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幣區有各式各樣的銀幣,無論是形狀、大小或是新舊。每一組,都是三十六枚。
章德穹選中了一組圓形方孔,直徑半寸左右的古老銀幣。
老板是一個老婆婆,看了一眼那組用檀木盒裝起來的銀幣,道:“三十六兩銀子。”
這麽貴?章德穹一驚。倒是何老一臉的雲淡風輕,將一小袋銀子遞了過去:“多謝打折。”
老婆婆沒好氣地道:“小本經營,本就賺不了多少錢。”
這還是打了折後的?
二人走出店鋪,何老似是看出了他的疑惑,微笑道:“她是我的朋友,每次來買東西都會給我打上五折。她是陣法大師,你剛剛一進門後下意識選擇了銀幣,就是受了法陣的影響。它能加強你的第六感,讓你選出最適合自己的那一組錢幣。”
“原來如此。”章德穹恍然大悟。
馬市,何老挑了一匹最健壯的黑色駿馬,支付了百餘兩銀子。
“拉車用。”何老解釋了一句。
釘好蹄鐵,戴好鞍轡,何老一個翻身上了馬,看向章德穹:“來吧。”
如今,除皇親貴族之類的人外,很少有人有資格騎馬,所以從未騎過馬的章德穹,不禁感到有些新鮮,在何老的幫助下勉強爬上了馬背。
“坐穩了。”何老駕馬向章府而去。
馬背上十分顛簸,章德穹被顛得腰酸背痛:“何老前輩,您的身體能受得了麽?”
何老沒有迴頭:“別再叫我‘何老前輩’了,叫我老師吧,不管你暫時打不打算拜我為師。至於身體……習慣就好。”
何老騎得很快,隻用了不到一刻鍾就到了章府門口。
“天色尚明,迴去收拾一下吧。後天早上出發。”何老囑咐了一句,將馬繩交給侍仆,向章府客房走去。
章德穹執弟子禮拜別何老,走向德婉居。
“我要走了。”
“明天?”
“後天。”
“多久?”
“一年。”
一番簡潔的對話後,是一陣長久的沉默。
良久,章德婉抬起頭:“去幹嘛?”
“大概是曆煉。”
“知道了。”
“照顧好自己。”
“我不小了,隻比你小一個時辰。”
小妹在正經的事情上還是很懂事的。
“我走了?”章德穹起身。
“嗯。”
“迴來給你帶好吃的。”
“好的。”
一夜無眠。
翌日,章德穹來到趙府門前:“我找趙韋浩公子。”
“幹嘛?”趙韋浩看著眼前之人,問道。
“我要出去一趟,大概一年。”
“哦。”
“用帶什麽東西給你嗎?”
“囉嗦!沒事就可以走了。不送!”
……
接連去了趙府與楊府後,章德穹看了看高懸空中的烈陽,開始收拾東西。實際上,除了幾件布衫外,著實沒什麽可帶的東西了。章德穹將檀木盒打開,坐在槐樹下無聊地輕拋手中銀幣。
等待中的時間總是漫長的。聽著樹上的蟬鳴聲,章德穹的心並沒有像以往平靜下來。
他在長安待了快十五年,一次都沒有出城超過二十裏。而這次,一出去便是千裏之外、便是一年之久。
昨夜無眠,章德穹再也擋不住滾滾睡意,就這樣靠著槐樹沉沉睡去。
睡覺,是打發時間的好辦法。
這一覺睡得天昏地暗,一直睡到第二天清晨。
草草地吃了早餐,章德穹向章府大門走去。
章府門口,早有一輛馬車停在那裏。拉車的馬,正是昨日買的黑馬。
章升賢、陳安與章德婉、章老爺子章平為章德穹送行。出乎意料的是,昨天說過“不送”之言的趙韋浩與楊羽也早早地來到門口,為章德穹送行。
“你的內甲做好了,昨夜剛到,我看你睡了便沒再叫你。”章升賢遞來一件內甲。內甲即使有彈性,也稍微做的大了一點。這是為章德穹日後長高做的準備。
章升賢又捧來一柄長近三尺的長劍正色道:“劍號——蒼冥。”
章德穹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接過冰冷的長劍,“錚”地一聲拔出一半。光滑如鏡的劍身上,反射出一抹銳利的寒芒:“好劍!”
“鏘”地一聲,將蒼冥收入劍鞘,章德穹熟門熟路地係上劍帶,將比他身高矮一大截的蒼冥負於背後。
一旁的趙韋浩輕歎了一聲,罕見的半開玩笑道:“有這麽好的劍在,我的禮物反而顯得拿不出手了。”
話雖這樣說,他還是摸出一把黑色的、不反光的匕首送給章德穹:“知道什麽是暗器嗎?”
“知道。”
“那就好。匕首名曰——影夜。”
“多謝。”
章德穹接過影夜匕,別在袍內、腰間。確保不會被發現,又能在第一時間抽出護身。
楊羽上前,猶豫了一下,遞出一把折扇道:“我沒什麽可送你的。不過現在夏日炎熱,又去江南,更加燥熱。我就送你一柄絹扇吧。”
章德穹接過扇子,“嘩”地一聲打開看了一眼:“好扇!”
扇子一麵是滄海,一麵是長空。意境深遠,形神皆備,竟是上佳的藝術品。
章德穹將扇子收起:“多謝。”而後深深地看了二位好友一眼。這兩樣禮物,著實珍貴。雖然二人沒說,但也能想到二人付出了多少心力與代價。
“德穹在此告別了,多謝諸位相送。告辭。”
言罷,深鞠一躬,轉身登車。
駕車的一位小書童見德穹登車,駕車向延興門而去。
作為一國之都,長安城對於城門處來往之人的檢查還是比較嚴格的。但見城門處,約二十多個披甲佩劍的士兵在檢查過往人群;城牆上,更有百餘位士兵背著箭簍,手握長弓,大部分麵對城外,也有小部分麵對城內。尤其是那些麵對城外的士兵,肅立城頭,盡管朝陽的光輝刺痛了眼睛,使他們不得不雙眼微眯。
一輛黑馬拉的馬車緩緩而來。
幾個士兵對視一眼,一同迎了上去:“來者止步!”
馬車停了下來。
“援何使用馬車?何不用牛車?”一位士兵上前一絲不苟地問道。
車內傳來一個蒼老的聲音:“看車廂側麵。”
幾位士兵依言望去,隻見輛廂的兩側漆有一個圖案——日出東山,長安書院。這也是所有大儒都很向往的淨土。
“冒昧了,請。”眾士兵深鞠一躬,閃到一邊。
章德穹選中了一組圓形方孔,直徑半寸左右的古老銀幣。
老板是一個老婆婆,看了一眼那組用檀木盒裝起來的銀幣,道:“三十六兩銀子。”
這麽貴?章德穹一驚。倒是何老一臉的雲淡風輕,將一小袋銀子遞了過去:“多謝打折。”
老婆婆沒好氣地道:“小本經營,本就賺不了多少錢。”
這還是打了折後的?
二人走出店鋪,何老似是看出了他的疑惑,微笑道:“她是我的朋友,每次來買東西都會給我打上五折。她是陣法大師,你剛剛一進門後下意識選擇了銀幣,就是受了法陣的影響。它能加強你的第六感,讓你選出最適合自己的那一組錢幣。”
“原來如此。”章德穹恍然大悟。
馬市,何老挑了一匹最健壯的黑色駿馬,支付了百餘兩銀子。
“拉車用。”何老解釋了一句。
釘好蹄鐵,戴好鞍轡,何老一個翻身上了馬,看向章德穹:“來吧。”
如今,除皇親貴族之類的人外,很少有人有資格騎馬,所以從未騎過馬的章德穹,不禁感到有些新鮮,在何老的幫助下勉強爬上了馬背。
“坐穩了。”何老駕馬向章府而去。
馬背上十分顛簸,章德穹被顛得腰酸背痛:“何老前輩,您的身體能受得了麽?”
何老沒有迴頭:“別再叫我‘何老前輩’了,叫我老師吧,不管你暫時打不打算拜我為師。至於身體……習慣就好。”
何老騎得很快,隻用了不到一刻鍾就到了章府門口。
“天色尚明,迴去收拾一下吧。後天早上出發。”何老囑咐了一句,將馬繩交給侍仆,向章府客房走去。
章德穹執弟子禮拜別何老,走向德婉居。
“我要走了。”
“明天?”
“後天。”
“多久?”
“一年。”
一番簡潔的對話後,是一陣長久的沉默。
良久,章德婉抬起頭:“去幹嘛?”
“大概是曆煉。”
“知道了。”
“照顧好自己。”
“我不小了,隻比你小一個時辰。”
小妹在正經的事情上還是很懂事的。
“我走了?”章德穹起身。
“嗯。”
“迴來給你帶好吃的。”
“好的。”
一夜無眠。
翌日,章德穹來到趙府門前:“我找趙韋浩公子。”
“幹嘛?”趙韋浩看著眼前之人,問道。
“我要出去一趟,大概一年。”
“哦。”
“用帶什麽東西給你嗎?”
“囉嗦!沒事就可以走了。不送!”
……
接連去了趙府與楊府後,章德穹看了看高懸空中的烈陽,開始收拾東西。實際上,除了幾件布衫外,著實沒什麽可帶的東西了。章德穹將檀木盒打開,坐在槐樹下無聊地輕拋手中銀幣。
等待中的時間總是漫長的。聽著樹上的蟬鳴聲,章德穹的心並沒有像以往平靜下來。
他在長安待了快十五年,一次都沒有出城超過二十裏。而這次,一出去便是千裏之外、便是一年之久。
昨夜無眠,章德穹再也擋不住滾滾睡意,就這樣靠著槐樹沉沉睡去。
睡覺,是打發時間的好辦法。
這一覺睡得天昏地暗,一直睡到第二天清晨。
草草地吃了早餐,章德穹向章府大門走去。
章府門口,早有一輛馬車停在那裏。拉車的馬,正是昨日買的黑馬。
章升賢、陳安與章德婉、章老爺子章平為章德穹送行。出乎意料的是,昨天說過“不送”之言的趙韋浩與楊羽也早早地來到門口,為章德穹送行。
“你的內甲做好了,昨夜剛到,我看你睡了便沒再叫你。”章升賢遞來一件內甲。內甲即使有彈性,也稍微做的大了一點。這是為章德穹日後長高做的準備。
章升賢又捧來一柄長近三尺的長劍正色道:“劍號——蒼冥。”
章德穹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接過冰冷的長劍,“錚”地一聲拔出一半。光滑如鏡的劍身上,反射出一抹銳利的寒芒:“好劍!”
“鏘”地一聲,將蒼冥收入劍鞘,章德穹熟門熟路地係上劍帶,將比他身高矮一大截的蒼冥負於背後。
一旁的趙韋浩輕歎了一聲,罕見的半開玩笑道:“有這麽好的劍在,我的禮物反而顯得拿不出手了。”
話雖這樣說,他還是摸出一把黑色的、不反光的匕首送給章德穹:“知道什麽是暗器嗎?”
“知道。”
“那就好。匕首名曰——影夜。”
“多謝。”
章德穹接過影夜匕,別在袍內、腰間。確保不會被發現,又能在第一時間抽出護身。
楊羽上前,猶豫了一下,遞出一把折扇道:“我沒什麽可送你的。不過現在夏日炎熱,又去江南,更加燥熱。我就送你一柄絹扇吧。”
章德穹接過扇子,“嘩”地一聲打開看了一眼:“好扇!”
扇子一麵是滄海,一麵是長空。意境深遠,形神皆備,竟是上佳的藝術品。
章德穹將扇子收起:“多謝。”而後深深地看了二位好友一眼。這兩樣禮物,著實珍貴。雖然二人沒說,但也能想到二人付出了多少心力與代價。
“德穹在此告別了,多謝諸位相送。告辭。”
言罷,深鞠一躬,轉身登車。
駕車的一位小書童見德穹登車,駕車向延興門而去。
作為一國之都,長安城對於城門處來往之人的檢查還是比較嚴格的。但見城門處,約二十多個披甲佩劍的士兵在檢查過往人群;城牆上,更有百餘位士兵背著箭簍,手握長弓,大部分麵對城外,也有小部分麵對城內。尤其是那些麵對城外的士兵,肅立城頭,盡管朝陽的光輝刺痛了眼睛,使他們不得不雙眼微眯。
一輛黑馬拉的馬車緩緩而來。
幾個士兵對視一眼,一同迎了上去:“來者止步!”
馬車停了下來。
“援何使用馬車?何不用牛車?”一位士兵上前一絲不苟地問道。
車內傳來一個蒼老的聲音:“看車廂側麵。”
幾位士兵依言望去,隻見輛廂的兩側漆有一個圖案——日出東山,長安書院。這也是所有大儒都很向往的淨土。
“冒昧了,請。”眾士兵深鞠一躬,閃到一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