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章德穹與上官聆雨默默地看著這一切。
隻不過,章德穹摸出平老送自己的一張白綢,眼中神色若有所思。
平老緩緩開口:“傻孩子啊,一個出神修者,會拋下一切,在風光正好時卻急流勇退,選擇隱居嗎?每一個出神修者,都有自己的驕傲,會在風華正茂之時便來華山種地嗎?傻孩子啊,你還是沒看懂啊……”
章升賢有些迷茫:“這一點我自是知曉,我隻想知道,您……”
平老歎了口氣:“是西華道尊親自把我鎮於此處,使我不可出山的。”
一旁的何老麵露震驚之色:“原來是他……怪不得……”
章升賢聞言猛地抬頭看向平老。
西華道尊?!
章升賢這幾十年來想了很多,但是從來沒想到,和平老對立的居然是如此境界的怪物。
章升賢則是一臉疑惑。
平老沒有解釋太多,隻是道:“你也知道,道尊,實則便是道家的準聖,已半步入聖的存在。在武當修煉那些年,你應該或多或少知曉一些關於那些老怪物的傳聞。”
“那您是怎麽和他……”
“因為一部聖典——完整的聖典,六經之中《易》的同族三冊之一,《連山易》。”
章升賢震驚道:“《連山易》,居然在您手上?”
平老笑了:“不然我如何教出一個精通卜卦之術的空明?不然我憑什麽得知天命?”
不遠處,章德穹默默地看著這一幕。
西華道尊、《連山易》……還有,平老的身份。
似乎,今天會聽到不少秘辛……
上官聆雨則是一臉迷糊,能明顯看出她的心理活動。
什麽?西華道尊?師祖是被鎮封的?啊?什麽?怎麽又扯出一個傳說中的《連山易》?
章升賢思量半晌:“如此說來,《連山易》沒被西華道尊發現?不然他肯定不顧一切也要搶走此書,不讓此書迴歸儒家。但他應該僅僅知道您得到了不得了的東西,又礙於身份不能逼你交出,又怕你破釜沉舟直接銷毀,才將您鎮封於此。可是《連山易》不是不同於《周易》嗎?為什麽老師卜卦常用《周易》而非《連山易》?”
平老點了點頭:“你這孩子思維很快。不錯,《連山易》沒被西華道尊發現。我當時也是儒家驚才豔豔的弟子,西華道尊終究不敢冒著道、儒兩家大戰的風險出手,或強迫我交出寶物。於是當初我以退隱華山,接受監視,永不複出為代價,險險打發了西華道尊。至於空明沒有使用《連山易》而常用《周易》……那是為了打消不時暗中監視的西華道尊的警惕。但你有沒有發現,空明用的小八卦陣中,從來是艮字訣最為強大?”
“因為《連山易》?”
“沒錯。傳說《連山》創於夏,《歸藏》發於商。但實則兩書究竟著於何時,無人知曉。其中,《連山易》以艮卦為首,而三易又冥冥之中互連互通,因此在空明身上的體現,便是威能無窮的艮字訣。”
何老笑而不言,隻不過看到平老的白發與黯淡的目光後,笑意漸斂,幽幽地長歎一聲。
章升賢終於明白了前因後果,思量半晌後,向後方的章德穹道:“德穹,跪下。”
與此同時,章升賢雙膝及地:“不孝子孫章升賢拜見祖父。”
章德穹心中苦笑,還好自己之前已有所猜測,不至於過於震驚。
“不孝子孫章德穹拜見曾祖父。”
上官聆雨想了想,也盈盈一拜:“上官聆雨拜見老祖宗。”
平老笑了笑,一揮手,一股濃鬱的元力湧動,托住上官聆雨,不讓她完全拜下,又把章升賢父子托起身來:“行了,在這裏我還是你們的師祖,此地隻有平老,此地無永平。”
平老走到山崖旁邊:“之前西華道尊會不時以小神通與秘法監視我,但他有時因事外出,一去便是十餘日,便無法兼顧我。因此,每次我向空明傳書前來見我之時,均是西華道尊外出之時。此際,亦不例外。但你們還是速迴較好,以絕後患。”
平老輕喝一聲,眼中黯淡的光芒重迴熾烈,光芒大放。
“三山絕!”
三座山脈的虛影徐徐浮現。
此三處山脈,正是後世極力推崇的三仙山。
也就是蓬萊、方丈、瀛洲(見注)
注:三山五嶽中,三山有三種說法,一是分別指華夏遠古神話傳說中的三條龍脈——喜馬拉雅山脈(盤古開天辟地,共工怒觸不周山)、昆侖山脈(玉帝居庭玉京山、嫦娥奔月)、天山山脈(西王母居庭、女媧煉石補天);二是道教傳說中的三仙山(蓬萊、方丈山、瀛洲);三是指今人喜愛的三座旅遊名山(黃山、廬山、雁蕩山)。此處取說法二。
三山虛影向三方飛去,將眾人囊括其中,隔絕了一切向外傳播信息的途徑。
千裏之外,一個坐在馬車裏趕路的白袍老人眉頭微皺,右手結訣,良久才睜開眼,饒有興趣地道:“有意思,居然屏蔽了我的感知……看在人之將死的份上,老夫也沒興趣去追究什麽了,就由你罷……”
白袍老者撣了撣衣袖,一道染血的道劍飛迴,輕輕一震,劍上竟再無半分血痕。
不遠處,一個暗中窺探這輛豪華馬車的盜賊團夥,團滅,無人生還。
華山山腰,平老仍覺不放心,輕喝一聲:“五嶽鎮!”
五座山峰虛影浮現。
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
三山五嶽俱全!
五嶽虛影融入平老手中的一冊厚厚的古老書卷。
書卷剛拿出時尚未完全釋放的氣場緩緩消散,使之成為一本普通的古籍。
三山虛影也融入古籍,一切恢複如前,包括平老神采飛揚的雙目。
雙目重新暗淡下來的平老,更顯蒼老。
平老將手中的《連山易》遞給何老。
何老接過,又遞給身旁的章升賢:“我一來並非章家之人,二來已會連山之術,三來修為被打落,終身進取無望,不如給你。”
章升賢想也不想,淡然遞給一旁的章德穹。如同手中拿的不是《連山易》,而是一摞廢紙。
“我一來已學得老師之術,算是繼承了連山之術;二來自立大誓不入修界;且我修儒資質不高,未來不過了虛而已。如此看來,不如給你。”
隻不過,章德穹摸出平老送自己的一張白綢,眼中神色若有所思。
平老緩緩開口:“傻孩子啊,一個出神修者,會拋下一切,在風光正好時卻急流勇退,選擇隱居嗎?每一個出神修者,都有自己的驕傲,會在風華正茂之時便來華山種地嗎?傻孩子啊,你還是沒看懂啊……”
章升賢有些迷茫:“這一點我自是知曉,我隻想知道,您……”
平老歎了口氣:“是西華道尊親自把我鎮於此處,使我不可出山的。”
一旁的何老麵露震驚之色:“原來是他……怪不得……”
章升賢聞言猛地抬頭看向平老。
西華道尊?!
章升賢這幾十年來想了很多,但是從來沒想到,和平老對立的居然是如此境界的怪物。
章升賢則是一臉疑惑。
平老沒有解釋太多,隻是道:“你也知道,道尊,實則便是道家的準聖,已半步入聖的存在。在武當修煉那些年,你應該或多或少知曉一些關於那些老怪物的傳聞。”
“那您是怎麽和他……”
“因為一部聖典——完整的聖典,六經之中《易》的同族三冊之一,《連山易》。”
章升賢震驚道:“《連山易》,居然在您手上?”
平老笑了:“不然我如何教出一個精通卜卦之術的空明?不然我憑什麽得知天命?”
不遠處,章德穹默默地看著這一幕。
西華道尊、《連山易》……還有,平老的身份。
似乎,今天會聽到不少秘辛……
上官聆雨則是一臉迷糊,能明顯看出她的心理活動。
什麽?西華道尊?師祖是被鎮封的?啊?什麽?怎麽又扯出一個傳說中的《連山易》?
章升賢思量半晌:“如此說來,《連山易》沒被西華道尊發現?不然他肯定不顧一切也要搶走此書,不讓此書迴歸儒家。但他應該僅僅知道您得到了不得了的東西,又礙於身份不能逼你交出,又怕你破釜沉舟直接銷毀,才將您鎮封於此。可是《連山易》不是不同於《周易》嗎?為什麽老師卜卦常用《周易》而非《連山易》?”
平老點了點頭:“你這孩子思維很快。不錯,《連山易》沒被西華道尊發現。我當時也是儒家驚才豔豔的弟子,西華道尊終究不敢冒著道、儒兩家大戰的風險出手,或強迫我交出寶物。於是當初我以退隱華山,接受監視,永不複出為代價,險險打發了西華道尊。至於空明沒有使用《連山易》而常用《周易》……那是為了打消不時暗中監視的西華道尊的警惕。但你有沒有發現,空明用的小八卦陣中,從來是艮字訣最為強大?”
“因為《連山易》?”
“沒錯。傳說《連山》創於夏,《歸藏》發於商。但實則兩書究竟著於何時,無人知曉。其中,《連山易》以艮卦為首,而三易又冥冥之中互連互通,因此在空明身上的體現,便是威能無窮的艮字訣。”
何老笑而不言,隻不過看到平老的白發與黯淡的目光後,笑意漸斂,幽幽地長歎一聲。
章升賢終於明白了前因後果,思量半晌後,向後方的章德穹道:“德穹,跪下。”
與此同時,章升賢雙膝及地:“不孝子孫章升賢拜見祖父。”
章德穹心中苦笑,還好自己之前已有所猜測,不至於過於震驚。
“不孝子孫章德穹拜見曾祖父。”
上官聆雨想了想,也盈盈一拜:“上官聆雨拜見老祖宗。”
平老笑了笑,一揮手,一股濃鬱的元力湧動,托住上官聆雨,不讓她完全拜下,又把章升賢父子托起身來:“行了,在這裏我還是你們的師祖,此地隻有平老,此地無永平。”
平老走到山崖旁邊:“之前西華道尊會不時以小神通與秘法監視我,但他有時因事外出,一去便是十餘日,便無法兼顧我。因此,每次我向空明傳書前來見我之時,均是西華道尊外出之時。此際,亦不例外。但你們還是速迴較好,以絕後患。”
平老輕喝一聲,眼中黯淡的光芒重迴熾烈,光芒大放。
“三山絕!”
三座山脈的虛影徐徐浮現。
此三處山脈,正是後世極力推崇的三仙山。
也就是蓬萊、方丈、瀛洲(見注)
注:三山五嶽中,三山有三種說法,一是分別指華夏遠古神話傳說中的三條龍脈——喜馬拉雅山脈(盤古開天辟地,共工怒觸不周山)、昆侖山脈(玉帝居庭玉京山、嫦娥奔月)、天山山脈(西王母居庭、女媧煉石補天);二是道教傳說中的三仙山(蓬萊、方丈山、瀛洲);三是指今人喜愛的三座旅遊名山(黃山、廬山、雁蕩山)。此處取說法二。
三山虛影向三方飛去,將眾人囊括其中,隔絕了一切向外傳播信息的途徑。
千裏之外,一個坐在馬車裏趕路的白袍老人眉頭微皺,右手結訣,良久才睜開眼,饒有興趣地道:“有意思,居然屏蔽了我的感知……看在人之將死的份上,老夫也沒興趣去追究什麽了,就由你罷……”
白袍老者撣了撣衣袖,一道染血的道劍飛迴,輕輕一震,劍上竟再無半分血痕。
不遠處,一個暗中窺探這輛豪華馬車的盜賊團夥,團滅,無人生還。
華山山腰,平老仍覺不放心,輕喝一聲:“五嶽鎮!”
五座山峰虛影浮現。
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北嶽恆山。
三山五嶽俱全!
五嶽虛影融入平老手中的一冊厚厚的古老書卷。
書卷剛拿出時尚未完全釋放的氣場緩緩消散,使之成為一本普通的古籍。
三山虛影也融入古籍,一切恢複如前,包括平老神采飛揚的雙目。
雙目重新暗淡下來的平老,更顯蒼老。
平老將手中的《連山易》遞給何老。
何老接過,又遞給身旁的章升賢:“我一來並非章家之人,二來已會連山之術,三來修為被打落,終身進取無望,不如給你。”
章升賢想也不想,淡然遞給一旁的章德穹。如同手中拿的不是《連山易》,而是一摞廢紙。
“我一來已學得老師之術,算是繼承了連山之術;二來自立大誓不入修界;且我修儒資質不高,未來不過了虛而已。如此看來,不如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