成的特殊技術時,人群立即沸騰了起來。
即便不是直接耕作之人,麵對上級領導提及這種可以提高農作物產量的方法,都感受到了強烈的震驚與興趣,更何況是日日在田間勞作的農民們呢?
糧食,是每一個農業人的生命之根。糧食的增量,就意味著生計的穩固、根基的堅實,這是生存的根本所在。
人們圍攏而來,不管崔有聲怎樣解釋,他們都紛紛插話:“讓我說完,讓我講清!”經過一番努力勸導之後,崔有聲對著眾人說:
“此事尚未最後敲定,因此必須先行試驗才能見真章。”
“單是每畝產量增加幾百公斤或許不太可能,但至少幾十或上百公斤的增長是有實現空間的。”
“諸位勿需過分心急,等正式確認之後,我們會第一時間通知大家,畢竟這正是為我們廣大的農民朋友們所研發的技術,不必過於擔憂~”
通過上述說服,群眾的情緒漸漸平複,眾人跟著薛成遠一行來到了試驗田所在的地點。
——— 以下是行進過程中的對話 ———
走在前往田地的路上,崔有聲問道:“據我所知,在王家屯上次繳納公糧時,其畝產量是不是明顯超過了周圍山區合作社?”
“是的,王家屯的平均單產水平,無論放在哪,都是全縣範圍內最高的!”魏國安迅速答道,隨即補充,“而且最初是由王家旺同誌關注並報告此事給縣級單位;當他調入地市級部門之後,便交由我持續跟蹤監督。”
“所以這一切都是確實發生過的嗎?”崔有聲確認道。
“絕對屬實。在同等麵積的土地上,每年上交公糧的數量也是固定的,自從那個時期起,隻有聽說有人故意報少,未曾聽過有多餘上報的現象,而且所繳糧食也都如數進入了國家倉庫。”
“隻要心智正常的人,都無法也不會做出虛報的事情。”“就是那些心理有問題的人,也不可能幹得出來這種事情!”薛成遠插話道,“能不能吃得好,這才是最關鍵的,哪有人會故意讓自己的家人受餓而去增加交糧量呢?若真是這樣的話,豈非隻有一個原因,即一群人才能集體作出如此荒謬之舉。”
接著他轉向眾人,“不過具體情況還要通過科學的實驗來證實。選擇兩塊麵積、土壤類型相近的地采用不同方式種植,這樣才能得到可信度較高的產量差異數據。”
“讓我們一年之後,再來這裏見證真正的收成吧。”眾人隨後一同走向那些覆蓋著塑料薄膜的溫室大棚。
看到那完全密封在塑料下的棚體,所有人都驚歎不已——這裏居然長出了蔬菜,這的確是一種高成本的做法,或許這也是為什麽別的地方無法推廣的原因之一。
跟隨薛成遠的步伐,一眾人來到了首個溫室大棚。等到所有人都進來了之後才步入大棚內部。“乖乖,這裏可真暖和!”
“真的,簡直就像是到了供暖的屋裏,我都開始冒汗了。”“你小心點,不要踏到那些蔬菜苗上了!”
大家議論紛紛,小心翼翼地行走,眼前的景象令眾人驚訝不已。
“這個溫室內種植的是番茄,也就是我們東北俗稱的洋柿子,旁邊是辣椒和黃瓜。”
薛成遠介紹道:“大概再過十幾天,所有這些作物都可以收獲了,現在它們還在初期成長階段。”
“居然真的能長這麽大!”
薛成遠笑著指向上方,大家都抬起頭,被光線略顯刺眼的表麵吸引。
“塑料膜的主要作用是收集熱量,太陽能轉化為熱能後會被這些塑料覆蓋的密閉空間所吸收,進一步傳遞給下麵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