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一一六年,二月底。
袁華又迴到了兩洋城,他帶著十條海船在兩洋城的南部小鎮靠岸,樂嗬嗬的擁抱了見到的每一個熟人。
所有人都傻了,這貨不是迴大漢了麽?結果,出去五個月,居然又迴來了?你這是走了個寂寞嗎?
古塔從他們的眼神裏,看到了疑惑,連忙解釋:“我們繞著這個大陸走了一圈好不好,現在我們在太平洋這邊。”
眾人這時才想起來,是啊!太平洋和大西洋中間確實隔著120裏。
嗯,有道理,120裏,他們走了五個月!
到此,所有人終於明白了,難怪袁華這貨要跑這麽遠,到這裏來挖一條河!
袁華看著上百人,傻愣愣的看著他們,大聲喊道:“派個人去通知高進,老子又迴來了!另外,把船都拉上來,把船底刮幹淨,另外有些地方漏水要加強和補膠。”
眾人這時才反應過來,立刻開始忙碌起來。
這個船廠很小,隻有一百多船工,另外還有一百多當地居民,他們在這裏幫忙,換取充足的食物。
這時代,吃飽是一種夢想,在這裏,夢想卻可以成真!
高進在兩地之間,修建了兩個小小的驛站,每四十裏一個。每個驛站隻有三人,提供兩匹換乘的馬匹和最簡單的飲食。
他們這群窮逼,在兩洋城總共就十匹馬,他們南部船廠有兩匹。
一名不奴族士兵,立刻騎上戰馬,快速向著北城而去。
沿途換馬,這士兵在六個小時後抵達了北城,屁股都麻了。
高進聽到袁華又迴來了,他吃驚不已!於是,他在一天後抵達了南城的小營地。
“你繞了一圈?”,高進看到袁華的時候,這貨正蹲在海邊扔石頭,很無聊的樣子。
袁華拍了拍手,樂嗬嗬的看著高進,說道:“你還別說,南邊的極寒之地,海豹和企鵝還挺好玩的,很傻的樣子!”
袁華聊了很多那邊的趣聞,高進對於南麵有一個巨大的草原很感興趣,他建議可以移民一些牧民到那片草原,能飼養戰馬,羊和耕牛。
高進告訴他:“北邊營地又多了三百多人。”
袁華說道:“挺好!”
高進搖了搖頭,說道:“不咋滴!”
袁華疑惑道:“為啥子?”
高進一番解釋讓袁華目瞪口呆,袁華說道:“你抓了一百多個瑪雅人俘虜?”
高進點點頭,說道:“這群瑪雅人,本來是兩百多人。他們沿著海邊的小路一路殺人抓人。還是當地人通知我們,於是就被我們幹死了一百,還留下一百多投降的俘虜,外加一百多,他們沿途抓得人口,現在還有三百多人。”
袁華疑惑了,問道:“那一百多他們抓得俘虜不迴去了?”
高進搖搖頭,說道:“他們的部落被瑪雅人摧毀了,迴去啥也沒有,就直接留下了。”
袁華覺得這個消息真不咋滴,他說道:“瑪雅人有病吧!學羅馬抓奴隸”
高進再次搖頭,他說道:“奴隸還算好的了,這群瑪雅人還要人祭。”
袁華跳起來,說道:“人祭?瑪雅人殺人祭祀?”
高進點頭,說道:“當地人都知道。一旦瑪雅人來了,他們根本打不贏,就會全部逃出去。”
袁華以前隻是知道南美洲有三個文明,以及三個文明的大致分布。也記得這三個文明會拿活人獻祭,但不記得到底是哪一個文明?還是說,這三個文明都會用人祭祀神明?袁華想到這裏抖了一抖,覺得全身毛骨悚然。
袁華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文明越不發達,勞動生產力越低下,文明就會更加殘忍。
所有人類文明的最早期,其實都是存在獻祭和吃人的,但一旦進入奴隸社會晚期,這種行為就會慢慢停止,這就像一個鐵律,袁華並不知道為什麽會這樣!
原理上,人類個體產出越少的時代,不是更加需要團結和人力,來共同應對大自然的挑戰嗎?
高進告訴袁華,瑪雅人現在還在使用石器,會使用盾牌,木刀,石頭斧頭,投矛和弓箭,也會采用陣型。
木刀很特別,就是木條上鑲嵌鋒利的石片,但這些武器都其實真不咋滴,皮甲都難以砍開,更不要說鐵甲,。
但袁華還是提醒高進,“你們要注意安全,不要進入北部的山林,我們雖然需要人口,但必須先保證安全。沿海的山地小道要建立哨所,讓巡邏的斥候隊,帶上幾隻狗子,它們比人要敏感的多。”
他們帶到美洲的八隻小狗,已經有四隻生了小狗,狗群增加到了三十二隻。這群巴紮瓦克犬現在已經是不奴族的寶貝,它們在叢林裏比人類機敏太多,能發現很多人類無法發現的危險,潛伏的鱷魚,叢林裏的美洲豹,樹上移動的蟒蛇,總是狗群第一個發現。
袁華第一次感受到,狗可能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存夥伴,擁有狗的部落和村莊人口的存活率要高出非常多。
這就是為什麽華夏的村落裏,總是能聽到狗叫,一個村落裏總會有幾家會養狗的原因。
他已經決定,這一次迴到大漢,要帶一些中華田園犬來到新大陸,那些小家夥們是最好養活的犬種。
高進在南城的小營地待了三天,就返迴北城了,臨走時他問袁華,“還需要我送些什麽過來?”
袁華說道:“糧食和斯特林發動機,你們現在能製造斯特林發動機嗎?另外,給我三匹馬和兩條狗。”
高進點點頭,說道:“馬和狗拿去,糧食我來準備。上個月,聽說新世界城已經開始嚐試製造,他們雇傭的人手增加的很快,聽說他們已經開始規劃周邊村落的建設。但是,我們這邊沒有存貨,僅有的幾台都很重要。”
袁華歎息,離開崔力他們,發展真的很困難。
高進走了,袁華還要再等待七天,因為船隻的維護和修理還沒有完成。
為什麽再次迴到了兩洋城的南麵,其實很簡單,袁華對於橫渡太平洋有一點恐懼,他想把船隻的狀態恢複到最好。
因為接下來,可不像從非洲到美洲這麽近的距離。袁華記憶深刻,他們從非洲西岸出發,隻用了八天就看到了南美洲的海岸。
可橫渡太平洋,會遇到什麽風險?要航行多遠?到底要航行多久?袁華都沒有沒有概念。
他隻知道這條航線很長很長,應該從兩洋城向著西北方向航向,其餘的事情他就全部交給天意了。
他再次讓船上的木工製作了大量的木頭花盆,他固定在甲板上,種植上各種各樣新鮮的蔬菜,包括野生的西紅柿和辣椒,西紅柿小小的,酸甜的,辣椒曬幹,然後泡鹽水壇子裏絕對酷斃了。
船員們每天都必須有蔬菜的攝入,不然會生病。
三月十五日,十六歲的古塔,爬上桅杆的頂部吹響了尖銳的哨子,袁華在甲板上搖響了銅鍾。
碼頭上,全是歡送他們的船工。
袁華再次帶著十條船,五百名水手,三匹馬以及兩條小狗,再一次。。。踏上,前往大漢的旅途。
這貨先帶著船隊向著北美洲的西岸航行了四天,他們在沿海看見了一些原始的村落和炊煙,但是這一次他們不敢輕易接近。
沿途他們隻在無人的海岸停泊,建立警戒哨,讓人們和動物都活動一下。
當然,袁華有一種惡趣味,他到處插旗,到處刻字,到處撒尿。
三月二十日,清晨,這一天吃早飯的時候,袁華對古塔說:“準備兩天,我們向東吧!我們迴家”
古塔很高興,能迴家,能見到姐姐,是他最幸福的事情。
大海?
他已經看膩了,或者說,他看見大海就想吐,太膩歪了!
這小家夥現在的個頭,已經和袁華差不多高了,袁華覺得這家夥估計能長到一米八,在這個時代是一個長腿哥哥。
他們在荒野的山林間,挑選木質堅硬的樹木,上百人一起動手,砍下幾棵,然後分段,抬迴海灘,用兩天切分出很多木板,放進船艙陰幹,這是用來修補船體的材料。
三月二十三日,淩晨,十條海船開始向東遠航。
白天,這些船隻排成兩行,成兩列橫隊向東航行。
夜晚,他們點起煤油燈,怕夜晚迷航,船隊走散了,他們用最粗繩索把所有的船隻,連成一條線。
他們夜以繼日的向著東方航行,十一天後,他們發現了一個大的島嶼,人們登上這個海島,在海灘邊建立營地,依然派出人守夜,在這裏休息。
白天,袁華派出兩條海船,讓他們沿著島嶼航行一圈,而自己則登上高地繼續這插旗的偉大事業。
可這一次他發現了村落,可他不敢輕易接近,這些太平洋裏的各個小部落,一言不合就要吃人。
於是,這貨躲在草叢後,帶著一群人撒了一泡尿,溜之大吉。
迴到海船上,袁華讓人記錄下這個海島的緯度。是的,這個時代通過地中海的海員們用星盤能夠觀察太陽或者北極星,然後根據它們的位置了解自己的緯度,但經度他們並不知道。
袁華他們是從羅馬人那裏知道的緯度的計算方法,現在所有的海員都會使用星盤。
星盤(astrbe,astrbium) 是天文學家們用來觀測恆星相對位置的一種工具,它也可以被用來計時、航海和勘探。這種儀器由希臘人發明的。
羅馬人繼承了希臘的一部分文明,他們現在的海船都帶有這種星盤。
可羅馬到今天還缺少指南針,這讓讓羅馬的海船隻能在沿岸行駛,因為他們隻有一個維度的數據。
而大漢工匠帶來了司南,袁華他們有至少兩個緯度的數據,他們現在可以預估大致的方位。
比如,記錄下這個島的緯度,北緯十八度。
然後,袁華他們又發現了一個小島,向北西麵航行三個小時,那麽袁華他們就能在記錄一次緯度,然後通過方向,平均航行速度和時間三個數字,計算出島嶼相對的經度。
是的,袁華他們就在這麽幹。
雖然這個數據其實極其模糊,但這就是一種粗顆粒的數據,比沒有,要強上一百倍!
環島航行的船隻迴來了,這個島嶼居然非常大,袁華能大致推斷出這是哪裏了。
這是夏威夷!
袁華他們記錄下周邊各個海島的緯度,然後他給這個島嶼起名叫“太平島”,寓意一路太太平平,風平浪靜,無病無災。
公元一一六年三月十二日,袁華他們離開太平群島(今夏威夷群島),繼續一路向西。
袁華又迴到了兩洋城,他帶著十條海船在兩洋城的南部小鎮靠岸,樂嗬嗬的擁抱了見到的每一個熟人。
所有人都傻了,這貨不是迴大漢了麽?結果,出去五個月,居然又迴來了?你這是走了個寂寞嗎?
古塔從他們的眼神裏,看到了疑惑,連忙解釋:“我們繞著這個大陸走了一圈好不好,現在我們在太平洋這邊。”
眾人這時才想起來,是啊!太平洋和大西洋中間確實隔著120裏。
嗯,有道理,120裏,他們走了五個月!
到此,所有人終於明白了,難怪袁華這貨要跑這麽遠,到這裏來挖一條河!
袁華看著上百人,傻愣愣的看著他們,大聲喊道:“派個人去通知高進,老子又迴來了!另外,把船都拉上來,把船底刮幹淨,另外有些地方漏水要加強和補膠。”
眾人這時才反應過來,立刻開始忙碌起來。
這個船廠很小,隻有一百多船工,另外還有一百多當地居民,他們在這裏幫忙,換取充足的食物。
這時代,吃飽是一種夢想,在這裏,夢想卻可以成真!
高進在兩地之間,修建了兩個小小的驛站,每四十裏一個。每個驛站隻有三人,提供兩匹換乘的馬匹和最簡單的飲食。
他們這群窮逼,在兩洋城總共就十匹馬,他們南部船廠有兩匹。
一名不奴族士兵,立刻騎上戰馬,快速向著北城而去。
沿途換馬,這士兵在六個小時後抵達了北城,屁股都麻了。
高進聽到袁華又迴來了,他吃驚不已!於是,他在一天後抵達了南城的小營地。
“你繞了一圈?”,高進看到袁華的時候,這貨正蹲在海邊扔石頭,很無聊的樣子。
袁華拍了拍手,樂嗬嗬的看著高進,說道:“你還別說,南邊的極寒之地,海豹和企鵝還挺好玩的,很傻的樣子!”
袁華聊了很多那邊的趣聞,高進對於南麵有一個巨大的草原很感興趣,他建議可以移民一些牧民到那片草原,能飼養戰馬,羊和耕牛。
高進告訴他:“北邊營地又多了三百多人。”
袁華說道:“挺好!”
高進搖了搖頭,說道:“不咋滴!”
袁華疑惑道:“為啥子?”
高進一番解釋讓袁華目瞪口呆,袁華說道:“你抓了一百多個瑪雅人俘虜?”
高進點點頭,說道:“這群瑪雅人,本來是兩百多人。他們沿著海邊的小路一路殺人抓人。還是當地人通知我們,於是就被我們幹死了一百,還留下一百多投降的俘虜,外加一百多,他們沿途抓得人口,現在還有三百多人。”
袁華疑惑了,問道:“那一百多他們抓得俘虜不迴去了?”
高進搖搖頭,說道:“他們的部落被瑪雅人摧毀了,迴去啥也沒有,就直接留下了。”
袁華覺得這個消息真不咋滴,他說道:“瑪雅人有病吧!學羅馬抓奴隸”
高進再次搖頭,他說道:“奴隸還算好的了,這群瑪雅人還要人祭。”
袁華跳起來,說道:“人祭?瑪雅人殺人祭祀?”
高進點頭,說道:“當地人都知道。一旦瑪雅人來了,他們根本打不贏,就會全部逃出去。”
袁華以前隻是知道南美洲有三個文明,以及三個文明的大致分布。也記得這三個文明會拿活人獻祭,但不記得到底是哪一個文明?還是說,這三個文明都會用人祭祀神明?袁華想到這裏抖了一抖,覺得全身毛骨悚然。
袁華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文明越不發達,勞動生產力越低下,文明就會更加殘忍。
所有人類文明的最早期,其實都是存在獻祭和吃人的,但一旦進入奴隸社會晚期,這種行為就會慢慢停止,這就像一個鐵律,袁華並不知道為什麽會這樣!
原理上,人類個體產出越少的時代,不是更加需要團結和人力,來共同應對大自然的挑戰嗎?
高進告訴袁華,瑪雅人現在還在使用石器,會使用盾牌,木刀,石頭斧頭,投矛和弓箭,也會采用陣型。
木刀很特別,就是木條上鑲嵌鋒利的石片,但這些武器都其實真不咋滴,皮甲都難以砍開,更不要說鐵甲,。
但袁華還是提醒高進,“你們要注意安全,不要進入北部的山林,我們雖然需要人口,但必須先保證安全。沿海的山地小道要建立哨所,讓巡邏的斥候隊,帶上幾隻狗子,它們比人要敏感的多。”
他們帶到美洲的八隻小狗,已經有四隻生了小狗,狗群增加到了三十二隻。這群巴紮瓦克犬現在已經是不奴族的寶貝,它們在叢林裏比人類機敏太多,能發現很多人類無法發現的危險,潛伏的鱷魚,叢林裏的美洲豹,樹上移動的蟒蛇,總是狗群第一個發現。
袁華第一次感受到,狗可能是人類最重要的生存夥伴,擁有狗的部落和村莊人口的存活率要高出非常多。
這就是為什麽華夏的村落裏,總是能聽到狗叫,一個村落裏總會有幾家會養狗的原因。
他已經決定,這一次迴到大漢,要帶一些中華田園犬來到新大陸,那些小家夥們是最好養活的犬種。
高進在南城的小營地待了三天,就返迴北城了,臨走時他問袁華,“還需要我送些什麽過來?”
袁華說道:“糧食和斯特林發動機,你們現在能製造斯特林發動機嗎?另外,給我三匹馬和兩條狗。”
高進點點頭,說道:“馬和狗拿去,糧食我來準備。上個月,聽說新世界城已經開始嚐試製造,他們雇傭的人手增加的很快,聽說他們已經開始規劃周邊村落的建設。但是,我們這邊沒有存貨,僅有的幾台都很重要。”
袁華歎息,離開崔力他們,發展真的很困難。
高進走了,袁華還要再等待七天,因為船隻的維護和修理還沒有完成。
為什麽再次迴到了兩洋城的南麵,其實很簡單,袁華對於橫渡太平洋有一點恐懼,他想把船隻的狀態恢複到最好。
因為接下來,可不像從非洲到美洲這麽近的距離。袁華記憶深刻,他們從非洲西岸出發,隻用了八天就看到了南美洲的海岸。
可橫渡太平洋,會遇到什麽風險?要航行多遠?到底要航行多久?袁華都沒有沒有概念。
他隻知道這條航線很長很長,應該從兩洋城向著西北方向航向,其餘的事情他就全部交給天意了。
他再次讓船上的木工製作了大量的木頭花盆,他固定在甲板上,種植上各種各樣新鮮的蔬菜,包括野生的西紅柿和辣椒,西紅柿小小的,酸甜的,辣椒曬幹,然後泡鹽水壇子裏絕對酷斃了。
船員們每天都必須有蔬菜的攝入,不然會生病。
三月十五日,十六歲的古塔,爬上桅杆的頂部吹響了尖銳的哨子,袁華在甲板上搖響了銅鍾。
碼頭上,全是歡送他們的船工。
袁華再次帶著十條船,五百名水手,三匹馬以及兩條小狗,再一次。。。踏上,前往大漢的旅途。
這貨先帶著船隊向著北美洲的西岸航行了四天,他們在沿海看見了一些原始的村落和炊煙,但是這一次他們不敢輕易接近。
沿途他們隻在無人的海岸停泊,建立警戒哨,讓人們和動物都活動一下。
當然,袁華有一種惡趣味,他到處插旗,到處刻字,到處撒尿。
三月二十日,清晨,這一天吃早飯的時候,袁華對古塔說:“準備兩天,我們向東吧!我們迴家”
古塔很高興,能迴家,能見到姐姐,是他最幸福的事情。
大海?
他已經看膩了,或者說,他看見大海就想吐,太膩歪了!
這小家夥現在的個頭,已經和袁華差不多高了,袁華覺得這家夥估計能長到一米八,在這個時代是一個長腿哥哥。
他們在荒野的山林間,挑選木質堅硬的樹木,上百人一起動手,砍下幾棵,然後分段,抬迴海灘,用兩天切分出很多木板,放進船艙陰幹,這是用來修補船體的材料。
三月二十三日,淩晨,十條海船開始向東遠航。
白天,這些船隻排成兩行,成兩列橫隊向東航行。
夜晚,他們點起煤油燈,怕夜晚迷航,船隊走散了,他們用最粗繩索把所有的船隻,連成一條線。
他們夜以繼日的向著東方航行,十一天後,他們發現了一個大的島嶼,人們登上這個海島,在海灘邊建立營地,依然派出人守夜,在這裏休息。
白天,袁華派出兩條海船,讓他們沿著島嶼航行一圈,而自己則登上高地繼續這插旗的偉大事業。
可這一次他發現了村落,可他不敢輕易接近,這些太平洋裏的各個小部落,一言不合就要吃人。
於是,這貨躲在草叢後,帶著一群人撒了一泡尿,溜之大吉。
迴到海船上,袁華讓人記錄下這個海島的緯度。是的,這個時代通過地中海的海員們用星盤能夠觀察太陽或者北極星,然後根據它們的位置了解自己的緯度,但經度他們並不知道。
袁華他們是從羅馬人那裏知道的緯度的計算方法,現在所有的海員都會使用星盤。
星盤(astrbe,astrbium) 是天文學家們用來觀測恆星相對位置的一種工具,它也可以被用來計時、航海和勘探。這種儀器由希臘人發明的。
羅馬人繼承了希臘的一部分文明,他們現在的海船都帶有這種星盤。
可羅馬到今天還缺少指南針,這讓讓羅馬的海船隻能在沿岸行駛,因為他們隻有一個維度的數據。
而大漢工匠帶來了司南,袁華他們有至少兩個緯度的數據,他們現在可以預估大致的方位。
比如,記錄下這個島的緯度,北緯十八度。
然後,袁華他們又發現了一個小島,向北西麵航行三個小時,那麽袁華他們就能在記錄一次緯度,然後通過方向,平均航行速度和時間三個數字,計算出島嶼相對的經度。
是的,袁華他們就在這麽幹。
雖然這個數據其實極其模糊,但這就是一種粗顆粒的數據,比沒有,要強上一百倍!
環島航行的船隻迴來了,這個島嶼居然非常大,袁華能大致推斷出這是哪裏了。
這是夏威夷!
袁華他們記錄下周邊各個海島的緯度,然後他給這個島嶼起名叫“太平島”,寓意一路太太平平,風平浪靜,無病無災。
公元一一六年三月十二日,袁華他們離開太平群島(今夏威夷群島),繼續一路向西。