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軍校尉連連後退,臉色煞白:“世子不可!這是陛下的禁軍!”
趙昂目光森冷,一步步逼近,聲音低沉如雷:“我趙家鎮守北境多年,保住的,是這江山的安穩。今日你們敢動我趙家一步,便是忘恩負義!若有本事,就衝我趙昂來!圍我祖父之府,有何顏麵?”
禁軍眾人被他逼得噤若寒蟬,不敢再動彈。
禁軍校尉緊張地咽了咽口水,盯著眼前這個紈絝得名聲在外的世子,卻發現他的眼神冷得像刀,讓人無從招架。
他帶來的百餘名禁軍,人人持戟列陣,可在趙昂五十名黑虎軍親衛麵前,竟生出一種壓抑得喘不過氣的感覺。
“世子……屬下奉命圍守國公府,絕無不敬之意。還請世子息怒,這、這事兒真是陛下的旨意!”
校尉硬著頭皮開口,手心卻滿是冷汗。
趙昂冷笑一聲,聲音陡然拔高:“陛下的旨意?你倒是拿一道聖旨給我看看!若沒有聖旨,就敢圍我趙家府邸?我看你們是狗仗人勢,拿定國公那老狗的命令當成聖旨了!”
“世子爺!”校尉滿臉漲紅,連連擺手,“這……屬下可不敢冒犯鎮國公,實在是……”
“住嘴!”趙昂冷喝一聲,麵色陡然冰冷,緩緩拔出腰間長刀,刀光寒冷刺目。
他一步步逼近校尉,聲音低沉而冷冽:“既然你不敢冒犯,那圍著鎮國公府做什麽?你的命令,是定國公給的吧?”
校尉被他這逼人的氣勢嚇得連連後退,不知如何迴答,最後咬牙道:“世子,屬下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趙昂嘴角揚起一抹冷笑,聲音如寒風般掠過每個人耳邊:“不得已?那今日,我趙昂也不得已要卸了你們的兵器,看你們怎麽對上定國公。”
說罷,他長刀一揮,寒光逼人:“黑虎軍聽令——將這些人的兵器全都卸了!”
“是!”黑虎軍的親衛齊聲應道,拔刀衝上前。
趙昂拔刀而立,黑虎軍親衛迅速繳下禁軍的兵器,兵刃墜地的清脆聲響徹寒風中。
百餘禁軍的長戟堆成一片,那耀眼的寒光映在每個人的臉上,帶著一種不容挑釁的肅殺氣息。
被繳械的禁軍士卒垂頭喪氣,校尉更是冷汗涔涔,低頭不敢吭聲。
趙昂的目光掃過這些人,嘴角揚起一抹譏笑:“好一支陛下的禁軍,如此聽從旁人之命,我倒想問問你們,朝廷養你們的俸祿,是誰給的?”
無人敢答,四周一片寂靜。
就在這時,國公府內傳來一陣腳步聲。
門前的氣氛頓時更加緊張,趙昂眉頭微微一挑,手中的長刀緩緩收迴刀鞘,眼中掠過一抹複雜的情緒。
他知道,是祖父來了。
趙榮拄著一根檀木拐杖,身著厚實的黑色長袍,掩不住幾分疲憊。
他的鬢角已然斑白,臉上帶著歲月雕刻出的深深皺紋,唯有一雙眸子,依舊如鷹般銳利。
他的目光掃過圍在門外的禁軍,又落在趙昂身上,眼底掠過一絲心疼與無奈。
“昂兒。”趙榮緩緩開口。
趙昂聽到祖父的聲音,眼中那抹冷厲瞬間化作柔軟。
他快步上前,走到趙榮麵前,單膝跪地,聲音低沉而沙啞:“祖父,孩兒來遲了,讓您受苦了。”
趙榮看著跪在自己麵前的孫子,眼神複雜,良久,他歎了口氣,伸手拍了拍趙昂的肩膀。
“昂兒,起來吧。你這是做什麽?身為趙家男兒,怎能隨便下跪?”
趙昂卻沒有起身,而是抬頭直視著趙榮。
“祖父,孩兒沒能早些迴京,竟讓那些人用這種下作手段羞辱您。孩兒誓,這一次,一定要讓那些人付出代價!”
趙榮沉默了片刻,最終緩緩開口:“昂兒,這京城局勢複雜,朝廷裏的事,沒有你想的那麽簡單。這些年,我鎮國公府能立足至今,不是因為手裏有兵,而是因為你祖父知道什麽時候該退一步。”
趙昂卻搖了搖頭,目光堅定如鐵:“祖父,北境刀鋒不曾退過一步,趙家的血脈也絕不該退!若我們今日退了,明日他們就會寸步不讓,到那時,趙家將萬劫不複!”
趙榮看著跪地不起的趙昂,眉頭微微皺起,似有幾分動容。
他沉聲說道:“你能明白其中的輕重,是好事。但昂兒,記住,這一局,不僅是拚刀劍,也是拚謀略。”
趙昂點了點頭,低聲說道:“祖父放心,孩兒明白。這些年在北境,孩兒不僅學會了如何握刀,也學會了如何布棋。”
趙榮最終歎了口氣,抬手示意趙昂起身:“罷了,這些事自有安排。先把圍府的禁軍趕走,不要再鬧得太難看。”
他站直身子,迴頭看了一眼依舊低頭噤聲的禁軍,眼神冷若寒霜。
“聽清楚了,”趙昂的聲音如刀鋒劃過寒風。
“今日你們圍府之事,我趙昂記下了。從現在開始,帶著你們的人,滾出鎮國公府三百步之內!若再有誰敢踏進一步,休怪我趙昂手下無情!”
禁軍校尉聞言,冷汗直冒,連連拱手:“世子……屬下不敢!這就撤!這就撤!”
禁軍如潮水般迅速退散,片刻間便不見了人影,隻剩下一地被繳的兵器,在冬日的陽光下泛著冰冷的光芒。
趙昂轉過身,看著趙榮,目光微微柔和了一些:“祖父,孩兒已經準備好,這次,我要親自進宮,見景帝。”
翌日清晨,皇宮內。
殿內燭火微明,暖閣中的炭火散發著溫暖的氣息,但景帝的臉色卻如同嚴冬般陰沉。
禦案上擺著剛送來的奏折,那封信的內容讓他眉頭緊皺,幾乎要壓不住心頭的怒火。
“趙昂擅自鬧事,圍禁軍繳兵,甚至揚言讓朝廷給個交代?”景帝將奏折一甩,寒聲說道,“這就是他的態度?”
站在一旁的內侍戰戰兢兢,不敢應聲。
此時,一名大臣從門外匆匆而入,正是剛得到消息的定國公。
他快步走到殿中,先是低頭行了一禮,然後歎了口氣,臉上帶著一副懇切的神情:“陛下,此事臣已經聽聞。趙昂此舉,實在太過放肆!”
趙昂目光森冷,一步步逼近,聲音低沉如雷:“我趙家鎮守北境多年,保住的,是這江山的安穩。今日你們敢動我趙家一步,便是忘恩負義!若有本事,就衝我趙昂來!圍我祖父之府,有何顏麵?”
禁軍眾人被他逼得噤若寒蟬,不敢再動彈。
禁軍校尉緊張地咽了咽口水,盯著眼前這個紈絝得名聲在外的世子,卻發現他的眼神冷得像刀,讓人無從招架。
他帶來的百餘名禁軍,人人持戟列陣,可在趙昂五十名黑虎軍親衛麵前,竟生出一種壓抑得喘不過氣的感覺。
“世子……屬下奉命圍守國公府,絕無不敬之意。還請世子息怒,這、這事兒真是陛下的旨意!”
校尉硬著頭皮開口,手心卻滿是冷汗。
趙昂冷笑一聲,聲音陡然拔高:“陛下的旨意?你倒是拿一道聖旨給我看看!若沒有聖旨,就敢圍我趙家府邸?我看你們是狗仗人勢,拿定國公那老狗的命令當成聖旨了!”
“世子爺!”校尉滿臉漲紅,連連擺手,“這……屬下可不敢冒犯鎮國公,實在是……”
“住嘴!”趙昂冷喝一聲,麵色陡然冰冷,緩緩拔出腰間長刀,刀光寒冷刺目。
他一步步逼近校尉,聲音低沉而冷冽:“既然你不敢冒犯,那圍著鎮國公府做什麽?你的命令,是定國公給的吧?”
校尉被他這逼人的氣勢嚇得連連後退,不知如何迴答,最後咬牙道:“世子,屬下也是不得已而為之……”
趙昂嘴角揚起一抹冷笑,聲音如寒風般掠過每個人耳邊:“不得已?那今日,我趙昂也不得已要卸了你們的兵器,看你們怎麽對上定國公。”
說罷,他長刀一揮,寒光逼人:“黑虎軍聽令——將這些人的兵器全都卸了!”
“是!”黑虎軍的親衛齊聲應道,拔刀衝上前。
趙昂拔刀而立,黑虎軍親衛迅速繳下禁軍的兵器,兵刃墜地的清脆聲響徹寒風中。
百餘禁軍的長戟堆成一片,那耀眼的寒光映在每個人的臉上,帶著一種不容挑釁的肅殺氣息。
被繳械的禁軍士卒垂頭喪氣,校尉更是冷汗涔涔,低頭不敢吭聲。
趙昂的目光掃過這些人,嘴角揚起一抹譏笑:“好一支陛下的禁軍,如此聽從旁人之命,我倒想問問你們,朝廷養你們的俸祿,是誰給的?”
無人敢答,四周一片寂靜。
就在這時,國公府內傳來一陣腳步聲。
門前的氣氛頓時更加緊張,趙昂眉頭微微一挑,手中的長刀緩緩收迴刀鞘,眼中掠過一抹複雜的情緒。
他知道,是祖父來了。
趙榮拄著一根檀木拐杖,身著厚實的黑色長袍,掩不住幾分疲憊。
他的鬢角已然斑白,臉上帶著歲月雕刻出的深深皺紋,唯有一雙眸子,依舊如鷹般銳利。
他的目光掃過圍在門外的禁軍,又落在趙昂身上,眼底掠過一絲心疼與無奈。
“昂兒。”趙榮緩緩開口。
趙昂聽到祖父的聲音,眼中那抹冷厲瞬間化作柔軟。
他快步上前,走到趙榮麵前,單膝跪地,聲音低沉而沙啞:“祖父,孩兒來遲了,讓您受苦了。”
趙榮看著跪在自己麵前的孫子,眼神複雜,良久,他歎了口氣,伸手拍了拍趙昂的肩膀。
“昂兒,起來吧。你這是做什麽?身為趙家男兒,怎能隨便下跪?”
趙昂卻沒有起身,而是抬頭直視著趙榮。
“祖父,孩兒沒能早些迴京,竟讓那些人用這種下作手段羞辱您。孩兒誓,這一次,一定要讓那些人付出代價!”
趙榮沉默了片刻,最終緩緩開口:“昂兒,這京城局勢複雜,朝廷裏的事,沒有你想的那麽簡單。這些年,我鎮國公府能立足至今,不是因為手裏有兵,而是因為你祖父知道什麽時候該退一步。”
趙昂卻搖了搖頭,目光堅定如鐵:“祖父,北境刀鋒不曾退過一步,趙家的血脈也絕不該退!若我們今日退了,明日他們就會寸步不讓,到那時,趙家將萬劫不複!”
趙榮看著跪地不起的趙昂,眉頭微微皺起,似有幾分動容。
他沉聲說道:“你能明白其中的輕重,是好事。但昂兒,記住,這一局,不僅是拚刀劍,也是拚謀略。”
趙昂點了點頭,低聲說道:“祖父放心,孩兒明白。這些年在北境,孩兒不僅學會了如何握刀,也學會了如何布棋。”
趙榮最終歎了口氣,抬手示意趙昂起身:“罷了,這些事自有安排。先把圍府的禁軍趕走,不要再鬧得太難看。”
他站直身子,迴頭看了一眼依舊低頭噤聲的禁軍,眼神冷若寒霜。
“聽清楚了,”趙昂的聲音如刀鋒劃過寒風。
“今日你們圍府之事,我趙昂記下了。從現在開始,帶著你們的人,滾出鎮國公府三百步之內!若再有誰敢踏進一步,休怪我趙昂手下無情!”
禁軍校尉聞言,冷汗直冒,連連拱手:“世子……屬下不敢!這就撤!這就撤!”
禁軍如潮水般迅速退散,片刻間便不見了人影,隻剩下一地被繳的兵器,在冬日的陽光下泛著冰冷的光芒。
趙昂轉過身,看著趙榮,目光微微柔和了一些:“祖父,孩兒已經準備好,這次,我要親自進宮,見景帝。”
翌日清晨,皇宮內。
殿內燭火微明,暖閣中的炭火散發著溫暖的氣息,但景帝的臉色卻如同嚴冬般陰沉。
禦案上擺著剛送來的奏折,那封信的內容讓他眉頭緊皺,幾乎要壓不住心頭的怒火。
“趙昂擅自鬧事,圍禁軍繳兵,甚至揚言讓朝廷給個交代?”景帝將奏折一甩,寒聲說道,“這就是他的態度?”
站在一旁的內侍戰戰兢兢,不敢應聲。
此時,一名大臣從門外匆匆而入,正是剛得到消息的定國公。
他快步走到殿中,先是低頭行了一禮,然後歎了口氣,臉上帶著一副懇切的神情:“陛下,此事臣已經聽聞。趙昂此舉,實在太過放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