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環坐在賈府賬房,夕陽的餘暉透過窗欞灑在賬簿上,卻照不亮他緊鎖的眉頭。
書院建設的預算單攤開在他麵前,上麵一列列數字如同一個個沉重的砝碼,壓得他喘不過氣。
前幾日鹽場改革的意氣風發此刻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揮之不去的焦慮。
他手指輕輕敲著桌麵,發出有節奏的“篤篤”聲,目光掃過麵前一疊厚厚的資料。
京城富紳們的背景資料,從籍貫到喜好,從家產到人脈,事無巨細,皆記錄在冊。
賈環深知,要籌集到足夠的資金,這些富紳是他繞不開的坎。
然而,這些富紳個個都是人精,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掏銀子,談何容易?
他需要一個契機,一個能讓他們主動慷慨解囊的契機。
一個大膽的計劃在他心中逐漸成型。
他沒有直接登門拜訪,而是遣人送出一張張精美的請柬。
邀請城中有名望的富紳參加一場在京城最高學府舉辦的“文人雅集”。
請柬上隻字未提募捐之事,隻說是以文會友,品茗論道。
這些富紳們平日裏最愛附庸風雅,收到請柬後,都欣然應允,以為隻是一場普通的聚會。
一個個穿戴整齊,帶著隨從,浩浩蕩蕩地來到了京城學府。
然而,當他們步入會場,看到台上擺放的書院模型和募捐箱時,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了。
張富紳捋了捋胡須,眼神閃爍,低聲問身旁的李員外:“李兄,這賈大人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不是說文人雅集嗎?怎麽?”
李員外也是一臉茫然,搖頭道:“我也不知啊!這賈大人向來行事詭譎,誰知道他打的什麽算盤。”
富紳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會場的氣氛頓時變得微妙起來。
賈環站在台上,將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
他清了清嗓子,正要開口說話,卻突然停了下來,目光落在門口一個姍姍來遲的身影上。
藍婉一襲華服,在侍女的簇擁下款款而來,她徑直走到賈環身邊,柔聲道:“相公,我來晚了。”
賈環點點頭,深吸一口氣,麵對大家朗聲說道:“諸位,今日請各位前來,並非隻為品茗論道,而是為了京城學子,為了我大慶的未來!”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語氣沉重:
“諸位也都知道,如今京城書院匱乏,許多寒門子弟求學無門,空有滿腹經綸卻無處施展。朝廷欲建一座書院,廣納賢才,為國家培養棟梁之材,卻苦於資金不足。”
他的話音剛落,會場便響起一陣竊竊私語。
張富紳輕蔑一笑,陰陽怪氣道:
“賈大人,這建書院可不是小數目,您這空口白牙就想讓我們掏銀子,未免也太異想天開了吧?”
其他富紳也紛紛附和,有人說賈環好高騖遠,有人說他沽名釣譽。
更有人直言賈府自身都難保,哪來的錢建書院。
就在這刺耳的嘲諷聲此起彼伏之時,突然一個年輕人站了出來。
他衣著樸素卻氣質不凡,他高聲說道:
“諸位富紳且慢!我是一個寒門子弟,曾經有幸得到賈大人的幫助。”
“賈大人一直默默地為改善讀書環境努力,他曾經親自走訪多個村莊,為窮人家的孩子送去書本和筆墨,還四處尋找願意授課的先生。”
“他做這些從不求迴報,隻希望能讓更多像我這樣的人有讀書的機會。”
“如今他為了建書院,費了這麽多心思,你們卻在這裏嘲諷他,實在不該!”
富紳們聽了這個人感人肺腑的話,臉上露出些許羞愧之色。
賈環心中重新燃起希望,他展開手中的藍圖,指著上麵精心繪製的書院布局,侃侃而談:
“諸位請看,這便是書院的規劃圖。”
說罷,他手一揮,指著牆上的一幅巨大書院規劃圖講解道:“建成後,這裏將有藏書閣、講學堂、演武場……”
“不僅能培養文臣武將,還能成為京城文化交流的中心!”
他詳細地講解著書院的每一個細節,從師資力量到教學內容,從管理模式到未來發展,每一個環節都經過深思熟慮。
他描繪著書院建成後的盛況,仿佛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徐徐展開,令人心馳神往。
賈蘭也站了出來,他本是靦腆的少年,此時目光堅定,語氣鏗鏘:
“諸位叔伯,晚輩自幼求學,深知讀書之不易。為了讀書,我曾經抄書抄到手指流血,仍不敢停歇。”
“多少寒門子弟因為家貧而放棄學業,這是國家的損失,也是我輩讀書人的恥辱!”
“若這書院能建成,定能造福無數學子,讓他們有機會實現自己的抱負!”
賈蘭的真情流露打動了在場的一些富紳,他們開始低聲議論,臉上露出了猶豫之色。
賈環環視眾人,目光落在一直沉默不語的賈芸身上,微微頷首。
賈芸心領神會,上前一步,從袖中取出一份卷軸,緩緩展開,用清朗有力且幽默風趣的聲音說道:
“諸位,這上麵記錄的是書院建成後的運營模式。”
“嘿,這書院啊,就像一個神奇的聚寶盆呢!”
“它不僅會招收普通學子,也會麵向貴族子弟開設特殊課程,這就像給他們開小灶啦。”
“而且還定期舉辦各類文會、詩會,吸引文人墨客前來交流,就像蜜蜂采蜜一樣。”
“此外,書院還會與各大商號合作,為他們培養人才,就像給商號打造得力助手一樣,並提供諮詢服務。”
“更重要的是,”賈芸提高了音量,“凡是捐資助學的善人,其姓名都會刻在書院的功德碑上,流芳百世!這就像在曆史的長河裏給自己立了個閃閃發光的牌子呢!”
此言一出,不少富紳的眼睛都亮了起來。
名利雙收,這正是他們夢寐以求的!
張富紳最先按捺不住,搓著手說道:“賈大人,這倒是個不錯的想法。老夫願意捐贈白銀五千兩!”
有了張富紳帶頭,其他富紳也紛紛表態,你一言我一語,捐款數額節節攀升。
賈環看著募捐箱裏堆積如山的銀票,心中湧起一股巨大的成就感。
他明白,這不僅僅是金錢的勝利,更是他理念的勝利!
藍婉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意氣風發的賈環,眼中滿是欣賞和愛意。
她悄悄地握住賈環的手,柔聲道:“相公,你做到了。”
賈環迴握住藍婉的手,感受到她掌心的溫暖,心中一片寧靜。
他知道,藍婉的支持是他前進的最大動力。
然而,短暫的喜悅過後,賈環的眉頭又微微皺了起來。
他知道,這僅僅是萬裏長征的第一步。
書院的建設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除了資金,還有師資力量、教材編纂、招生等等一係列問題需要解決。
書院建設的預算單攤開在他麵前,上麵一列列數字如同一個個沉重的砝碼,壓得他喘不過氣。
前幾日鹽場改革的意氣風發此刻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揮之不去的焦慮。
他手指輕輕敲著桌麵,發出有節奏的“篤篤”聲,目光掃過麵前一疊厚厚的資料。
京城富紳們的背景資料,從籍貫到喜好,從家產到人脈,事無巨細,皆記錄在冊。
賈環深知,要籌集到足夠的資金,這些富紳是他繞不開的坎。
然而,這些富紳個個都是人精,讓他們心甘情願地掏銀子,談何容易?
他需要一個契機,一個能讓他們主動慷慨解囊的契機。
一個大膽的計劃在他心中逐漸成型。
他沒有直接登門拜訪,而是遣人送出一張張精美的請柬。
邀請城中有名望的富紳參加一場在京城最高學府舉辦的“文人雅集”。
請柬上隻字未提募捐之事,隻說是以文會友,品茗論道。
這些富紳們平日裏最愛附庸風雅,收到請柬後,都欣然應允,以為隻是一場普通的聚會。
一個個穿戴整齊,帶著隨從,浩浩蕩蕩地來到了京城學府。
然而,當他們步入會場,看到台上擺放的書院模型和募捐箱時,臉上的笑容瞬間凝固了。
張富紳捋了捋胡須,眼神閃爍,低聲問身旁的李員外:“李兄,這賈大人葫蘆裏賣的什麽藥?不是說文人雅集嗎?怎麽?”
李員外也是一臉茫然,搖頭道:“我也不知啊!這賈大人向來行事詭譎,誰知道他打的什麽算盤。”
富紳們交頭接耳,議論紛紛,會場的氣氛頓時變得微妙起來。
賈環站在台上,將眾人的反應盡收眼底,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覺的弧度。
他清了清嗓子,正要開口說話,卻突然停了下來,目光落在門口一個姍姍來遲的身影上。
藍婉一襲華服,在侍女的簇擁下款款而來,她徑直走到賈環身邊,柔聲道:“相公,我來晚了。”
賈環點點頭,深吸一口氣,麵對大家朗聲說道:“諸位,今日請各位前來,並非隻為品茗論道,而是為了京城學子,為了我大慶的未來!”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語氣沉重:
“諸位也都知道,如今京城書院匱乏,許多寒門子弟求學無門,空有滿腹經綸卻無處施展。朝廷欲建一座書院,廣納賢才,為國家培養棟梁之材,卻苦於資金不足。”
他的話音剛落,會場便響起一陣竊竊私語。
張富紳輕蔑一笑,陰陽怪氣道:
“賈大人,這建書院可不是小數目,您這空口白牙就想讓我們掏銀子,未免也太異想天開了吧?”
其他富紳也紛紛附和,有人說賈環好高騖遠,有人說他沽名釣譽。
更有人直言賈府自身都難保,哪來的錢建書院。
就在這刺耳的嘲諷聲此起彼伏之時,突然一個年輕人站了出來。
他衣著樸素卻氣質不凡,他高聲說道:
“諸位富紳且慢!我是一個寒門子弟,曾經有幸得到賈大人的幫助。”
“賈大人一直默默地為改善讀書環境努力,他曾經親自走訪多個村莊,為窮人家的孩子送去書本和筆墨,還四處尋找願意授課的先生。”
“他做這些從不求迴報,隻希望能讓更多像我這樣的人有讀書的機會。”
“如今他為了建書院,費了這麽多心思,你們卻在這裏嘲諷他,實在不該!”
富紳們聽了這個人感人肺腑的話,臉上露出些許羞愧之色。
賈環心中重新燃起希望,他展開手中的藍圖,指著上麵精心繪製的書院布局,侃侃而談:
“諸位請看,這便是書院的規劃圖。”
說罷,他手一揮,指著牆上的一幅巨大書院規劃圖講解道:“建成後,這裏將有藏書閣、講學堂、演武場……”
“不僅能培養文臣武將,還能成為京城文化交流的中心!”
他詳細地講解著書院的每一個細節,從師資力量到教學內容,從管理模式到未來發展,每一個環節都經過深思熟慮。
他描繪著書院建成後的盛況,仿佛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徐徐展開,令人心馳神往。
賈蘭也站了出來,他本是靦腆的少年,此時目光堅定,語氣鏗鏘:
“諸位叔伯,晚輩自幼求學,深知讀書之不易。為了讀書,我曾經抄書抄到手指流血,仍不敢停歇。”
“多少寒門子弟因為家貧而放棄學業,這是國家的損失,也是我輩讀書人的恥辱!”
“若這書院能建成,定能造福無數學子,讓他們有機會實現自己的抱負!”
賈蘭的真情流露打動了在場的一些富紳,他們開始低聲議論,臉上露出了猶豫之色。
賈環環視眾人,目光落在一直沉默不語的賈芸身上,微微頷首。
賈芸心領神會,上前一步,從袖中取出一份卷軸,緩緩展開,用清朗有力且幽默風趣的聲音說道:
“諸位,這上麵記錄的是書院建成後的運營模式。”
“嘿,這書院啊,就像一個神奇的聚寶盆呢!”
“它不僅會招收普通學子,也會麵向貴族子弟開設特殊課程,這就像給他們開小灶啦。”
“而且還定期舉辦各類文會、詩會,吸引文人墨客前來交流,就像蜜蜂采蜜一樣。”
“此外,書院還會與各大商號合作,為他們培養人才,就像給商號打造得力助手一樣,並提供諮詢服務。”
“更重要的是,”賈芸提高了音量,“凡是捐資助學的善人,其姓名都會刻在書院的功德碑上,流芳百世!這就像在曆史的長河裏給自己立了個閃閃發光的牌子呢!”
此言一出,不少富紳的眼睛都亮了起來。
名利雙收,這正是他們夢寐以求的!
張富紳最先按捺不住,搓著手說道:“賈大人,這倒是個不錯的想法。老夫願意捐贈白銀五千兩!”
有了張富紳帶頭,其他富紳也紛紛表態,你一言我一語,捐款數額節節攀升。
賈環看著募捐箱裏堆積如山的銀票,心中湧起一股巨大的成就感。
他明白,這不僅僅是金錢的勝利,更是他理念的勝利!
藍婉站在一旁,靜靜地看著意氣風發的賈環,眼中滿是欣賞和愛意。
她悄悄地握住賈環的手,柔聲道:“相公,你做到了。”
賈環迴握住藍婉的手,感受到她掌心的溫暖,心中一片寧靜。
他知道,藍婉的支持是他前進的最大動力。
然而,短暫的喜悅過後,賈環的眉頭又微微皺了起來。
他知道,這僅僅是萬裏長征的第一步。
書院的建設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除了資金,還有師資力量、教材編纂、招生等等一係列問題需要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