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不必等
四合院:帶走隨身空間下鄉 作者:分乏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讓一條路出來,讓我們的車輛先通過!”黃挺也在一旁高唿著,配合警方疏散人群,汽車才得以慢慢啟動,徐徐前行。
“王家屯的!不要耍花招!”有人忽然喊叫,人群中又掀起了波瀾。
“耍花招?頭可斷,誌不倒, ** 人,就不算是東北漢子!”這句話一出口,全場頓時陷入沉默。
當時人們極為看重信義,聽到這樣的承諾便逐漸散開了,畢竟阻礙人家的道路不是個事。
當這輛車還未完全離開現場,一個人上前與薛成遠低語幾句,薛成遠隨即下車,與之交談。
“成遠老弟,你怎麽跑到這兒來了?”
麵對突然出現在麵前的崔有聲,薛成遠笑道:“正是打算過來見你。”
“不過不在此等候怎麽行!你們這動靜可不小啊。”
崔有聲說道:“剛才幾乎都要把路封死了,我若是不出來,你們怎麽迴去呢?”
薛成遠苦笑著說:“真沒想到會發生這種情況,原本想吃飽後再送來,打算分時段運送,卻不知被誰發現,引起這麽多的關注。”
“結果人越聚越多,大部分隻是圖個熱鬧,對前麵的事兒其實不清楚。”
崔有聲注視著向辦事處緩緩前進的車子,招手說:“咱們邊走邊談,我也想知道究竟是什麽樣的好事,竟然能引起民眾如此關注。”
“順便解釋下冬天怎麽會種植出作物?”
他們邊走邊聊,周圍的人聽後心中雖感到驚訝但並未達到震驚的程度。
畢竟,即便是在東北這種極端氣候條件下冬季也能看到少量種植的例子,雖然數量稀少近乎忽略不計,而且代價高昂、收成極低,很多未及采摘就被霜凍摧毀。
“你們山屯用了什麽特別的方法?總共種植了多少地?產出量又如何?”到達辦公地點後,崔有聲 ** 手下將車載的一筐筐新鮮蔬菜搬了下來,他讚許地點著頭,“真是不錯的蔬菜,不僅長得飽滿還十分鮮豔,比起別的地方冬天種出的更好。”
“方法四年前是與在黑河石油廠工作的那位同誌討論得知,由其傳遞上來的情報。”
“今年初聽聞我們王家屯夏收豐盛的信息後,在初雪降臨之際便送來了所需塑料膜。”
“由於資源限製加上人力不足,我們僅僅種植了六畝地。”
薛成遠大致估算了送往縣委和區黨委會的份量:“這批菜約有一千七百斤左右吧,未準確稱重。”
“我知道那塑料膜,確實成本較高,但效果也不錯。去年每畝地收獲接近三百斤。”
崔有聲點了點頭,說:“小白菜長得快,冬季可以多輪栽種,是個好消息。”“王家屯這種主動性的生產舉措好,應該受到表彰。”
旁邊的二毛聽崔有聲這麽說,急得抓耳撓腮,最後終於忍不住上前幾步說道:“領導,你算錯了!你真算錯了!”
“哦?錯在哪裏?”
崔有聲拿起一根小白菜,擦淨後分給大家品嚐,並說:“你說說看,同誌。”“不是一畝地有三百斤,而是我們種了一畝多一點地啊!”
正品嚐著小白菜的人們聞言一愣,麵帶驚訝地看著二毛問:“有多少?一畝多地這麽多?”
在眾多領導注視下,本來很勇敢的二毛一下子詞窮了。薛成遠見狀,主動上前解釋:“領導,事情是這樣的。”
“整個村用了塑料膜覆蓋建起了溫室大棚,總計有六畝地。”
“其中隻有一畝多地種植了小白菜,現在看到的就是那些小白菜的收成。”“這一畝多地產了一千七百多斤嗎?”
崔有聲努力掩飾內心的震撼,邊嚐小白菜邊品味其甜美的味道,說:“迴辦公室說,先卸貨,把空籃子留下,之後再去準備新籃子讓同誌運迴村裏。”
“好的,領導。”
待眾人離去,薛成遠深思後補充:“領導,實際上不是一千七百多斤,是一畝地產了兩千多斤。”
“村民們還嚐鮮各自送了一些,畢竟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種植的結果。”
“縣上的同誌們提出換取物資,留了些,地委那裏同樣也留下了少量,剩下的都送給了吉春了。”
“另外四畝多地分別種植了辣椒、番茄、黃瓜和豌豆角等各種作物,因為成長期較長,還沒成熟,所以沒摘。”
聽完這些話,現場一時沉默。
真是太棒了,才一畝多一點點的地,竟產出兩千多斤,更重要的是這還不像莊稼,它能夠連續收獲。
問題是,一畝多地怎麽能產出如此多?北方可從來沒有見過有這樣的高產啊。“我們村施肥了。”
“施肥?在這樣的寒冬天氣裏,肥料都會凍得很硬,怎麽施呢?更何況就是施了也不至於有這麽高的增產啊!”
薛成遠笑了笑,答道:“我們村子用的是些特製肥料,簡單說明不了詳細,領導有機會親自來看看就好了。”崔有聲點頭迴應:“確實該看看,如果能大幅提高產量,一定要詳查。”
“如果按每畝兩千米計算,假設種十畝地,從晚秋到早春每月都有一批新的蔬菜收獲,加起來就是十萬斤了!”
崔有聲算了算數,對薛成遠說道:“你們王家屯還能種植更多蔬菜嗎?”“還能種,但現在缺少材料。”
“我批準一下,給你協調一輛車,直接去黑龍江省拉材料,擴大種植規模。”
“關於新知青的事情不必等到春天,我今天就做決定,下一批直接分配到王家屯,提供更多的勞動力。”
說罷,崔有聲又問道:“這項種植技術是否可能推廣開來呢?”“不一定能在其他地方推廣。”
薛成遠思考了一下搖搖頭說:“材料有限而且難以獲得,產量高主要是因為我們使用經過發酵的生物有機肥,這其實是核心原因。”
“此外還需精心照料等各種措施。”“生物有機肥?原來如此。”
旁邊的人好奇地問:“沼澤裏的肥料?”
“不對,是沼氣池,這個問題說得不清楚。”
“小劉,你這邊負責把菜入庫,食堂留一部分,其餘的分給吉春的老百姓嚐鮮。”
“王家屯的!不要耍花招!”有人忽然喊叫,人群中又掀起了波瀾。
“耍花招?頭可斷,誌不倒, ** 人,就不算是東北漢子!”這句話一出口,全場頓時陷入沉默。
當時人們極為看重信義,聽到這樣的承諾便逐漸散開了,畢竟阻礙人家的道路不是個事。
當這輛車還未完全離開現場,一個人上前與薛成遠低語幾句,薛成遠隨即下車,與之交談。
“成遠老弟,你怎麽跑到這兒來了?”
麵對突然出現在麵前的崔有聲,薛成遠笑道:“正是打算過來見你。”
“不過不在此等候怎麽行!你們這動靜可不小啊。”
崔有聲說道:“剛才幾乎都要把路封死了,我若是不出來,你們怎麽迴去呢?”
薛成遠苦笑著說:“真沒想到會發生這種情況,原本想吃飽後再送來,打算分時段運送,卻不知被誰發現,引起這麽多的關注。”
“結果人越聚越多,大部分隻是圖個熱鬧,對前麵的事兒其實不清楚。”
崔有聲注視著向辦事處緩緩前進的車子,招手說:“咱們邊走邊談,我也想知道究竟是什麽樣的好事,竟然能引起民眾如此關注。”
“順便解釋下冬天怎麽會種植出作物?”
他們邊走邊聊,周圍的人聽後心中雖感到驚訝但並未達到震驚的程度。
畢竟,即便是在東北這種極端氣候條件下冬季也能看到少量種植的例子,雖然數量稀少近乎忽略不計,而且代價高昂、收成極低,很多未及采摘就被霜凍摧毀。
“你們山屯用了什麽特別的方法?總共種植了多少地?產出量又如何?”到達辦公地點後,崔有聲 ** 手下將車載的一筐筐新鮮蔬菜搬了下來,他讚許地點著頭,“真是不錯的蔬菜,不僅長得飽滿還十分鮮豔,比起別的地方冬天種出的更好。”
“方法四年前是與在黑河石油廠工作的那位同誌討論得知,由其傳遞上來的情報。”
“今年初聽聞我們王家屯夏收豐盛的信息後,在初雪降臨之際便送來了所需塑料膜。”
“由於資源限製加上人力不足,我們僅僅種植了六畝地。”
薛成遠大致估算了送往縣委和區黨委會的份量:“這批菜約有一千七百斤左右吧,未準確稱重。”
“我知道那塑料膜,確實成本較高,但效果也不錯。去年每畝地收獲接近三百斤。”
崔有聲點了點頭,說:“小白菜長得快,冬季可以多輪栽種,是個好消息。”“王家屯這種主動性的生產舉措好,應該受到表彰。”
旁邊的二毛聽崔有聲這麽說,急得抓耳撓腮,最後終於忍不住上前幾步說道:“領導,你算錯了!你真算錯了!”
“哦?錯在哪裏?”
崔有聲拿起一根小白菜,擦淨後分給大家品嚐,並說:“你說說看,同誌。”“不是一畝地有三百斤,而是我們種了一畝多一點地啊!”
正品嚐著小白菜的人們聞言一愣,麵帶驚訝地看著二毛問:“有多少?一畝多地這麽多?”
在眾多領導注視下,本來很勇敢的二毛一下子詞窮了。薛成遠見狀,主動上前解釋:“領導,事情是這樣的。”
“整個村用了塑料膜覆蓋建起了溫室大棚,總計有六畝地。”
“其中隻有一畝多地種植了小白菜,現在看到的就是那些小白菜的收成。”“這一畝多地產了一千七百多斤嗎?”
崔有聲努力掩飾內心的震撼,邊嚐小白菜邊品味其甜美的味道,說:“迴辦公室說,先卸貨,把空籃子留下,之後再去準備新籃子讓同誌運迴村裏。”
“好的,領導。”
待眾人離去,薛成遠深思後補充:“領導,實際上不是一千七百多斤,是一畝地產了兩千多斤。”
“村民們還嚐鮮各自送了一些,畢竟這都是大家共同努力種植的結果。”
“縣上的同誌們提出換取物資,留了些,地委那裏同樣也留下了少量,剩下的都送給了吉春了。”
“另外四畝多地分別種植了辣椒、番茄、黃瓜和豌豆角等各種作物,因為成長期較長,還沒成熟,所以沒摘。”
聽完這些話,現場一時沉默。
真是太棒了,才一畝多一點點的地,竟產出兩千多斤,更重要的是這還不像莊稼,它能夠連續收獲。
問題是,一畝多地怎麽能產出如此多?北方可從來沒有見過有這樣的高產啊。“我們村施肥了。”
“施肥?在這樣的寒冬天氣裏,肥料都會凍得很硬,怎麽施呢?更何況就是施了也不至於有這麽高的增產啊!”
薛成遠笑了笑,答道:“我們村子用的是些特製肥料,簡單說明不了詳細,領導有機會親自來看看就好了。”崔有聲點頭迴應:“確實該看看,如果能大幅提高產量,一定要詳查。”
“如果按每畝兩千米計算,假設種十畝地,從晚秋到早春每月都有一批新的蔬菜收獲,加起來就是十萬斤了!”
崔有聲算了算數,對薛成遠說道:“你們王家屯還能種植更多蔬菜嗎?”“還能種,但現在缺少材料。”
“我批準一下,給你協調一輛車,直接去黑龍江省拉材料,擴大種植規模。”
“關於新知青的事情不必等到春天,我今天就做決定,下一批直接分配到王家屯,提供更多的勞動力。”
說罷,崔有聲又問道:“這項種植技術是否可能推廣開來呢?”“不一定能在其他地方推廣。”
薛成遠思考了一下搖搖頭說:“材料有限而且難以獲得,產量高主要是因為我們使用經過發酵的生物有機肥,這其實是核心原因。”
“此外還需精心照料等各種措施。”“生物有機肥?原來如此。”
旁邊的人好奇地問:“沼澤裏的肥料?”
“不對,是沼氣池,這個問題說得不清楚。”
“小劉,你這邊負責把菜入庫,食堂留一部分,其餘的分給吉春的老百姓嚐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